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七章 朱升再訪

應天府。

一個滴水成冰的日子。外面雪花飄飄,屋內熱氣騰騰。

朱元璋召集衆將士商議國家大事。此時的朱元璋還沒有做大,面臨着張士誠和陳友諒的兩面夾擊。

這個時候,朱升把文奎提了出來:“信州府的文奎,不爭霸,不稱王。連續兩次打退朝廷圍剿,手握三十萬重兵,卻一直保持着低調。更爲重要的是,此人十分關心民間疾苦,積極創辦醫院、學校、福利院,受到當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投奔和響應者甚衆。我認爲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才。”

朱元璋平時也多次耳聞文奎的善舉,朱升上次投遞書信,回來後對文奎讚不絕口。這次又提起他。不過,朱元璋的心態已變。他不再覺得文奎是一個人才,而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朱升,像文奎這樣的人才,如若不爲我所用,不如除之而後快!此人一旦做大,畢然會成一個無比辣手的對手。張士誠器量太小,終將難成大器。陳友諒混世梟雄,心裡陰暗,不得人心。而文奎開明賢聖,廣獲民衆擁戴,必然會成爲和我等爭霸天下的強勁對手。”

“主公,我認爲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我們的策略,應該是廣攬天下英才,成就一番偉業。要除,也應該是先除張士誠、陳友諒,剪除異己,壯大實力。等到做大做強,文奎也就不足爲慮。如果我們傾盡全力,可以滅掉文奎,但最終的結果是兩敗俱傷。”

殺人一千,自損八百。要想笑到最後,必須是每一次擴張,都要有領土和人口上的紅利。若不如此,只會越戰越弱,最後自取滅亡。朱元璋把朱升的話聽進去了,親自修書一封,邀請文奎赴應天府共謀大業。

朱升帶着朱元璋的書信,再次拜該文奎。文奎打開書信一看,頓時頭皮發麻。老朱這個人,奪取天下之後,爲了鞏因朱家王朝的地位,把功臣殺盡。如果自己去投奔他,等於自投羅網。

朱升看見文奎眉頭緊鎖,不由露出一絲不安。對於文奎的聖賢,民間傳得很厲害,但實際上他的秉性究竟如何,自己並沒有底數。

而且彼此以前並無感情基礎,萬一文奎翻臉,自己就會人頭落地。

“朱先生,感謝你和你家主公盛情邀請。此事實在太大,我一個人作不了主。必須召集衆將商議,三思而後行。還請你回去告訴你家主公,此事急不得。”

“文先生,我家主公實乃愛慕您的雄才偉略。再說,我們都是紅巾軍,出發點爲了推翻元朝統治,建立咱們漢人的政權。我家主公沒有惡意。”

“這是當然。天下紅巾軍,都是一家人嘛。只是此事關係到三十萬將士的出路,不能由我一個人說了算。這個道理,相信你懂的。”

送走朱升,文奎已是坐臥不安。不要說三十多萬將士,自己這一關都過不去。朱元璋成就霸業之後,真可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好不容易穿越到這個亂世,不替自己着想,也要爲手下的將士着想。朱元璋所謂的“誠邀”,和勸降又有什麼區別?

朱升走後,文奎召開了一次大隊長以上的會議,會議的目的就是想聽一聽衆將的意見。話題一經拋出,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合作?這輩子都不可能合作!

衆將的意見幾乎一邊倒,必須幹自己的。聯手打元軍可以,投降,那是不可能的。

朱升一走,文奎這邊數月沒有消息,就像石沉大海一般。

朱元璋沒有得到文奎的回信,知道事情果然像他預料的一樣。朱升擔心朱元璋會拿文奎開刀,只有一個勁地勸,防止強手交兵,兩敗俱傷。

而對於文奎來說,備戰之事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軍事訓練是部隊生存的常態。能戰方能止戰。信州府周邊強者如雲,一個個都在虎視耽耽,文奎要求手下將士,就算打個盹,那也要睜開一隻眼睛。

轉眼間就到了至正十七年。大元的江山仍然支離玻碎。

被衆多紅巾軍和大小土匪割劇的版圖,一個個都沒有實力一統天下,便玩起了互相兼併的遊戲。通過兼併實現諸多勢力的此消彼長。

而文奎的版圖既沒有擴大,也沒有縮小,始終保持着社會穩定,經濟繁榮,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平平安安,免受了兵荒馬亂之苦。

短短數年間,信州府的人口由原來了三十多萬發展到六十多萬人。

居安思危。文奎很清楚地意識,社會安定的信州,其實潛藏着無限危機。這危機都在暗處,它們在醞釀,在發酵,總有一天會如火山一樣爆發。

至正十七年夏天。

某日。文奎午睡剛醒,門僮通報,三江商行大掌櫃杜新銳來訪。

杜新銳一見到文奎,立即從袖間掏出一封書信。文奎接過書信一看,原來是一封檢舉信。檢舉的對象竟然是李滔!

原來,杜新銳盤點帳目,竟然發現有四十萬兩白銀的貨款被李滔私吞了。李滔通過虛報貨物價格的辦法,簡直降低了貨物利潤,損公肥私,還把手下五名黑鷹隊員給帶壞了。因爲李滔並沒有私自一個人吞掉貨款,而是平分贓款,把所有人都拉下了水。

文奎一看,臉都氣青了。難怪杜新京要私下會見他。如果他敢在平江發作,估計性命難保。李滔和他的手下,要弄死一個杜新京,還不是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

杜新京問:“老大,怎麼辦?”

