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國姓爺魂歸故土 聖火令再現江湖

皇上馬驚了,大家都着急,可是眼下這些黑衣人還沒解決,幾個阿哥能自保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提示這本書第一更新網站,百度請搜索15.1看書網雙兒和韋繼祖拼命廝殺着。那些人哪裡是韋繼祖的對手,只是要保護阿哥們,他的手腳就受到了束縛。

“相公,含沙射影!”焦急中,雙兒喊了一聲。

對了,怎麼把這個東西忘了?韋小寶掏出含沙射影,照着圍攻韋繼祖的幾個人打了過去。那些人沒有防備,有幾個人倒在了地上。

那些人一看韋小寶有這樣厲害的暗器,心裡一驚,急忙邊打邊攙扶着往後撤,漸漸的消失在雨中。

皇上的馬到底跑到了哪裡?反正有銅錘他們在後面跟着,韋小寶又擔心再遇上這些匪徒,只好帶着幾個阿哥回客棧等着了。

康熙的那匹馬瘋了一樣的往前跑着。康熙算不上是馬上皇帝,但是騎馬對他來說也是很輕易的事,只是,今晚他卻控制不了胯下的這匹馬。馬跑了將近一個半時辰,突然一下摔倒了,口流鮮血。

康熙明白了,箭上有毒,馬已經中毒了,接近瘋狂了一個半時辰,然後倒地,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過了一會兒,身亡了。

茫茫黑夜,大雨傾盆。康熙撫摸着已經斷氣的馬匹,有點無所是從了,這是哪裡呀?他正在着急着,遠處又跑了一匹馬。

蘇銅錘和羅天嬌終於趕上來了。康熙的馬接近瘋狂,帶着一個人奔跑。而羅天嬌這匹馬,是帶着兩個人,還是慢了很多。

看到蘇銅錘和羅天嬌趕來,康熙稍稍心靜了些。蘇銅錘開始騎的那匹馬早已跑得不知了去向。蘇銅錘和羅天嬌讓皇上上馬,他們牽着馬走,康熙不騎,三個人沿着長江得下面往東走着。

不知走了多遠,天漸漸的亮了,雨也漸漸的小了。三個人走了一夜,渾身都溼透了。他們望遠方看看,遠處有一個小村子,他們拉着馬,走在泥水裡,望着遠處的村落走去。

雨停了,天也放亮了,東方漸漸出來了魚肚白。他們步履蹣跚的走進一戶農家,蘇銅錘慢慢的去敲門。

隔了一會兒,有一個老太太給他們開了門,看是三個男人,老太太緊忙又關上了門。

羅天嬌走上前去,再次敲門,“老奶奶,我們是過路的,淋了一夜的雨,想在你家找一口熱水喝。

老太太一聽是女子口音,再次打開了門,仔細打量了三個人,就是都溼透了,倒也都是慈眉善目,不像強盜匪徒之類,於是,老太太把他們讓進家裡。

家裡很簡陋,倒也乾淨。地上放着兩張牀,說是牀,也就是用石頭磊着,上面放着木板。

“老人家,家裡怎麼就你一個人?”康熙問道。

“哎,是兩個人,孩子上河道修堤壩去了。”老太太說着出了外屋,“這給你們做點飯吧,一點米也沒有了。”老太太說完就出去了。

他們三個在外屋把外衣都脫了下來,把衣服上的水拿到院子裡擰了,然後又都穿上。

不一會兒,老太太從院子裡抱來一些菜葉,摘摘洗洗放進了鍋裡,又把昨日的剩飯也倒進了鍋裡,燒了一會兒火,鍋開了。捂了一陣兒,老太太給他們三個人每人盛上一碗,顏色倒是好看,黃的、綠的、白的相間着。

“你們吃一口吧,這一夜在外面凍得厲害吧,吃一口菜粥暖暖身子。”老太太說道。

“老人家,你們家是靠打漁生活還是靠種田生活?”康熙邊吃邊問。餓了一夜,凍了一夜,他感覺老太太做的這碗粥倒比皇宮裡那些山珍海味好吃多了。

“哎,這年月,什麼也靠不了了。先前吧,還能在海邊打點魚,撈點蝦。可這幾年,每年修河堤,每年都被衝,堤壩是越來越高,可河水越來越窄。這又聽說朝廷要把河水兩岸的淤泥地再賣給漁民,我們的地,朝廷再賣給我們,這還有天理嗎?”老太太說着已是眼淚汪汪。

