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墨西哥大潰退(上)

大轟炸過後,華盛頓這座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眨眼間化成廢墟,更何況還是政治中心和首都,一下子就成爲了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中華帝國空軍能夠在短時間內集合如此龐大空中力量將一座大城市夷爲平地,凸顯其強大的常規軍事力量,這令整個同盟國集團感到了空前的軍事壓力,不單單是羅斯福後悔(早知道結果就該再忍忍了),包括希特勒在內都覺得貿然對中華帝國宣戰太過草率。

不過世界上沒有後悔的藥,眼下美德同盟國不得不硬着頭皮打下去了,否則一旦示弱,結果恐怕是難以承受的。

希特勒在獲知華盛頓被夷爲平地之後,深感中華帝國的龐大空軍力量,立即加強了本土的防空能力,德國防空司令部成立了應急辦公室,包括克虜伯公司在內的幾十家德工企業獲得了十萬門防空高炮的生產訂單。而德國空軍司令戈爾在隨後的空軍會議上也做出了指示,要求德國梅塞斯密特公司立即拿出應對中華帝國空軍噴氣式飛機威脅的方案攔截機出來,並且優先向梅塞斯密特公司下達生產10000架MW262噴氣式戰鬥機的訂單。

此時,德國空軍已經配備了400多架ME262噴氣式戰鬥機,並且在蘇聯戰場上取得了極好的成績,能夠完全壓制蘇聯空軍的螺旋槳式戰鬥機和轟炸機。並且能夠跟中華帝國志願軍空軍的殲十一戰鬥機一較高下。戰損比已經從去年的3.8:1下降至中德正式宣戰前的1.5:1。只不過因爲德國航空製造業在噴氣式戰鬥機生產方面的技術還落後於中華帝國,生產的ME262戰鬥機成本幾乎是中華帝國生產的殲十一戰鬥機的一倍以上,巨大的成本壓力令財政緊張的德國空軍一直無法大規模生產噴氣式戰鬥機。

而中華帝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戰空襲華盛頓,其結果已經令德國統帥部產生了恐慌,所以希特勒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依然決定優先撥款3萬億德國馬克(約合30億龍幣)優先生產一萬架ME262噴氣式戰鬥機,以便解決德國目前對中華帝國空軍的弱勢。

當然,梅塞斯密特公司是無法吞下這筆鉅額訂單的,而德國空軍司令部也清楚梅塞斯密特公司的產能問題,於是經過協商。包括容克公司在內的德國十七家航空公司聯合瓜分了這快蛋糕,但要完成技術轉讓和生產線建設等項目,最快也得三個月後才能大規模投產。而在此之前,德國空軍只能依靠梅塞斯密特公司每個月提供400架ME262型噴氣式戰鬥機來維持局面了。

很顯然。ME262戰鬥機的性能並不如J11戰鬥機,這讓原本就在數量上處於弱勢的德國空軍雪上加霜。

爲此,戈爾單獨給梅塞斯密特公司下達了新的研製任務,在三個月內拿出能夠壓制中華帝國殲十一戰鬥機的新式飛機。

於是,梅塞斯密特公司集合公司所有精英投入新式戰鬥機的研製當中,而戈爾更是從容克等其他十幾架航空公司抽調了頂尖專家幫忙,德國曆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所有航空公司聯合研發一款戰鬥機的局面,這也給日後德國空軍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

按照德國空軍的要求,戈爾向梅塞斯密特公司提供了德國OKW情報局所掌握和收集到的關於中華帝國殲十一噴氣式戰鬥機的資料。

OKW情報局所能夠肯定的是殲十一的主武系統爲2門30毫米MK38年式機炮(100發每門),副武器爲外掛2門30毫米MK35年式機炮或米M2重機槍。大致可以判斷出其作戰半徑爲1400公里和最大速度1000公里每小時。

針對OKW提供的數據,梅塞斯密特公司在不受成本限制的基礎上,拿出一套最快的方案,那就是在ME262戰鬥機基礎上,再增加兩個火箭助推器,用於空中格鬥時突然加速追上敵機,從而打開戰場局面。

但增加兩個火箭助推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主要的還是成本問題,但考慮到中華帝國即將向歐洲正式派遣遠征軍,大批中華帝國的噴氣式戰鬥機將投入蘇聯戰場。德國空軍的壓力巨大,因此戈爾不得不批准了這個權宜之計。

