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絞殺(下)

“這些黃皮猴子,想通過時空穿越來改變歷史,想抹殺我們大美利堅的存在,真是癡心妄想。”艦橋指揮室裡,一個穿着一身黑色海軍制服,戴着白色大檐帽的白人口裡叼着菸斗,不屑的說着,帽子上面的兩圈金穗標明瞭他高級將官的身份。

“曼努埃將軍閣下,艦隊將要進入印度洋海域,據我方情報,這已經是海宋帝國勢力圈,隨時有可能與他們的貿易商船發生直接遭遇,這將暴露艦隊的行蹤。”副官正向他報告。

“傳令下去,讓四周的偵察艦巡邏範圍再次擴大一倍,發現有掛有海宋國旗的船隻,提前發出無線電聯繫,進行航線規避。”米國穿越衆遠征艦隊指揮官曼努埃少將下達了命令。

“明白,將軍閣下。”副官清楚將軍的意思,憑藉偵察艦配備的偵察工具,以及機動性,可以輕易發現對方而不被對方發現。

“這是我們沿途需要停靠的港口,下一個停靠補給的港口是好望角的開普敦,”副官將一張地圖攤開,指向一處非洲好望角。

“按原計劃補給。”少將閣下給菸斗倒進一些上好的菸絲,頭也不擡地說着。

“按照艦隊目前的行進速度,以及補給休整消耗的時間,將在22天后通過馬六甲海峽,此處航道狹窄,無法進行有效規避,而且商船過往頻繁,幾乎註定一定會暴露。”副官提醒道。

“沒有問題,抵達馬六甲,此次突襲的目的就達到了,留給他們的準備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月,這麼短的時間,想要調動好艦隊來對付我們,這對他們可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進入南洋後,下一個停靠補給港口是和我們達成軍事協定的西班牙人殖民港口馬尼拉,我方艦隊將在那裡進行最後休整,恢復士氣,養精蓄銳,補充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然後依次從海上進攻海宋帝國主要造船廠所在地,澎湖本島、臺灣的高雄、基隆港、以及香港四處軍事基地,依次來迫使敵方主力艦隊出現,實行海上決戰,憑藉優勢艦隊,一舉殲滅敵方海上機動兵力,以實現破壞海宋帝國海軍發展潛力的戰略目標”副官在地圖上指着此次行動的目標,再次與指揮官進行戰前推演。

這種推演已經進行過多次,但每次都毫無問題。他們並非看不起華夏穿越衆,憑藉龐大的人口,以及東方慣有的犧牲精神,在陸軍上他們承認就算有着超過一代的武器,最好的情況也只是打成平手。畢竟路途遙遠,以這個時代的後勤保障以及軍事投送能力,他們不可能投送太多部隊到東亞地區,而對方有着數億人口做基數,而且也會裝備基本的線膛槍,並不是用冷兵器,那就至少會對己方造成傷害,哪怕有1:10的交換比,他們的人口基數也承擔不起這種交換。十年下來,就算努力移民,以及轉化印第安人,整個北美地區他們直接統治的人口,也不過兩百萬而已。

這個時代的英國一共才五百萬不到的人口,他們立國不過十年,有這個成績已經足夠自豪了,這也是靠着現代文明的吸引力,否則有個十萬人口就不錯了。

不過海軍方面就不是這麼回事,海軍的對戰,受到科技代價影響更大,就算曆史上甲午海戰,日本有着那麼充分的準備,在事前準備上,無論是官兵訓練,士氣程度,彈藥準備,艦船狀態上,都完勝北洋水師,甚至專門建造了對付鐵甲艦的戰艦。但就算大勝,打了清帝國個5:0,最終也因爲沒有鐵甲艦,沒有奈何得了定遠和鎮遠兩艘鐵甲艦,兩艘鐵甲艦就算傷痕累累,仍然巋然不動,沒有受到致命的傷害,證明了對付鐵甲艦隻有鐵甲艦。

而後來的對馬海戰,日本同樣複製了上次的戰爭場面,以逸待勞,以充分準備對付沒有準備的俄國艦隊,卻憑藉着艦船的較爲先進造成了一場極爲懸殊的對比,俄軍艦隊幾乎全部被擊沉或者被迫自沉,日本艦隊只有三艘魚雷艇被擊沉。

