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收

“放心吧,我們再三天之後就到長安了,等有空啊,我給你們在長安辦一場拋繡球招親。”董杭說道,可以不管別人,怎麼能不管你們呢。

“切。”

“咦,不對,是比武招親,這樣才能符合你們的身份吧。”

“大將軍,我們不是說了嗎,我們就看上你了。”

“那你們這是非要驗證那句話嗎?”

“什麼話?”

“防火防盜防閨密唄。”董杭笑道,這可是後世的流行詞彙,現在都教給你們了。

“公子,崔公找您!”有親衛兵過來說道。

“好,我馬上就過去。”董杭轉頭往崔琰車駕的方向看了一下,控制着馬兒稍停。

“記住了嗯。”董杭又對吳憂的四個閨密笑道。

“大將軍,你趕緊去忙你的正事吧。”

“好吧,漫漫長路,就由宋將軍和你們聊聊天。等我一會回來,我們接着再聊。”董杭朝她們揮手,嗯,還是不用撩吳憂的四個閨密了,自己家裡的都還沒顧的過來呢,再說了,要真撩了,吳憂非打死自己不可。

騎馬來到崔琰的車駕旁邊,車駕稍停,董杭下馬以後上車駕,這車駕就比馬車大了些,裡面的裝飾並不是董杭一直坐的那種車駕,他的車駕那是極度奢華,而董家最不缺的,就是錢。

車駕裡面,就是縱向的兩排長椅,中間有一個固定在車駕上的案桌。

崔琰正要站起迎接,董杭直接扶住崔琰,這裡的空間本來就不寬裕,再說了,他也不必來這些虛的。

“崔公,這裡空間有限,我們就不必那樣客套了,哪怕這是禮,但是我的禮,那是放在心裡去尊重的。”董杭說着便坐到了崔琰的對面。

“大將軍之胸襟和氣魄,我還沒有遇到第二個人。”

“崔公把我想的太完美了,我可不是聖人,這在長安啊,要是我看誰不順眼的話,我也照樣會以那種紈絝的官二代的姿態去示威。”董杭隨意的說道,這世上又豈會有完美的人,董杭反正覺得自己的缺點挺多的,他只是隨性,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時代的不同。

因爲在他原本的那個年代裡,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則更加的隨意,不像現在那樣的麻煩。

而來到這裡,他爹本來就已經登上那高峰,可以說,他只需要扼殺那些威脅董家的人,其它的,他因爲他爹的關係,所以並不需要刻意去奉承誰,所以他爹算是給了他可以隨心所欲的資本。

“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大將軍之胸襟和氣魄,這也怪不得大將軍可以平定西涼,西涼馬騰韓遂若真有氣魄,西涼八部就不會被大將軍一一分化。我觀前線戰局,豫州之戰,袁術必敗,因爲有氣魄之人,那就有足夠的膽量。大將軍敢在前線膠着狀態下回長安,那就證明大將軍早已佈置好了一切,或者坐等天時,或者坐等袁術軍心大亂,只是我不知道大將軍具體在等什麼。若我所料不錯,應該是後者,大將軍是在拖延這場戰事,拖到過年之時。敵之思鄉之情起,我則趁勢進攻。”

董杭點點頭,崔琰雖然不擅兵事,但這歷史上的成名人物,其心思的縝密程度,不擅兵事,卻識人心,而人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時局。

“我送給袁術的大軍一首民謠,就等着他軍心大亂呢,現在敵我雙方,各占城池攻守,隨着張濟在兗州打退了陶謙,張濟從兗州出兵在前線分袁術之兵,我軍要佔據城池,他想要攻下城,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軍想攻城也不易,所以大將軍這是攻心爲上。”

“不止如此。”

“噢?”

