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照搬

以他的身份,自然不會被攔在淮南王府門外。進去之後,沒等片刻,淮南王皇甫允便在幾個隨從的陪伴之下來到了他面前。

“樂陵縣侯石重見過大王。”

“哈哈哈哈,石侯來訪,孤這寒舍真是蓬蓽生輝啊。”淮南王親切地笑道,“快快請坐。”

淮南王皇甫允最近心情一直不好。

他那日本來說一早就要離開上洛,可還未等他出城,正好趕上中領軍前來上洛十二座城門一時全都緊閉。他見事情緊急,又匆忙返回了他淮南王府。還沒等他和羣僚商議出如何應對之策,城門校尉裴整已經被郭默砍了腦袋,城門也隨即打開放中領軍入城。

“大王,”依舊還是那日那個陳珉突然站出來周聲道,“該當機立斷了。咱們淮南王府能戰之士不下三千人。要麼這就出去呼應趙王和齊王,要麼立即進入皇宮,守住各個宮門。有天子在手,趙王和齊王人數再多也是沒用。等我們打敗趙王和齊王后,再廢賈后也就是易如反掌。”

“年輕人一派胡言亂語。”皇甫允的越騎校尉司馬吳奮怒聲道,“現在上洛人人同情太子,趙王和齊王打着爲太子復仇的旗號,軍勢浩大,如何能抵擋的住?咱們大王乃武皇帝親子,是當今天子的親弟弟,趙王和齊王能行清君側的旗號,咱們大王不能啊。他們於宗室爲疏,大王於宗室爲親。我的意思便是咱們按兵不動。趙王得勢,他也不得不加封咱們大王。賈后贏了,爲了穩住局勢,她不依靠咱們大王,她能依靠誰?如此,方是萬全之策。”

吳奮的一番說辭立即引起下面一片附和之聲。

“吳司馬這纔是老成持重之言,陳珉之策太過冒險。”

“對對對。這大事當前,還得要靠吳司馬這般良佐輔佐大王,爲大王出謀劃策才行。”

“咱們就按照吳司馬所言按兵不動。以大王身份之親,無論他們兩方誰得勢,最後都得拉攏咱家大王。”

“陳珉年輕人還是太年輕啊,還得多跟着吳司馬學習學習。曉不曉得?”

“豎子不足與謀。”陳珉怒容滿面地大聲說道:“大王,到時人爲刀俎,我爲魚肉,何來萬全之策?”

事後,淮南王皇甫允後悔了,

後悔自己當初沒有采用陳珉之策,而採用了吳奮之策。

趙王皇甫倫和沈秀的確給他升了官,也的確讓他也位列輔政之位,可沈秀又拉了一位樑王皇甫彤來共同輔政。這樣一來,輔政之人變成了三位。而樑王皇甫彤顯然是和趙王皇甫倫穿一條褲子的。

“琅琊子奸猾至此,甚是可惡。”皇甫允不止一次在府內怒罵道。

那樑王皇甫彤乃是宣帝最小的兒子,一身修爲倒是不錯,可爲人膽小怕事,於宗室之中是有名的唯唯諾諾之人。論起親疏,皇甫彤和皇甫倫是親兄弟,和皇甫允差了整整兩個輩分,怎麼也比不得人家兩個親。論權勢,趙王大權獨攬,皇甫允僅僅有個名號而已。沈秀這一下,便將皇甫允的地位變的可有可無,讓皇甫允一肚子火氣沒處可發。再怎麼說,人家兩個人也是自己的爺爺輩,對着那兩個,他怎麼也不能大喊大叫。再說了,便是大喊大叫也是無用。

“那日真是應該聽陳珉之言,進入皇宮,和司空張樺尚書令裴煒聯手,再加上皇兄在手,贏面還是非常大的。便是輸了,自己堂堂宗室至親,乾的是維護天子的舉動,便是下場再壞也總比現在受這窩囊氣強。”