於是,梅塞斯密特公司迅速在ME262戰鬥機基礎上增加兩套火箭助推器,這樣一來三個月內就會有新型的ME262戰鬥機升空作戰了。

不過,梅塞斯密特和其他航空公司很清楚這只是權宜之計。他們全力研發代號“歐洲狂風”新式噴氣式戰鬥機。

隨着中華帝國對美德同盟國宣戰,英國終於迎來了其軍力全面提升的曙光。

此前針對德國空軍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英國空軍研發了噴火戰鬥機,但並不成功。隨着英國加入大中華聯邦,英國空軍獲得了此前一直被中華帝國限制出口的部分噴氣式發動機技術,使得英國空軍的噴火戰鬥機的心臟得以換裝了中華帝國皇家重工生產的高性能野牛發動機,使其最大速度逼近了800公里每小時。在中華帝國未批准對英國出口殲十一戰鬥機之前,噴火戰鬥機便成爲了英國空軍的主力戰機。

截止中華帝國對美德宣戰前夕,中華帝國皇家重工已經向英國空軍交付了800臺野牛航空發動機,其中600臺已經被安裝到了噴火戰鬥機上面其餘兩百臺則作爲備用。

中華帝國空襲華盛頓的消息令英國人民振奮無比。這是對納粹集團的一次沉重打擊。對於協約國,應該換稱聯盟國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激勵。

丘吉爾當天就命令英國各大媒體努力炒作這次大空襲事件,要英國人民相信中華帝國參戰後,英國將會痛擊美德同盟國並一雪前恥。丘吉爾承諾很快就會打敗同盟國集團,獲得的戰利品將用來彌補英國人民在五年世界大戰中的一切損失。

當然這不過是丘吉爾的政治伎倆而已,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夠得到多少戰利品,他的目的僅僅是安撫英國國內的反戰情緒,儘可能的爭取更多的英國人支持英國政府重新加入世界大戰序列。

不得不說,丘吉爾的策略非常奏效。超過90的英國民衆掀起了報復性心裡,支持政府參戰。但這並不代表他們肯定英軍的戰鬥力,而是對中華帝國強大的國力和軍力充滿信心。

不管出於哪種理由,丘吉爾得到了國民們的支持。90多萬英法聯軍部隊整裝待發,準備重返歐洲大陸。

在中華帝國對美德宣戰的第二天,中華帝國總參謀部特派員陳真中將抵達倫敦,並同丘吉爾、戴高樂等英法聯軍最高統帥部官員們會晤。

期間,陳真就此前丘吉爾向中華帝方提出的開闢歐洲第二戰場一事作出了迴應。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對此表示同意,陳真代表中華帝方正式跟英法聯軍司令部商討具體作戰行動的事宜。

“在開會前,我正式轉達國聯的最新通告。”陳真看向丘吉爾和戴高樂,說道:“國聯業已開除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同盟國成員國,對同盟國開戰的各參戰隊將統一納入聯合司令部的指揮範圍內。目前聯合總司令由中華帝國陸軍五星上將蔡鍔將軍指揮,不知各位有沒有異議?”

這還用問嗎?

丘吉爾和戴高樂對視一眼。只是苦笑一下,旋即紛紛點頭同意。

“那好”陳真於是說道:“現在我宣佈一下聯合總司令部的任命”

“茲任命中華帝國陸軍陳義上將爲聯合歐洲戰區總司令,中華帝國陸軍劉博晨中將爲總參謀長……”

陳真的任命書中主要職位都有中華帝國的軍官擔任,英法兩國的陸海空三軍指揮官都是從屬。丘吉爾對此並不在乎,這早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以中華帝國的國力和做事風格,這太正常了。而戴高樂更是流亡政府領袖,全指望中華帝國收復法國國土,因此也沒有反對。

不過,英法軍中不乏人才。如蒙哥馬利、坎寧安等將領也都獲得了任命和重用,唯一讓丘吉爾和戴高樂不解的是,他們經過打聽才知道,這些人竟然是中華帝國皇帝王辰浩欽點欽命的。

宣讀完畢,陳真轉向丘吉爾說道:“帝國政府已經決定派遣五十萬遠征軍開闢歐洲第二戰場。一切軍械軍需將現行運抵英國,希望貴國能夠儘快落實下去。”

丘吉爾連忙道:“這事沒有問題。我們早就準備好了”

丘吉爾還是很有遠見的,早在二戰爆發的第二年,他就預料到中華帝國早晚會參戰,在半年前他更是判斷中華帝國即將參戰,併爲此在英國本土大量的建設新型軍事基地,就是爲了等中華帝國遠征軍抵達英國的這一天。

只是,有一點讓丘吉爾感到失望。關於中華帝國僅僅派出五十萬遠征軍一事,他此前估計的是中華帝國最少會派出300萬遠征軍過來,畢竟中華帝國五億人口,三百萬軍隊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這個五十萬是不是太少了點兒?”

