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費米悖論

“由我國主導,聯合米國等多個國家進行的可控核聚變示範堆項目,在陸毅陸總工程師的帶領下今天順利完成了點火發電試驗,能量轉換效率高達百分之41.6,遠超一般的火力發電站和常規裂變反應堆。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一共攻克完成了超導材料的突破,第一內壁材料的突破,鋰中子回收......”

晚上全世界收視率最高的新聞聯播中,針對今天示範堆點火試驗的足足給了長達5分鐘以上的專題報告,同時其他國家的各大媒體也開始發佈了專題報道。

瘋狂的宣傳資源下,不單可控核聚變正式突破的消息傳遍了世界,陸毅的個人名聲也是完成了由國內到全世界傳播的跨越。

那閉上眼睛按下啓動按鈕的一幕,嚴肅帥氣的側臉也讓無數小姐姐們心虛澎湃。

不怕別人長的你比帥,就怕別人比你帥的同時還比你有錢,更比你有才,成就也把你吊打十條街。

“圍脖炸了!什麼破服務器!”

今晚周穎也沒有在實驗室,和李雅珊她們聚在客廳看着新聞聯播刷着圍脖。

在新聞聯播可控核聚變消息播放出來沒兩分鐘,正愉快刷着圍脖的抖M少女突然發現圍脖界面無法加載,服務器炸了!

做爲主角之一,被各種私信和艾特卡的連手機都不能動的張晴無奈放下手機,跟李雅珊和林夢相視一眼,幾人把目光看向靠在陽臺上沉思的陸毅。

張晴走到陽臺,說道:“剛王院長打電話過來,問那個通告發佈會大概什麼時候,他們好提前做好準備。”

“3天后吧,這兩天示範堆正在調整,確定達到設計功率纔好正式宣佈商業化應用成功。”

陸毅搖搖頭,今天的試驗氘氚元素雖然不是mg級,但也不過只用了5g進行試驗性點火發電。

在未來兩天示範堆會陸續進行調整,並逐步加大聚變的能量密度,一直提高到設計的32000MW功率那纔算正式成功。

“還在想地球散熱的問題?”

張晴跟李雅珊和林夢悄悄比了個手勢,示意沒問題後又接着詢問。

看到張晴的手勢李雅珊林夢幾人也走了出來,剛纔看到陸毅一直在陽臺以爲是今天的事情造成了情緒影響,所以纔有了張晴先出來詢問的情況。

畢竟涉及到地球散熱的問題,幾人當中也就只有研究過空間站散熱問題的她能跟陸毅聊一下。

“沒有。”

陸毅看了出來的李雅珊幾人一眼,笑道:“我在想費米在50年代提出來的那個悖論。”

“外星人的那個......他們都在哪兒?”

李雅珊出言問道,學物理的對這個有名的悖論都會有一定的瞭解。

“是啊,以前我一直在想,他們不是不存在,而是除了少部分幸運兒外,其餘全都困死在星球了。

不過當時我想到的只是能源的原因,因爲這確實是一個能把大多數文明困死在星球的難題。”

陸毅感慨一聲,伸出手比劃分析道:“文明能利用的能量從物理層面去劃分,改變分子層面結構的化學能,改變原子層面結構的核能,以及還處在幻想中崩碎強子的物質崩解,或者更高一級的時空能。

化學能質能效率太低,推進劑質量和有效載荷質量比太差,它作爲低空航天可以,深空航行或者星際航行都不行。

核能的話,裂變簡單,不過裂變元素的稀少性,超過質量界限會自發生鏈系反應的危險性等弊端也讓裂變能不適合太空航行。

物質崩解和時空能這更不用想了,所以想來想去能讓文明擺脫星球束縛走向星空的就只有核聚變。

聚變元素全宇宙含量極高,儲存提純也容易,質能效率也比裂變重元素高。

但可控核聚變涉及到的難題和問題有多艱難大家也有體會,說句實話,要是等離子體湍流模型不突破,無法優化控制方案,那就算再過數百年也無法突破。

因爲這樣維持磁約束磁場的消耗會指數倍提高,能量效率首先就不行,線圈的超導材料也需要更優,第一內壁材料最大的困難也不會是耐中子輻照,耐高溫和耐等離子體輻照纔是第一內壁最恐怖的問題。

沒有優化控制方案,等離子體和約束磁場的契合度就不好,會時刻在激烈碰撞衝突。

這樣在示範堆那樣的能量密度下,鬼知道從約束磁場內離散出來的超高溫等離子體會有多少,又有多恐怖。

而這純粹是理論層面的問題,要是沒想到探測思路,沒有強大的數學家,那這個問題永遠都無法解決。

也幸好咱們小夢厲害,能把等離子體那麼混亂的數據用一個數學模型去歸納,不然大家現在都還在實驗室燒錢。”

