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楊書心驚肉跳的跟了進去,因爲他是剛來,還沒適應這種身份的轉變呢,而校事府爲機要部門,當然要在董杭的身邊。

軍帳中,在楊書進去以後,董杭念其初犯,免仗責,下不爲例,這就是軍中的軍法。

楊書戰戰兢兢的站在一旁,所有人立時嚴肅,那是整齊的軍禮之拜!

“末將等參拜大都督!”

“諸將免禮,魏延魏將軍,你說說吧!”董杭說道。

“是,大都督!”魏延出列,走到圖前!

“大都督,諸位軍師、諸位將軍,校事府楊書楊將軍,諸位請看,我們現在的位置離涼州城有八十里!涼州城周圍地勢複雜,有祁連山脈阻斷,更有黃河各水系成爲阻擋我軍合圍涼州的天塹!”

“馬騰現在在哪?”

“馬騰在涼州城,自上次大敗,退回涼州以後,他收攏了本部人馬近萬衆,又兼併了韓遂駐軍約萬人,所以現在他的兵力差不多三萬,這還是馬騰軍,還有涼州本地的其他頭領,我們探得的,有差不多二十個,近五萬人。全集中在涼州城各險要之處!”

“這涼州本來就是民風彪悍,各處的小摩擦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這次聯合起來,只怕是他們想把這涼州徹底從朝廷的手中奪走,據涼州以求安身立命之所。”陳宮說道。

“現在又差不多八萬與我們對峙,他們佔據有利地勢,着實有些麻煩。”

“大都督,涼州爲一城扼五郡之地,兵家必爭,所以這仗必須打,一旦打通西涼,接下來便是一馬平川!”郭嘉說道。

董杭點點頭,說道:“打是肯定要打的,他們想據涼州自立,天下有那麼美的事嗎?”

“穿烏鞘嶺過古浪狹,便是涼州城,而烏鞘嶺憑高視下,易守難攻,現在已在馬騰的手裡!他派重兵佈於烏鞘嶺,阻斷了我們的進兵之路!”

“那周圍的地勢呢?”

“大都督,我們已經探查過了,周圍地勢太高,根本無法行軍。”

“諸位先生有什麼意見?”

“離間!”荀攸、陳宮、郭嘉三人幾乎是同時說出這兩個字。

“可是諸位先生,現在是他們佔據天塹,佔了絕對的優勢,再說,他們看到成宜三人的下場……”

“咳咳!”董杭乾咳一聲,黃忠往後看了看楊書,便沒再細說,接着說道:“前車之鑑,他們不會上第二次當吧。”

“是啊,老師,要是我,我也會謹慎!”王艮在後面說道。

“不,這用兵啊,虛虛實實,有句話說的好啊,寧做安世萬金侯,不做沙場斷頭魂,再說,馬騰有上次的大敗,已成驚弓之鳥,驚者,疑也!”荀攸說道。

“先生的意思是,只要讓馬騰的疑心病犯了,我們再尋找有利的戰機!”董杭說道。

“正是,我們只需要讓馬騰疑,同樣的計策,若是馬騰第二次上當,這纔是兵法集大成者,一旦他生疑,我們就可以找到打通西涼城的辦法。”郭嘉笑道。

董杭點點頭,說道:“可行,反正用離間計我們也沒什麼損失,就先這樣辦吧!八萬大軍,又成氣候了。”

“衆將聽令……”

楊書在最後面很緊張,這一來他是第一次參議軍政,這大帳中就應該算是朝廷最高的權利機構了,他從一個紈絝子弟,因爲一念的決定,一個不小心就進入了核心。

而且校事府,大都督爲什麼不給別人,單單給了自己,士爲知己者死……

這二來,他是真沒上過戰場,也不知道在下定什麼決心,猛的咬牙,直接出列!

“大都督,我有奏!”

