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完)

那恢宏“仙境”不只是鋪展向極遠處,也向人們眼前來。無聲無息,已將方圓千里覆蓋,包括蘇雙鶴、楚原湘、武元辰這三位大劫法宗師,都給“罩”了進去。

這三位自然想避開,偏偏力有不逮。

那仙境鋪展的速度也不是甚快,像武、楚二人,不過是舒放神意到此,一個閃念,就是千里萬里,怎麼也不至於被罩進去。

可問題在於,周邊虛空已經被玄黃殺劍斬破了法則根本,此時簡直就是一鍋滾沸的稀粥,原先順理成章的手段,此時拿來,個個都是荒腔走板,二人神意竟然是陷在其中,一個恍惚,已經是被“請”到了“仙境”之中。

入得此間,只見得山色墨染,碧海青空,浩緲無盡,一時竟辨不出東西南北,玄黃殺劍已是無影無蹤,磅礴劍壓也隨之消失,至於一直就詭奇百變的餘慈神意,更是全無痕跡。

三位大劫法宗師都是經驗豐富,本能地都守禦不動,只謹慎放出神意,加以感知,外界環境的信息,層層涌來。

“不是幻境。”

蘇雙鶴嘟噥一聲,其實他半點兒都不驚訝,如此說法,差不多就是講廢話,以減輕心裡沉甸甸的負重。

在他身畔,武元辰和楚原湘的神意透空交錯,沒有起衝突——就憑他們現在“東倒西歪”的德性,也打不起來!

“仙境”之中,肯定不像“外面”那樣,法則都給斬成了一鍋稀粥。不說別的,只這海空山色、殿宇樓閣,若沒有穩固的法則支撐,連幻境都支不起來,絕不會像現在這樣,給人以不可思議的質感。

但是,支撐此間的法則,肯定是對神意傳播極其“不友好”。平常感應也還罷了,一旦想推高振盪頻率,形成衝擊,阻滯之大,較外界強出何止千百倍。

某種意義上,這就是一種封禁,專門針對武、楚二人。

蘇雙鶴不動聲色,悄然隔開身畔搖動的神意,和那兩個傢伙拉開距離。若在之前,萬不可能,現在卻輕鬆多了。

哪知正移動間,楚原湘神意轉折激盪,彷彿是老儒吟哦出聲: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授長生。”

蘇雙鶴不免腹誹:他倒還有閒情!

不過,能夠重新使出這“多此一舉”的手段,也證明楚原湘開始適應此地的環境。

依舊是有人比蘇雙鶴更直白,虛空中傳來一聲冷笑。

發聲的是一直沉默的武元辰。此時神意抖蕩,沉鬱中殺機如燃,將尖銳的意念擊發出來:“我道是哪個,原來是上清餘孽!”

這裡是仙境也好,幻境也罷,對武元辰這樣層次的人物,都不會爲外象所遮蔽,而是直視其法則層面。若將感應窺探入微,便可見得,海天之間,那種獨特的玄門義理,典型的運轉方式,和上清宗修士戰過不知幾千幾萬次的武元辰,怎麼可能發現不了?

甚至是這一方天地,他也不是“頭回”進來了。

“三清境!”

當年玄門各大宗門閥,由八景宮牽頭,做“三十六天”的設計,只是理念不同、利益難合,最終分道揚鑣。

當時引發衝突的兩種理念,矛盾主要集中在“三清以下三十二天”之上。

一方是認爲,應當東南西北各立八天,鎮壓四方六合八極,主張者以上清宗爲首。

另一方且師法佛門“十法界”,垂直劃分三界二十八天,更上有四梵天,合爲三十二天,這一派,則是以八景宮爲首。

到後來,“三十六天”的設計終究還是沒能達成共識。

上清宗召請諸天神明,自成太霄神庭,勢壓北地,採用的就是四方八天之法;便是後來陸沉的東華宮,也借用了此一架構。

八景宮則在垂直分劃的路子上走得更遠,其宗門根本的“雲外清虛之天”,彙集三十六洞天福地,逐天而上,自成一域,幾已不在此界之中。

但不管是哪一派,爭論得又是如何激烈,其中卻有一條,早早就沒了異議。

那便是更在三十二天之上的“三清境”和“大羅天”。

道經有云:三天最上號曰大羅,是道境極地。妙氣本一,唯此大羅生玄、元、始三氣,化爲三清天。一曰清微天玉清境;二曰禹余天上清境;三曰大赤天太清境。

不管是四方八天,還是三界四梵,到最後,都是歸於三清境,最上則爲大羅天,包羅諸天,至高無上。

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依據什麼“道經”,也不是來自於哪家的玄理,而是有一樁同時記入八景、上清乃至多個玄門大宗的記載,鐵證如山。