康熙想想,是有這個提法,長江黃河沿岸、太湖周邊積淤出很多的土地,有人提出以河養河,把土地賣出去,用來修堤壩。

“這不是朝廷的地嗎?”康熙試探性的問到。

“朝廷的地?我們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了幾百年,這一下子就都變成了朝廷的了。我們也是朝廷的,難道老百姓不是大清朝的嗎?你說,這該去哪裡說理去呢?”老太太含着淚說道。

康熙突然有點食不下咽,老太太說得對,天下都是他的子民,怎麼還要難爲他們呢?此時,他突然想起了有人的奏摺上說過,要想治好下游河水不再潰堤,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上游植樹造林,這叫治本。每年河務上撥上千萬的銀兩,卻是治標,而非治本。

這頓飯,讓康熙爲下一步治河有了新的想法。

天晴了,陽光在此普照大地。可是這個季節,這樣的天氣實爲少數。

“老人家,很感謝你做的這頓飯,我想這裡的情況很快就會改變了。說着他去自己的懷裡想掏什麼,可是什麼也沒有,康熙的臉色有點尷尬。

“老爺,東西在我身上呢!“蘇銅錘說着從懷裡掏出一個鹿皮小寶遞給了康熙。

康熙打開一看,是一沓銀票。康熙抽出一張一百兩的銀票給了老太太,“老人家,你拿着這點錢買些米麪,這種日子我想很快就會過去,朝廷怎麼會難爲老百姓呢?”

“真的?真的會很快好了嗎?”老太太激動的看着康熙,“錢我就不要了,這地上的草、田雞都能度命,老天爺是而不死瞎家雀的。”

康熙看着眼前這個淳樸的老太太,缸裡沒有一點米麪了,卻還是不想接受別人的錢,想想朝中的一些人,每天貪污受賄,還喊家貧,實是天壤之別。

“趁着不下雨,我們走了!”說着,康熙把銀票放到了老太太的牀上,把鹿皮包還給了蘇銅錘,三個人出了屋子,繼續東行。

到了前面的一個小鎮上,蘇銅錘又買了兩匹馬,問明白道路,騎着馬,未申之交他們回到了揚州。

衆人也是一夜未眠,都是各懷心思。看到皇上回來了,大家終於放心了。

“父皇,昨日那些人……”

“胤褆,這些事情以後再說,你現在就去揚州府,告訴府臺現在就來接朕。”康熙打斷了大阿哥的話,吩咐道。

“兒臣遵命!”大阿哥說罷出去了。

“小桂子,你不去你的麗春院看看?哪裡還有你的相好呢?”康熙笑着問韋小寶。

韋小寶笑了笑道,“麗春院早已是小人的產業了,只是小人很少自己去打理,隔幾年來拿一下紅利就是了。”

“哈!哈!哈!妓院的生意你也做!不錯,怪不得來錢有道呢!”康熙笑着說,“你們去吧,晚上朕派人去麗春院接你,也給你撐撐場面。明天咱們繼續南下!”

“我們剛回來,還要南下?”韋小寶好奇地問道。

“是,你的老冤家鄭克爽請旨,說什麼鄭成功的墓在臺灣不方便祭掃,而且他害怕被人挖掘,所以去臺灣把鄭成功遷葬福建南安水頭,歸到祖墓。我也答應了,這次南下,你我在杭州再作些停留,讓銅錘他們幾個去福建幫朕看看,看看天地會、明朝的一些遺老還有什麼舉動。當然,朕再也不會讓你去剿滅天地會了。”康熙笑言道。

昨晚巷子有打鬥,人們都不知道爲什麼。康熙讓府臺來接他,人們也就都明白了,其實,康熙就是想讓揚州的人們知道這件事情,主要是讓朝廷裡的某些人知道這件事情。

康熙到揚州府處理了一些事情,晚上又讓揚州府差到麗春院把韋小寶一家人接到了揚州府。揚州的府臺剛上任不久,對韋小寶也不熟悉,但是看到皇上對一個開妓院的這樣青睞有加,也就表現出了對韋小寶的尊敬。