董杭正要發佈軍令,突然聽到楊書的這句話,直接停下。

“說吧!”董杭說道。

楊書定了定神,組織了語言,說道:“大都督,幾位軍師,諸位將軍,烏鞘嶺控涼州之險地,非烏鞘嶺不可進涼州,我的舅父,就在烏鞘嶺上,我願親上烏鞘嶺!勸我舅父歸降大都督,他是楊衝部的三當家。”

“你可知你此時上烏鞘嶺會有多危險嗎?上面局勢複雜,據我們探得,馬騰吸取了教訓,還往各部派了人。而且陳沖部的大當家陳沖和馬騰有姻親關係!”魏延說道。

“你這上去是去送死!馬騰現在恨天策府大將軍,連帶着把程銀、成宜、張橫,還有你爹楊秋都給恨上了。”黃忠同樣說道。

“謝兩位將軍關心,不過大都督,我還是願意一試,當初先有大都督和魏將軍還有李暮將軍敢以二百三十人奇襲渙城,後有秦虎秦將軍以一人誘望縣三城六千大軍出城,這樣的英雄,我也想做。

再說,大都督,現在的局勢,烏鞘嶺必須要站隊,我覺得,該害怕和擔心的,只是陳沖這些頭領,他下面的人未必沒有歸降之意,我定會見機行事。”

楊書本來的緊張,隨着這些話說出來,他都覺得他離英雄那兩個字已經越來越近,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是真沒上過戰場,遠不知道他一旦上了烏鞘嶺,被抓住的話,那就是必死無疑。

“不行,太危險了!此計就此打住,你不必再言。”董杭擺擺手說道。

“大都督,你就讓我去吧,我只要見到我舅父,我就有把握讓他歸降,到時候裡應外合,烏鞘嶺必破!我願當衆立軍令狀。”楊書單膝拜道,此時此刻,他腦中構想着的都是在那個黑夜之時,董杭他們所做的英雄之事。

在這個熱血沸騰的年代裡,做一個英雄,就是他如今的夢想。

“軍令狀就不必了,你真的敢去?”

“我敢!請大都督將此事交與我們校事府!”楊書很堅決的說道。

董杭沉思,下面,諸將都在看着楊書,楊秋真有個好兒子,就這份氣魄,就比他爹強。

董杭看了看荀攸幾人……

“敢問,現在進入烏鞘嶺的關門已然封閉,任何人不得進出,你要如何進去?”陳宮問道。

“稟軍師,可以派和談使者,以重利麻痹陳沖,而我則隨使者進入,陳沖他們只識我父楊秋,卻不識我,只要讓我舅父看到我,他則會從中周旋使者和我的性命!而只要給了我時間,我就能說服我舅父!”

楊書心驚肉跳的跟了進去,因爲他是剛來,還沒適應這種身份的轉變呢,而校事府爲機要部門,當然要在董杭的身邊。

軍帳中,在楊書進去以後,董杭念其初犯,免仗責,下不爲例,這就是軍中的軍法。

楊書戰戰兢兢的站在一旁,所有人立時嚴肅,那是整齊的軍禮之拜!

“末將等參拜大都督!”

“諸將免禮,魏延魏將軍,你說說吧!”董杭說道。

“是,大都督!”魏延出列,走到圖前!

“大都督,諸位軍師、諸位將軍,校事府楊書楊將軍,諸位請看,我們現在的位置離涼州城有八十里!涼州城周圍地勢複雜,有祁連山脈阻斷,更有黃河各水系成爲阻擋我軍合圍涼州的天塹!”

“馬騰現在在哪?”

“馬騰在涼州城,自上次大敗,退回涼州以後,他收攏了本部人馬近萬衆,又兼併了韓遂駐軍約萬人,所以現在他的兵力差不多三萬,這還是馬騰軍,還有涼州本地的其他頭領,我們探得的,有差不多二十個,近五萬人。全集中在涼州城各險要之處!”

“這涼州本來就是民風彪悍,各處的小摩擦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這次聯合起來,只怕是他們想把這涼州徹底從朝廷的手中奪走,據涼州以求安身立命之所。”陳宮說道。

“現在又差不多八萬與我們對峙,他們佔據有利地勢,着實有些麻煩。”

“大都督,涼州爲一城扼五郡之地,兵家必爭,所以這仗必須打,一旦打通西涼,接下來便是一馬平川!”郭嘉說道。

董杭點點頭,說道:“打是肯定要打的,他們想據涼州自立,天下有那麼美的事嗎?”

