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金太子必敗變例

一見到棋盤上出現“越南流”,李襄屏立馬產生想把施大棋聖替換下來的衝動。

不爲別的,作爲一名穿越者,李襄屏對這個佈局套路實在是太熟悉了,他清楚“越南流”和“變相中國流”之間的區別,大致知道這個佈局套路都在什麼地方蘊藏了飛刀。

別看這兩個佈局看上去非常相似,其中只有一枚棋子相差一路,然而圍棋就是這樣,這一路之差,意味着這兩個佈局的側重點已經不同,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就是這意思了。

“變相中國流”的第7手更靠近自己“掛角”的那枚棋子,因此這個佈局的側重點,其實是在這個區域,後續大多數複雜變化,都和這兩個子的聯繫有關。

而“越南流”的第7手,則相當更靠近自己角上的那個“小目”,那麼這個佈局的側重點,其實就已經轉到這個角部來了。

這其中的差別,李襄屏當然是心知肚明。畢竟在整個二十一世紀,“中國流”,“變相中國流”和“越南流”,可能算是圍棋AI出世以前,在人類圍棋範疇最常見,最流行,職業棋手下過最多的幾個佈局套路了。

這幾個佈局套路流行到什麼程度?流行到就連李襄屏這樣的,他在前世都對其中變化無比熟悉。

李襄屏甚至確信:即便劉倡赫今天首次祭出這個變化,那麼他在這之前,肯定是對此有所研究的,沒準這就是他爲本局專門準備的秘密武器都不一定,然而他到目前爲止的研究,那應該還是比不上自己多出十多年的見識。

正是因爲有這種自信,因此當李襄屏一見到棋盤上出現“越南流”以後,他第一個念頭就是想自己上去下。

只不過等李襄屏權衡利弊後,他還是放棄的這個想法。

要知道圍棋畢竟是一個個人項目,正如前世李世石說的那樣:圍棋,始終是一個人的事。李襄屏對這話是非常認同。

他認爲一場真正高水平的圍棋比賽,什麼“支招”,什麼“合作”,這些東西根本沒有任何作用,決定一盤比賽的輸贏,那主要還是看兩位當事人的發揮。

比如今天這種情況,假如自己現在去把老施替換下來,那這盤棋可能會下成怎樣呢?

嗯,自己的確是對這個“越南流”比較熟悉,李襄屏相信如果自己現在上去的話,那幾乎不太可能會中飛刀。

然而也僅限於此。

考慮到對手現在是主動祭出這個變化,是一個在真實歷史中,要好幾年之後纔出現的變化,那麼要說劉倡赫九段對此沒有深入研究,打死李襄屏都不相信。換句話說,李襄屏想在這個變化中讓對手中飛刀,這應該也是個小概率事件。

那麼等雙方操練完這個變化之後呢?那時是自己繼續下還是換老施來下?

自己繼續下把握不大,因爲對手一旦沒有中刀,那麼完全可以預見,等這個“越南流”的變化操練完,棋盤上就很可能還是一種均勢,而一旦只是均勢,那就意味着李襄屏要以他目前的功力,來對抗當今世界棋壇排名前3的超一流。

要知道這可不是圍甲,是真正的世界冠軍爭奪戰,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在如此重要的對局當中,李襄屏當然不願冒這個險。

而除了李襄屏自己繼續,下成均勢後再換老施上去下其實也不妥,畢竟李襄屏又沒做到和他的外掛真正“心意相通”,那麼其他不用多說了,僅僅“思維連貫性”這一條,老施那時肯定就已經大打折扣。

讓缺乏思維連貫性的老施在中盤接手去對抗當今棋壇“天下第一攻擊手”?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當然不是個好主意,這不僅不是個好主意,這簡直是餿得不能再餿的餿主意。

也正是進行了這樣一番利弊權衡,所以李襄屏才忍住自己的衝動了。

只不過衝動雖然忍住,當李襄屏看着棋盤上面那個隱藏飛刀無數的“越南流”,心裡的擔憂總是難免:

“老施啊老施,你今天可算是遇到考驗了,在這個節骨眼,你可千萬別給我出什麼紕漏纔好......”

