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太玄之動 一切唯心

?????與西方佛國聯繫,將六道輪迴真意“送返”,正是大黑天佛母菩薩爲自己找到的後路。

雖然她借六道輪迴真意成就“生死輪迴”的法則控制,但道基並不在此,完全可以捨棄,若真能作爲交換,並借佛國嚴密精妙的體系,成就“大轉世”,洗脫一切因果,獲得肉胎,形神交融,對修行而言,反而是賺到了。

之前作爲備選方案,一是羅剎鬼王提出的“人神共主”的設想更讓人動心;二來就是西方佛國那邊,也不值得她冒險託附信任。

畢竟佛國自成體系,坐擁西方廣大世界,就算是五劫之前元氣大傷,兩邊的實力也嚴重不平衡,若被坑了,真沒地方說理去。

如今形勢所迫,不得不爲,大黑天佛母菩薩自然要盡力求一個萬全之策。

之前複雜的“轉世”計劃,就是爲了祛除一切不穩定因素。????十方慈光佛魔靈與她相處三劫時光,彼此參照互鑑,形同一體,是絕對可以信任的對象,而因爲其出身,對西方佛國的戒慎,比她還要多出許多,正是最好的護法人選。

當然,最讓大黑天佛母菩薩心動的,還是西方佛國彷彿巫門“絕地天通”式的決絕構想。

一個隨時可能掩殺過來的西方佛國,和一個高高在上的極樂世界,她毫無疑問要選擇後者!

正因爲如此,在羅剎鬼王與西方佛國“勾勾搭搭”的時候,她也與那邊半真半假地達成了協議,以爲“後路”之用。

當時也只是“預防萬一”,哪想到如今已淪落到要這“後路”來保命的地步。

爲了達成協議,大黑天佛母菩薩也是底牌盡出。

就像目前所在的碧落天闕,自無量虛空神主遭人奪舍以後,就一直是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私有物,如今爲了轉世,她也“貢獻”出來,做了什麼“靈山下院”。

其實就是利用無量虛空神主積攢的北荒億萬生靈信力,使“六道輪迴真意”深植其間——要知道當年十方慈光佛利用緣覺法界打造,也是目前世上僅存的“餓鬼”、“地獄”兩個“六道輪迴”本體,可都在北荒,論根基之深厚,東方修行界再無可比擬者。

這也是除了“六道輪迴真意”之外,大黑天佛母菩薩最大的資本。

若非如此,她還得不到那個“承諾”。

法慧神情從容,與大黑天佛母菩薩和十方魔靈分說:

“一應約定,均以咒誓爲本。貧僧代表佛國六位古佛,與二位結誓。當助二位轉世功成,宿慧覺醒,神通復現,若不爾者,各位古佛,當永墜三塗,遍嘗五苦,不得出離;亦當六道破碎,法界永淪,難再成就。至於兩位……”

法慧說話之時,身上靈光層層加持,真實之域波盪,當真有六道恢宏光明之意念駕臨,隨法慧言語,結成印契,投射出來。

大黑天佛母菩薩與十方魔靈對視一眼,前者身上六道靈光抖落,在身後盤結如輪,將“印契”接納,剎那間,“六道輪迴真意”之中,便衍化出種種靈異,各道之中,有情衆生依序化生,無始無終,神妙非凡。

僅從這一點看,結成“印契”的,確實是佛陀級別的大能無疑。

每一尊佛陀,都將一個“印契”,打入相應的六道之中,與之氣機相通、真意融合。也只有這樣,才能隔着千山萬水,以後甚至是兩界之隔,發動“六道輪迴”的無上神通。

當然,如果違逆誓願,這六位佛陀就要被斬去根基,打入六道輪迴之中,永世沉淪,不得起復。

到這種時候,大黑天佛母菩薩與十方魔靈也不遲疑,同聲道:“依循前言,必當歸還六道,傳法真界,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不是一個特別對等的咒誓,不但體現在立誓者的數量上,也體現在兩邊的代價上。但就“約束力”而言,已經足夠了。

既然承載了咒誓印契,此時的“六道輪迴真意”,就已經不再是大黑天佛母菩薩一人之物,想再收納入體,已不可能,便在她腦後緩緩轉動,顯化出種種神通異相。

按照議定的流程,此時就可以將其交到法慧手上。

不過也不用急,此時的天地法則體系動盪未休,鼎革尚未完成,太早輪迴轉世,說不定就要在劫數之下灰灰去了。

按照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想法,她必須要躲過這個風頭,爲此等上一年半截、甚至十年八載也沒什麼。

西方佛國應該也不着急,雖然做出的咒誓代價非常之大,可那幾位佛陀,也是藉此在東方修行界投射了印記,只要大黑天佛母菩薩同意,隨時可以發動神通,自然是要尋找一個最合適的時機。

誓願完成,三人之間的氛圍也變得和緩許多,

甚至有閒情討論交流一些各自的情報。

十方慈光佛魔靈就對法慧的弟子很感興趣:“我觀勝慧,年紀輕輕,就將‘無作戒體’修煉到‘恆常相續’的上善之境,靈覺神妙至不可思議,如今又周遊天下,所爲之事,似乎與我那前身有關?”