戴高樂忍不住先問了出來。

陳真笑道:“請你們相信中華帝隊的強大戰鬥力,五十萬足以抵得上同盟國的五百萬大軍。”

雖然陳真的話有些誇張,但不可否認的是,中華帝國即將派到英國的這五十萬軍隊都是中華帝國的常備軍,都是精銳部隊。相比較德軍士兵而言,中華帝的士兵從頭上的鋼盔,到身上的防彈衣,再到腳底下的鋼皮軍靴,防護能力極強,再加上6.5毫米口徑的單兵M16突擊步槍,班排用的大口徑M2重機槍,火箭筒、火焰噴射器,以及強大的通訊能力,班排都可以直接呼叫陸軍航空兵的戰鬥機、轟炸機和武裝直升機的支援,甚至都可以呼叫海軍艦炮火力支援。這些加起來,使得中華帝隊相比較美德軍隊而言,早已經實現了現代化,雙方根本就是質的差距,量的作用已經過時了。

但丘吉爾和戴高樂等人並不瞭解中華帝隊的真實戰鬥力,他們甚至都不知道中華帝國已經有了武裝直升機這種超級大殺器,所以他們一聽纔派來五十萬兵力自然有些失望了。

陳真也沒有細說,只是安慰他們,要他們相信中華帝隊的強大力量。

好在中華帝國此次空襲華盛頓已經凸顯了其空軍的強大實力和毀滅性的力量,因此丘吉爾和戴高樂等人也就信了陳真的話。

就在衆人商討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具體事宜的時候,美洲大陸上已經翻了天。

七天七夜的大火讓華盛頓一下子成爲了全世界的焦點,但沒過幾天,全世界的焦點迅速轉移了,一下子都聚焦在了墨西哥戰場上。

在墨西哥邊境作戰的美軍得知首都被夷爲平地了,他們沒有被震懾住,反而在羅斯福和黨衛軍的鼓動下,化悲痛爲力量,將一切怒火和仇恨都發泄到了墨西哥軍身上。

僅僅三天時間,格蘭德河戰役便結束了,美軍以摧古拉朽的攻勢迅速打垮了在美墨邊境跟美軍相持了一年多的墨西哥軍。

五月七日,美軍第25軍在美國海上自衛隊的掩護下在墨西哥灣的阿爾瓦拉多登陸,開始大舉入侵墨西哥戰略大後方,以便配合格蘭德河正面的美軍主力的進攻。

按照美軍統帥部的作戰意圖,美軍這次不會給中華帝國增援墨西哥的機會,在中華帝國大軍增援墨西哥之前,前後同時發起閃電戰夾擊墨西哥軍,避免在第三次美墨戰爭期間發生中華帝國空降兵在蒙特雷實施大空降阻擋美軍前進的局面再次出現。

由於中華帝國加勒比海艦隊主力都沉在了聖胡安港內,此時中華帝國在加勒比海的海軍力量十分薄弱,航母戰鬥羣都調往了北大西洋空襲華盛頓,因此美軍海上自衛隊能夠很順利的掩護美25軍實施兩棲登陸及迅速向墨西哥東部海岸發起進攻。()RQ

