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一百多年,荀蘭因又怎麼會不瞭解自己的丈夫,心硬如鐵,爲達目地不責手段,大義滅親的事,他又不是幹不出來。
剛纔答應讓齊靈雲成爲祖師的侍女,不光是爲了幫助自己的丈夫,更是爲了將來有機會可以救下自己的兩個拜在佛門的孩子。
天數亂成這樣,現在這兩個孩子與其說是拜入佛門,還不如說是在佛門中當人質。
將來如果有了衝突,這兩人孩子就是威脅自己和丈夫最好的人選。
可瞭解丈夫的她如何不知道,爲了大義,妙一真人齊漱溟身爲峨嵋派的掌門,絕不會低頭,最後吃虧的,必然是自己的兩個孩子。
而在另一邊,白素貞靜靜的坐在一地,如同一個雕塑一樣,無比的聖潔。
但眼中,兩行清淚卻忍不住從眼中冒了出來。
在天外神山之中,以她的修爲境界最高,自然可以聽清周圍所有的一切。
自己人還在公子身邊,別人就已經忍不住想要在給公子送一個侍女了。
想到自己明明是公子從佛門手中救下性命的,但在別人眼中,居然成了公子從佛門中強搶來的了。
師父所教導的善良,自己看到別人受傷時的不忍心,卻偏偏成了公子討厭自己的理由,現在白素貞是真的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了。
白素貞可以明顯感覺到,無論是公子,還是這些峨嵋派的修煉者,明顯都與自己格格不入。
甚至她都可以感覺到,這一次回去之後,恐怕公子就會將自己從身邊趕走,不要自己這個處處與他作對的侍女了。
但想到每次看到別人受到傷害,自己就忍不住想要幫助對方,這種心情根本無法抑制,白素貞就忍不住悲從心來。
張寶玉如果明白白素貞現在的狀態,必然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爲他太早將白素貞從青城山中帶出來所造成的。
原本白素貞渡劫之後,無法成仙,這纔到了外面遊歷,直到碰到許仙。
這其中,遊歷之中的所見所聞,讓白素貞變成了敢愛敢恨的白娘子。
但因爲太早被張寶玉從青城山中帶出來,現在的白素貞天性善良,又被黎山老母用佛門洗腦式的教育過。
加上本身的境界要高於張寶玉,正是最有主見的時候。
這樣的女人,如果張寶玉呆在大華世界之中,不到其它世界去,自然是最好的侍女人選。
但帶到新的世界,自己的修爲又不佔優的情況下,如果碰到意外,就是一包火藥,天知道什麼時候會炸傷了自己。
不到一天時間,玄真子就滅了不夜城的錢家。
雖然下手無情,但玄真子也知道。
如果是天數還沒有亂的時候,象錢家這樣的家族門派,給一個加入峨嵋派的名額,就可以收爲已用。
可現在,峨嵋派都已經躲到了天外神山,以峨嵋弟子一向天下第一的性格,將來必然會被不夜城發現。
爲了減少意外發生,清理南極的修煉者,對現在的峨嵋派來說,就是勢在必行。
因爲峨嵋派弟子太多,如今的天外神山中,根本沒有修煉的條件,爲了等待峨嵋派弟子恢復,張寶玉一個人坐在一處山頂上,拿着一本遮天世界的道法看着。
雖然講的同樣是天地大道,但不同世界之間的道書,對同一種道所寫卻完全不同。
遮天世界上承完美世界,可以說是從等級更高的世界中掉下來的。
其中的道書也是完美世界中當年的修煉者所寫的對道的理解,與張寶玉在其它世界中所見的道書完全不同。
與其它世界相比,這種道更加的直接,蠻荒,但也更爲高深。
張寶玉現在,依然在看着各大聖地中,比較基礎的一些東西。
但就是這些比較基礎的道書,每一次看,都能讓他有新的收穫。
現在張寶玉甚至可以肯定,遮天雖然是三階世界,但完美世界,卻絕對是四階的世界。
提前得到更高一個等級世界的道書,對一個修煉者來說,比得到一件仙器,要更爲重要。
所以張寶玉看的也是極爲投入。
一邊看甚至一邊感嘆,自己在以前居然沒有發現這些東西。
相比這些道書,從遮天世界得到的一切法寶和修煉功法,對張寶玉來說,已經變的完全不重要。
妙一真人齊漱溟帶着剛剛回來的玄真子來見張寶玉的時候,就是張寶玉完全投入到道書之中的時候。
張寶玉坐在哪裡,與周圍的天地自然完美和諧的融合在一起。
以兩人的境界,甚至可以清晰的感覺到,張寶玉僅僅是坐在哪裡,就彷彿是世界的中心。
整個世界的法則,都清晰的出現在張寶玉的面前,與張寶玉做着交流。
以齊漱溟和玄真子的境界,看到這一刻的張寶玉,也不禁輕輕的跪在張寶玉面前,不敢在說一句話。
兩人修煉到現在的境界,也是用了上百年的時間,其間什麼樣的人物沒有見過。
但這種僅僅是坐在一地看道書,就可以讓法則自然的出現在面前,甚至不時投入到自己身體之中的事,也是第一次看到。
簡直如同是神話一樣,如果是沒有見過張寶玉以前,這樣的事情,恐怕無論是誰說,兩人都不可能相信。
看到這樣的景象,讓兩人也是不禁感嘆,怪不得可以被道祖收爲弟子。
也讓妙一真人齊漱溟更是堅定的下定決心,一定要將齊靈雲送到張寶玉身邊。
在這樣的人物身邊,有一個自己人,將來對自己定然有着無數的好處。
這兩人卻不知道,張寶玉所修煉的遮天法,在四極境界,本來就要將身體寄託在天地大道。
但張寶玉修煉的時候,因爲可以穿越不同的世界,每一個世界的道都不是不同的,所以將自己的身體寄託在了自己的金丹之上。
每一次修煉遮天法,本來就是一個身體與天地法則相互交流的過程,在感悟天地的時候,自然可以帶動周圍的天地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