“我還要逼反袁術,讓他成爲衆矢之的,那傳國玉璽必在袁術之手,如他在豫州損兵折將,他爲穩定軍心,必有稱帝之心,更何況,我在他的後方散佈流言,他必反。”董杭說道。

“借勢,袁術若反,諸候羣起而攻之,他必亡。”崔琰說了一句,他現在算是摸清了董杭的能力,其心思手段,雖然僅有十七歲,豈是袁術可比。

大將軍之名,名不虛傳,單看這一手謀劃就可以說明問題,而且還是環環相扣,根本不會給袁術喘息的機會。

“同時,也藉此機會,讓大家的夢都醒醒,還想着各路諸候都是漢臣,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崔琰重重的嘆氣,真的,事到如今,其實只要能看清這時局的人,心中都明白,天下諸候,向漢之人又有幾人,只不過時機未到,大家都不敢公然背漢而已。

“崔公,你是明白人,所以和明白人講話,我不喜歡說話的時候,說一半藏一半,其實,我真沒什麼好藏的,只不過現在大家明白,心中卻還有那一絲的期待而已,以爲除掉我董家,那麼這大漢天下會玉宇澄清,漢室江山會雨過天睛,其實不過都是一些自欺欺人的虛言。我從不講虛言。”

崔琰點點頭,董杭說的,他自然是明白的,如果一心想要得到什麼,那麼等真的得到了,你會發現你失去的,會比得到的更多。

這些都是至理,或許除掉了董家,天下因無主,便會羣雄逐鹿。

他雖然向漢,但不得不承認,只有董家現在能夠鎮的住各路諸候,董家若亡,天下必亂。

只不過這些大逆的話,崔琰心裡明白,他是不會說出來的。而他能做的,只是匡正而已,若董家不背漢,那麼董家或許將來會是大漢的忠臣。

“崔公放心,我曾經向荀攸,陳宮,鍾繇保證過,我父子兩代絕不背漢自立,這一點我也同樣可以向你保證,我們父子倆都做過漢室的臣子,又怎麼能背漢而讓我董家的列祖列宗受這千古罵名。再說了,我明人不說暗話,我董家根本沒必要去背漢自立。”董杭笑道。

“這倒是事實。”崔琰同樣笑了一聲,董家一手遮天,和做皇帝真沒什麼區別,所差的就是個名而已。

......

“放心吧,我們再三天之後就到長安了,等有空啊,我給你們在長安辦一場拋繡球招親。”董杭說道,可以不管別人,怎麼能不管你們呢。

“切。”

“咦,不對,是比武招親,這樣才能符合你們的身份吧。”

“大將軍,我們不是說了嗎,我們就看上你了。”

“那你們這是非要驗證那句話嗎?”

“什麼話?”

“防火防盜防閨密唄。”董杭笑道,這可是後世的流行詞彙,現在都教給你們了。

“公子,崔公找您!”有親衛兵過來說道。

“好,我馬上就過去。”董杭轉頭往崔琰車駕的方向看了一下,控制着馬兒稍停。

“記住了嗯。”董杭又對吳憂的四個閨密笑道。

“大將軍,你趕緊去忙你的正事吧。”

“好吧,漫漫長路,就由宋將軍和你們聊聊天。等我一會回來,我們接着再聊。”董杭朝她們揮手,嗯,還是不用撩吳憂的四個閨密了,自己家裡的都還沒顧的過來呢,再說了,要真撩了,吳憂非打死自己不可。

騎馬來到崔琰的車駕旁邊,車駕稍停,董杭下馬以後上車駕,這車駕就比馬車大了些,裡面的裝飾並不是董杭一直坐的那種車駕,他的車駕那是極度奢華,而董家最不缺的,就是錢。

車駕裡面,就是縱向的兩排長椅,中間有一個固定在車駕上的案桌。

崔琰正要站起迎接,董杭直接扶住崔琰,這裡的空間本來就不寬裕,再說了,他也不必來這些虛的。

“崔公,這裡空間有限,我們就不必那樣客套了,哪怕這是禮,但是我的禮,那是放在心裡去尊重的。”董杭說着便坐到了崔琰的對面。

“大將軍之胸襟和氣魄,我還沒有遇到第二個人。”