衆人把目光看向林教授,陸毅很少這樣當衆誇一個人,畢竟女人都是醋罈子……

“不過現在,我認爲能源技術是一大壁障,可更危險最有可能把文明埋葬在星球內部的,是能源技術突破背後涉及到的熱污染危機。

你們可能體會不到下午我看到模擬分析出來的數據時心裡面是什麼樣的感受,充滿了恐懼,也充滿了慶幸,更爲人類命運感到欣喜。”

陸毅沒理會大家的心思,眼中依舊有些心有餘悸,接着說道:“這次模擬運算的是按照可控核聚變突破後,人類總功率提升20倍的數據。

20倍功率提升,23年就能讓人類陷入末日,但實際上到17年左右地球生態環境的換裝就會不可逆,人類在17年後就在苟延殘喘了。

我權限比你們高,這幾天發現可能潛在熱污染危機後我就跟上面大概打聽了可控核聚變突破後的戰略計劃,你們猜我發現了什麼?”

“計劃涉及到的能量總額很大?”

張晴看到陸毅眼中那一抹悸色,似乎猜到了什麼。

“不是很大,是非常大,甚至說是恐怖!”

陸毅苦笑連連地說道:“依靠可控核聚變這幾乎用不完的能量,上面打算把這些年因資源問題而困步不前,或者因爲耗資巨大砍掉的項目全部重啓動。

民生、軍事、科研全面開花,特別是科研這方面的計劃投入可以把民生和軍事兩個摞一塊吊着打,看來科研興國的策略是真正的深入人心了。

具體細節不好跟你們說,我就說一個數據,在可控核聚變突破後,爲了滿足戰略計劃的所需,計劃在3年內全國興建180座功率達到63000MW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5年內這個反應堆數量要達到400座。”

“上面瘋了嗎?”

明白這個數據意味了什麼的張晴李雅珊林夢等人都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粵省2017年總耗電量才5958.97億千瓦時,位居國內省份排名第一,但就是這麼恐怖的耗電量,一臺功率達到63000MW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砸下去就差不多。

現在這樣功率級別的核聚變反應堆,上面卻想要3年180座,5年400座的把它建出來並投入使用。

這樣按照2017年全國6.3萬億千瓦時的總耗電量計算,這個計劃一旦執行也就意味5年後華國的總耗電就突破到36倍。

實際上受限於能量效率,總會有一部分能量無法利用就釋放掉了,所以實際提升的功率還會遠不止36倍,這樣的計劃已經不足以用瘋狂來形容了。

“不是瘋了,而是大家都把目光轉向了星空。”

陸毅搖搖頭,說道:“不單我們,米國俄國他們肯定也有差不多的計劃,可控核聚變沒突破大家不敢想,只好把目光放在地球內部。

可現在可控核聚變突破了,大家也都迫切地把目光轉向太空,轉向了太陽系。

所以當時我覺得很慶幸,覺得很幸運,不然按照這樣的計劃執行下去,只要我們稍微晚3年意識到熱污染的危機,那地球的生態換裝就再也不可逆轉。

到那時候,等待我們人類的要麼是滅絕,要麼是人口消亡百分之99後發展潛力不再。

我相信費米悖論中那些跟我們一樣的外星文明,會有一部分在能源技術瓶頸下困死了,但絕大部分是可控核聚變突破了,卻沒抵禦住功率提升的誘惑,大肆提高功率最終在熱污染危機中掙扎着死去。

可控核聚變,它就像一顆表皮被悄悄塗了毒藥的誘人蘋果。

它太誘人了,誘人到大家很難剋制和控制自己去削皮,誘人到大家想迫不及待地吃掉它。

畢竟以前吃了這麼多蘋果不削皮也沒事,所以大家這一次也會下意識認爲直接吃掉它也會沒事。

但要是這次真控制不住自己,不削皮就直接貿然的吃下去,那上面的毒性就會把人毒死。”

“陸陸,這有些異乎尋常,熱污染這麼嚴重的危機我想上面智囊團中的那些大氣環境或者地球環境的科學家們,應該能意識到併發出警示啊。”

張晴聽完也有些後怕,但也感覺有些奇怪。

這麼嚴重的危機問題,上面居然沒有一點兒反應,反而任由這樣的瘋狂戰略計劃制定下去。

“肯定有人意識到了,就跟魯珀特早早就發現這個問題,意識到過量使用能量會導致環境總熱量升高從而引發嚴重生態問題一樣。

可他也沒意識到問題會這麼嚴重,我想其他人也沒人會意識到這麼嚴重。

在缺少相應數學模型模擬分析的情況,大家心裡面的預估應該是百年後,數百年後。

甚至就算有人隱隱意識到了這個時間可能會很快,但在缺少數據支撐的情況下也無法說出來。”