“穿烏鞘嶺過古浪狹,便是涼州城,而烏鞘嶺憑高視下,易守難攻,現在已在馬騰的手裡!他派重兵佈於烏鞘嶺,阻斷了我們的進兵之路!”

“那周圍的地勢呢?”

“大都督,我們已經探查過了,周圍地勢太高,根本無法行軍。”

“諸位先生有什麼意見?”

“離間!”荀攸、陳宮、郭嘉三人幾乎是同時說出這兩個字。

“可是諸位先生,現在是他們佔據天塹,佔了絕對的優勢,再說,他們看到成宜三人的下場……”

“咳咳!”董杭乾咳一聲,黃忠往後看了看楊書,便沒再細說,接着說道:“前車之鑑,他們不會上第二次當吧。”

“是啊,老師,要是我,我也會謹慎!”王艮在後面說道。

“不,這用兵啊,虛虛實實,有句話說的好啊,寧做安世萬金侯,不做沙場斷頭魂,再說,馬騰有上次的大敗,已成驚弓之鳥,驚者,疑也!”荀攸說道。

“先生的意思是,只要讓馬騰的疑心病犯了,我們再尋找有利的戰機!”董杭說道。

“正是,我們只需要讓馬騰疑,同樣的計策,若是馬騰第二次上當,這纔是兵法集大成者,一旦他生疑,我們就可以找到打通西涼城的辦法。”郭嘉笑道。

董杭點點頭,說道:“可行,反正用離間計我們也沒什麼損失,就先這樣辦吧!八萬大軍,又成氣候了。”

“衆將聽令……”

楊書在最後面很緊張,這一來他是第一次參議軍政,這大帳中就應該算是朝廷最高的權利機構了,他從一個紈絝子弟,因爲一念的決定,一個不小心就進入了核心。

而且校事府,大都督爲什麼不給別人,單單給了自己,士爲知己者死……

這二來,他是真沒上過戰場,也不知道在下定什麼決心,猛的咬牙,直接出列!

“大都督,我有奏!”

董杭正要發佈軍令,突然聽到楊書的這句話,直接停下。

“說吧!”董杭說道。

楊書定了定神,組織了語言,說道:“大都督,幾位軍師,諸位將軍,烏鞘嶺控涼州之險地,非烏鞘嶺不可進涼州,我的舅父,就在烏鞘嶺上,我願親上烏鞘嶺!勸我舅父歸降大都督,他是楊衝部的三當家。”

“你可知你此時上烏鞘嶺會有多危險嗎?上面局勢複雜,據我們探得,馬騰吸取了教訓,還往各部派了人。而且陳沖部的大當家陳沖和馬騰有姻親關係!”魏延說道。

“你這上去是去送死!馬騰現在恨天策府大將軍,連帶着把程銀、成宜、張橫,還有你爹楊秋都給恨上了。”黃忠同樣說道。

“謝兩位將軍關心,不過大都督,我還是願意一試,當初先有大都督和魏將軍還有李暮將軍敢以二百三十人奇襲渙城,後有秦虎秦將軍以一人誘望縣三城六千大軍出城,這樣的英雄,我也想做。

再說,大都督,現在的局勢,烏鞘嶺必須要站隊,我覺得,該害怕和擔心的,只是陳沖這些頭領,他下面的人未必沒有歸降之意,我定會見機行事。”

楊書本來的緊張,隨着這些話說出來,他都覺得他離英雄那兩個字已經越來越近,嗯,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是真沒上過戰場,遠不知道他一旦上了烏鞘嶺,被抓住的話,那就是必死無疑。

“不行,太危險了!此計就此打住,你不必再言。”董杭擺擺手說道。

“大都督,你就讓我去吧,我只要見到我舅父,我就有把握讓他歸降,到時候裡應外合,烏鞘嶺必破!我願當衆立軍令狀。”楊書單膝拜道,此時此刻,他腦中構想着的都是在那個黑夜之時,董杭他們所做的英雄之事。

在這個熱血沸騰的年代裡,做一個英雄,就是他如今的夢想。

“軍令狀就不必了,你真的敢去?”