“崔公把我想的太完美了,我可不是聖人,這在長安啊,要是我看誰不順眼的話,我也照樣會以那種紈絝的官二代的姿態去示威。”董杭隨意的說道,這世上又豈會有完美的人,董杭反正覺得自己的缺點挺多的,他只是隨性,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時代的不同。

因爲在他原本的那個年代裡,人和人之間的交流則更加的隨意,不像現在那樣的麻煩。

而來到這裡,他爹本來就已經登上那高峰,可以說,他只需要扼殺那些威脅董家的人,其它的,他因爲他爹的關係,所以並不需要刻意去奉承誰,所以他爹算是給了他可以隨心所欲的資本。

“能夠正視自己的缺點,單單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大將軍之胸襟和氣魄,這也怪不得大將軍可以平定西涼,西涼馬騰韓遂若真有氣魄,西涼八部就不會被大將軍一一分化。我觀前線戰局,豫州之戰,袁術必敗,因爲有氣魄之人,那就有足夠的膽量。大將軍敢在前線膠着狀態下回長安,那就證明大將軍早已佈置好了一切,或者坐等天時,或者坐等袁術軍心大亂,只是我不知道大將軍具體在等什麼。若我所料不錯,應該是後者,大將軍是在拖延這場戰事,拖到過年之時。敵之思鄉之情起,我則趁勢進攻。”

董杭點點頭,崔琰雖然不擅兵事,但這歷史上的成名人物,其心思的縝密程度,不擅兵事,卻識人心,而人心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時局。

“我送給袁術的大軍一首民謠,就等着他軍心大亂呢,現在敵我雙方,各占城池攻守,隨着張濟在兗州打退了陶謙,張濟從兗州出兵在前線分袁術之兵,我軍要佔據城池,他想要攻下城,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我軍想攻城也不易,所以大將軍這是攻心爲上。”

“不止如此。”

“噢?”

“我還要逼反袁術,讓他成爲衆矢之的,那傳國玉璽必在袁術之手,如他在豫州損兵折將,他爲穩定軍心,必有稱帝之心,更何況,我在他的後方散佈流言,他必反。”董杭說道。

“借勢,袁術若反,諸候羣起而攻之,他必亡。”崔琰說了一句,他現在算是摸清了董杭的能力,其心思手段,雖然僅有十七歲,豈是袁術可比。

大將軍之名,名不虛傳,單看這一手謀劃就可以說明問題,而且還是環環相扣,根本不會給袁術喘息的機會。

“同時,也藉此機會,讓大家的夢都醒醒,還想着各路諸候都是漢臣,那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崔琰重重的嘆氣,真的,事到如今,其實只要能看清這時局的人,心中都明白,天下諸候,向漢之人又有幾人,只不過時機未到,大家都不敢公然背漢而已。

“崔公,你是明白人,所以和明白人講話,我不喜歡說話的時候,說一半藏一半,其實,我真沒什麼好藏的,只不過現在大家明白,心中卻還有那一絲的期待而已,以爲除掉我董家,那麼這大漢天下會玉宇澄清,漢室江山會雨過天睛,其實不過都是一些自欺欺人的虛言。我從不講虛言。”

崔琰點點頭,董杭說的,他自然是明白的,如果一心想要得到什麼,那麼等真的得到了,你會發現你失去的,會比得到的更多。

這些都是至理,或許除掉了董家,天下因無主,便會羣雄逐鹿。

他雖然向漢,但不得不承認,只有董家現在能夠鎮的住各路諸候,董家若亡,天下必亂。

只不過這些大逆的話,崔琰心裡明白,他是不會說出來的。而他能做的,只是匡正而已,若董家不背漢,那麼董家或許將來會是大漢的忠臣。

“崔公放心,我曾經向荀攸,陳宮,鍾繇保證過,我父子兩代絕不背漢自立,這一點我也同樣可以向你保證,我們父子倆都做過漢室的臣子,又怎麼能背漢而讓我董家的列祖列宗受這千古罵名。再說了,我明人不說暗話,我董家根本沒必要去背漢自立。”董杭笑道。