隔日,康熙再次南下,和韋小寶、雙兒等人一起去了杭州。蘇銅錘和羅天嬌、韋繼祖帶着四阿哥、十三阿哥,五個人直奔福州。

皇上說鄭克爽八月份回到福建,所以幾個年輕人也不着急,一路上邊走邊玩,七月中旬也到了福州。到了福州,他們又沿着海邊往西南走,七月底,到了福建南安。

南安是個小地方,不過歷史比較悠久了,早在三國時期這裡就設了縣郡。南安的地勢卻是很奇特,三面華山,中間一條河流以及河流的分支從山間穿過。平地而起的山脈,顯得異常的雄偉壯麗。

“銅錘哥哥,這個地方有些詭異!”四阿哥對蘇銅錘道。

“怎麼講?”蘇銅錘看着山勢問四阿哥道。

“怎麼說呢?這裡要是藏幾百上千人還真不好找。山水相間,還沒有死角。”四阿哥看着遠處的山峰道。

“你是擔心這裡有人藏着?”羅天嬌問四阿哥。

“反正是不可不防!”四阿哥說道。

五個人走走問問,在酷似一艘大船傾覆的一座山前找到了鄭家祖墓。“應該就是這裡了。”蘇銅錘道。

“那咱們就在附近的村子裡找個地方住下,等着鄭克爽回來!”四阿哥道。

八月中旬,這裡每天都是大雨,人們都躲在家裡不出來,遠遠就可以聽到山上傾瀉水的聲音。

過了中秋節,一艘大船停在了覆船山下。很多人擡着兩具棺木艱難地往山上擡着。不一會兒,便有很多人從四面八方聚來,都幫着鄭克爽往上擡棺木。

山上,又有人開始挖墓了,等鄭克爽等人把兩具棺木擡上了山頂,山頂已經聚集了幾百號人。

大家都幫着鄭克爽把兩具棺木下到墓裡,又封了墓,立了墓碑。

“二公子,朝廷對你如此刻薄,你卻還在相信着滿人?”人羣中有人道。

“小王爺,只要你振臂一呼,我們都會跟着你,咱們一起走國姓爺的路,不再和滿人的朝廷有任何牽連。”人羣中的人說道。

“我們天地會不願和你二公子有任何瓜葛,可是我們天地會也是國姓爺的天地會。你此時若要大家反清復明,天地會的人到了什麼時候仍然是當仁不讓,誓死追隨!”人羣裡竟然有天地會的人。

“就是,趁着國姓爺英靈迴歸中土,大家舉事也有了新的目標。白蓮教的人也是死跟着國姓爺!反清復明,驅逐韃虜!”

“反清復明,驅逐韃虜!”聲音響徹了整個山谷,在覆船山的上空迴盪着……

“一羣逆賊!”四阿哥看着這些人恨恨的說。

“諸位,我知道大家心意了,謝謝大家對克爽的厚愛。我今日能把祖父、父親的靈柩運回祖墳,也是皇恩浩蕩。我鄭克爽沒有回天之力,也無雄圖霸業之志。我的家人現在就在京城裡,大家不要爲難克爽了。今日大家能來和克爽來此僻野葬我先人,克爽在此謝過了。”鄭克爽說完,給大家深深鞠躬施禮。

“沒有你鄭家,我們依然可以把蠻夷趕出中原!”聲到人到,六個人上高山如履平地,頃刻間到了山頂,“你們的洪武皇帝朱元璋乃我明教之人,時至今日,朱元璋的天下落入夷人之手,我波斯明教不能袖手旁觀。”那人說完,六個人拿出手裡的聖火令,圍成一個圓形。聖火令在空中旋轉着,突然撞擊到了朱家祖墓旁邊的一塊山石,山石當即粉碎。響聲再次震徹山谷,聖火令又回到了六個人手裡。

“就當給國姓爺致禮了,要想反清復明,請到崑崙山光明頂!”六個人說着向山下飛馳而去!