李襄屏這樣在心裡默默唸叨着。

當然嘍,李襄屏這時也只能在心裡默默唸叨。畢竟他不接手,就是怕干擾到老施的思維連貫性啊,那麼在這個時候,兩人還沒開始正式操練呢,李襄屏當然就更沒理由干擾自己外掛的思維。

和李襄屏預想的一樣,老施在見到一個自己從未見過的開局後,他顯得非常謹慎,行棋速度比以往慢了很多----也不知道是不是李襄屏的錯覺,反正在他聽了,哪怕老施指示自己落子的聲音,好像都變得和以往不一樣,少了一份淡定和從容,多了一份謹慎和小心。

這盤決賽就是在這樣一種氛圍中開始了。總算還好,老施雖然每手棋都像是苦吟,在開局階段,他花去的時間要比對手多上很多。不過畢竟是號稱“大海巨浸”的施大棋聖呀,他在和對手操練這個“越南流”的時候並沒有中刀。

老施不僅沒有中刀,他在接下來的十幾個回合,還稱得上是步步精準,到中午11點20左右,全局40多手棋,棋盤上出現一個完全‘兩分’的“越南流”變例之一。

到這個時候,李襄屏完全放了心來,並且對自己的外掛暗暗佩服。心說老施果然是老施啊,從這個變例就能看出他的老辣之處。

今天出現在棋盤上的變例雖然手數不少,然而李襄屏卻知道,這算是一個比較簡明的“越南流”變例了,而這也正是李襄屏佩服老施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在以往從沒見過的情況下儘量挑簡明的下,這在圍棋比賽中當然是一種非常正確的思路,並且在沒見過的情況下還能步步無誤,那肯定也需要相當深厚的功力。

即功力深厚又思路正確,那麼這樣的老施當然值得佩服。不僅如此,等到了中午11點40左右,當雙方在這一帶的衝拆終於告一段落,等看清棋盤上出現的變化之後,李襄屏樂了。

李襄屏的高興不是因爲老施已經獲得優勢,事實上到目前爲止,棋盤上的形勢依然兩分,並且是那種真正的“兩分”,連圍棋AI 都認可的兩分。

李襄屏高興的原因,是因爲這個變化他在前世見過啊,他不僅見過這個變化,而且圍繞着這個變化還有一則趣聞,在前世的時候,今天出現的這個變化被職業圍棋界戲稱爲“金太子必敗變例”。

“金太子”就是後來的韓國年輕棋手金志錫,要說小金被人稱爲“金太子”那可不是隨便亂叫的,他之所以這樣被人稱呼,那是因爲在真實歷史中,他差到成爲老曹的徒弟-----

大家都知道,在真實歷史中老曹只有大李這一個“內弟子”,由於大李的青出於藍而,更重要是因爲他們師徒倆棋風迥異,這讓老曹一直很迷惑,他一直想培養一個和自己風格相似的年輕棋手,看看他能不能打敗大李。

換句話說,老曹對於自己輸給大李,他一直不認爲是自己這種棋路和風格不行,而是自己年齡大了,所以他一直有這個想法。

當時老曹看中的,就是當年還10歲不到的小金,而那個時候的小金,也是韓國圍棋界公認風格和氣質最像老曹的。

只可惜小金最後還是沒能成爲老曹的內弟子。

不是因爲別的,因爲老曹曹夫人強烈反對。

想想曹夫人的心情也可以理解,要知道大李當年學棋的時候,可是很長一段時間都住在老曹家裡,大李14歲奪得國內第一個頭銜,16歲他的國內頭銜數量就超過老曹。

因此在那個時候,在老曹家裡經常出現這一幕:早上由曹夫人開車,送老曹和大李去韓國棋院下比賽,然後等到下午,在大李擊敗老曹後,她又要把他們兩位接回來......