法慧微笑道:“十方師叔所覺不差,勝慧初到東方來,業感緣起,對師叔前身所持的‘緣覺法界’生出感應,不忍前人心血,就此化爲塵埃,故而發下宏願,不管‘緣覺法界’變成何種面目,都要將其收攏在一處。爲此已經花費十多年光陰,只是所獲了了……”

“我那前身,取‘緣覺法界’的一部分,化爲地獄、餓鬼兩道,如今都在大梵妖王手中,還有那億萬沙塵,遍佈此界,要想如願,煞是艱難啊……不過是我的錯覺嗎?你我之咒誓,似乎與什麼願力相牽,剛剛佛國禪唱,也有此感。”

“法慧亦有所感,卻不甚清楚。之前在此東方修行界,亦有高僧大德發下宏願,嵌入天人體系之中麼?”

十方魔靈“哼”了一聲,沒有迴應。

法慧卻是“極沒眼色”,又道:“十方師叔前身,圓寂之前,或有所願?”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麼?”

“若師叔都不知曉,弟子又如何猜估?只不過……”

法慧沉吟了下,方道:“來此之前,貧僧接到佛國消息,道是你我雙方會面之際,在天裂谷以西的一處邊陲小國,有一位僧侶,疑是佛門外道弟子,投胎轉世。這也還罷了,讓人奇怪的是,那僧侶轉生留下的遺骸,竟是是一件用玄門符法構建的傀儡,專用來承載魂魄。

“正是這具符法傀儡,內蘊信息,正是有關六道輪迴之事,被移入國中寺院後,化光沖霄,明白昭示,以至於佛國震動……此事或許正與師叔前身許下的宏願相關。”

這下不只是十方魔靈,就是大黑天佛母菩薩也來了興趣:

“還願?”

“靈山之上,亦作如此想。”

此時,十方魔靈再不能等閒視之,若真是與他的“前身”有關,誰知道到後頭,會不會砍到他頭上?

他也沉吟:“若真如此,要看當年黃泉秘府……玄門法度,還與我那前身有過接觸,最大的可能,莫不是淵虛天君?當年,黃泉夫人心思百變,也有可能,但觀這手段簡單粗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師叔是否可以進一步猜測,您的前身,所想所爲?”

“呵,這種事情,不外乎與六道輪迴、緣覺法界相關……讓你那弟子小心些吧,不要給別人做了嫁衣。”

說話間,十方魔靈與大黑天佛母菩薩又交換個眼色,其實若淵虛天君真的有“承願還願”這一出,又因此得了好處,就目前而言,其實是有益無害。

能夠給羅剎鬼王添堵,自然是最好不過。

可若換了黃泉夫人,就拿捏不定了。能夠和這人撇開干係,纔是最好不過……

兩人心意相通,可陡然間齊齊心悸,生出莫名的感應。

“那邊……”

他們甚至顧不得法慧,同時移步,往某處宮殿行去。

法慧看二人神態,微微搖頭,也是跟了上去。

大黑天佛母菩薩前去之處,也是在碧落天闕建築羣的中軸線上,位於正殿之後,匾額上書“含光”二字,以這兩字爲中心,無數有形無形的氣機紋路鐫刻在殿內殿外,形成了密不透風的封禁陣勢。

這陣勢當然不會攔阻大黑天佛母菩薩,她當先步入殿內。

這裡空蕩蕩的,彷彿是整個地搬空了,只在殿內最中央,擺放了一個牀榻,榻上正平躺一人,無聲無息。

到了近前,可以看到,榻上之人是位女修,身披紫袍,容顏姣好,因微抿脣線,在頰側形成淺淺的紋路,即使瞑目沉睡,亦給人以成熟雍容之感。

她青碧顏色的發幕鋪開,幾乎佔了半個牀榻,其間正有絲絲寒氣騰起,早在身外結了一層透明薄冰,看似一觸即碎,其實就是地仙大能過來,三五擊之下,能否破開,還在兩可之間。

正是這層薄冰,將這位女修與外界隔絕。

不過,此時這層薄冰之上,還種了一株“蓮花”。花有碗口大小,而本應是塊狀的根莖,此時不過是剛有棗核大小,只小半沉入冰層之中,就已經探底,顯得“頭大身小”,倒是其上細須顯得頗爲發達,在薄冰層中密密織起、延伸。

