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首輪比賽

首先進行的是團體賽,地點是設在闕里賓舍的室內羽毛球館。賽場上球網之類的設施早已被撤去,取而代之的是排列得整整齊齊的八八六十四張棋桌,當一百多名各地棋手全部入坐後,場面是相當的壯觀。

運氣不錯,北京晚報隊首輪遇上的是江西晚報隊。象這樣時日持久的比賽中,首戰最重氣勢,誰都想來個開門紅,有個軟柿子可捏沒人會願意啃骨頭。

和京滬浙等傳統強隊相比,其他地區的整體水平就差得很多了。圍棋是易學難精的遊戲,只有肯花時間,達到業餘三四段的水平不是難事,天分只要不是太差,業餘五段大多數人也可以達到,但六段以上就不是光憑熱情和努力就做得到的了。

江西隊不是沒有高手,雖然四位棋手中有三位只是業餘五段,但領隊蘇朋卻曾經三次進入全國十強,是位經驗豐富的業餘六段高手,只不過團體賽不是個人賽,一個人再出色也只是得一分,就如舍甫琴科之於烏克蘭,整體實力的不足使得綠茵場上的一代天驕這輩子只能看着別人捧着大力神杯歡慶。

通常情況下全隊的最強棋手都是坐陣一臺,熟知對手根底的紀長風在拿到了賽程表後第一時間就決定了由自已守一臺,把王子明放在第四臺,這是還在北京時和陳院長,管平就研究好的,好鋼要使在刀刃上,在遇到強敵之前一定不能讓王子明的實力過早地引起衆人的注意。

王子明對紀長風的安排全無意見,如何排兵佈陣那是領隊的事,做爲棋手的他只要把面前的對手打敗就可以了,爲不該自已去想的事傷腦筋不是他的習慣。

眼前的對手顯然已經盡了全力,頻頻的長考和被揪得亂糟糟的頭髮都說明了這一點,但僅憑這些想要在王子明而前找到便宜還是遠遠不夠的,只是很老實地應對着,沒用多久,王子明的白棋已經遙遙領先。

喝了一口大賽組委會提供的礦泉水,王子明掃了一眼旁邊李紫芸的棋盤上去,精彩的棋局需要雙方的配合,一邊倒的棋下起來固然是娛快,但對手無力的抵抗給自已的感覺更象是在屠殺。

李紫芸的對手是個臉色略黑的年青人,身體壯實得象位舉重運動員,頭上留着不到一釐米長的短髮,粗粗的看去還真有點香港影星劉青雲的意思。

棋如其人,執黑先行的他走棋相當堅實厚重,一招一式少見破綻,只是厚重和遲緩之間的差別只有一紙之隔,不出錯不等於就是對。李紫芸的棋屬於輕靈飄逸,步調如飛的類型,一上來就如風般地搶佔了三個角,之後又開始在中腹走棋,先撈後削的戰略一眼可見。實地落後的黑棋不得不強攻對手,希望藉此可以保持挽回局面的均衡,只是中腹戰鬥頭緒太多,黑棋的攻擊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引狼入室,而白棋只要搞出兩隻眼來就是勝利,雖然黑棋的攻勢洶洶,但在高手眼中他已經有了大麻煩。

再往遠處看去,雖不真切,但李紫茵臉上的表情顯得很平靜,應該是情況不錯。至於紀長風,王子明倒不是太擔心,久經戰陣的紀長風如果沒有自信是不會自告奮勇地要坐陣一臺。

“我輸了。”對面的年青人停止了虐待頭髮的舉動輕聲說道,做出最後決定的臉上比剛纔輕鬆了很多。

“這麼就放棄了?”時間還有不少,棋盤上也不是一點爭勝負的地方沒有,這麼早就認輸王子明感到有點奇怪。

“沒辦法呀,實地上落後五六目,還有兩塊孤棋被纏繞攻擊,就算不死也會給扒下層皮來,繼續走下去只是自找苦吃。”年青的棋手頗爲無奈地解釋道。

“呵呵,那就承讓了。”王子明點頭微笑道,年青人的選擇不能說不明智,到底是業餘棋手,不利情況下的鬥志遠沒法和職業棋手相比。

招手叫來裁判記下成績,王子明離座站起先去看李紫茵的棋。旁邊李紫芸的這一盤不出意外的話應該能夠拿下,所謂活棋容易吃棋難,只有中腹一塊孤棋,沒有借用,黑棋想要吃住白棋談何容易。

果然如王子明所料,李紫茵這盤棋進展不錯,執黑的她穩紮穩打,牢牢地把先手掌握在手中,雖然優勢不是很大,但穩健的招法卻讓對方難以找到反擊的機會,一百餘手剛過便已進入到官子階段。

枯燥的官子戰對於很多棋手來說都是件極爲痛苦的歷程,對面的這一位也是如此。業餘棋手下棋因爲力戰型的居多,勝負通常在中盤就已經決定,因此象紀長風那樣專門花時間研究官子的人非常之少,也因此業餘棋手和職業棋手對局中收官階段虧個十來目棋是很普通的事。李紫茵志在成爲職業高手,對官子的研究是她每天必修課程之一,棋下到現在這個地步,雖然大勝已不可能,但讓一慣穩定的李紫茵輸出去同樣是不大可能。