可能就是這種事情讓曹夫人留下陰影吧,所以她強烈反對老曹再收內弟子。

只不過小金雖然沒成爲老曹的正式徒弟吧,不過因爲老曹是韓國的“圍棋皇帝”,小金這個“太子”名號倒是留了下來。

言歸正傳,今天出現在棋盤上這個“越南流”變例,卻正是因爲韓國圍棋的這位“金太子”而出名。

事情是這樣的,在真實歷史中,小金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下這個“越南流”變例,然而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明明是一個標準“兩分”定式,小金卻是下一次輸一次,並且還不是單方面執白或者執黑輸,他是執白也輸執黑也輸,總之只要棋盤上出現這個變化,那最後輸棋的就一定是他。

久而久之,這個變化就得到一個“金太子必敗變例”的奇怪稱號了。

那麼小金的這種情況是一種巧合嗎?在現在的李襄屏看來這當然不是,因爲這個變例有一個特點,而這個特點可能也正反映了小金的一個弱點。

並且李襄屏認爲,這個反映小金弱點的特點,很可能會成爲本局制勝的關鍵。

第五二九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二三章 展現天賦第五七九章 系列賽唯一主題第六二九章 追平記錄第一五零章 真給面子第一零六章 第二局第三十六章 不浪不舒服斯基第四十九章 奇葩的首勝第五九八章 難道他纔是隱藏最深的那個剋星第四五三章 觸摸勝利第一零七章 進退之間第三四四章 終於有一點比老施強第二八零章 飢渴第三四五章 恐怖的鐵蹄第五七二章 過渡第五六一章 我也要去當個傻瓜第五八三章 老練的獵手第十五章 最拉風的失誤第五七一章 寡淡無味系列賽第十章 本因坊秀逗第四九二章 找那個蠢萌蠢萌的第三零零章 算得對和算得活第二四九章 新賽季第六四四章 展現多樣性第二六七章 換個心情第一八零章 李襄屏的首秀第二一零章 捍衛中古棋的榮耀第四三四章 凡人拋給天才的難題第五二四章 徐徐圖之第一二七章 小李之爭第十七章 轉戰清風第二四四章 另類控制流第五二八章 清倉大甩賣第五三四章 “急先手”的故事第五六五章 水平高到讓人看不懂第三六一章 雙劍合璧首現江湖第一三零章,如何擊破“殭屍流”第四八四章 愚形妙手第三三六章 題外話第四四三章 新的感悟第672章 一般一般 天下第三第九章 清風的水貨 聯衆的賴皮第四三九章 前世記憶第一九五章 尋找最後需要的半目第四九一章 出名要趁早第六二九章 追平記錄第六六四章 暴力圍棋第三四八章 定式的變遷第八十三章 棋壇智多星第三十三章 浪招第二六八章 最後一個變化第四六零章 養肥了棄第一七六章 誰的正解第二七八章 給彼此機會第四零六章 提前到來的決戰第三四零章 三人三態第三八一章 鬼使神差第五十七章 夢幻結局第九章 清風的水貨 聯衆的賴皮第一四零章 佛亦有怒第三四九章 初棋無劫第二一零章 捍衛中古棋的榮耀第二十三章 聲名鵲起第三十三章 浪招第四二四章 給大李準備的試金石第五八九章 豎旗第六四零章 請全國人民作證第五五六章 不算明智的嘗試第一四二章 新的麻煩事第六四四章 展現多樣性第二五零章 16歲的“當代棋王”第五五七章 又到一年決賽季第六六八章 遇上新飛刀第二章 秦淮五絕第三十三章 浪招第二七八章 給彼此機會第三一一章 新鮮玩意第五零九章 最佳形容第二六二章 常規操作第三十三章 浪招第二二一章 無模樣攻防第六五四章 末代豐田杯第二九三章 圍棋之最高級手段第五六九章 