殿外,法慧卻是進不去了,只能在殿門口遠觀,也是驚歎道:

“這就是太玄魔母嗎?”。

無論是大黑天佛母菩薩,還是十方魔靈,現在都沒功夫搭理他。

大黑天佛母菩薩仔細觀察,隨她意念投注,花瓣之中,當生蓮蓬之處,卻是承托起一顆冰珠,滴溜溜打轉。

若按照原本的計劃,它也是“七祭五柱”的接口,獻祭之時便由此珠入手,一方面是掌握動靜之法,另一方面也是作爲穩定、控制法則體系的應急手段。

這顆冰珠無疑是一件異寶,危急時候發動,足以凍結真界天地法則體系在一定時間內的動盪變化。

造就此物殊爲不易,自從大黑天佛母菩薩與羅剎鬼王聯手,將太玄魔母禁錮之後,完全是把她當法器祭煉的。平日裡都放置在六蠻山腹心之地,用“心蓮”之術,長期祭煉,層層滲透,部分靈昧移轉,纔在壓制太玄魔母靈昧的前提下,無中生有,塑成這一株蓮花,凝結冰珠之形。

在不久前,轉移到這裡,實是因爲碧落天域也是無量虛空神主所設的中樞之地,類似於“天魔殿”,亦有虛空魔染之能,計劃中侵佔太霄神庭,鳩佔鵲巢,多賴於此。

將太玄魔母放置在此處,更容易發揮出效果。

雖然這種“控制”,對大黑天佛母菩薩有效,對黃泉夫人則沒有太大意義。可從另一個角度看,把太玄魔母留在她手中,真要像羽清玄那般做法,對羅剎鬼王的計劃執行,也是一個很大的變數。

大黑天佛母菩薩敗退至此後,曾擔心招惹羅剎鬼王的關注,想過將這個“包袱”甩出去,可再深想一層,對她這種“喪家之犬”,羅剎鬼王會有憐憫之心,會因爲她置身事外而不再理睬?真要找她的麻煩,用不着任何理由。

將太玄魔母留在手中,還能做一番牽制。

現在麼……她又有些後悔了。

因爲她低估了羅剎鬼王的無恥程度,也低估了黃泉夫人縝密的思維。

蓮花承託的冰珠,相較於正常之時,已經有了些肉眼不可察的變化。

也就是大黑天佛母菩薩百多年祭煉,纔有所感。

很顯然,冰珠對於“七祭五柱”的接口功能,已經開始運作,在此期間,完全繞開了她這個祭煉者。

若不是之前涉及到黃泉夫人的話題,使得她心血來潮,恐怕就是直到發動,也未必能有覺察。

回想一下,說不定在她受羅剎鬼王的逼迫,開啓“七祭五柱”的進程之時,黃泉夫人已經與混在她的意念中滲透進來。

可這又能怪誰呢?

若不是她引狼入室,吞掉了花娘子,此後又承受不住壓力崩掉,許多靈昧特質都被黃泉夫人吸收,後者又豈能如此光明正大地“推門而入”?

能夠看出來,七祭五柱的體系,仍是羅剎鬼王必得之物。

所謂的“控制”對黃泉夫人來說雖無意義,可多利用現有資源,大幅節省時間,又何樂而不爲?

不,還不只如此。

對大黑天佛母菩薩而言,太玄魔母是改天換地時,防止一時冒進、情況失控的“繮繩”,可換個角度,從黃泉夫人的情況考慮……

一念至此,大黑天佛母菩薩猛地戰慄,她搶前一步,伸手就抓。

可就在她的手指觸碰到冰珠之時,蓮花根鬚鎮壓、包裹之下的太玄魔母,倏地睜目!

