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貞純、甘氏柔、曹芳嬌、陶芷甜,收了她們唐銓只是當成聯姻,雖然他溫柔待她們,但是感情雙方都只能日久後才知道。
更多的時間唐銓和貂蟬都研究金龍尾巴上的金龍三十六式,在運用這些招數同時修煉,唐銓發現自己修煉速度再次暴漲數倍,就連貂蟬也說修煉提升起碼一倍多,爲此兩人更是幾乎天天晚上修煉,爲了不冷淡了四個新人,唐銓幾乎都是一次性讓她們幾天沒法想那些事再說。
話分兩頭,曹操出徐州繞道準備前往陳留髮家之地,半路便聽聞支持他的豪族不是投靠了唐銓便是被殺,陳留與譙郡早已落到了唐銓手中。
還沒等他大罵唐銓趁火打劫,兗州方向又傳來唐銓大軍攻打立足未穩的呂布,不論陳宮使用什麼策略,呂布軍節節敗退,最後呂布不得不帶着家人和殘兵敗將退回河內可追兵不斷,當殘兵被困時,呂布只得單騎穿陣逃到袁紹領地。
唐銓快速控制青徐兗洲,同時還掌控了小半豫州和部分揚州地界,手下兵馬二十多萬,被俘虜的張遼高順等人投降,就連陳宮也不得不在唐銓帳下聽令。
不過有件事唐銓卻十分頭痛,那就是呂布的老婆嚴氏一天到晚哭訴,最後不得已唐銓派人將嚴氏和她女兒送到剛剛投靠袁紹的呂布處。
整軍、調整土地結構、新修水利、教育鋪設,唐銓不得不再次釋放出一千多克隆人分散各地管理,而他的大軍卻分別在東萊、青州、東郡、官渡、潁川、下蔡、淮安等地駐紮訓練。
卻說曹操到了揚州,因爲不敢就近停留,他穿過淮水打下固始、光州、安豐三地,派出逃出兗州的荀彧和程昱管理固始和光州,他則在安豐重新慢慢恢復元氣。
漢末天下因爲唐銓出現變得亂七八糟,不過這才只是開始,各地郡縣安排妥當,唐銓也不慌忙徵兵,召集了手下分派任務後,他取出了所有這段時間收刮豪族世家和董卓處收來的錢財開始更大規模的進行基礎建設。
還有一點,唐銓自身的產業也在擴大,賺取的錢財幾乎都填坑了,糜竺因爲是唐銓舅子,知道他的政策後解除了所有家奴並且交出土地,不過向他們這種主動且有關係的,唐銓給他們指點的工廠化資本化發展更能賺取更多的錢。
天下間諸侯勢力還很大,北方袁紹佔據了兗州幷州和司州一部,幽州公孫瓚屯兵自重,西涼馬騰和韓遂陳兵十幾萬相互依託,長安被郭汜李催等人把持;
皇帝的聖旨出皇宮外便沒了用處,益州劉焉、荊州劉表、江東嚴白虎、王朗等人已經初見苗頭、揚州劉繇曹操等人聚集實力、豫州南陽汝南一帶袁術暴兵雄踞一地、交州士燮和周圍越人蠻族勾搭、遼東公孫度依舊當他的逍遙王、漢中張魯也是封閉一地;
如此多的諸侯分割着華夏大地,但是誰也不敢小覷忽然間便霸佔了青徐兗州和司州大部分、豫州一部分的唐銓,因爲曹操討伐徐州之事,唐銓一戰而勝順勢佔據譙郡和陳留,等剛佔據兗州立足未穩定的呂布剛打算安頓,他的大軍卻全面壓上將呂布逼得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逃亡冀州;
所有諸侯也只有唐銓名頭最大地位最高,同時也只有他征伐別人是不會被指責,因爲他負責的便是征討,至於曹操袁紹等人連身份都是佔據一地後自己上表求的官職。
唐銓和袁紹領地最大部隊也最多,不過看起來袁紹手下名人卻不少,頂尖武將有了呂布、顏良、文丑,名將有鞠義、高覽、張郃、淳于瓊等人,
文官更是一大堆;
唐銓手下的高手都少有宣傳名聲,可徐州兗州迅速掃蕩收復,天下羣雄一下聽到他手裡強者無數,唐銓、貂蟬、徐晃絕世三將,唐三藏、唐四喜、唐武德等人也是名聲的大增,隨後出兵兗州大戰呂布手下高手的于禁、太史慈也是名聲顯露;
加上後來的降將張遼、高順、李典、曹性等人,唐銓手中高手越來越多,而他領地上除了陶謙、孔融、陳宮、陳登等寥寥數個文臣,其它的全部採用培養的地方官和克隆人。
唐銓治軍按照的是後世方式,訓練也更加嚴格,原本漢朝只吃兩頓飯的規矩在他的領地也變成早中晚三餐,(ww.com)養殖業已經開始鋪開,而原本沒有的紅薯、土豆、玉米三種高產作物也全面實行投入種植,畜牧業也同時展開圈養工作。
說起養殖就不得不說許多人操蛋,許多人說秦漢達官貴人不喜歡吃豬肉是因爲這會兒的豬沒有閹割所以味道不好,可中國對豬馬等閹割技術在商朝就有了,他們不喜歡吃豬肉主要是豬肉太肥,而他們只會燉菜或者烤來吃,這肥豬肉除了老百姓不得不吃便沒有了其它辦法。
可唐銓要搞就得擴展,各種豬肉菜的普及,相關香料配菜的種植同時也在鋪開,在青州吃豬肉成爲桌上佳餚已經廣爲人知,現在正在向其它領地發展中。
吃豬肉就能減少耕牛被斬殺吃掉的機會,同時大規模的生豬和畜牧飼養也能消化不斷增加的糧食產能,這樣多樣化均衡化的擴張也能讓領地百姓身體強壯並且增加壽命,同時也能增加小孩的數量。
肉食和充足的糧食,加上合理的訓練,唐銓的軍隊不說以一敵十,但是敵兩三個所謂的精兵絕對沒問題,打曹操,唐銓一萬軍隊對曹軍二萬七八還分成三處,正面對抗氣勢低落的曹軍往往一個士兵便能俘獲一大堆人。
戰爭中氣勢是一種看得見的特殊力量,唐銓軍的基層教育和社會教育決定了他的軍隊氣勢必定隨時保持充足,因爲這支軍隊是保護家園保護自己幸福生活的,士兵們不論有家無家,在這個戰亂四起的時代,唐銓領地的飛速發展和生活提升有目共睹,在這裡生活的人絕對不會願意讓家人後代繼續生活在那種戰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