陸毅苦笑着說道:“這是很簡單的人性問題,也是很合理的科學思維。

在可控核聚變突破,開啓全民建設,國家把目光瞄準星空的背景下。

你一個缺少數據支撐的言論,先不說你能不能頂住所有人的質疑說出來,就算說出來沒有數據支撐缺乏說服力,那也沒人會相信你。

氣候問題本身就難解,厄爾尼諾每年都在抽風讓每個氣候專家都頭痛不已。

所以就算前幾年因爲熱污染加重表現出來極端天氣的異常,恐怕也沒人會想到意識到情況會這麼嚴重。

可一旦沒有控制功率錯過了前面幾年的反應時間,等環境生態快速惡化進入不可逆階段,那時候反應過來就已經遲了,生態末日換裝已經不可逆了。”

“所以這問題的關鍵,是你的那個數據模型!”張晴幾人意識到熱污染問題的關鍵。

“對,就是數學模型,有正確的數學模型,有數據支撐的理論和猜想才叫科學,沒有模型和數據支撐的那叫妄想。

一個妄想的末日,沒有人會去相信,你說出來人家估計會說你不應該做科學家,而是應該去做編劇和導演。”

陸毅腦海中閃過修改構建那個新模型耗費的積分,嘆了口氣說道:“而那個模型在正常情況下,就算集整個人類文明的大氣環境和地球科學的科學家,給足足夠的超算資源,沒有兩年以上的功夫也根本無法構建出來。

熱污染,它不關乎你的能量效率,它只關乎你的能量總額。

因效率問題無法轉換使用的能量會以機械散熱、機械傳導、摩擦等各種形式釋放到環境中。

轉換成功的有效能量也還是會在能量傳輸、能量消耗的過程中以散熱、輻射、對流傳導等各種方式釋放到環境中。

也就是說能量一旦從物質中釋放生產出來了,那就必定會歸宿於環境。

所以要是每個文明都跟我們這次這樣,可控核聚變一突破就抵禦不住功率的誘惑,那熱污染問題就無解,文明根本來不及走向星際就會在生態換裝中掙扎滅亡!”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說文明的發展速度必將受到限制,甚至成爲星際文明的戰艦功率,殖民星的功率這些都要受到限制?

因爲地球等同於大型空間站會因散熱問題而產生危機,那換成殖民星球也會一樣,換成戰艦那這個問題更是嚴重。

除非大家都一直生活在隔離區或穿着宇航服,產生的熱量不斷向外界排放,但這樣隨時間的推移外界的環境還是會極端到無法排放的程度。”

李雅珊提出一個疑問,能量在消耗過程中必定會往環境釋放能量,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難道那些星際戰艦打仗,開幾炮戰艦內部的環境就會惡化,再開幾炮大家就在內部蒸蝦?

畢竟太空中熱量很難釋放,它只會在內部堆積。

“不,意識到熱污染嚴重危機後,有了能量效率更高的可控核聚變,那散熱問題還是能想辦法解決。

只要從環境吸收的能量大於釋放的能量就行了,思路倒很簡單。”

陸毅搖搖頭,說道:“不過散熱問題急不來,現在最重要的是告訴上面這事情和阻止準備實施的計劃。”

