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誠不得不承認,表姐的學習能力真的很強。
雖然潘潔穎從來想不出什麼天馬行空的創意,但綿裡藏針地把前人已經做過的事情做細做好、師夷長技以制夷、一貫是她的“天賦技能”。
這不,顧誠僅僅提了個“在綁定物理地址的條件下推廣支付寶”的大目標。僅僅兩天之後,潘潔穎就從故紙堆裡學了無數前人運營經驗,把一份新鮮出爐的推廣方案丟到顧誠案頭。
當然,過程中也免不了把市場調研部的人抓包過來當兩天苦力。
“我看了,兩年前彼得蒂爾推廣paypal的時候,一開始也很不順利。當時米國人也不願意用線上電子支付,覺得那東西看不見摸不着,不如紙幣安全踏實。彼得蒂爾推了小半年不見起色,最後不得不用‘新註冊用戶現金返利’這招,纔打開了局面。
我國如今的國情,還比不上兩年前的米國——米國至少有1億多人養成了透支信用卡、超前消費的習慣。所以從信用卡過渡到電子支付,對米國人的心理衝擊還不算太大。
而我國至少九成人民還停留在儲蓄時代。如今國內的借貸型金融工具,基本上都是給經營型客戶用的,普通消費者極少會透支或拆借。”
潘潔穎把現狀的惡劣程度梗概描述了一番,然後拋出結論:“所以,如果你想達到快速推廣的效果,給新註冊用戶直接送東西,是必須做的。
當初彼得蒂爾的具體做法,是每個新註冊paypal的用戶,往賬戶裡白送10美元現金。如果是通過介紹人的邀請鏈接註冊,還會給介紹人賬戶也白送10美元。這種做法可以有效形成病毒式的社交擴散,讓用戶有動力拉自己的親朋好友一起用。因此,paypal的人均獲客成本高達20美元。
考慮到華夏用戶的金融價值遠不如米國公民,我們不可能支付那麼昂貴的獲客成本。我反覆想了之後,覺得還是改送唱片、影碟或者遊戲點卡比較好。”
顧誠聽了暗暗點頭,對錶姐的穩妥做法表示讚許。
當初彼得蒂爾在獲取paypal的第一個100萬用戶時,淨虧了2000萬米元——所幸當時是互聯網泡沫的最高位,所以得到這些用戶之後,公司估值立刻飆升到了5億米元、並融資到了1億米元的資金。
現在是寒冬期,顧誠肯定不能和泡沫高潮中的人一樣亂花錢。
他順着思路往下問:“那你具體準備怎麼送東西呢?”
潘潔穎把ppt翻到最後,指着幾張圖標解釋:“新註冊支付寶的用戶,免費送一張叮鐺網有賣的唱片,默認送《流星雨》。如果是老用戶介紹開戶的,給介紹人也送。
除此之外,開戶人還能獲得一次‘使用支付寶1元首衝傳奇點卡’。如果該用戶不玩‘傳奇’,也可以將這次機會保留到將來任何一款我們公司自營的其他遊戲上。”
正版唱片的市場價基本上是20塊錢,算上介紹人那份一共要送2張。再加上30塊的遊戲點卡首衝白送,每個新用戶的獲客成本是70人民幣。
按當時匯率折算,還不到10美元,比paypal的獲客成本低了六成。卻又足以保持優惠的誘惑力。
和彼得蒂爾相比,顧誠在這事兒上最大的優勢是他本身還經營了那麼多內容產業,送的東西都是他自己賣的,不比對方實打實送米元。
售價20塊錢的唱片,刨除創作者版權費、製作成本,實際上也就七八塊錢。
遊戲點卡水分更大,反正“可以同時容納20萬人在線”的帶寬和服務器租賃下來之後,閒着的時候也是閒着,多點人玩無非多交點電費。自然是拉人多多益善。
顧誠基本同意了表姐的做法,只是畫龍點睛地補了一句:
“這辦法不錯,但咱可以更進一步——也別說啥‘不玩傳奇才能把1元首衝的機會留到下次’了。咱直接告訴消費者,無論我們公司的任何遊戲,只要是按時計費的,支付寶首衝都是1元1張卡。但每個遊戲帳號必須對應綁定一個支付寶帳號,不能一對多刷卡。”
白送一張計時點卡,就能讓一個玩家入坑一款新網遊,那麼好的事情哪兒去找?唯一需要提防的,就是多個支付寶帳號給同一個遊戲賬號無限續時罷了。
何況,顧誠弄的支付寶,一開始准入就很嚴格,比另一個時空的馬風嚴格得多。必須綁定身份證號碼和銀行卡,所以一人多開的可能性都杜絕了。
這一招如今看來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十年八年之後人類進入大數據時代,這麼做就能帶來清晰無比的用戶行爲數據構圖。
潘潔穎一一記下,準備暑期檔就開始強推這項升級計劃。
……
顧誠和表姐覈計完大方針,剩下的細節交給下面的人處理就行。
宣傳工作可以提前預熱。於是兩個美工、後臺維護碼農忙活一夜,第二天一早傳奇娛樂和叮鐺網的官網上,就首次出現了“支付寶”的推廣廣告。
