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孫策的反擊(1)

“周泰死了?”孫策的大營之中孫策不敢相信的看着手中的情報,但是他不相信也要相信因爲周泰的人頭和周成的一起掛在皖城之外。

最重要的是這呂布軍的蜀王劉莽竟然送來了肉餅!上面讓孫策好好品嚐狗肉。

這可是用周泰的肉做成的,欺人太甚,欺人太盛。

孫策猛地把大營之中桌子給掀翻了出去。

周泰周泰啊!這可是他孫策手下有數的幾個煉神武者啊,除卻孫策和太史慈之外就屬周泰最強了,可是現在卻留在了皖城之中,不單單週泰死了皖城沒拿的下來,現在舒城也發來了求救信息,舒城已經被圍困了,隨時都有可能被破,

周家已經死了一個周成了,不能再被族滅,他畢竟是公瑾的族人。

“來人,擊鼓議事!”孫策大吼道。

“不能再等了,所有人下去準備今晚給我破了皖城水軍大寨,我要兵逼皖城!”孫策發佈下了命令。

“是!”武將面露喜色,他們要的就是打仗,打仗纔有軍功,文臣眉頭皺了皺他們需要調度糧草軍需。

孫策軍反擊迅速的開始了起來。

先是江東士族以孫家的爲首像天下發表檄文,徵呂布檄。

古逆亂黨者,無善終也。今呂布逆賊,爲禍一方,自有人稱怨。其賊勾結盟異,聲勢日大也。似桀紂唯作惡之意,如饕餮無廉恥之心;敗壞德行,污穢仁義,無所不用其極,吾等恨之入骨髓矣。他日養成賊勢。必爲廬江之禍患、江東之禍患、中華之禍患、六合四海之禍患。今替天行道,不除而不還也!

呂布者,塞外貪狼也!義父有二,皆爲殺之,此爲三姓家奴也。今入廬江更平添殺戮,萬戶之百姓,數萬之生靈其一言令下皆爲死屍,此爲屠夫也!

昔三皇治世,五帝爲君;禹立洪範,湯革桀命;文王興周。武王伐紂,此而有禮義也。憤此呂布之人,以中華古德遺敗殆盡,若孔孟夫子、先秦諸賢哲見之,必於九泉之下泣也!嗚呼,吾本以仁義待之。一忍復忍。誰知呂布黃口小兒,屢出污言穢語釁之。毋忍也!擯仁義,不爲君子爲,爲誅逆賊也!

呂布逆賊,喪家之犬,三姓家奴,而於吾等前狺狺狂吠。憑鬼蜮之伎倆。用下鄙之心機;含虺蜴之毒,有豺狼之狠;忠孝岌岌可危,仁義搖搖欲墜。古以暴治者,祚多不逾二百;如斯之暴,其亡,歲在今載!

吾試乘浮槎,上至天九;試問列仙:上天有好生之德,怎生此逆賊畜中之畜?恐爲十殿前之牛馬也!

逆賊之人,上之首喪心病狂,下之衆諂諛獻媚。胡作非爲。窮兇極惡。慢侮神靈,悖道逆理;爲吸血之水蛭,真患人之孑孓,令人人怨聲載道,處處民恨沸騰。

列其惡以服衆。曰:

向己排異,以暴服人,此罪一也;唯利是圖,喪其禮義,此罪二也;亂其陰陽,倒其牝牡,此罪三也;綿裡藏針,笑裡藏刀,此罪四也;不尊先祖,不敬哲賢,此罪五也;穢語污言,鄙行伎倆,此罪六也;指鹿爲馬,顛倒黑白,此罪七也!如是七惡不赦,天理不容,應伐之!

呂布逆賊,惡貫滿盈。料其黨中,皆詭詭之魍魎,凡祟祟之蟲豸;當視其爲齏粉,應覷斯作豕鹿。檄所至,諸路並起;文既行,普天呼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償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越王伐吳,僅使吳王自盡;吾等誅賊,必令呂布凌遲!

逆賊之人,猖狂於今;無孽不爲,何惡不作?而吾等,以水德之尚,必息斯惡火也!多行不義,必將自斃,應斯身也!

聞報:呂布之外,有陳宮,高順,張遼,陳登等諸惡。陳,張二人之後,助紂爲虐,此小人也!高,心唯邪念,如呂布之爲,此小人也!陳,奸詐狡猾,五毒俱全,此小人也!觀此軍中,唯蠅營狗苟,鼠目獐頭,慼慼小人,孱孱弱種之輩,何懼之有!