米國人通過種種情報蒐集,知道目前華夏穿越衆從現代帶來的幾艘現代輪船,十年下來,由於零件折舊,早已不能開動,只能作爲擺設。現在他們主力艦隊服役的是蒸汽輪船,由於優質鋼材產量過少,只有五艘鐵甲覆蓋的戰艦,其他都是木殼蒸汽輪船,而且在火炮上更是差距巨大,只是對17世紀的火炮進行了巨大改進,但無論是彈藥還是火炮本身,都與米國人戰艦上裝備的現代艦炮差距巨大。

有着射速,射程,射擊精準度三重優勢,他們想象不出,除非自己己方水兵本身出了問題,比如長期遠航士氣低落,疾病流行,還會有其他因素導致他們在海上決戰失敗。爲了避免水兵出現問題,畢竟都是17世紀的土著充當,他們的體質和精神素質可比不上21世紀的米國海軍,本來在燃料充足的情況下,可以不停靠任何港口就可以直接從北美抵達東亞的,現在也特意選擇了數個港口作爲停靠基地,爲的就是讓水兵得到充分的休息,防止非戰鬥減員。畢竟數個月長期在海上航行,不是這個時代的土著水兵可以忍耐的。

……

“敵人最後的出擊地點,已經得到確認,道君,感謝您的玄術,不過爲了最後勝利,還需要您和我們這些粗人一起出徵。”此次戰役之重要,以至於整個軍方所有上層除了少數人留守南京處理陸上軍務外,其他人全部轉移到澎湖,建立起戰時大本營,進入臨戰狀態,進行戰爭準備。

“將軍不必多禮,此是貧道分內之事,掃清寰宇,實乃貧道隱門千年之望。野外蠻夷屢屢欺凌華夏,但奈何華夏曆代王朝國力總是有限,就算貧道等隱者出山相助,也只是白費道功,不能畢其功於一役。此次乃我華夏奠定萬世不易之基唯一機會,貧道定然鼎立相助。”李林頷首微笑,此次行動之後,就能再有十年的發展時間,有着強大海陸軍的海宋國,必將橫掃歐亞大陸,自己是不會讓這具戰爭機器停下來的,凡是想要阻止這具戰爭機器的上層,自己都會送他們提前見上帝的。

海軍中將謝漢東點點頭,不管有多少不信,不管與現代世界觀有多少衝突,總之對方的神秘之處再多,只要對己方有利就可以了,現在不是深究的時候,作爲此次絞殺戰役的總指揮,對方提供的實時戰場情況,此時是他信心的最大保證,這是任何一個戰役指揮官夢寐以求的單向戰場透明。

不過他隱隱也有一種感覺,這個看似雲淡風輕,一身神仙風範的道長,卻對華夏對外擴張有着非同尋常的熱衷。這和以前對道士們的認識大相徑庭,那些高人大都不問世事,不過那些都是沒什麼神秘之處的修心者而已,和這種有着真實玄術的修行者,也許本就有着根本區別。或許對方是想借此積累功德來飛昇,畢竟對方是華夏之人,這是毫無疑問的,也許幫助華夏擴展就有助於他獲取功德。這些玄虛的事情,謝漢東想不通,也不想弄個明白,反正此時有着對方的幫助,本方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有了翻盤的機會。

戰時大本營中,李林,海宋帝國大部分海陸軍高層,匯聚一堂,開始進行絞殺戰役的推演和討論。

“米國人的艦隊將在馬尼拉最後停泊,這是距離我們最近,也是我們最容易伏擊的地點。爲了徹底麻痹他們,我們將在馬尼拉伏擊作戰之前,進行兩次海上攔截。第一次攔截是在馬六甲伏擊他們,這次會派出大部分主力艦隊包括所有的裝甲蒸汽艦,去馬六甲海峽進行伏擊。當然在對方高速偵察艦以及無線電通訊情況下,這種伏擊肯定會失敗,他們將是我們犧牲的第一個誘餌。在擊敗我們這隻主力艦隊後,他們的水兵必然會非常疲憊,而且船隻會受到一定傷害,尤其是大型船隻,大部分必然要進港停泊靠着自帶零件進行臨時維修。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更加急迫地想要進入馬尼拉,靠港休整。我們針對這種情況,將在海上再次進行第二次攔截,這次動用木殼蒸汽艦,兩次戰鬥之後,根據他們的情報,定然認爲我們的海上艦隊被清掃一空,同時兩次戰鬥帶給他們的心理優勢,其總體防備必然大爲下降,就算少數軍官繼續保持警惕,大部分海軍官兵也不會把我們放在眼裡。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絕對不會考慮到我們提前把軍隊投放到馬尼拉附近這個問題,這就給我們將他們封死在港口中創造了條件,這兩次海上大規模戰鬥,應該能夠消耗掉他們大部分現代火炮的儲備彈藥,在港口對戰時,他們將只能依靠這個時代製造出來的火炮和炮彈,不再具有武器上的絕對優勢。