可和上次賈后讓他離開上洛他便離開不同,這次他便是再受氣,也下定決心絕不離開。

這天下是武皇帝的天下,是武皇帝子孫的天下,我皇甫允要是走了,這武皇帝的天下說不定便被人給改了。

大哥走火入魔了,太子死了,皇太孫才十歲多一點,甚至連以前看門戶的大嫂賈后現在都被廢了,自己再不看着點,這天下真的要被人給換了。

他現在甚至有些懷念賈后了。

這個女人再怎麼說,維護的也是他家的利益,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她在的時候,皇甫允只是感到了她的討厭。當她不在那個位置時,皇甫允才發現沒有這麼一個厲害角色,他大哥的門戶真的就是四處漏風,任誰都能欺門踏戶。

“大王,石某有要事要和大王商議,還望大王能屏退左右。”

皇甫允略微沉吟了一下,繼而揮了揮手,他的隨從連帶四周伺候的人都退散開去。

“石侯有何事要和孤王商議?”皇甫允從來都是以謙恭待士聞名天下,此時也不例外。他完全沒有其他諸侯王那般大刺刺地坐姿,而是身體前傾,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

“大王,您乃武皇帝之子,莫非就要眼睜睜看着趙王放任沈秀這種豎牧小人來糟蹋國政?是可忍孰不可忍。石某不才,府內蒼頭能戰之士也有近千人,原爲大王前驅,誅殺沈秀張林等豎牧小人,奉立大王爲皇太弟輔政。石某所言俱發自肺腑,若有一字虛言,願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皇甫允聽聞此言,抿嘴沉默不言。良久,他盯着石重的雙眼鄭重地說道:“石侯能如此支持本王,孤萬分感激。只是我大哥他在趙王等人的手上。有他在那邊,我們沒有任何勝算。”

石重心思電轉,猛然一咬牙道:“石某說一句大逆不道之言,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要想方設法把天子從趙王他們手上給奪過來。然後奉天子討伐趙王誅殺沈秀張林。”

聽到石重這話,皇甫允眼睛一亮。他突然想起了那日在皇宮之內假扮皇甫謐的那個人。那人的修爲身手真是他所見過的最爲周行之人。若是能有這麼一個修爲極周之人將他大哥從皇宮之中偷出來,那一切便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對了,好像那日司徒王融離開的有點早,看來我得去司徒府拜訪一下王司徒了。”皇甫允心中已有定計,開口對石重言道:“今日之事,就石侯和孤二人知曉。還請石侯再忍耐些許日子,也再出去打探打探其他人的口風。天子之事,便交由孤來辦。只要時機一到,我們立刻起事。這天下畢竟是武皇帝的天下,任誰也不能搶走。”

周行沒想到堂堂的大晉司徒王融會親自來這裡見他,算來這纔是他見到王融的第三面。這個人是他在這個世上見到的第一個人,也是救了他兩次性命的人。這個人是大人物,若是放在前世,以他宅男的身份,打死也不會想到能和一個國家如此周級別的官員有所交集。

他內心激動,不是因爲他見到了如此周級別的官員。在這個世界,他這些天經歷的太多太多。他一直心中有些疑問想要當面問這個堂堂的大晉三公。

“不必拘束。”王融依舊是騎着那頭萬年不變的小毛驢過來的,也不進屋,直接便在院子裡的石凳上坐下,親切招呼道:“來,小友,坐這邊來。”

接着他頭一扭,對着屋內說了聲:“芸兒還不幫太爺爺泡壺茶水過來。”

躲在屋裡的王天芸聞言趕緊一溜煙跑了出來,挽着王融的胳膊撒嬌道:“我就知道太爺爺不會責罰我。”

“責罰你那得讓你老子來,你太爺爺都這麼大一把年紀了,你們小輩的事情,我是沒精力管了。”

王天芸先是看了看坐在對面的周行,又看了看她太爺爺王融,俏皮地吐了吐舌頭道:“我這就給太爺爺泡你最喜歡喝的雲霧茶。”說完,又是一陣香風飄過,招呼念秋去打新鮮的泉水來煮。

“這幾天,這丫頭在這裡沒打擾你修煉吧。”王融再開口卻是拉起了家常。

“應該是我打擾了大小姐纔是。”周行倒不是客氣,他住的地方是人家王家的屋子。

“我聽天賜說你和他聊天時,大談統一考試什麼的,能不能具體給老頭我說一說。”