第109章 黑衣人十足打氣 二使者替主守擂第146章 招安義軍滅紛爭 尋找至親急人心第120章 蘇銅錘破釜沉舟 韋繼祖死而復生第214章 阿哥皇宮訴失意 繼業當面發狠心第107章 韋繼業花樣百出 巴魯斯氣急敗壞第46章 行營外繼聰被劫 古塔前小寶命危第97章 皇城根阿哥掀風 崑崙山俠士探路第39章 至奉天小兒創業 回杭州親人敘情第168章 韋小寶歡喜聘兒 死人墓再逢艱難第131章 巴魯斯暗送消息 韋繼業雪山遇難第184章 蒙古兵知難而退 韋小寶無奈應親第78章 日見主康熙憶舊 夜遇賊阿哥納新第25章 探軍營定奪去向 知彼此親家釋懷第205章 破飛刀再廢武功 酌情況皇家生疑第117章 蘇銅錘殉情遇救 方立偉義正斥賊第157章 阿羅爲皇帝健體 康熙因阿哥傷神第70章 韋小寶謀當教主 衆護法力等銅錘第102章 未歲童真情流露 兩夫妻無奈揚鏢第79章 胤禛密謀查小寶 銅錘猜疑皇家心第8章 思念成疾江南走 牽掛至心運河從第55章 盡心力周護阿哥 露鋒芒威懾羣雄第45章 設擂臺包藏禍心 救同門略施小計第95章 年輕人再進西域 小女子身世得釋第164章 君臣互信平煩事 兄弟相殘起歹心第79章 胤禛密謀查小寶 銅錘猜疑皇家心第65章 四阿哥秘建組織 陳圓圓撒手人寰第150章 酌利弊二廢太子 堪處境初議情由第2章 韋小寶輾轉雲南 俏阿珂尋母未果第55章 盡心力周護阿哥 露鋒芒威懾羣雄第182章 蘇銅錘夜探敵營 蒙古汗野心天下第156章 千叟宴小寶送禮 滿漢席阿哥招辱第59章 李虎頭絕望歸山 韋小寶難嚥惡果第25章 探軍營定奪去向 知彼此親家釋懷第25章 探軍營定奪去向 知彼此親家釋懷第82章 韋繼業初露鋒芒 白蓮教蓄意行刺第186章 傷離別珠淚漣漣 遭伏擊塵世茫茫第10章 再次相逢未謀面 躲得屑小救龍身第91章 楊曉雪教主風範 韋小寶義字當先第78章 日見主康熙憶舊 夜遇賊阿哥納新第198章 皇家事是非難定 江湖人仁義難拋第24章 解危難銅錘援手 遇惡霸雙雙解悶第166章 吃烤肉君臣憶舊 遭匪徒父子齊兵第39章 至奉天小兒創業 回杭州親人敘情第33章 遭圍攻俠士力戰 問消息少女施毒第183章 施小計逼敵退兵 辦大事內外兼顧第30章 別三峰受託上路 聚揚州再度回眸第112章 太子復位近瘋狂 康熙靜坐看端詳第182章 蘇銅錘夜探敵營 蒙古汗野心天下第225章 康熙爲西征謀才 小寶給亡靈祭奠第97章 皇城根阿哥掀風 崑崙山俠士探路第159章 情到深處竟無語 事臨急時總有招第145章 遇陷阱賊人逞能 救父命英雄蒙難第156章 千叟宴小寶送禮 滿漢席阿哥招辱第64章 入虎穴爲得虎子 說真相正果終成第96章 思謀亂狼狽爲奸 想策略將計就計第62章 國姓爺魂歸故土 聖火令再現江湖第20章 脣槍舌劍江湖怨 刀光劍影兒女情第121章 雪山派意見不一 韋繼業欲曉內情第40章 身在江湖思國事 心寓深宮覓家情第222章 梁山泊不甘受辱 八卦門欲奪地盤第159章 情到深處竟無語 事臨急時總有招第209章 逢死別極度自責 訴衷腸喚回生機第232章 韋小寶鋃鐺入獄 蘇銅錘破釜沉舟第181章 路遇敵輕鬆解決 途生愛直爽表達第146章 招安義軍滅紛爭 尋找至親急人心第154章 揚父愛無從下手 救親人遍地開花第196章 韋小寶堂皇進京 衆阿哥各奔前程第232章 韋小寶鋃鐺入獄 