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的日子過得很快,沒有感覺到怎麼樣呢!很快就到了一九九二年的春節了。
這個期間,李忠信基本上是什麼事情也沒有去做,想做也是做不了,父親李尚勇和他說了,這個時間裡,哪怕是放假,也不允許他做什麼事情,就是老老實實地在家裡面學習。
只要發現李忠信有一次不在家,那麼,今後他就和李忠信脫離父子關係。
蘇聯解體那麼大的一個事情,李忠信幾乎是沒有趕上什麼東西,也就是之前他佈置了一些東西,其他的,比如說從蘇聯那邊招一些科學家等等的事情,他都沒有辦法去搞,能夠到這邊來多少人,那隻能是看天意了。
正常情況下,李忠信心知肚明,這個時間節點最重要,一旦要是讓他有了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他一定會趁着這樣的一個時機,從中獲得更多的好處,但是,父親李尚勇沒有給他這樣的機會。
李尚勇和李忠信說了,無論有什麼樣子的事情,和他都說不着,哪怕是天王老子來了,他也是一個態度。
李忠信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至少要考完大學以後,他纔會考慮給李忠信一些時間,要不就直接脫離父子關係。
你不是牛嗎?你不是有錢嗎?你不是領導都找你嗎?這些事情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就是你的老子,我就一個要求和想法,那就是——這個時間段,你必須給我好好學習,其他的什麼事情也都別給我做。
什麼外地的朋友,外國的友人,這些事情都交給王波那邊去接待去處理,今年家裡面不接待任何李忠信的客人。
李忠信感覺到十分苦逼,偉人都已經南巡講話了,而他這邊,卻是被老爹按在地上摩擦,有力也使不上。
李忠信看了領導南巡時候的講話,和後世的那個記憶基本上是吻合不變的。
南巡時候,偉人講話說的是,這個時候,我們改革開放的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他說,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事業。恐怕再有30年的時間,我們纔會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
1984年的時候,領導到過廣東。當時,農村改革搞了幾年,城市改革剛開始,經濟特區才起步。八年過去了,這次來看,深圳、珠海特區和其他一些地方,發展得這麼快,他沒有想到。看了以後,信心增加了。
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以後,還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
過去,只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生產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力,不完全。應該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兩個講全了。
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指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兩個基本點,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纔會相信你,擁護你,誰要改變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老百姓不答應,誰就會被打倒。所以,軍隊、國家政權,都要維護這條道路、這個制度、這些政策。
在這短短的十幾年內,我們國家發展得這麼快,使人民高興,世界矚目,這就足以證明三中全會以來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誰想變也變不了。
說過去說過來,就是一句話,堅持這個路線、方針、政策不變。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立的章程並不少,而且是全方位的。
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都有明確的方針和政策,而且有準確的表述語言。
這次十三屆八中全會開得好,肯定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變。一變就人心不安,人們就會說中央的政策變了。
農村改革初期,安徽出了個“傻子瓜子”問題。當時許多人不舒服,說他賺了一百萬,主張動他。我說不能動,一動人們就會說政策變了,得不償失。
象這一類的問題還有不少,如果處理不當,就很容易動搖我們的方針,影響改革的全局。城鄉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長期保持穩定。
當然,隨着實踐的發展,該完善的完善,該修補的修補,但總的要堅定不移。即使沒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變,不要使人們感到政策變了。有了這一條,中國就大有希望。
他說,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到底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領導說,有的人認爲,多一分外資,就多一分資本主義,“三資”企業多了,就是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就是發展了資本主義,這些人連基本常識都沒。他明確提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領導還說,我國的經濟發展,總要力爭隔幾年上一個臺階,當然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紮紮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
領導進而指出,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提倡科學,靠科學纔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