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信看了看一臉期盼之色的冉宏圖,他認真思考了一下以後,十分正色地對冉宏圖說道:“冉爺爺,您這邊需要高精密的那些西方國家封鎖的機牀,以及其他的高精密的機器,我這邊怎麼也是會想辦法把東西給您預備好的,畢竟這塊涉及到了核心的東西,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沒有這些東西,也是做不好這個事情的。
我們要是想要把這個事情搞起來,這樣的東西就必須要有,所以,再怎麼困難,我這邊也是會想辦法把那些個先進的機牀和先進的高精密機器給你弄回來的。”
李忠信心中知道,機牀被譽爲工業之母,是製造機器的機器,凡是精度要求較高或者對錶面粗糙度有要求的零件,都需要經過機牀加工,因此一個國家機牀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了該國的工業水平。
歐美國家在機牀領域起步較早,經過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積累,歐美國家在高端機牀領域一直都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之初,可謂是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中國早期的機牀幾乎都是依賴進口,但是由於歐美國家對我國實行技術封鎖策略,因此我們一直都買不到高端機牀,沒有技術我們就鑽研技術,這一直都是中國工業的方針,就當中國開始大力研發國產機牀的時候,美國等歐美國家又開始對中國實行“高價勒索、低價傾銷”的政策。
例如當我國還沒有能力自主生產五軸機牀的時候,歐美國家只對我國出口三軸機牀,而且價格十分昂貴,而當我國有能力生產五軸機牀的時候,他們又立馬開始在中國低價出口五軸機牀,利用價格與質量的優勢打壓國產機牀企業,目的是爲了擠壓國產機牀企業的生存空間,歐美國家這樣做,既可以制止最高端的機牀流入中國,又可以打壓中國機牀產業的發展,這也是我國機牀企業一直無法崛起的主要原因。
李忠信之所以搞忠信科研基地,主要就是他已經是認識到國際先進技術不能靠“買”,更不能靠發達國家的施捨,而應在不斷提升自身知識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堅持自主創新。
想要一個國家強大,想讓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那麼,必須掌握創新核心緩解的主動權,掌握核心技術的所有權,也正是這樣的一個原因,李忠信在科研基地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只不過中國的科技進步發展的時間相比於國外,要少了幾十年的時間,很多東西,不是說直接就能夠一蹴而就的。
就好像忠信科研基地這邊投入研發資金最多的汽車發動機和汽車變速箱的項目,雖然投入的資金多,搞這個事情的研發人員多,但是,到現在的這個時間段,只是有了階段性的進步,離達到真正的成功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國外發展的時候,中國雖然也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但是,各種積累根本達不到國外的那種情況,雖然中國的智慧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比不了的,可是,缺少那種雄厚的積累,缺少科研人員,自然比那些發達國家的科技差出來很多。
現在冉宏圖所說的那些個機器,基本上就是美國那邊封鎖最嚴格的那些機器,想要弄到這些機器,李忠信覺得會很麻煩,而且付出的代價會很大。
李忠信覺得,想要購買到這樣的一種機器,首先需要動用很多其他方面的資源,得從美國那些個高科技公司或者是企業當中找到漏洞,或者是通過把持他們公司的股票,和那些個卑劣的管理人員達成一致,獲得機器的購買權限。
然後通過幾次的週轉,從美國那邊的高科技公司裡購買下來機器,然後轉運輸到澳洲那邊,然後再經過轉運,運輸到日本或者是東南亞那邊,在那邊搞企業的一個收貨,然後再通過其他方式的一種操作,把機器運輸回中國這邊來。
這樣的一種方式能夠把機器弄到中國的國內,相對來講,就是時間方面很漫長,需要漫長的時間等待,至於機器什麼時候能夠運輸到國內,那需要看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如果各方面都沒有什麼問題,也得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需要李忠信藉助他在海外的影響力,通過外國人進行作假,把採購到的先進機器進行掉包,讓那些外國公司購買先進的機器,然後說要把落後淘汰下來的機器賣給中國這邊或者是其他國家。
然後外國的那個公司,進行造假,把先進的機牀以及高精密的設備,變成落後的要淘汰下來的款式,然後出售出來,用掉包的方式把先進的機牀和高精密的設備運回來。
這兩種方法都是可行性方案,李忠信曾經讓九井柰子那邊就按照這樣的一種方式運輸回國了很多先進的機器,像忠信科研基地這邊的大部分先進機牀和高精密的設備,都差不多是這樣搞回來的。
只不過最近幾年,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封鎖力度加大了,沒有雄厚的背景和實力,很難從西方國家把先進的機牀和高精密設備弄回國了。
“忠信,有你這個保證,那麼,我這邊直接可以和李教授那邊說,讓他過來江城這邊共同研究這個可行性計劃,爭取用最早的時間把那個自動化的汽車組裝車間搞起來,把那個能夠生產高級高精準度的機械臂已經智能機器人的工廠建設起來。”冉宏圖老懷欣慰地對李忠信說了起來。
冉宏圖對於李忠信答應得如此痛快,他感覺到很滿足,他心中知道,李忠信是那種極度愛國之人,所做的一切,大部分都是爲了國家繁榮昌盛而努力的,他必須要趁着他這把老骨頭還能用,趁着他還能夠動,還不糊塗,他必須要把這個事情用最快的速度辦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