適才卜得兩卦,先曰頤,以德養也;變曰睽,大道哉!有援而無恐,有朋則功立也。檄文所達,廣請討伐之;先令無畏之;逆賊中人,人人得而誅之!須八方英烈,九州豪傑,共爲大業。吾等替天行道,天佑之,既天兵也。假使此番不破,玉石俱焚,亦濺其一身血也!得破,吾必夷其三親,滅其九族;車裂炮烙,親剜其肉,供於吾祖先堂內;以其顱爲爵,其血爲醪,大宴諸君。復告天下:賊子除矣!還酹日月星辰,宇宙乾坤!

再警之:兵將至,汝早降也!不降,鐵蹄踏破汝處,無從悔也!

這一檄文發完天下可是大驚啊,從漢末亂世以來,一般都是各諸侯之間發檄文還真沒有士族聯合起來發布的。

江東這一篇檄文處處針對呂布,反而把劉莽給忽略了,畢竟劉莽爲漢室蜀王,漢中宗親現在存在的有影響力的如劉表劉璋,劉備等人也單單隻有一個皇叔的名號,就算征伐那也是除奸佞而不是除漢室宗親,漢室雖弱但是大家還是遵守這個潛規則。

整篇文章處處辱罵呂布,比如呂布是三姓家奴,比如呂布濫殺無辜,還有因爲他是幷州五原人又說他是塞外貪狼,整個呂布就是一個十惡不赦之人。

皖城水軍大寨外,十萬孫策軍動了,無數的樓船艨艟把整片大江都給覆蓋了。

孫策軍一動,皖城水軍大寨裡面的呂布水軍立刻得到了消息。

蘇飛登上了營寨頂部,一看這漫天的樓船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眼前可是十萬大軍啊,十萬陸軍就很龐大了,更不用說這些乘船的了。

“甘將軍,已經出港了吧!”蘇飛根本沒有把握打贏這場仗。不,不是打贏而是打這場仗都是要勇氣的,蘇飛是一個盡職的水軍統領,在江夏沒少和江東軍對決,但是那也只是萬人的規模。現在這個孫策完全就是復仇來的,喪心病狂了,十萬大軍橫在江面之上。

一個一口吐沫都能把這水軍大寨之中的兩千人給淹沒了。

“是!甘將軍在得到少主公的命令之後就出港了!”邊上的副將回答道,劉莽一把周泰做成了肉餅之後就吩咐甘寧帶着已經裝上牀弩的和正在裝載牀弩的戰船迅速離港,製造牀弩到裝載到船上很是消耗時間,與其現在用不成型的牀弩戰船去送菜,甚至有可能把自己的秘密告知敵人。不如先離開避戰,等到整個20艘樓船全部裝載完畢牀弩再和孫策水軍一絕死戰。

“好!讓大家去準備吧!如果是不可爲,焚燒水寨全軍撤往皖城!”蘇飛發了狠心,水寨被毀掉了可以重建,但是這些個寶貴的水軍士卒要是死傷無數,想要再成軍可就難了。

“是!”副將領命而去。

孫策軍進攻了。在一個年輕健碩的漢子的手中一艘艘的樓船在其的戰旗揮舞之下朝着皖城的水寨疾馳而去。

水面已經被孫策的水軍給堵死了,樓船漸漸的逼近那種鋪天蓋地的敵人別說那些水軍士卒了就算蘇飛也是緊張萬分,整個水寨只有兩千人不到啊。

“將軍我們撤退吧!”副將看着那些水軍戰船一點底氣都沒有。兩千人阻擋十萬大軍嘛!

“不能撤!”要是能走蘇飛早和甘寧一起離開了,甘寧可以走,那是避戰,他蘇飛是水軍主將要是再走了,把整個水軍大寨直接留給孫策那就是逃跑了。

一仗不打。一箭不發就離開嘛!這不是蘇飛的作風。

而且蘇飛新加入呂布軍如果就這麼逃跑了話還真的在呂布軍擡不起頭來。

越來越近了,這個壓力真的很大啊,蘇飛從來沒有遇到過,蘇飛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士兵們可以慌,副將也可以慌,但是他蘇飛不行,主將是一軍之膽如果他這個主將都怕了,這些士兵們還有去打仗的心思嘛!