蘇銅錘破釜沉舟第188章 結善緣終得善果 思親人又救親人第231章 糊塗仙做糊塗鬼 傷心人辦傷心事第176章 以牙還牙說正道 見招拆招非英雄第65章 四阿哥秘建組織 陳圓圓撒手人寰第115章 韋繼業預感有事 店掌櫃凌然拒查第151章 蘇銅錘詳解得失 雍親王謹慎宴客第42章 韋小寶父子開路 康熙帝多倫會盟第91章 楊曉雪教主風範 韋小寶義字當先第150章 酌利弊二廢太子 堪處境初議情由第86章 少室山突遇險境 少年人意氣用事第58章 虎頭執着隨情侶 阿琪坦言乃兄妹第75章 天地會依附明教 四阿哥拉近銅錘第26章 有意探得夷人路 無意留得伊人情第192章 解後顧家人北上 爲隨父天驕練功第14章 現身治亂傷別離 屈體逗幼喜天倫第108章 童言無忌拉郎配 智者有慮促人爭第73章 小寶終謀教主位 康熙再次下江南第117章 蘇銅錘殉情遇救 方立偉義正斥賊第107章 韋繼業花樣百出 巴魯斯氣急敗壞第225章 康熙爲西征謀才 小寶給亡靈祭奠第71章 光明頂家人團聚 議事廳再談教主第231章 糊塗仙做糊塗鬼 傷心人辦傷心事第213章 韋小寶首戰告捷 雍親王分析案理第121章 雪山派意見不一 韋繼業欲曉內情第148章 皇宮內父子動怒 鹿鼎山親人話別第113章 血滴子初現江湖 韋繼黔中毒昏迷第213章 韋小寶首戰告捷 雍親王分析案理第191章 康熙親人皆異志 小寶父子卻同心第211章 有心做下報仇事 無意發現自家人第57章 韋小寶雪中送炭 葛爾丹縱慾身亡第215章 康熙無奈巧解圍 小寶有心再思憂第63章 皇帝家事也難斷 百姓人家更牽情
第109章 黑衣人十足打氣 二使者替主守擂第146章 招安義軍滅紛爭 尋找至親急人心第120章 蘇銅錘破釜沉舟 韋繼祖死而復生第214章 阿哥皇宮訴失意 繼業當面發狠心第107章 韋繼業花樣百出 巴魯斯氣急敗壞第46章 行營外繼聰被劫 古塔前小寶命危第97章 皇城根阿哥掀風 崑崙山俠士探路第39章 至奉天小兒創業 回杭州親人敘情第168章 韋小寶歡喜聘兒 死人墓再逢艱難第131章 巴魯斯暗送消息 韋繼業雪山遇難第184章 蒙古兵知難而退 韋小寶無奈應親第78章 日見主康熙憶舊 夜遇賊阿哥納新第25章 探軍營定奪去向 知彼此親家釋懷第205章 破飛刀再廢武功 酌情況皇家生疑第117章 蘇銅錘殉情遇救 方立偉義正斥賊第157章 阿羅爲皇帝健體 康熙因阿哥傷神第70章 韋小寶謀當教主 衆護法力等銅錘第102章 未歲童真情流露 兩夫妻無奈揚鏢第79章 胤禛密謀查小寶 銅錘猜疑皇家心第8章 思念成疾江南走 牽掛至心運河從第55章 盡心力周護阿哥 露鋒芒威懾羣雄第45章 設擂臺包藏禍心 救同門略施小計第95章 年輕人再進西域 小女子身世得釋第164章 君臣互信平煩事 兄弟相殘起歹心第79章 胤禛密謀查小寶 銅錘猜疑皇家心第65章 四阿哥秘建組織 陳圓圓撒手人寰第150章 酌利弊二廢太子 堪處境初議情由第2章 韋小寶輾轉雲南 俏阿珂尋母未果第55章 盡心力周護阿哥 露鋒芒威懾羣雄第182章 蘇銅錘夜探敵營 蒙古汗野心天下第156章 千叟宴小寶送禮 滿漢席阿哥招辱第59章 李虎頭絕望歸山 韋小寶難嚥惡果第25章 探軍營定奪去向 知彼此親家釋懷第25章 探軍營定奪去向 知彼此親家釋懷第82章 韋繼業初露鋒芒 白蓮教蓄意行刺第186章 