四目交投,大黑天佛母菩薩看不到其本應有的靈性光輝,然而那動靜互化,神妙通玄的法則留痕,卻是映現在瞳孔之中,再印入她的心頭。

大黑天佛母菩薩心頭一窒,本來就沒有完全恢復的修爲境界,在此時拖了後腿,整個人都是發僵,定在了當場。

也在這剎那間,冰珠質性轉化,色澤轉向幽藍。

身後一聲佛號,十方魔靈發覺了她的窘境,地仙級別的神通法力盡數激發,左手大拇指按出,也是與大殿之中,早已佈置完成的封禁相合,拇指凝重如山嶽,要將冰珠鎮壓。

偏在此時,一直懸在大黑天佛母菩薩腦後的“六道輪迴真意”,莫名微動。

此時,其上承載着他們二人、六位佛陀還有法慧的印契,最是敏感。

一動之下,大黑天佛母菩薩也好、十方魔靈也好,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更因爲這處關鍵所在的異變,心神分化。

就是這麼個空當,已經盡都變成幽藍顏色的“冰珠”之上,一層細密緊緻的氣機倏然激發。

也在這一刻,大黑天佛母菩薩和十方魔靈,都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熱浪!

糟透了……

大黑天佛母菩薩此時的心境修持已經大有長進,可依然免不了沮喪、恐懼等等負面情緒的侵襲。

由不得她不如此,因爲她已經看透了,黃泉夫人重新啓動“七祭五柱”的計劃,別的可能沒有太多改變,惟有在太玄魔母這邊,將其作用,徹底掉轉!

太玄魔母在“七祭五柱”中的作用,已不再是“繮繩”,而是“鞭子”——“三界天通”的進程,本來只是一匹小步快走的馬兒,如今卻是被黃泉夫人一記鞭子抽下去,放足狂奔。

動靜之法,可靜,亦可動。

靜或有極,動則再無上限可言!

此時此刻,太玄魔母的神通法力,絕大部分都被導引進入了“七祭五柱”的體系中,大黑天佛母菩薩和十方魔靈所感受到的,不過是一點兒微不足道的餘波。

可就是這樣,大殿之中,急劇變化、扭曲、湮滅的法則,也形成了一場災難式的風暴。十方魔靈壓過去的一指禪神通,任是重如山嶽,也被瞬間“吹飛”。

如此動盪的法則體系動盪中,幾乎沒有人能再安然控制體內體外的氣機,在這場激變中,等於是形成了對所有真界修士的“禁錮”,誰敢在這時候強行發力,就要有走火入魔的覺悟。

只有地仙級別的大能,還有部分長生劍修,才能完全免疫。

可問題是,這裡面絕不包括已經預定爲“七祭五柱”成員的那一批。

此時,“七祭五柱”的架子已經搭建起來。除了作爲災難源頭的太玄魔母,還有最初羅剎教已經獻祭的那位之外,大黑天佛母菩薩、十方魔靈、燭龍王都給陷了進去,一身氣機,乃至於精氣神三寶,都是搖動,不克自制。

十方魔靈已經控制不住周圍的封禁,失控的力量將大殿徹底掀飛。

大黑天佛母菩薩心頌《三際劫經》,強行穩住浮動的根基,舉起手來,試圖將近在咫尺的禍亂源頭打滅。

這不可避免地牽動到了“六道輪迴真意”,陡然間,某種深入心底的冰寒驀然顯現。

她想到了“六道輪迴真意”之上,絕不應該出現的“微動”。

那是抹殺她和十方魔靈努力的罪魁禍首。

腳步聲起,法慧從已經不成模樣的大殿之外走進來,口頌佛偈: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大黑天佛母菩薩和十方魔靈都是回頭,便在此時,前者懸於腦後的六道轉輪殷殷而鳴,一點又一點靈光亮起,其上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獄各道顯化,輪迴不息。

又是一聲顫音,六道轉輪徑直脫離了大黑天佛母菩薩,中間沒有任何停滯,直接投入法慧眉心輪處。

法慧垂眸合什,剎那間,其已經到了金身不壞境界的法身,急劇衰老下去,身軀彎下,頭皮都是丘壑縱橫,牙齒掉落,眼神渾濁,那是六道轉輪上的咒誓印契發動,造成的影響。

大黑天佛母菩薩和十方魔靈呆看着這一切,半晌,後者才道:

“法慧,你失心瘋了?”

“師叔也曾是大覺者,弟子前頭的偈語,便贈予師叔。”

法慧張開無牙的嘴,微微而笑,就此盤坐下去,又頌道: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話音落下,代表六道輪迴的六點靈光,重新在法慧腦後浮現,旋轉不停,而大黑天佛母菩薩兩人看得清楚,每一個法界之上,都映現有一尊佛陀,洗脫靈光,端坐於中央,受六道濁流沖刷,圓滿無礙的根基,就此開始崩解。

可就是如此絕怖的進程,卻有無上恢宏光明之力闡發,也就此加持到法慧蒼老近乎崩潰的身軀之上。

“善哉,貧僧助大士轉生!”