而針對最後的港口包圍,我們將在海上派出大量僞裝成貿易船隊的特殊戰船,它們都是經過特殊改裝,用來專門阻塞航道,抵達馬尼拉港口後,它們將會自沉,全面封鎖馬尼拉港口的出海航線,而在陸地上我們將派出絕對優勢兵力的陸軍進行圍攻。”謝漢東說起戰爭部署來,面無表情,戰爭很像一場棋局,合格的指揮官,都會把士兵當成隨時可以對子的棋子,而不是鮮活的生命。

“但是如此一來,我們辛苦十幾年建立起來的海軍精華將會消耗殆盡,對我們重建海軍非常不利。”海軍參謀長謝漢北,皺着眉頭說着,他和謝漢東是兄弟,都是海軍世家出身,因此才能在穿越衆對海軍上層領導崗位激烈競爭中獲勝。

“不會有這麼嚴重,我會秘密下令他們,在被擊沉幾艘艦船,戰局陷入下風時,進行逃跑,逃不掉就主動打出白旗投降。當然爲了更加逼真,我們需要穿越衆來扮演這個投降角色。根據他們的戰鬥規則,他們很大可能會選擇俘獲,這樣就可以保存下來。”謝漢東早有考慮。

“恩,如果他們看到是現代人的穿越衆,也一定不會疑惑爲什麼戰鬥意志如此不堅決,畢竟現代人怕死,尤其是在他們看來我們穿越過來大多數人是爲了享受的,這就很好處理掉這個可能存在的問題。”謝漢北贊同道。