這是“支付寶”這三個字首次出現在公衆視野中。在此之前,它不叫這個名字。
這三個字的商標、圖形/外觀和一切法律風險,自然是在公示之前就全部兜底註冊了。顧誠可不會幹那種把漏洞留給敵人的傻事兒。
看着網站上的廣告,顧誠自忖總算可以重新當甩手掌櫃,追求一下“詩和遠方”了。
再過一週就是暑假,表姐有充足的時間幫他打理生意。
“傳奇”正在以每個月一千萬以上的淨利潤源源不斷的送錢,叮鐺網6月份的那一波高潮表現也不錯。
看着手頭又豐裕起來的資金,顧誠正想着該去哪兒浪一浪,掏錢讓家人好好旅遊一次享享福。至於工作的事情麼,表姐在國外也不是不可能遙控,勞逸結合纔是正道。
又比如那套20多萬的小房子,雖然纔剛剛住了1年,也該挪一挪。眼下他出名了,每天進出都得裹得嚴嚴實實。要是哪天被鄰居發現隔壁居然住着大明星、大老闆,還不知道整出啥幺蛾子呢。
然後再買幾輛車,給大家都配一下。
顧誠琢磨着,便順手上網查了下房地產信息。
然後他就鬱悶了:03年以前,國內的房地產建設潮還沒起來。如今的錢塘,別墅都是達官貴人的“私人訂製”,除非有人出手二手房,否則根本買不到現盤。
他思之再三,只能推求其次:先買個足夠檔次、面積,環境和安保又好的公寓,再湊合住兩年。
同時托熟人問問,看圈子裡有沒有人出手帶私建房許可證的地皮——比如剛剛被他拉進叮鐺網當內容總監的高老師,就是個不錯的人選,那廝認識的達官貴人比顧誠還多。
退求公寓之後,選擇總算是多了些,顧誠很快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叫“白馬公寓”的盤,今年就能交付,均價6000塊一平米。
這個單價高出市區均價兩倍。但樓盤條件確實不錯,位置面對着市政府,背靠着京杭大運河。左右兩側都是沿河的公園景觀帶,綠化率很好,深得鬧中取靜之道。
就它了。
顧誠沒有駕照,一開始打算讓公司的司機開車送他去。但轉念一想,買房子畢竟是全家人的事情,最後還是讓潘潔穎開車。
工作永遠是做不完的,要學會分給手下人處理。
因爲沒到下班的點,市中心的路也挺空,沒有堵車。潘潔穎開得很快,顧誠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一邊看風景一邊說些暑假裡買車、旅遊之類的閒話。
姐弟倆剛聊到“如果有空該帶家人去哪裡散心”的話題,顧誠的手機響了。
他拿起來一看,又是權順虞的號碼。
顧誠微微有些驚訝,因爲兩人都半年多沒聯繫了。
“誰打來的?有電話就接你想啥呢。”潘潔穎瞄到表弟盯着手機微微發愣,忍不住八卦。
顧誠這纔回神:“哦,沒啥,是權哥的號碼。我奇怪他怎麼會打給我。”
潘潔穎眼神一亮,慫恿道:“那更要接了,說不定是小雅拿她哥的手機打給你呢——肯定是她看你現在正正經經做音樂了,所以發現上次誤會你了唄。快接快接~”
潘潔穎每次關心則亂的時候,廢話都有點多。其實她才說一半的時候,顧誠就已經接了。
“權哥?”
“阿誠,你現在可出息了啊,我在kbs電視臺上都能看見你,怪不得都不屑於跟我聯繫了。”電話另一頭的權順虞,先套了一句近乎。
顧誠聽得出,對方是有正事兒要談。於是顧誠直截了當地說:“哪能呢,你在我落魄的時候幫過我,咱這就是一輩子的交情了,有事兒直說。”
權順虞似乎是花了幾秒鐘組織措辭,然後纔開口:“其實我也不缺幾個錢,所以你紅了也沒想圖你個啥。這次是真有事兒——不知道你還記不記得去年我陪你去開城開發區考察時,考察團裡那個團長?對,就是外通部的潘次長。”
顧誠想了一會兒,終於想起來了。
那一次他去開城,完全是去把祖母家的祖產遺物取出來,“投資考察”只是個幌子。所以團裡面大多數人他也懶得混臉熟。
不過他對當時帶團的潘次長好歹還有點印象——主要是因爲顧誠依稀記得,另一個時空他念幼兒園那幾年,這個潘次長當到了聯合國秘書長。去年的“南北關係正常化”談判,和後來的“開城經合開發區”,都是他主持的。
回過味兒來之後,顧誠順勢便問:“怎麼又跟潘次長扯上關係了?你知道我上次投資考察完全就是打醬油的。”
權順虞說:“我當然知道,不過我聽說你上個月買了家做消費電子產品的公司?我想請你幫我個忙,救個急。”
“救急?咱在商言商啊,亂投資這種事情我是不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