武秋生知道,自己既然踏入了江湖,就遲早會揚名天下。
只是沒有料到自己的名聲,會傳播的如此迅速。
短短十幾天時間,便在江湖中流傳開來,甚至引起了鐵膽神侯朱無視,以及東廠廠公曹少欽的關注。
不過事情雖然有些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
這些年來,十強武者更迭頻繁,郭巨俠能穩坐釣魚臺,在這個位置上,待十幾年,其實力之強大,有目共睹。
這樣一個強者,被毫無名氣之人擊敗,不可能不引起轟動。
自己在短時間內,便名傳天下,也就變得理所當然。
所以,當武秋生從陸大有口中,聽到有關於自己的傳言時,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情緒,只是淡淡應了一聲,便繼續沉入了修行之中。
憑藉着強大的記憶力,以及無與倫比的身體協調能力,武秋生只用了相當短的時間,便把獨孤九劍全部記在心裡。
有着國術功夫打底的他,想要將這門練法融會貫通,並非難事。
不過把這一門天底下數一數二的劍法,牢記在心中只後,他並沒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鞏固、熟練這套劍法上,而是集中在,修煉基礎內功之上。
以氣爲體,以劍爲用;氣是主,劍爲從;氣是綱,劍是目。練氣倘若不成,劍術再強,總歸無用。
獨孤九劍,雖然能夠增強戰力,但即便沒有這套劍法,武秋生本身的功法招式,也不比風清揚弱。
對於武秋生來說,獨孤九劍,可有可無。而修煉內功心法,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作爲一個想要自創功法的男人,不可能不去觸碰《基礎內功》。
因爲基礎內功,就像最基本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絕世功法,就像高等數學。
一個人如果不掌握加減乘除四則運算,絕對不可能掌握高等數學,更不必說,推演出更爲深奧的數學知識。
同理,如果武秋生不掌握基礎內功,就絕對不可能,推演出一門最爲適合自己的功法。
故而,基礎內功,成了他這些天主要研究的內容。
九州大陸的基礎內功,共分九層,分別對應蛻凡九個境界。
第一層聚氣,講述的是如何找到丹田,凝練出真氣種子。
這一點,在氣血入腦之後,武秋生便已做到,就算沒有基礎功法的引導,他也能輕易找到丹田氣海所在。
第二層後天,其功法口訣爲:“盤坐寧心,鬆靜自然。脣齒輕合,呼吸緩錦。手須握固,眼須平視,收聚神光,達於天心。進入泥丸,降至氣穴。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丹田氣暖,腎如湯煎。氣行帶脈,煉己功全。”
這一層講述的是,當修煉者,找到自己的丹田氣海之後,接着慢慢將兩眼神光從遠處收至天心(兩眉之中間),同時輕合上雙眼。
光聚天心又稱回光,把神光回收至天心,然後引此神光進入腦中泥丸宮,再慢慢降光從中脈下至氣穴。
氣穴位於兩腎之間,臍後七分,命門前三分。
行腹式停閉順呼吸法,吸氣時氣入鼻孔緩慢吸入,沉至氣穴,同時整個小腹部及兩腎向外稍擴張。
氣吸至七分滿時,閉住氣,意守氣穴。
閉氣時間總以不勉強力度。呼氣時,氣從鼻慢慢呼出。放鬆腹,兩腎火熱如湯煎,此爲腎中精氣發動,將要外出。
精氣若有自行走動之兆,此乃關鍵之時,立即引此精氣行走帶脈。
帶脈打通且順暢之後,丹田氣足矣。
行功至此,第二層後天境界,已功成圓滿。
到了這個境界,就可以嘗試突破,開始修煉內功心法的第三層——先天。
第三層功法的口訣是“丹田氣足,督任並行。防危慮險,依脈運行。周天循環,暢通身融。氣歸丹田,功成法明。”
這一層功法說的是,當丹田之氣充足之時,用意念調動體內真氣,衝破任督二脈。
讓真氣進入泥丸,順任脈降至中丹田,再降至下丹田。如此周天循環不已,脈路暢通。
此時,全身精力充沛,目光炯炯,面色紅潤,氣足神清,至此先天已成。
突破先天,打通任督之時,須防危慮險。逐步打通督脈三關,不可心急煩燥,否則導致氣血亂竄,走火入魔。
到了這一階段,不僅可以身強體健,可爲人治病療傷,而且一身武藝突飛猛進,運氣於胸腹可抗拳腳棍棒擊打,運氣至手掌測可開碑裂石,一身真氣,更是可以離體三丈,隔空傷人。
基礎內功,作爲九州大陸的通用功法,從第一層到第五層,講解的都十分詳細。
不過,在武秋生看來,這前五層的功法,都可以概括成四個字——煉精化氣。
煉精化氣中的精,包含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天地精華,也就是所謂的靈氣。
第二部分是人類本身的精元。
人類本身的精元,有兩個作用,第一個是作爲導火索。
汽車發動,需要點火。
手榴彈要爆炸,需要拉開拉環。
人類的精元,相當於開車時轉動鑰匙,引爆手榴彈時,拉開拉環的那個力。
這個力,相對於汽車發動之後、手榴彈引爆時,所消耗的能量,微不足道,卻又必不可少。
第二個作用,便是加固容器。
人的身體,就像一個容器,本身所蘊含的精元越多,這個容器就越大、越堅固。
理所當然的,能夠儲存的天地精華,也就越多。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根基越強,未來的成就便越高。
正因爲這個原因,武秋生纔沒有急於求成,過早的修煉內功,而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險,突破到抱丹後,纔開始修煉。
因爲他懂得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修煉國術並不是耽誤時間,而是在加固容器,增長精元。
只有把國術修煉到極致,讓身體這個容易,擴大、堅固到了極致。
他將來才能站到世界的巔峰,才能達成自己的夢想,回到自己魂牽夢繞的故鄉。
當然,武秋生如今的國術修爲,依然沒有走到盡頭,按理來說,只有到達見神不壞的境界後,才能算是把全身的精元,提升到頂點。
可一來他暫時還沒有找到,突破抱丹的方法。
二來煉精化氣,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從聚氣開始,一直到凝真,這五個境界,都屬於煉精化氣。
只要沒有突破到蛻凡第六境——神變,進入煉氣化神的境界,就可以隨時補救。
三來,蛻凡第四境——開竅,和國術中的見神不壞這個境界,有幾分相似。
如果武秋生能夠進入開竅,打開周身竅穴,或許就能觸類旁通,找到突破見神不壞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