第150章 火星上的文明痕跡第17章 李雅珊的好消息第32章 難度與豪賭第62章 抖M?第155章 癌症抑制藥物上市第82章 尋找新的“模具”材料第62章 抖M?第240章 引力時空和黑洞番外1 信息維和更年期的張晴第35章 不用在意他人看法第216章 可疑的遙感信號第88章 仿星器還能這樣玩?第161章 火星文明消亡之謎第201章 爲了人類的未來第10章 完整的數學模型第117章 陸毅的雄心壯志第14章 壓縮芯片第164章 明日飛船號第61章 基因自我複製理論第38章 針對陸毅的輿論第8章 和學霸正確的交流方式第103章 鈹陶瓷合金(3/5)第140章 年輕人朝氣一點挺好的第77章 明日仿星器第169章 感謝當年火星人的瘋狂第19章 論文第120章 制度與面試第20章 尋找林夢第159章 失聯 (求訂閱)第22章 爲什麼不放在中大?第53章 放開系統限制第140章 年輕人朝氣一點挺好的第123章 獵戶座發動機的麻煩第38章 針對陸毅的輿論第66章 胡楓第3章 變帥的陸毅第25章 圍脖熱度第154章 洗衣機大小的仿星器第124章 隱藏在背後的危機第165章 大胖妞試飛第158章 旅行者1號的異常第139章 異常的引力波數據 (求訂閱)第136章 焊死是什麼意思 (求訂閱)第207章 日落後的晚霞第82章 尋找新的“模具”材料第70章 EAST項目的會議第26章 邀請第177章 我們人類是真的善良第181章 恐怖的牧巴人第213章 端粒體修復技術(求訂閱)第203章 人類不接受威脅第94章 自信飛揚的女孩第2章 給系統下套第135章 該不會拿炸藥做試驗吧(求訂閱)第85章 變態第30章 實驗思路第76章 14億美元第102章 陸總工的專機(2/5)第87章 陸?人生導師第72章 石樂志?第33章 制度問題第43章 來自上面的電話第89章 我們不一樣第201章 爲了人類的未來第213章 端粒體修復技術(求訂閱)第41章 影響第185章 牧巴文明2第193章 來自柯伊伯帶外的探測波第66章 胡楓第173章 火星牧巴人第50章 挖牆腳第162章 火星探測計劃總指揮第90章 再來上京第238章 聯邦協議簽訂第162章 火星探測計劃總指揮第212章 失望與驚喜第5章 可以信仰,但不能愚信第170章 正四面體金屬第134章 外面,我怕有人第133章 文明不應該是賭注第226章 38個小時第49章 揚起的鋤頭第76章 14億美元第161章 火星文明消亡之謎第176章 新的陽光爭奪戰(補1/15)第14章 壓縮芯片第191章 宇宙發展史第237章 和系統的友好交流第158章 旅行者1號的異常第216章 可疑的遙感信號第189章 牧巴文明消亡第19章 論文第80章 95秒第111章 李雅珊的哭訴第198章 大家一起在算計第214章 只能提防,無法杜絕。第108章 老闆,我們成功了!第104章 溫度變化有問題(4/5)第109章 好像又要給馬普找麻煩
第150章 火星上的文明痕跡第17章 李雅珊的好消息第32章 難度與豪賭第62章 抖M?第155章 癌症抑制藥物上市第82章 尋找新的“模具”材料第62章 抖M?第240章 引力時空和黑洞番外1 信息維和更年期的張晴第35章 不用在意他人看法第216章 可疑的遙感信號第88章 仿星器還能這樣玩?第161章 火星文明消亡之謎第201章 爲了人類的未來第10章 完整的數學模型第117章 陸毅的雄心壯志第14章 壓縮芯片第164章 明日飛船號第61章 基因自我複製理論第38章 針對陸毅的輿論第8章 和學霸正確的交流方式第103章 鈹陶瓷合金(3/5)第140章 年輕人朝氣一點挺好的第77章 明日仿星器第169章 感謝當年火星人的瘋狂第19章 論文第120章 制度與面試第20章 尋找林夢第159章 失聯 (求訂閱)第22章 爲什麼不放在中大?第53章 放開系統限制第140章 年輕人朝氣一點挺好的第123章 獵戶座發動機的麻煩第38章 針對陸毅的輿論第66章 胡楓第3章 變帥的陸毅第25章 圍脖熱度第154章 洗衣機大小的仿星器第124章 隱藏在背後的危機第165章 大胖妞試飛第158章 旅行者1號的異常第139章 異常的引力波數據 (求訂閱)第136章 焊死是什麼意思 (求訂閱)第207章 日落後的晚霞第82章 尋找新的“模具”材料第70章 EAST項目的會議第26章 邀請第177章 我們人類是真的善良第181章 恐怖的牧巴人第213章 端粒體修復技術(求訂閱)第203章 人類不接受威脅第94章 自信飛揚的女孩第2章 給系統下套第135章 該不會拿炸藥做試驗吧(求訂閱)第85章 變態第30章 實驗思路第76章 14億美元第102章 陸總工的專機(2/5)第87章 陸?人生導師第72章 石樂志?第33章 制度問題第43章 來自上面的電話第89章 我們不一樣第201章 爲了人類的未來第213章 端粒體修復技術(求訂閱)第41章 影響第185章 牧巴文明2第193章 來自柯伊伯帶外的探測波第66章 胡楓第173章 火星牧巴人第50章 挖牆腳第162章 火星探測計劃總指揮第90章 再來上京第238章 聯邦協議簽訂第162章 火星探測計劃總指揮第212章 失望與驚喜第5章 可以信仰,但不能愚信第170章 正四面體金屬第134章 外面,我怕有人第133章 文明不應該是賭注第226章 38個小時第49章 揚起的鋤頭第76章 14億美元第161章 火星文明消亡之謎第176章 新的陽光爭奪戰(補1/15)第14章 壓縮芯片第191章 宇宙發展史第237章 和系統的友好交流第158章 旅行者1號的異常第216章 可疑的遙感信號第189章 牧巴文明消亡第19章 論文第80章 95秒第111章 李雅珊的哭訴第198章 大家一起在算計第214章 只能提防,無法杜絕。第108章 老闆,我們成功了!第104章 溫度變化有問題(4/5)第109章 好像又要給馬普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