惡戰纔剛剛開始第六三七章 高大上的理由第五五三章 中韓巔峰對決第六十五章 如何破解“柔風快槍”第二三一章 老施的發現第六四五章 大李到底想幹嘛第六三五章 美滋滋第六零五章 你行你上啊第三零三章 勝定第一五五章 江湖救急第三六五章 李襄屏的攪局理論第三一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七八章 不攻 不殺 不活 不圍第二八零章 飢渴第一九三章 比賽中的明悟第九十五章 一切爲了先手第六六一章 約會
第五二九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一二三章 展現天賦第五七九章 系列賽唯一主題第六二九章 追平記錄第一五零章 真給面子第一零六章 第二局第三十六章 不浪不舒服斯基第四十九章 奇葩的首勝第五九八章 難道他纔是隱藏最深的那個剋星第四五三章 觸摸勝利第一零七章 進退之間第三四四章 終於有一點比老施強第二八零章 飢渴第三四五章 恐怖的鐵蹄第五七二章 過渡第五六一章 我也要去當個傻瓜第五八三章 老練的獵手第十五章 最拉風的失誤第五七一章 寡淡無味系列賽第十章 本因坊秀逗第四九二章 找那個蠢萌蠢萌的第三零零章 算得對和算得活第二四九章 新賽季第六四四章 展現多樣性第二六七章 換個心情第一八零章 李襄屏的首秀第二一零章 捍衛中古棋的榮耀第四三四章 凡人拋給天才的難題第五二四章 徐徐圖之第一二七章 小李之爭第十七章 轉戰清風第二四四章 另類控制流第五二八章 清倉大甩賣第五三四章 “急先手”的故事第五六五章 水平高到讓人看不懂第三六一章 雙劍合璧首現江湖第一三零章,如何擊破“殭屍流”第四八四章 愚形妙手第三三六章 題外話第四四三章 新的感悟第672章 一般一般 天下第三第九章 清風的水貨 聯衆的賴皮第四三九章 前世記憶第一九五章 尋找最後需要的半目第四九一章 出名要趁早第六二九章 追平記錄第六六四章 暴力圍棋第三四八章 定式的變遷第八十三章 棋壇智多星第三十三章 浪招第二六八章 最後一個變化第四六零章 養肥了棄第一七六章 誰的正解第二七八章 給彼此機會第四零六章 提前到來的決戰第三四零章 三人三態第三八一章 鬼使神差第五十七章 夢幻結局第九章 清風的水貨 聯衆的賴皮第一四零章 佛亦有怒第三四九章 初棋無劫第二一零章 捍衛中古棋的榮耀第二十三章 聲名鵲起第三十三章 浪招第四二四章 給大李準備的試金石第五八九章 豎旗第六四零章 請全國人民作證第五五六章 不算明智的嘗試第一四二章 新的麻煩事第六四四章 展現多樣性第二五零章 16歲的“當代棋王”第五五七章 又到一年決賽季第六六八章 遇上新飛刀第二章 秦淮五絕第三十三章 浪招第二七八章 給彼此機會第三一一章 新鮮玩意第五零九章 最佳形容第二六二章 常規操作第三十三章 浪招第二二一章 無模樣攻防第六五四章 末代豐田杯第二九三章 圍棋之最高級手段第五六九章 惡戰纔剛剛開始第六三七章 高大上的理由第五五三章 中韓巔峰對決第六十五章 如何破解“柔風快槍”第二三一章 老施的發現第六四五章 大李到底想幹嘛第六三五章 美滋滋第六零五章 你行你上啊第三零三章 勝定第一五五章 江湖救急第三六五章 李襄屏的攪局理論第三一五章 圖窮匕見第一七八章 不攻 不殺 不活 不圍第二八零章 飢渴第一九三章 比賽中的明悟第九十五章 一切爲了先手第六六一章 約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