紀長風的一局和李紫茵的一局很是類似,不過勝負的天平卻相當微妙,蘇朋不虧是屢進十強的高手,在序盤和中盤的戰鬥中和紀長風殺得是旗鼓相當,進入官子階段後也是寸銖必爭,毫不退讓。不過紀長風在官子下的苦功不是沒有價值,借對方稍有問題的一招反擊得手,以盤面九目的優勢暫時領先。這次比賽規定黑棋貼子爲三又四分之三子,相當於七目半,雙方實際上的差別連一個子都不到。對於職業高手來說一目半的優勢足以保證勝局,但對業餘棋手來說卻還是勝負難料。

不過對於團體戰來說這已經不是很重要了,李紫茵那盤棋基本上已經可以當做贏棋,加上自已這盤,北京晚報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轉回李紫芸身後重新審視局勢,白棋在對方的強攻之下順利地七目做活,所付出的代價是讓黑棋圍起了一塊三十餘目的邊空,然而白棋原本三個角加起來就已經接近了三十目,加上現在這塊七目活棋,盤面反而超出對手領先。此處告一段落之後棋盤上黑白雙方基本上都沒有不安定之處,以李紫芸的實力面對業餘五段虧損十目棋以上幾乎是不可能的,儘管以後的可走的地方還很多,但棋局可以說已經結束了。

隨着時間的繼續,越來越多的人結束了對局開始在賽場裡觀戰,失去興趣的王子明走出了場外,大局已定,勝下的只是等待,與其在那裡站着還不如四處轉轉。

第372章 最好的辦法第483章 吊胃口第244章 鷹爪下的遊戲第308 擡槓第257章 紅日無言第132章 心結第2章 初識第178章 被打斷的對局第435章 意外發現第146章 攻擊要點第485章 見好就收第207章 棋局背後第415章 一改棋風第84章 遊說第146章 攻擊要點第264章 塞翁失馬第429章 求戰未果第92章 麻煩第449章 接觸第339章 反省第282章 最終決定第306章 檢討第315章 因人而異第152章 女孩心事誰能猜第77章 宇宙流第321章 賭第42章 難題第442章 互通有無第240章 險過一關第146章 攻擊要點第442章 互通有無第384章 軒然大波第380章 異國來電第48章 大賽將至第181章 想法第384章 軒然大波第7章 棋局開始第428章 視而不見第38章 變幻序盤戰第85章 針鋒相對第443章 形勢比人強第125章 第一手第178章 被打斷的對局第310章 研究室門口第453章 人數之差第421章 約定第436章 選定戰場第217章 難局第67章 再見劉浩第4章 烏鷺棋社第472章 搏命第45章 資格之爭第113章 照片第422章 散心第266章 分歧第138章 建議第157章 歸來第478章 賽後感想第226章 日本人的策略第372章 最好的辦法第20章 新手顯威第158章 答覆第305章 兩難第227章 時間的作用第222章 山本三十六的才能第5章 叮囑第197章 結論第11章 求師第284章 過去和現在第157章 歸來第165章 造勢第170章 夢與詩第414章 大門口第276章 推測第123章 賽前半小時第97章 棋論第380章 異國來電第153章 新消息第197章 結論第54章 四子棋第307章 反常第138章 建議第278章 證據第13章 京西三霸天第480章 浮出水面第185章 不同的待遇第399章 反省第334章 真象?第372章 最好的辦法第24章 氣合之局第297章 行裝第357章 往昔第371章 最有力的證據第110章 首戰第281章 會議第441章 九月初第83章 失算第98章 意外過關第346章 探問第452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
第372章 最好的辦法第483章 吊胃口第244章 鷹爪下的遊戲第308 擡槓第257章 紅日無言第132章 心結第2章 初識第178章 被打斷的對局第435章 意外發現第146章 攻擊要點第485章 見好就收第207章 棋局背後第415章 一改棋風第84章 遊說第146章 攻擊要點第264章 塞翁失馬第429章 求戰未果第92章 麻煩第449章 接觸第339章 反省第282章 最終決定第306章 檢討第315章 因人而異第152章 女孩心事誰能猜第77章 宇宙流第321章 賭第42章 難題第442章 互通有無第240章 險過一關第146章 攻擊要點第442章 互通有無第384章 軒然大波第380章 異國來電第48章 大賽將至第181章 想法第384章 軒然大波第7章 棋局開始第428章 視而不見第38章 變幻序盤戰第85章 針鋒相對第443章 形勢比人強第125章 第一手第178章 被打斷的對局第310章 研究室門口第453章 人數之差第421章 約定第436章 選定戰場第217章 難局第67章 再見劉浩第4章 烏鷺棋社第472章 搏命第45章 資格之爭第113章 照片第422章 散心第266章 分歧第138章 建議第157章 歸來第478章 賽後感想第226章 日本人的策略第372章 最好的辦法第20章 新手顯威第158章 答覆第305章 兩難第227章 時間的作用第222章 山本三十六的才能第5章 叮囑第197章 結論第11章 求師第284章 過去和現在第157章 歸來第165章 造勢第170章 夢與詩第414章 大門口第276章 推測第123章 賽前半小時第97章 棋論第380章 異國來電第153章 新消息第197章 結論第54章 四子棋第307章 反常第138章 建議第278章 證據第13章 京西三霸天第480章 浮出水面第185章 不同的待遇第399章 反省第334章 真象?第372章 最好的辦法第24章 氣合之局第297章 行裝第357章 往昔第371章 最有力的證據第110章 首戰第281章 會議第441章 九月初第83章 失算第98章 意外過關第346章 探問第452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