“起弓!”蘇飛的一聲令下兩千多名士卒拉起了戰弓,水軍之所以能練。除了要熟悉水性要懂得水文還要的就是一手的弓術,因爲現在的水軍遠程進攻能力實在太過於薄弱,除了弓箭以外就是火攻剩下的就是衝撞和接舷戰了。

“來就來吧!先讓我看看這江東水軍有沒有長進!”

千丈,五百丈,四百丈。三百丈,兩百丈,一百丈,視力好的士兵都能看到對面戰船上敵人的臉龐。

“唰唰唰!”江東軍先行進攻了,皖城水寨只是一個過渡的港口,船塢小自然水面也就不寬廣,但是還是能並排讓五艘樓船進入的。

五艘樓船上除了那些掌舵的,負責動力的,其他的水兵都是人手一把長弓,手一鬆,五艘戰船如雨一般的箭支鋪天蓋地而來。

“啊啊啊!”水寨之上不時有人中箭倒地第一波箭雨距離遠傷者沒有幾人。

靠得越來越近了,第二波箭雨隨即落下,這次可沒有那麼好運了,已經開始出現了傷亡。

“將軍射吧!”呂布水軍本來就少,剛纔那一下最起碼死傷幾十人,多來幾波就要被全滅了。

“八十丈!七十丈!”蘇飛嘴裡喃喃說着。

“什麼?!”敵軍第三波箭雨也來了這次傷得更多了。

蘇飛的水軍士卒眼中泛起了火光,戰友袍澤的傷亡以及自己可能被射中了讓他們怒火中燒,要不是沒有蘇飛的命令他們早就張弓開射了,原先的緊張恐懼也消失了。

“六十丈,五十丈!”蘇飛眼中的精光閃爍了起來,第四波箭雨落了下來,這次的箭雨距離近了,但是卻沒有先前幾波那麼強勢了。

“四十丈!射!”蘇飛怒吼一聲,吃了這四波箭雨兩千多人的水軍,現在就只有一千八百有餘了,其他的要麼受傷要麼身死。

“嗖嗖嗖!”蘇飛這一千八百戰士把心中的怒火和手中的弓箭一起送給了對面的敵軍。

“啊啊啊!”這次發出慘叫的就是對面了的孫策水軍了。

弓箭最大的射程的確是可以達到百丈左右但是那都是軍中一些力士纔可以拉出這樣的弓箭其他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射出這麼遠,所以百丈之外箭雨雖然樣子恐怖但是實際上殺傷力卻不大,這就給了原先恐慌的蘇飛軍有了一個緩衝。

八十丈七十丈,一些老兵的弓箭也能射中目標了,蘇飛軍的傷亡開始了,而這個時候蘇飛軍已經不像一開始恐懼了,箭雨帶來的傷亡只會讓他們憤怒,就好像你和一個壯漢打架一般,你看他健壯強大是很恐怖他,你會盡量卻避開和他衝突,但是一旦他一拳打了你被你避開了,第二拳打中你了,但是力道卻不大第三拳讓你感到疼了,那麼你現在的想法絕對不是恐懼,而是一種憤怒,一種想要反擊的憤怒。

蘇飛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四十丈是弓箭最好的射程,可以保證每一個蘇飛軍的士兵都能把弓箭射到對面的船上給那些孫策軍帶來傷害。

蘇飛軍人少,但是水面狹窄,一千八百人的箭雨倒也能形成鋪天蓋地的感覺,這樣的箭雨加上那滿腔的怒火,孫策軍的士卒倒黴了。

而且拉開弓箭可是一個力氣活,射出了三輪基本上就很難保證準確度了,敵疲我憤,自然是一面倒的趨勢。

樓船之上不時有人中箭落水,五艘樓船被這樣子的箭雨給嚇怕了,原本搭上水寨的那些木板也被撤了開來,五艘樓船竟然要跑!

“這是江東軍?!”蘇飛面帶疑惑,江東水軍蘇飛不是一次兩次遇到過了,在江夏蘇飛就是水軍主將,可以說是老對手了,哪一次不是江東水軍壓着江夏水軍打,江東的水軍可以說是整個長江之中的霸主!哪怕只剩下一人他也敢衝鋒,怎麼可能出現眼前這個撤退呢?

而且佔據主動的可是孫策軍啊,只要抗住第一波,等待後面的友軍蘇飛軍也只能後撤!

“有詭計?!”只能這樣考慮了!