第89章 明心見性定己道(下)第233章 進階(上)第86章 明心見性定已道(上)第612章 殘酷世界(三十一)第153章 虛擬遊戲發佈(中)第278章 無上神國(下)第125章 主神必備之治癒第560章 三體(二十一)第249章 實驗(下)第395章 敵我(上)第271章 審判日(中)第426章 神之間的交易(下)第314章 鋼鐵意志(下)第649章 寄宿的世界(二十五)第654章 本源宇宙(四)第230章 蟲洞危機(十)第36章 搶功(下)第693章 上仙(四)第545章 三體(六)第676章 借劍復生(二)第381章 大戰之前(上)第302章 暗黑次元意志體(中)第277章 無上神國(中)第116章 輪迴者的合作(上)第253章 試煉者的挑選(上)第566章 封神榜(三)第530章 靈魂空間(三)第514章 新路(十三)第368章 疾風怒濤(下)第593章 殘酷世界(十二)第643章 寄宿的世界(十九)第390章 戰後應對(上)第426章 神之間的交易(下)第207章 驗證(中)第692章 上仙(三)第439章 煉金術士(中)第177章 銀河帝國(一)第675章 借劍復生(一)第655章 本源宇宙(五)第407章 殖民政策(下)第633章 寄宿的世界(九)第563章 三體世界總結第443章 王權和神權(下)第308章 督瑞爾的覆滅(下)第658章 本源宇宙(八)第484章 次元時代(十二)第458章 文明(上)第673章 神念之爭(三)第127章 生存危機(中)第569章 封神榜(六)第42章 抹殺場景(上)第416章 精神波動(上)第617章 殘酷世界(三十六)第309章 背後的真相(上)第270章 審判日(上)第177章 銀河帝國(一)第179章 銀河帝國(三)第176章 應對(下)第9章 兩步走第628章 寄宿的世界(四)第662章 本源宇宙(十二)第267章 末日審判(八)第95章 爭霸賽結束第17章 各自對策第598章 殘酷世界(十七)第370章 絞殺(下)第255章 試煉者的挑選(下)第531章 靈魂空間(四)第644章 寄宿的世界(二十)第501章 另一個主神(十)第521章 輪迴者(四)第598章 殘酷世界(十七)第40章 逃犯(中)第570章 封神榜(七)第148章 決勝(上)第81章 靈氣感應成第534章 十萬點的陷阱(一)第534章 十萬點的陷阱(一)第574章 封神榜(十一)第350章 官位(上)第109章 惡魔藥劑第366章 疾風怒濤(上)第382章 大戰之前(下)第278章 無上神國(下)第498章 另一個主神(七)第394章 全勝第26章 現實遊戲發佈(三)第576章 封神榜(十三)第114章 棋聖非聖 棋魔非魔第219章 統一非洲(中)第633章 寄宿的世界(九)第289章 暗黑破壞神(二)第447章 清理(下)第410章 統治(下)第226章 蟲洞危機(六)第80章 金星爲根本第104章 永恆堡壘第685章 借劍復生(十一)第108章 大惡魔加爾達陛下
第89章 明心見性定己道(下)第233章 進階(上)第86章 明心見性定已道(上)第612章 殘酷世界(三十一)第153章 虛擬遊戲發佈(中)第278章 無上神國(下)第125章 主神必備之治癒第560章 三體(二十一)第249章 實驗(下)第395章 敵我(上)第271章 審判日(中)第426章 神之間的交易(下)第314章 鋼鐵意志(下)第649章 寄宿的世界(二十五)第654章 本源宇宙(四)第230章 蟲洞危機(十)第36章 搶功(下)第693章 上仙(四)第545章 三體(六)第676章 借劍復生(二)第381章 大戰之前(上)第302章 暗黑次元意志體(中)第277章 無上神國(中)第116章 輪迴者的合作(上)第253章 試煉者的挑選(上)第566章 封神榜(三)第530章 靈魂空間(三)第514章 新路(十三)第368章 疾風怒濤(下)第593章 殘酷世界(十二)第643章 寄宿的世界(十九)第390章 戰後應對(上)第426章 神之間的交易(下)第207章 驗證(中)第692章 上仙(三)第439章 煉金術士(中)第177章 銀河帝國(一)第675章 借劍復生(一)第655章 本源宇宙(五)第407章 殖民政策(下)第633章 寄宿的世界(九)第563章 三體世界總結第443章 王權和神權(下)第308章 督瑞爾的覆滅(下)第658章 本源宇宙(八)第484章 次元時代(十二)第458章 文明(上)第673章 神念之爭(三)第127章 生存危機(中)第569章 封神榜(六)第42章 抹殺場景(上)第416章 精神波動(上)第617章 殘酷世界(三十六)第309章 背後的真相(上)第270章 審判日(上)第177章 銀河帝國(一)第179章 銀河帝國(三)第176章 應對(下)第9章 兩步走第628章 寄宿的世界(四)第662章 本源宇宙(十二)第267章 末日審判(八)第95章 爭霸賽結束第17章 各自對策第598章 殘酷世界(十七)第370章 絞殺(下)第255章 試煉者的挑選(下)第531章 靈魂空間(四)第644章 寄宿的世界(二十)第501章 另一個主神(十)第521章 輪迴者(四)第598章 殘酷世界(十七)第40章 逃犯(中)第570章 封神榜(七)第148章 決勝(上)第81章 靈氣感應成第534章 十萬點的陷阱(一)第534章 十萬點的陷阱(一)第574章 封神榜(十一)第350章 官位(上)第109章 惡魔藥劑第366章 疾風怒濤(上)第382章 大戰之前(下)第278章 無上神國(下)第498章 另一個主神(七)第394章 全勝第26章 現實遊戲發佈(三)第576章 封神榜(十三)第114章 棋聖非聖 棋魔非魔第219章 統一非洲(中)第633章 寄宿的世界(九)第289章 暗黑破壞神(二)第447章 清理(下)第410章 統治(下)第226章 蟲洞危機(六)第80章 金星爲根本第104章 永恆堡壘第685章 借劍復生(十一)第108章 大惡魔加爾達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