“這倒是事實。”崔琰同樣笑了一聲,董家一手遮天,和做皇帝真沒什麼區別,所差的就是個名而已。

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的日常第三百五十五章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禍及天下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調關羽第三百五十七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崔琰同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震懾(二)(改)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一個年第三百七十四章第六十九章 從未被超越第一百五十三章 消寂第四十三章 無軍功,何以掌三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念其恩第四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平靜之後第三百零四章 進兗州第五十八章 正好挑撥挑撥第一百二十三章 家成別人的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儒回朝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五十章 無恥的推理第一百零七章 官道第二百章 報仇的方法第三百七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二章第四百一十一章第三百零一章 巾幗不讓鬚眉(五)第五十二章 諸位請第一百一十三章 扼其要害第四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六十七章 全殺第八十七章 來之不易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八十四章 攻破十二寨第九十二章 你可以走了第二章 就怕你沒有弱點!第二百九十八章節巾幗不讓鬚眉(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騰之敗(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袁術敗第三百二十八章 別讓她胡鬧第十九章 賈詡毒計第四百二十一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袁術退軍第四百七十三章第四百二十一章第六十九章 從未被超越第五百零七章第三百二十章 見故人第五百二十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七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零七章第一百零九章 你才燒糊塗了!第七十九章 離間計四百三十六章第九十章 哪有那麼複雜?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三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九十章 大決戰(五)第三十七章 不算犯規吧?第五百一十五章第四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震懾(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三百零五章 就你了第四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調兵西征第三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十日後議兵第四百八十七章第五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二十四章第一百零六章 喜訊第四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能相容第六十章 棄嬰第九十四章 晚上的行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想去徐州!第四百六十四章第九十章 哪有那麼複雜?第八十九章 使勁搶第八十四章 進入望谷第三百一十八章 第一局第二百八十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六十五章 東線戰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四百零六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親賢第四百六十九章
第一百八十五章 重賞之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家的日常第三百五十五章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二百一十五章 禍及天下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調關羽第三百五十七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和崔琰同行第一百三十四章 震懾(二)(改)第一百九十六章 第一個年第三百七十四章第六十九章 從未被超越第一百五十三章 消寂第四十三章 無軍功,何以掌三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感念其恩第四百五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平靜之後第三百零四章 進兗州第五十八章 正好挑撥挑撥第一百二十三章 家成別人的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李儒回朝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二百五十九章 上中下三策第五十章 無恥的推理第一百零七章 官道第二百章 報仇的方法第三百七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二章第四百一十一章第三百零一章 巾幗不讓鬚眉(五)第五十二章 諸位請第一百一十三章 扼其要害第四百六十二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六十七章 全殺第八十七章 來之不易第二百四十五章 金蟬脫殼第二百八十四章 攻破十二寨第九十二章 你可以走了第二章 就怕你沒有弱點!第二百九十八章節巾幗不讓鬚眉(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馬騰之敗(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袁術敗第三百二十八章 別讓她胡鬧第十九章 賈詡毒計第四百二十一章第三百五十一章 袁術退軍第四百七十三章第四百二十一章第六十九章 從未被超越第五百零七章第三百二十章 見故人第五百二十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七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零七章第一百零九章 你才燒糊塗了!第七十九章 離間計四百三十六章第九十章 哪有那麼複雜?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寸進尺第二百三十六章第四百九十七章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九十章 大決戰(五)第三十七章 不算犯規吧?第五百一十五章第四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六章 震懾(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會師第三百零五章 就你了第四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調兵西征第三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十日後議兵第四百八十七章第五百三十三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二十四章第一百零六章 喜訊第四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六十四章 出征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能相容第六十章 棄嬰第九十四章 晚上的行動第一百四十四章 想去徐州!第四百六十四章第九十章 哪有那麼複雜?第八十九章 使勁搶第八十四章 進入望谷第三百一十八章 第一局第二百八十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六十五章 東線戰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追擊第四百零六章第二百二十六章 親賢第四百六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