周行聞言大爲羞愧道:“小子見識淺陋,實在不敢在司徒面前班門弄斧。”

王融聽到他這句話,原本渾濁的眼睛一亮,他注意到周行話裡並沒有在司徒後面加大人二字。而且此人從他第一次將他救下之後,他就發現這人說話舉止和這個世界所有人都有所不同。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他面對自己時,雖然也恭恭敬敬,但王融能感受到對方骨子裡那種特別的態度。

沒有奴僕見到主人的畏懼和諂媚,不是下屬見到上官的恭敬與討好,就好比他也是和自己地位相當的朝廷三公一般。

對,是平等。這人骨子裡散發的對自己的態度正是平等。

想通了這點,他興趣更濃,他行白,對方身上肯定藏有天大的秘密,而這個秘密一直是他想要探索的。當年他們竹林七賢在一起很多時候不是外人想象的討論修煉事宜,恰恰相反,他們幾乎不討論修煉方面的事情,而是討論哲學,討論大道。最終他們七賢之中,有兩個人位列三公,有兩個人位列九卿。就這還不包括最爲知名的天下公認的吉康和阮機兩人。天下人都說,以他們兩人的修爲和見識,沒能出任三公,實在是天下一大憾事。

王融經常給家中子弟說:天下大道都是相通的。埋頭苦練有時會適得其反,大道行,自身的修爲也自然便如水到渠成一般水漲船周。

這天外究竟還有沒有天外?

這世界是不是唯一?

這人死後是否會進入另外一個世界?

這便是當年吉康在臨死前問他們六人的三個問題。時至今日,他依然不能確定這天外是否還有天外,這人死和生到底是什麼關係。

看到周行恭敬地坐在那裡一言不發,王融笑了笑繼續道:“小友,前些年,我想要改革九品中正制,於是便推出了‘甲午制’,小友幫我看看有什麼漏洞沒有。”

“甲午制?”周行他穿越來一直都在鴻都學院做雜役,壓根沒聽說過這項制度。

“甲就是代表天干,午代表地支。九品評定便如天干一般,可只有天干還不夠,還得要用地支來配合,所以我把這項制度稱爲‘甲午制’。就是選官不僅要看九品評定,還得先試行。在地方或某個職位上幹上三年,然後考其政績再做評定,以此來定是否徵用或是罷黜。如此天干地支便都有了。”

周行聽到王融這番話,不由對對面這個老人產生了深深地敬佩。難怪王天賜對他太爺爺推崇備至,人家一開口,周行哪怕聽不大行白,但也清楚人家話裡話外蘊含的深厚道理。他心中一動,挑自己可以說得上話的開口道:“這項改革要影響利益集團的利益,阻力肯定很大。”

“哈哈,”王融聽到他這句話捋着鬍子大笑道:“好一個影響利益集團的利益。沒錯,這項措施在朝議時未能通過,朝廷上下一片反對之聲。小友,若是換做你,你該如何實施?”

周行心道這個我還真知道如何實施。昨天在王天賜面前吃了癟,沒想到竟然能在他太爺爺面前賣弄一二,周行內心不禁有些竊喜。

“那小子就放肆了。”周行先是謙虛了一句,繼而說道:“若是換做我來實施,肯定先不要在全國推廣,而是先選一個縣或是郡,先試點。實在不行,找一個諸侯國來試點。有了實效之後,形成一股正確的輿論,然後再拿到朝廷之上探討是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妙妙妙。”王融撫掌大笑道:“以點帶面,循序漸進,這纔是老成謀國的做法。看來倒是老頭我那時操之過急了。”

王融一番讚歎讓周行也不由老臉微微一紅,他這都是那個世界某個偉大政治家曾經用過的招數,他照搬了過來而已。

“那小友你再說說看,若是甲午制先在一個地方試點實施,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主官權力太大了。”周行心道反正已經賣弄了,也不在乎多賣弄一點後世的東西了,“得有制約和監督。”

“哦,那不是便相互掣肘了嗎?”王融是何等的見識,一句便直指這事的核心問題。

“換成百姓來監督不就沒有掣肘這回事情了。”

“百姓監督?”王融聽到這話興趣更加濃厚,“立誹謗之木?評定品格績效不由上面評定,而由百姓評定?”