第561章 冷第585章 別嫌我短第105章 被綁架的劉莽?第786章 安排人事第571章 出兵廬江第26章 大買賣第917章 外傳第53章 攻山第863章 全殲第426章 樂館第13章 曹老大的算計第828章 兩害第469章 糜家第671章 入府第409章 酒席第169章 借刀殺人第728章 曾經的基友第253章 紅燒小火雞(2)第308章 破袁紹第184章 三對三(1)第637章 劉表或荊州第846章 陷害第625章 倒黴的劉磐(2)第771章 喜當爹的劉表(4)第729章 無題(1)第189章 反攻(2)第85章 袁術託孤第15章 騷包的呂老闆第77章 肉第155章 攻城第778章 張德第595章 諸葛歸劉(2)第281章 出城野戰第774章 死得好第169章 借刀殺人第845章 法正第524章 左將軍第660章 我方上場第276章 光州有將名郝邵第155章 攻城第345章 威脅(4)第721章 揚州大大第819章 相互算計第138章 該死的人第889章 背叛?第203章 戰勝歸來第618章 客人第51章 叛徒第325章 河北的定局第534章 豫州之戰第504章 江東對策第295章 下潁上第322章 脣槍舌劍第488章 無題第756章 都尉張磊第175章 殺道第728章 後將軍第639章 訣別酒第517章 出兵(1)第27章 夕陽下的情誼第324章 多謝烏巢第190章 反攻(3)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228章 周瑜兵敗(5)第838章 徐州糜家第351章 一虎歸山,兩虎相鬥(2)第892章 大意?第479章 是你?第509章 奇襲樊城(1)第947章 狗第545章 王牌第831章 兩張之戰第461章 打水漂(1)第886章 孫策第583章 誠意第849章 退兵第609章 破江陵(4)第325章 河北的定局第374章 予民以利第470章 糜家(2)第737章 戰第889章 背叛?第329章 伏擊之前的準備第744章 全軍覆沒第869章 賈詡計第799章 稱帝第326章 老曹的大禮第645章 危險第523章 來了第703章 無敵第844章 國舅爺第670章 出手(2)第182章 招式盡出(2)第732章 河北落幕(1)第521章 趙雲重傷第351章 一虎歸山,兩虎相鬥(2)第667章 言和(2)第314章 大動作(2)第599章 逆轉的結局
第561章 冷第585章 別嫌我短第105章 被綁架的劉莽?第786章 安排人事第571章 出兵廬江第26章 大買賣第917章 外傳第53章 攻山第863章 全殲第426章 樂館第13章 曹老大的算計第828章 兩害第469章 糜家第671章 入府第409章 酒席第169章 借刀殺人第728章 曾經的基友第253章 紅燒小火雞(2)第308章 破袁紹第184章 三對三(1)第637章 劉表或荊州第846章 陷害第625章 倒黴的劉磐(2)第771章 喜當爹的劉表(4)第729章 無題(1)第189章 反攻(2)第85章 袁術託孤第15章 騷包的呂老闆第77章 肉第155章 攻城第778章 張德第595章 諸葛歸劉(2)第281章 出城野戰第774章 死得好第169章 借刀殺人第845章 法正第524章 左將軍第660章 我方上場第276章 光州有將名郝邵第155章 攻城第345章 威脅(4)第721章 揚州大大第819章 相互算計第138章 該死的人第889章 背叛?第203章 戰勝歸來第618章 客人第51章 叛徒第325章 河北的定局第534章 豫州之戰第504章 江東對策第295章 下潁上第322章 脣槍舌劍第488章 無題第756章 都尉張磊第175章 殺道第728章 後將軍第639章 訣別酒第517章 出兵(1)第27章 夕陽下的情誼第324章 多謝烏巢第190章 反攻(3)第242章 整軍備戰第228章 周瑜兵敗(5)第838章 徐州糜家第351章 一虎歸山,兩虎相鬥(2)第892章 大意?第479章 是你?第509章 奇襲樊城(1)第947章 狗第545章 王牌第831章 兩張之戰第461章 打水漂(1)第886章 孫策第583章 誠意第849章 退兵第609章 破江陵(4)第325章 河北的定局第374章 予民以利第470章 糜家(2)第737章 戰第889章 背叛?第329章 伏擊之前的準備第744章 全軍覆沒第869章 賈詡計第799章 稱帝第326章 老曹的大禮第645章 危險第523章 來了第703章 無敵第844章 國舅爺第670章 出手(2)第182章 招式盡出(2)第732章 河北落幕(1)第521章 趙雲重傷第351章 一虎歸山,兩虎相鬥(2)第667章 言和(2)第314章 大動作(2)第599章 逆轉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