文奎略思片刻,沉聲道:“既然張士誠的人已經沒有把你們作爲鬥爭的重點,那就把李滔和黑鷹小組調回來吧。”

說這話時,文奎的內心竟然浮起一絲殺意。

“老大,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如果李滔覺察到什麼危險氣息,乾脆把我殺掉,然後潛逃,事情可就鬧大了。”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如果真的發生,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不過,我會盡力避免災難發生。回去之後,你只當一切沒有發生,李滔的事,我另有安排。”

第五十一章 抓住一個第三四三章 消失第二九四章 不想打仗第一0一章 我要擴張第一七三章 擲彈筒第二0七章 失蹤第三五八章 越獄第一九二章 慧緣師父第十八章 變臉王第九十二章 雙贏第二二九章 不如當俘虜第三00章 專捏軟柿子第八十六章 怒燒怡紅院第一八四章 官匪一家第二三八章 處決第二九八章 救人第五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一九七章 出大事了第二00章 勸殺第二九三章 亂世英雄第二八六章 士別三日第六十章 劫難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四一三章 舉報第一六四章 孟非來了第二五一章 十萬火急第一二六章 壞消息第四一0章 準備搶劫第四一六章 偷襲失敗第六十一章 老族長第一0四章 內鬼第三0八章 兄弟一場第二一三章 出手第三五六章 做人的哲理第三七七章 江湖郎中第一七八章 教訓第四二九章 大戰開打!第三十章 山大王第三九六章 被打臉的感覺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二九三章 亂世英雄第一一一章 差點被抓第五十六章 魔術大師第三十七章 贈槍第二一九章 那日鬆第十七章 這片田姓文第二二一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一六一章 深夜拜訪第一0七章 血腥的生日第三七七章 江湖郎中第一九三章 爆炸第三七八章 憨厚的老鄉第二十四章 夜襲第一五0章 酒文化第一六六章 去偵察第六十八章 烏鴉叫了第一九九章 準備救人第四0五章 勸降第一八七章 痛苦的抉擇第三一六章 機動隊第五十一章 抓住一個第二一0章 凌雲壯志第三七七章 江湖郎中第一一七章 又殺一人第八十七章 寶林寺第四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00章 專捏軟柿子第二0八章 打死一條狗第十一章 我的女人誰敢動?第一八七章 痛苦的抉擇第一二0章 一個青光眼老人第一五六章 虛張聲勢第三七七章 江湖郎中第三一三章 勸降第二九四章 不想打仗第二六二章 思想也是武器第五十九章 驚魂第三四八章 替朋友出頭第二五八章 伏擊戰第三八五章 突圍第二一五章 甘拜下風第三二六章 買不如搶第六十八章 烏鴉叫了第一九三章 爆炸第八十七章 寶林寺第九十八章 鹽官第一六三章 其其格的疑問第二七0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三九四章 中秋夜第三七三章 打獵第四十三章 安虎第三八一章 爲希望而活第二一六章 莊主第九十四章 送畫第三五二章 吃大戶第二0二章 對手第一七四章 火箭彈第三八四章 開始火攻第二六九章 特殊方式第七十九章 巴特爾
第五十一章 抓住一個第三四三章 消失第二九四章 不想打仗第一0一章 我要擴張第一七三章 擲彈筒第二0七章 失蹤第三五八章 越獄第一九二章 慧緣師父第十八章 變臉王第九十二章 雙贏第二二九章 不如當俘虜第三00章 專捏軟柿子第八十六章 怒燒怡紅院第一八四章 官匪一家第二三八章 處決第二九八章 救人第五十八章 強強聯手第一九七章 出大事了第二00章 勸殺第二九三章 亂世英雄第二八六章 士別三日第六十章 劫難第二十三章 初戰第四一三章 舉報第一六四章 孟非來了第二五一章 十萬火急第一二六章 壞消息第四一0章 準備搶劫第四一六章 偷襲失敗第六十一章 老族長第一0四章 內鬼第三0八章 兄弟一場第二一三章 出手第三五六章 做人的哲理第三七七章 江湖郎中第一七八章 教訓第四二九章 大戰開打!第三十章 山大王第三九六章 被打臉的感覺第三一二章 不準屠城第二九三章 亂世英雄第一一一章 差點被抓第五十六章 魔術大師第三十七章 贈槍第二一九章 那日鬆第十七章 這片田姓文第二二一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一六一章 深夜拜訪第一0七章 血腥的生日第三七七章 江湖郎中第一九三章 爆炸第三七八章 憨厚的老鄉第二十四章 夜襲第一五0章 酒文化第一六六章 去偵察第六十八章 烏鴉叫了第一九九章 準備救人第四0五章 勸降第一八七章 痛苦的抉擇第三一六章 機動隊第五十一章 抓住一個第二一0章 凌雲壯志第三七七章 江湖郎中第一一七章 又殺一人第八十七章 寶林寺第四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00章 專捏軟柿子第二0八章 打死一條狗第十一章 我的女人誰敢動?第一八七章 痛苦的抉擇第一二0章 一個青光眼老人第一五六章 虛張聲勢第三七七章 江湖郎中第三一三章 勸降第二九四章 不想打仗第二六二章 思想也是武器第五十九章 驚魂第三四八章 替朋友出頭第二五八章 伏擊戰第三八五章 突圍第二一五章 甘拜下風第三二六章 買不如搶第六十八章 烏鴉叫了第一九三章 爆炸第八十七章 寶林寺第九十八章 鹽官第一六三章 其其格的疑問第二七0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三九四章 中秋夜第三七三章 打獵第四十三章 安虎第三八一章 爲希望而活第二一六章 莊主第九十四章 送畫第三五二章 吃大戶第二0二章 對手第一七四章 火箭彈第三八四章 開始火攻第二六九章 特殊方式第七十九章 巴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