劫生劫滅,上溯萬古。

自世間現了“修士”、有了傳承、定了法統,對於各自根脈的追尋,就一日沒有停止過。

相較於魔門那位高高在上的統天大化元始天魔王;相較於巫門確鑿無疑且隨時可以瞻仰之神蹟;相較於儒宗聖人脈絡清晰的學理傳承,釋、玄兩家其實還是有些尷尬的。

佛祖、道尊位於五大神主之前列,卻是“天地生後不得見,只有神位在人前”,都道是那二位傳下了道統,但不管怎樣探究,都是隻鱗片羽,且以玄虛之言爲多。

久而久之,不免就有些人心志動搖,又或矯誣攀附,再有不懷好意之人,煽風點火,佛門遠在西極也還罷了,一段時間內,玄門各宗倒是大興“虛無”之風,大有踢倒神壇,全面切割之勢。

便在這樣的背景下,上清宗三世葛祖師,神通天授,九十年而成地仙,此後駐世傳道,一手開拓上清宗域外世界,再百年,於無上杳冥之層次,追溯時光,合於道尊真意,將那一點緲不可測的烙印,接引回來,將其演化成一門無上神通。

葛祖師以此神通開闢大羅,道化三清,演示道經所載。

神通一出,諸天震動,立成天地大劫,九載方散。葛祖師也在大劫中合道而去,令人嗟呀不已。

但也正是借這一門神通,和那一場劫數,玄門“虛無”歪風戛然而止,內魔外道迭遭鎮壓,重振巍然氣象。

便是當年的八景宮,也要讚歎“正本清源,上善之法”。

葛祖師臨劫之時,爲所悟的這門無上神通傳承煞費苦心,以大智慧,不立專門文字,只是披閱刪改上清諸部典籍,將無上心法,化入各上清典章之中。傳說但凡是上清長生經義,都內蘊此法,殊途而同歸,一旦深入到某種層次,將會不學而自通。

此即所謂“道可道,非常道”是也。

自上清三世葛祖以來,十數劫以下,上清宗真正了悟此神通者,屈指可數,便是領悟出來,也自有不同面目,惟本質如一,神異非常。

面目雖不同,可此門無上神通所發的第一個異象,卻是不易不變。正像是當年八景宮掌教聖人杜祖師,在親眼目睹此門神通發動之後,所感慨的那般:

道化天真難爲喻,萬古雲霄一羽毛!

“萬古雲霄……道尊玄通威儀,末學後進仰之彌高,喻之無言。葛道人將神通化爲雲霄鸞羽,何其精到——這門無上神通,大約也像是鸞鳳所遺的一片羽毛,由此略窺道尊神通之萬一,僅此而已。”

“你冒酸水也沒說你瘋疾痊癒。”

“咄,誰和魔崽子說話,我只是感慨而已。上清鼎滅之前,這門神通也已經很久不見。要知道,當年只要是演化出這門神通,就是當之無愧的上清第一人……”

“爲何不說玄門第一?你們這些守屍鬼,今不如古,可鄙可笑……我想想,至少也有四劫時光不見。”

“魔崽子閉嘴!看這三清之境,描畫間氣紋層生,竅眼暗布,應該是走的符籙之道……唔,這是自《洞元玉章三氣妙化符經》中演化出來的吧。”

“這部符經,你們當年沒搶到手?”

“咱們熟歸熟,也不要亂扣帽子好吧。當年引動魔劫的,總不是我們。”

“嘿嘿,清者自清,何必多言。”

楚原湘和武元辰神意交流,卻也輾轉化音,不曾避諱任何人,或者更像是故意說給人聽。

旁邊的蘇雙鶴因爲“立場不同”,已經被徹底無視了。

蘇雙鶴倒也不惱,更準確地說,是沒那個心思。他深知,不管是楚原湘還是武元辰,都是信奉“拳頭大過道理”,但凡神意所及,就是由他們說了算。若有半分可能,此時也要鬧將起來,神意透空,將什麼白玉京、三清境都砸個稀巴爛。

而如今在這兒賣弄嘴皮子,只能說明,二人一時半會兒找不到破局的法子……真真正正陷在了這裡!