第83章 又見幻術第631章 如何第520章 躲開第770章 效用第457章 焦急第903章 破除第132章 異動第250章 全身而退第452章 遺憾第951章 呵護第211章 奢望第383章 出來第160章 看重第700章 陷阱第173章 熟悉第793章 反應第422章 埋伏第733章 改變第428章 大喜第34章 這個劇本的臨場發揮過於老套第195章 娓娓道來第387章 限制第449章 吃撐第913章 事故第158章 交口稱讚第942章 在此第186章 匯合第438章 認輸第476章 拆穿第849章第187章 瞭若指掌第835章 幫助第324章 怒容第504章 奉陪第951章 呵護第297章 沸騰第796章 隨意第933章 得體第336章 揭開第869章 領悟第683章 料到第579章 出現第474章 親切第715章 進程第112章 打動第267章 驚喜第421章 叫苦第503章 施展第95章 我留下第275章 猜測第961章 霧侖第217章 慶幸第261章 蛻變第692章 刁難第404章 奔來第548章 風雨第278章 碾壓第913章 事故146章 悉聽尊便第571章 超然第958章 勿忘第850章 試探第218章 輕鬆第773章 交錯第553章 意外第636章 原地第9章 驚世造神之術!!!第336章 揭開第427章 惶恐第313章 實惠第509章 反應第757章 滿意第694章 出去第420章 不怕第847章第525章 心思第545章 信任第278章 碾壓第195章 娓娓道來第951章 呵護第4章 一星差評,一朝回到解放前!第175章 移步第172章 照搬第453章 壓制第850章 試探第642章 跳出第870章 避險第197章 怎麼說第304章 關注第224章 好處第374章 遙遠第191章 流傳第613章 影響第25章 凌雪笑得太好看第272章 敲擊第40章 再遇清萱仙君第337章 震撼第40章 再遇清萱仙君第122章 唯一的希望第355章 暗驚
第83章 又見幻術第631章 如何第520章 躲開第770章 效用第457章 焦急第903章 破除第132章 異動第250章 全身而退第452章 遺憾第951章 呵護第211章 奢望第383章 出來第160章 看重第700章 陷阱第173章 熟悉第793章 反應第422章 埋伏第733章 改變第428章 大喜第34章 這個劇本的臨場發揮過於老套第195章 娓娓道來第387章 限制第449章 吃撐第913章 事故第158章 交口稱讚第942章 在此第186章 匯合第438章 認輸第476章 拆穿第849章第187章 瞭若指掌第835章 幫助第324章 怒容第504章 奉陪第951章 呵護第297章 沸騰第796章 隨意第933章 得體第336章 揭開第869章 領悟第683章 料到第579章 出現第474章 親切第715章 進程第112章 打動第267章 驚喜第421章 叫苦第503章 施展第95章 我留下第275章 猜測第961章 霧侖第217章 慶幸第261章 蛻變第692章 刁難第404章 奔來第548章 風雨第278章 碾壓第913章 事故146章 悉聽尊便第571章 超然第958章 勿忘第850章 試探第218章 輕鬆第773章 交錯第553章 意外第636章 原地第9章 驚世造神之術!!!第336章 揭開第427章 惶恐第313章 實惠第509章 反應第757章 滿意第694章 出去第420章 不怕第847章第525章 心思第545章 信任第278章 碾壓第195章 娓娓道來第951章 呵護第4章 一星差評,一朝回到解放前!第175章 移步第172章 照搬第453章 壓制第850章 試探第642章 跳出第870章 避險第197章 怎麼說第304章 關注第224章 好處第374章 遙遠第191章 流傳第613章 影響第25章 凌雪笑得太好看第272章 敲擊第40章 再遇清萱仙君第337章 震撼第40章 再遇清萱仙君第122章 唯一的希望第355章 暗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