大黑天佛母菩薩再也維持不住姿態,之前曾以爲已經洗滌乾淨的種種負面情緒,如海如天,傾壓而至,終於是忍不住厲叫道:

“你等違逆誓願,必當永淪……”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法慧如是說,六道輪迴之上,六尊佛陀亦如是說。

六道輪轉,虛空開裂,幽暗深沉的洞隙就此呈現。

《問鏡》悠悠五載,本月當做一了結。鄙人有很多話,會在今後的日子裡,一一與大夥分享,而在今日,只想說一句:

各位同道,各位鐵桿,這個月,我們拼了吧!

從今天開始,一直到本書結束,每天都是大章。

紅票、月票,捧場,更新,盡我們之所能——就讓我們在真界劇變的洪流中,和那璀璨如星辰的濟濟羣英們一起,向着無上境界、無盡星空衝去吧!

第114章 金幢北指 海底坊市(下)第36章 虎嘯靈昧 十絕盤空(中)第268章 敵情反制 地利之便(上)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中)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下)第25章 奇人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上)第130章 成果第285章 劍圓第198章 拷問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下)第270章 風雲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下)第181章 衆生所欲 魔種化生第99章 知竅第120章 佛緣因果 辰光殘石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中)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上)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中)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五)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七)第352章 點火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三)第17章 連斬第105章 鬼池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中)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下)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311章 狂笑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五)第257章 死手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上)第129章 談判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七)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中)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144章 機會第18章 論香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上)第87章 尼姑第157章 山腹第25章 奇人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上)第6章 馭劍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三)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中)第109章 排毒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四)第133章 蛛網第192章 金蟬脫殼 法會規制後記之三三第25章 奇人第95章 寶符第253章 歲寒凋零 華嚴夜宴(下)第229章 淺謀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下)第316章 捷徑第36章 虎嘯靈昧 十絕盤空(上)第65章 大貓第239章 休止第149章 造化陰陽 人心所向(上)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上)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中)第195章 神庭爲基 天志不移第121章 天君鎮海 玄上返照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308章 神通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四)第33章 觀書第242章 驅魔役死 五方星印第9章 集市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上)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下)第327章 法壇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下)第94章 無瑕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117章 抵達後記之四上第180章 一分爲二 五有其四第262章 秘界第165章 利己之心 精進之途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上)第51章 慣養第223章 無盡寶庫 初戰告捷(上)第269章 玄靈之尺 碧落之文(上)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上)第162章 臨淵一躍 靜以待時第118章 變卦第140章 奇禁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完)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九)
第114章 金幢北指 海底坊市(下)第36章 虎嘯靈昧 十絕盤空(中)第268章 敵情反制 地利之便(上)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中)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81章 九法流變 立意高下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下)第25章 奇人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上)第130章 成果第285章 劍圓第198章 拷問第82章 師承之秘 心池合擊(下)第270章 風雲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下)第181章 衆生所欲 魔種化生第99章 知竅第120章 佛緣因果 辰光殘石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中)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上)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中)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五)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下)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七)第352章 點火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三)第17章 連斬第105章 鬼池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中)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下)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下)第311章 狂笑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下)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五)第257章 死手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上)第129章 談判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七)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中)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144章 機會第18章 論香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上)第87章 尼姑第157章 山腹第25章 奇人第84章 汰舊換新 壓力傳導(上)第6章 馭劍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三)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中)第109章 排毒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四)第133章 蛛網第192章 金蟬脫殼 法會規制後記之三三第25章 奇人第95章 寶符第253章 歲寒凋零 華嚴夜宴(下)第229章 淺謀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五)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下)第316章 捷徑第36章 虎嘯靈昧 十絕盤空(上)第65章 大貓第239章 休止第149章 造化陰陽 人心所向(上)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上)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中)第195章 神庭爲基 天志不移第121章 天君鎮海 玄上返照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308章 神通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四)第33章 觀書第242章 驅魔役死 五方星印第9章 集市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上)第64章 鬼物兇螭 水波天宮(下)第327章 法壇第41章 深湖刑訊 水道引燈(下)第94章 無瑕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117章 抵達後記之四上第180章 一分爲二 五有其四第262章 秘界第165章 利己之心 精進之途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上)第51章 慣養第223章 無盡寶庫 初戰告捷(上)第269章 玄靈之尺 碧落之文(上)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上)第162章 臨淵一躍 靜以待時第118章 變卦第140章 奇禁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完)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