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金鑾大殿上。
經過一些時日的修養,劉宏再度早朝,不過他氣虛體弱,可以說是半截入土了。
此時,劉宏有些吃力的擡手開口道:“諸位愛卿,有事起奏,無事,咳咳,無事便退朝吧!”
說着,劉宏重重咳了兩聲,臉上甚至涌現起一絲病態潮紅。
看着這一幕,朝堂衆臣互相對視了一眼,神情中帶有一絲擔憂。
畢竟少帝年幼,若是劉宏英年早逝,恐怕大漢會出現一些動盪啊!
“陛下,微臣有一事啓奏。”說話的是衛瑾,只見他眉頭微沉。
“說!”劉宏略顯不耐煩,擺手道。
“陛下,據微臣得知,莫楓剛到吳郡尚無幾日便派人大肆賑濟災民,汝南,廣陵等各地難民聞訊紛紛奔往江東,如此一來,吳郡人口激增,臣擔心....”衛瑾說至此,不由挑眉看了看劉宏,並未點名。
而朝堂上,也都是人精,豈會不知衛瑾的意思,無非是擔心外官勢力過大。
同樣的,劉宏半輩子下來,何曾不懂這些,此時他不禁皺眉沉思,不過莫楓已經遠離朝廷了,若是逼的太急恐怕不太合適。
想至此,還不等劉宏開口,旁邊盧植憤憤出列,接着叱喝道:“馬大人,你此話何意?莫非我大漢臣子賑濟災民無功反而有過?若是如此,豈不寒了我天下漢臣的心,如此誰又敢賑濟災民?”
盧植說話擲地有聲,也是讓衛瑾有些難堪。
後者想要發怒,可話到嘴邊其又轉言道:“陛下,話雖如此,可不得不妨啊!更何況,莫楓在吳郡所作所爲天怒人怨。”
“其先是斬殺張家家主,威逼吳郡四大家族割讓良田,繳納口糧十數萬。這還不算,他直接將吳郡上下官員統統清洗一番,吳郡上下能說的上話的官員幾乎全被斬首示衆。他可是沒有陛下旨意,私自斬殺朝廷官員,還望陛下嚴懲,否者難以服衆啊。”
衛瑾聲嘶力竭,力薦道。
劉宏聞言,眉頭不禁一皺,雖然他不太想去管莫楓,可他若真是如此,那簡直太不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了!
“哼,一派胡言!”盧植怒喝一聲,旋即拱手作揖恭敬道:“陛下,據微臣所知,吳郡四大家族吞併良田,吳郡十三縣治下幾乎遍佈此四大家族良田,如此難道不應徹查麼?臣認爲莫大人將他們良田收回歸還百姓實乃壯舉,何來罪責?”
“至於繳納十數萬糧草更是無稽之談。如今天下大亂,難民四起,但凡是我大漢臣子,就應有責任去同舟共濟,共渡難關,而不是自私自利,擡高糧價。莫大人雖然索要十數萬糧草,可卻答應他們日後歸還。”
“另外,莫大人索要的糧草絲毫未取,全部用來賑濟災民,壓低糧價,如此不更能說明莫大人其忠君愛國呼?”
“而斬地方官員,莫大人所做卻有不妥,不過陛下賜其尚方劍,另外據微臣所知,這些官員皆是藏污納垢,貪財好色之徒,我看馬大人和他們是一夥的吧?”
“你,你....”衛瑾一口氣差點沒上來,氣的老臉通紅,指着盧植差點就要破口大罵。
“夠了,都給我閉嘴。”劉宏不耐煩的擺了擺手,接着擡手道:“以後這些事情羅列出證據再行上報。”
其實劉宏自知無幾日可活了,根本懶得去得罪莫楓這頭猛虎,畢竟後者要真惹急了要推翻他大漢,他又該如何應對?與其如此,倒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落得安心。
“可是陛下....”
“好了,此事休要再提!”衛瑾還想爭辯,卻被劉宏斥聲喝退。
見狀,朝堂上百官低頭用餘光互相瞟了眼,心中卻是微微一嘆,顯然他們也知道劉宏是懶得惹這個麻煩,只要後者做的不過,估計就算把吳郡折騰個底朝天也沒人過問。
袁隗看了衛瑾一眼,眉頭微皺,他真是不解,衛家如此老牌世家爲何做這等蠢事,當務之急還不是擁護新君去表態麼?
不予多想,袁隗出列沉聲道:“陛下,如今四海尚有動盪,各地難民不絕,而皇子辨已年有十二,微臣以爲,當立辨公子爲當今少帝,每每朝會可同朝旁聽,爭取早日熟悉朝政,如此我大漢方能中興千秋。”
百官聽着袁隗說完,紛紛對視一眼,旋即齊聲道:“臣等附議!”
百官可不傻,劉辯爲何氏之子,更是當今大漢長子,其繼位乃是順理成章。更何況劉獻更加年幼,還是嬪妃所生,無論後臺還是出生都沒辦法相提並論,自然沒有百官傻了去支持一個無權無才的世子。
更何況,如今劉宏體弱,早立儲君對整個大漢都很重要,畢竟大漢內憂外患,若無徵兆臨時設立劉辯爲儲君,恐怕本就動盪的天下將更加四分五裂。
聽着百官說完,劉宏輕嘆聲搖了搖頭。雖然袁隗說的好聽是讓劉辯學點東西,可他又豈能不知百官這是擔心自己突然暴斃啊!
畢竟他劉家相當於世家頭子,若是世家頭子不穩,其他人上位可沒人會認同。
劉宏輕嘆了聲,旋即沉聲道:“諸位愛卿言之有理,朕身體欠佳,也該讓辨兒熟悉朝政了。”
“管愛卿,你暫爲帝師,平日裡多加教導辨兒這方面事宜。至於相應的儀式,就與半月後舉行吧!”
“微臣領命!”管寧神情一怔,連忙抱拳應下。
聽着劉宏應下,百官齊齊鬆了口氣,何進更是暗地裡給袁隗投了個友好的目光,其袁家和何家算是交好,袁紹之前也是在何進手下鍍金。此番袁隗榜村劉辯立儲,那日後他袁家還能在出一個三公,此板上釘釘的事。
見主事說完,劉焉挑了挑眉抱拳出列,沉聲說道:“陛下,繼光武帝平定王莽,一統天下後,改州牧爲刺史已有一百四十四個年景,而如今天下動盪,各地叛亂不止,部分偏遠的確官員不聽上令,招兵買馬,恐意圖不善。”
“微臣以爲,可改刺史爲州牧,任命朝中重臣或漢室宗親分任各地州牧一職,以此爲陛下分憂解難,從而更好的掌控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