“我敢!請大都督將此事交與我們校事府!”楊書很堅決的說道。

董杭沉思,下面,諸將都在看着楊書,楊秋真有個好兒子,就這份氣魄,就比他爹強。

董杭看了看荀攸幾人……

“敢問,現在進入烏鞘嶺的關門已然封閉,任何人不得進出,你要如何進去?”陳宮問道。

“稟軍師,可以派和談使者,以重利麻痹陳沖,而我則隨使者進入,陳沖他們只識我父楊秋,卻不識我,只要讓我舅父看到我,他則會從中周旋使者和我的性命!而只要給了我時間,我就能說服我舅父!”

“的確可行。”郭嘉說道。

“來人,傳校事府李信四人,以及那兩個書生!王艮,去備重禮,寫和談書,許諾陳沖事成之後,他任西涼武威郡郡守!”

“是,大都督!”

“楊書,你起來吧!”

“大都督可同意了?”楊書問道。

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的初戀呢?第一百五十六章 關口第二十六章 用人不疑第六十五章 上朝第三百九十八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張魯求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時局第四百八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允和呂布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權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關第四十六章 我們投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一個傻孩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賞之下第四百三十九章第九十一章 僅此而已第五百零三章第三百八十章第五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都去戰場第三百六十章 益州內亂第四百四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二十五章第十三章 翻牌子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三百九十章第四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章 東望(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烏鞘嶺上第四百零九章第八十二章 全兵皆民第三百一十一章 前線第五百零六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夷三族第四百二十七章第三百六十章 益州內亂第四百二十章第五十七章 日久生情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職責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議(三)第一百零八章 過來,小強盜!(求收藏推薦)第五百零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扼其要害第四百零六章第三百零五章 就你了第二百零五章 何謂知音第二百六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三百零三章 發兵第四百七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三章第三十八章 有了組織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旻的打算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晚上的行動第三百章 巾幗不讓鬚眉(四)第三百八十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戰局第一章 董杭第三百九十一章第四百八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收第三百九十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民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河東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見河東第二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三)第二十三章 義子和義女第十九章 賈詡毒計第三百九十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誤傷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的初戀呢?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零三章第四百九十三章第四百五十五章第六十章 棄嬰第一百零七章 官道第六十一章 下一個目標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河東第一百四十七章 誰做漁翁誰做魚?第二百一十三章 盛世會寧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儒回朝第一百零五章 我要等一個人第八十七章 來之不易第二百五十八章 父子所見略同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也有個照應第四百五十九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的初戀呢?第一百五十六章 關口第二十六章 用人不疑第六十五章 上朝第三百九十八章第三百六十一章 張魯求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時局第四百八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允和呂布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四百五十九章第五十三章 天子之權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關第四十六章 我們投降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一個傻孩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賞之下第四百三十九章第九十一章 僅此而已第五百零三章第三百八十章第五百二十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都去戰場第三百六十章 益州內亂第四百四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二十五章第十三章 翻牌子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三百九十章第四百零五章第一百二十章 東望(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烏鞘嶺上第四百零九章第八十二章 全兵皆民第三百一十一章 前線第五百零六章第四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夷三族第四百二十七章第三百六十章 益州內亂第四百二十章第五十七章 日久生情第三百九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職責第一百三十一章 公議(三)第一百零八章 過來,小強盜!(求收藏推薦)第五百零七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扼其要害第四百零六章第三百零五章 就你了第二百零五章 何謂知音第二百六十八章 會師第三百六十八章第三百零三章 發兵第四百七十二章第四百六十三章第三十八章 有了組織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旻的打算第三百八十九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晚上的行動第三百章 巾幗不讓鬚眉(四)第三百八十章第二百一十七章 戰局第一章 董杭第三百九十一章第四百八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收第三百九十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民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第二關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河東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見河東第二百八十二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三)第二十三章 義子和義女第十九章 賈詡毒計第三百九十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誤傷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的初戀呢?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朝堂第四百零三章第四百九十三章第四百五十五章第六十章 棄嬰第一百零七章 官道第六十一章 下一個目標第二百七十七章 到達河東第一百四十七章 誰做漁翁誰做魚?第二百一十三章 盛世會寧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儒回朝第一百零五章 我要等一個人第八十七章 來之不易第二百五十八章 父子所見略同第四百八十二章第四百四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一章 也有個照應第四百五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