第420章 歐洲戰車大競賽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645章 鋼鐵的碰撞(下)第28章 封爵一等男第634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上)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394章 中華帝國陸軍少爺兵們的第一戰第680章 颱風行動之撕裂的大西洋壁壘第462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十一)第624章 拿騷海戰第372章 對日策略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205章 首裡會戰的勝利第190章 日本海軍的擴張第214章 拉幫結夥瞄準西班牙第634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上)第2章 穿越甲午第536章 制裁德國與世界經濟危機第587章 終極戰列艦對決之芬蘭灣海戰第26章 世界震驚第268章 兩年同盟第537章 蘇聯的崛起和美墨戰爭進入相持第573章 希特勒的無奈第200章 就是不消停第176章 黃海大戰(3)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650章 決戰大西洋之空中佈雷第160章 摩根的反擊第573章 希特勒的無奈第241章 軍事改革第627章 復仇(1)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627章 復仇(2)第374375章 新的威脅日美結盟第697章 憤怒的小鳥(下)第103章 北洋兵器(2)第720章 深海較量第161章 拉幫結派 洛克菲勒入夥第589章 再拼日德蘭第92章 永平軍演(2)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715章 計算機時代第443章 航母對決2第352章 51區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667章 決戰大西洋之艱難抉擇第410411章 中津大撤退和美國參戰第292章 外蒙古的悲哀第577章 二戰擴大 美國參戰第118章 遠東金融風暴(2)第648章 決戰大西洋之反輻射導彈第451章 檢查省PK監察省第674章 決戰大西洋之德軍潛艇的最後一擊第407章 立花山之戰第246章 股市監管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第341章 第三次英布戰爭第200章 就是不消停第499500章 愛爾蘭內戰和聯合國軍的成立第661章 決戰大西洋之最後一線生機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71章 撥款造艦第170章 對朝廷說不第396章 中華帝國的電力革命第103章 北洋兵器(2)第132章 僱傭艦隊(中)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578章 美德威脅論 中華帝國擴軍的藉口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349章 中華帝國反潛力量的建立第477章 大洋黑洞第239章 《九國公約》第568章 胡德號超級戰巡的悲哀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50章 花錢得學韋爵爺第712章 外高加索戰爭第635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中)第237章 八國聯軍第616617章 帝國空軍的驕子第671章 決戰大西洋之怒海爭鋒第16章 過嗣之別第11章 偷拍美女第535章 西班牙內戰結束第343章 救俄國一命第416章 斬首行動(上)第558章 噴氣時代降臨第233章 鉅野教案第424章 中華神盾防空重巡洋艦第80章 練兵不忘辦洋務(2)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365366章 戰爭臨界點第85章 大洋彼岸的搶錢計劃(1)第18章 佳人傾心第727章 核大戰(5)第675章 決戰大西洋之境況逆轉第87章 大洋彼岸的搶錢計劃(3)第675章 決戰大西洋之境況逆轉
第420章 歐洲戰車大競賽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645章 鋼鐵的碰撞(下)第28章 封爵一等男第634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上)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394章 中華帝國陸軍少爺兵們的第一戰第680章 颱風行動之撕裂的大西洋壁壘第462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十一)第624章 拿騷海戰第372章 對日策略第641章 鋼鐵的碰撞(上)第611章 耀武揚威的德國虎式坦克第205章 首裡會戰的勝利第190章 日本海軍的擴張第214章 拉幫結夥瞄準西班牙第634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上)第2章 穿越甲午第536章 制裁德國與世界經濟危機第587章 終極戰列艦對決之芬蘭灣海戰第26章 世界震驚第268章 兩年同盟第537章 蘇聯的崛起和美墨戰爭進入相持第573章 希特勒的無奈第200章 就是不消停第176章 黃海大戰(3)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650章 決戰大西洋之空中佈雷第160章 摩根的反擊第573章 希特勒的無奈第241章 軍事改革第627章 復仇(1)第258章 操勞過度第627章 復仇(2)第374375章 新的威脅日美結盟第697章 憤怒的小鳥(下)第103章 北洋兵器(2)第720章 深海較量第161章 拉幫結派 洛克菲勒入夥第589章 再拼日德蘭第92章 永平軍演(2)第584章 里加灣海戰第715章 計算機時代第443章 航母對決2第352章 51區第414章 英德海軍大決戰第667章 決戰大西洋之艱難抉擇第410411章 中津大撤退和美國參戰第292章 外蒙古的悲哀第577章 二戰擴大 美國參戰第118章 遠東金融風暴(2)第648章 決戰大西洋之反輻射導彈第451章 檢查省PK監察省第674章 決戰大西洋之德軍潛艇的最後一擊第407章 立花山之戰第246章 股市監管第389章 扶桑的悲哀第341章 第三次英布戰爭第200章 就是不消停第499500章 愛爾蘭內戰和聯合國軍的成立第661章 決戰大西洋之最後一線生機第679章 颱風行動之下諾曼底登陸第71章 撥款造艦第170章 對朝廷說不第396章 中華帝國的電力革命第103章 北洋兵器(2)第132章 僱傭艦隊(中)第640章 黑壓雲域(二)第578章 美德威脅論 中華帝國擴軍的藉口第607608章 巴倫支海的較量第349章 中華帝國反潛力量的建立第477章 大洋黑洞第239章 《九國公約》第568章 胡德號超級戰巡的悲哀第565章 中華帝國的鐵飯碗第50章 花錢得學韋爵爺第712章 外高加索戰爭第635章 伊莎貝拉大撤退(中)第237章 八國聯軍第616617章 帝國空軍的驕子第671章 決戰大西洋之怒海爭鋒第16章 過嗣之別第11章 偷拍美女第535章 西班牙內戰結束第343章 救俄國一命第416章 斬首行動(上)第558章 噴氣時代降臨第233章 鉅野教案第424章 中華神盾防空重巡洋艦第80章 練兵不忘辦洋務(2)第269章 第二次美國圈地第365366章 戰爭臨界點第85章 大洋彼岸的搶錢計劃(1)第18章 佳人傾心第727章 核大戰(5)第675章 決戰大西洋之境況逆轉第87章 大洋彼岸的搶錢計劃(3)第675章 決戰大西洋之境況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