傷離別珠淚漣漣 遭伏擊塵世茫茫第10章 再次相逢未謀面 躲得屑小救龍身第91章 楊曉雪教主風範 韋小寶義字當先第78章 日見主康熙憶舊 夜遇賊阿哥納新第198章 皇家事是非難定 江湖人仁義難拋第24章 解危難銅錘援手 遇惡霸雙雙解悶第166章 吃烤肉君臣憶舊 遭匪徒父子齊兵第39章 至奉天小兒創業 回杭州親人敘情第33章 遭圍攻俠士力戰 問消息少女施毒第183章 施小計逼敵退兵 辦大事內外兼顧第30章 別三峰受託上路 聚揚州再度回眸第112章 太子復位近瘋狂 康熙靜坐看端詳第182章 蘇銅錘夜探敵營 蒙古汗野心天下第225章 康熙爲西征謀才 小寶給亡靈祭奠第97章 皇城根阿哥掀風 崑崙山俠士探路第159章 情到深處竟無語 事臨急時總有招第145章 遇陷阱賊人逞能 救父命英雄蒙難第156章 千叟宴小寶送禮 滿漢席阿哥招辱第64章 入虎穴爲得虎子 說真相正果終成第96章 思謀亂狼狽爲奸 想策略將計就計第62章 國姓爺魂歸故土 聖火令再現江湖第20章 脣槍舌劍江湖怨 刀光劍影兒女情第121章 雪山派意見不一 韋繼業欲曉內情第40章 身在江湖思國事 心寓深宮覓家情第222章 梁山泊不甘受辱 八卦門欲奪地盤第159章 情到深處竟無語 事臨急時總有招第209章 逢死別極度自責 訴衷腸喚回生機第232章 韋小寶鋃鐺入獄 蘇銅錘破釜沉舟第181章 路遇敵輕鬆解決 途生愛直爽表達第146章 招安義軍滅紛爭 尋找至親急人心第154章 揚父愛無從下手 救親人遍地開花第196章 韋小寶堂皇進京 衆阿哥各奔前程第232章 韋小寶鋃鐺入獄 蘇銅錘破釜沉舟第188章 結善緣終得善果 思親人又救親人第231章 糊塗仙做糊塗鬼 傷心人辦傷心事第176章 以牙還牙說正道 見招拆招非英雄第65章 四阿哥秘建組織 陳圓圓撒手人寰第115章 韋繼業預感有事 店掌櫃凌然拒查第151章 蘇銅錘詳解得失 雍親王謹慎宴客第42章 韋小寶父子開路 康熙帝多倫會盟第91章 楊曉雪教主風範 韋小寶義字當先第150章 酌利弊二廢太子 堪處境初議情由第86章 少室山突遇險境 少年人意氣用事第58章 虎頭執着隨情侶 阿琪坦言乃兄妹第75章 天地會依附明教 四阿哥拉近銅錘第26章 有意探得夷人路 無意留得伊人情第192章 解後顧家人北上 爲隨父天驕練功第14章 現身治亂傷別離 屈體逗幼喜天倫第108章 童言無忌拉郎配 智者有慮促人爭第73章 小寶終謀教主位 康熙再次下江南第117章 蘇銅錘殉情遇救 方立偉義正斥賊第107章 韋繼業花樣百出 巴魯斯氣急敗壞第225章 康熙爲西征謀才 小寶給亡靈祭奠第71章 光明頂家人團聚 議事廳再談教主第231章 糊塗仙做糊塗鬼 傷心人辦傷心事第213章 韋小寶首戰告捷 雍親王分析案理第121章 雪山派意見不一 韋繼業欲曉內情第148章 皇宮內父子動怒 鹿鼎山親人話別第113章 血滴子初現江湖 韋繼黔中毒昏迷第213章 韋小寶首戰告捷 雍親王分析案理第191章 康熙親人皆異志 小寶父子卻同心第211章 有心做下報仇事 無意發現自家人第57章 韋小寶雪中送炭 葛爾丹縱慾身亡第215章 康熙無奈巧解圍 小寶有心再思憂第63章 皇帝家事也難斷 百姓人家更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