雖然不是本體到此,雖然只是部分神意受制,但事實就是事實,不容辯駁。

這件事傳出去,包管震動九天十地,整個修行界都要顫三顫!

兩個大劫法宗師啊……對了,受困的還要再加上他。

是三個!

蘇雙鶴這纔來得及鬱悶。

餘慈那廝,莫不是一見大佔上風,就把“默契”給甩到泥地裡去了?

一念方起,天穹之上,忽有虹光飛架,轉眼臨頭,觀其來勢,分明是向他身上罩落。

雙邊神意振盪驟起,顯然是兩個大劫法宗師捕捉戰機,齊齊發動,只是起勢還有點模樣,神意衝擊一到半途,又是荒腔走板,次第崩散。

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247章 化液玄真 招搖天狼(上)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二)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中)第60章 石碑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下)第80章 信衆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上)第219章 臨時撤貨 真假消息(上)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上)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上)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6章 他化之具 吞海妖瓶(下)第131章 影魔第4章 狐朋狗友 特殊生意(上)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上)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上)第381章 丹法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上)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210章 靈綱劍鳴 故氣餘音(上)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315章 危急第237章 太玄冰解 多方用力(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三)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九)第113章 魔藤光矢 一隅之變(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二)第123章 買賣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七)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下)第141章 號令第79章 法力第184章 雷車神人 捆仙鎖脈第132章 天亮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五)第101章 遍地烽火 生死合道(上)第168章 嚎叫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下)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下)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上)第395章 落雷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第274章 情報販子 池魚之殃第218章 攤牌第285章 寄情親疏 寄元魂玉(下)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二)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上)第62章 太虛星光 人心大勢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四)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上)第85章 氣法第188章 無日之地 啓航之舟(下)第302章 退路第16章 伏擊第179章 照魔心眼 烏蒙蟬蛻第16章 自我意識 創造機會(上)第154章 鬼相第97章 舊主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下)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中)第12章 神第178章 養鳥第256章 此一時也 彼一時也(上)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中)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中)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中)第49章 幻法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上)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下)第30章 眼球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七)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上)第157章 山腹第206章 東海北荒 大小魔劫第201章 海雨香風 待價而沽(上)第363章 月明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中)第55章 傻子第107章 不屑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第45章 蓮清如水 意深如淵(下)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上)第402章 入境第98章 多面第374章 廳議第217章 寶塔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下)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中)第78章 距離第261章 輸贏第303章 突入
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247章 化液玄真 招搖天狼(上)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二)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下)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中)第60章 石碑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下)第80章 信衆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上)第219章 臨時撤貨 真假消息(上)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上)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上)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下)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上)第6章 他化之具 吞海妖瓶(下)第131章 影魔第4章 狐朋狗友 特殊生意(上)第49章 湖底篝火 水府妖衆(上)第68章 爲之未有 治之未亂(上)第381章 丹法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上)第9章 華氏夫人 無羽院首(上)第210章 靈綱劍鳴 故氣餘音(上)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315章 危急第237章 太玄冰解 多方用力(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三)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九)第113章 魔藤光矢 一隅之變(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二)第123章 買賣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七)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下)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下)第141章 號令第79章 法力第184章 雷車神人 捆仙鎖脈第132章 天亮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五)第101章 遍地烽火 生死合道(上)第168章 嚎叫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下)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下)第80章 深窟鬼域 劫後之人(上)第395章 落雷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第274章 情報販子 池魚之殃第218章 攤牌第285章 寄情親疏 寄元魂玉(下)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下)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二)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上)第62章 太虛星光 人心大勢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四)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上)第85章 氣法第188章 無日之地 啓航之舟(下)第302章 退路第16章 伏擊第179章 照魔心眼 烏蒙蟬蛻第16章 自我意識 創造機會(上)第154章 鬼相第97章 舊主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下)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中)第12章 神第178章 養鳥第256章 此一時也 彼一時也(上)第46章 超拔之妙 急轉直下(中)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中)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中)第49章 幻法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上)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下)第30章 眼球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七)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上)第157章 山腹第206章 東海北荒 大小魔劫第201章 海雨香風 待價而沽(上)第363章 月明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中)第55章 傻子第107章 不屑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第45章 蓮清如水 意深如淵(下)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上)第402章 入境第98章 多面第374章 廳議第217章 寶塔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下)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中)第78章 距離第261章 輸贏第303章 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