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

第453章 文官:我上我也行

“門下:先王之制,在於安民……朕以眇眇之身,煢煢在疚。永惟置器之重,惕若臨淵之深……”

“光嗣成美,深惟六聖之制,必躬三歲之祠……下武式文王之典,大孝嚴父,孔子謂周公其人……嘗講茲禮,包舉儒術,諮諏搢紳……”

都堂令廳之中,宰執們集體匍匐,恭聽着從宮中降下的旨意。

“蓋佈德行惠者,非賢罔乂。任大守重者,惟後克艱……尚賴文武藎臣,股肱碩輔……”

“太師、守司徒、平章軍國重事文彥博;前行宣徽南院使、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端明殿學士孫固,器大而厚德,必有能教朕者!”

“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康國公韓絳;尚書右僕射、中書侍郎、申國公呂公著,受先帝之託,得萬民之望,臻於時政,知我情弊,定有安邦之策……”

“正議大夫、門下侍郎、上柱國、河內郡開國公司馬光,受材高明,履道醇固,必有進言之書……”

羣臣聽完詔書,再拜而起。

左相韓絳上前,接過了從宮中降下的麻書,然後交給專門掌管、收藏宮中旨意的官員。

接着,他率着宰執,面朝皇城再拜:“臣等恭遵旨意!”

送走使者,韓絳就和其他宰執拱了拱手,拜別一聲,自顧自的進了屬於他的左相令廳。

右相呂公著,和其他同僚拱了拱手。

然後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司馬光,一些話在喉嚨轉了一圈,最終生生的嚥了下去。

沒辦法!

呂家和皇室的關係,數十年來一直是非常良好的。

所以,呂公著很清楚,現在兩宮對司馬光的意見不是一般大。

尤其是那位太皇太后!

想想也是,坤成節眼看着就在眼前了。

識趣的大臣,都已經在忙着上書恭賀,乞上尊號。

讓太皇太后好好的過一個聖節。

叫天下皆知,大宋出了女中堯舜,聽政以來,四海昇平,萬民安樂。

交趾跳樑小醜,犯我疆界,太皇太后秉乎戎機,運籌帷幄,以執政出鎮廣西,遣五千王師南下,交趾旬日而定。

足可告太廟,誇功於列祖列宗之前。

司馬光卻傻乎乎的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和她老人家爲難,非得要將好好的坤成節大典給攪合了。

太皇太后能不生氣嗎?

呂公著聽到的消息,據說前天晚上,太皇太后在慶壽宮裡發了好大脾氣。

所以,呂公著真的不好,在這都堂裡,公開和司馬光有什麼親密接觸,更不好勸說。

本來,若是別人,他還可以讓呂希哲出馬,去和司馬康叮囑一番。

但……

讓呂希哲去勸司馬康說服司馬光低頭?

確定呂希哲不會去火上澆油?

反正,呂公著是真不放心那個逆子。

他只能嘆息一聲,在心中道:“明日御前,或許可以向天子進言,爲之迴轉一二。”

再怎麼樣,司馬光也是身負天下之望的文學名士,更是他的多年老友,必須幫幫他。

呂公著在心中嘆息着,就看到了新任執政李常,悄悄的走到了司馬光身邊,拱拱手,看樣子是打算私下和司馬光談談了。

這讓呂公著深感欣慰。

“李公擇果然不負老夫之望。”

李常是他的學生,所以他需要格外避嫌。

除了公事,一切接觸都不能做。

不然就會被人抓到把柄,拿來攻訐他。

所以,上個月廷推的時候,呂公著爲了避嫌,連票都沒有給李常投。

……

李常請着司馬光,到了自己新裝修好的令廳中。

“司馬公請上座。”他恭敬的請着司馬光這個前輩,坐到了坐席上。

自先帝駕崩後,司馬光、呂公著入京以來,這還是他第一次和司馬光在私底下相見、獨處。

所以,李常的內心,有些忐忑。

因爲他已經聽過範純仁、呂大防等人,多次苦勸司馬光不果的事情。

老實說,李常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勸的動。

但總歸要勸的!

司馬光坐到坐榻上,看着李常的模樣,就笑起來:“公擇是來勸老夫的?”

李常搖頭:“晚輩豈敢?”

他從懷中取出一份詩稿:“乃是晚輩的外甥,寫了幾篇劣作,想要請司馬公斧正!”

司馬光是很喜歡提攜後進的,一聽這個他立刻笑眯眯的接了過來,然後放在手中,端詳起來。

何況,司馬光早就聽說了,李常的外甥黃庭堅的文章詩詞,乃是年輕一代的佼佼者。

其文章之出色,甚至讓孫覺那個老傢伙,當年只是看了他的文章,就想將女兒嫁給他。

當即就興致勃勃的接了過來,然後認真的看了起來。

這一看,司馬光的眼睛就亮了起來:“不錯!不錯!”

“久聞公擇之甥,文章詩賦有漢唐之風,今日一見,確實名不虛傳!”

李常聞言,頓時嘆道:“司馬公繆讚了!”

“這孩子自幼聰慧,就是太過執拗了。”他假意嘆息着:“去歲,蒙文太師薦舉才得以改官,授給秘書省著作郎一職……奈何此子卻心繫文學,一直說着想要去登州爲官。”

“登州?”司馬光問道:“令甥可是慕蘇子瞻之名?”

李常點點頭:“正是如此!”

蘇軾的名頭和魅力,是無窮大的。

天下文學之士,都想追隨於他,也都以能和蘇軾唱和而有幸。

自從蘇軾出知登州以來,登州那邊就成了天下文人趨之若虞之所。

每天都有人絡繹不絕的前去登州,想要參與到蘇軾的酒會、詩會之中。

而偏偏,近來蘇軾的文章、詩賦,再次進入了一個創作的井噴階段。

短短一年,就寫出了七八篇傳頌天下的詩詞。

於是,文人們的心,都是癢癢的。

別說旁人了,以司馬光所知,他的兒子司馬康,還是司馬康的好朋友晏幾道,都想過丟下汴京的事情不管,去登州和蘇軾飲酒作樂,寫詩做賦。

所以,司馬光也不疑有他,問道:“既是如此,公擇何不成全?”

他笑着道:“以令甥的文才,到了登州,與蘇子瞻切磋,來日必可爲大家!”

李常嘆道:“奈何登州之闕難補,且晚輩那外甥,寄祿官已是通直郎,外放的話,非州判、推官不可!”

蘇軾知登州,若是以往,可能還沒什麼。

畢竟,天下州郡道路難通,交通不便。

大多數人根本不會知道,蘇軾在登州。

但現在可不一樣!

汴京新報隔三差五就刊載一篇來自登州的蘇軾詩詞。

登州海魚乾之名,天下遠揚。

文人墨客紛至沓來!

甚至有那富豪,腰纏萬貫,前往登州,打算效唐代汪倫之故智。

於是,登州之闕,也變得艱難起來。

司馬光想了想,就笑道:“登州之闕是難,但令甥可謀萊州、密州之闕啊!”

“以令甥的寄祿官官階,加上秘書省著作郎的差遣,外放的話,謀求權知萊州或者密州,應是無礙的!”

李常嘆道:“奈何其爲人固執,只願求登州之闕!”

他看着司馬光:“晚輩因此煩惱。”

司馬光笑了:“公擇當好生相勸纔是,自古君子權變,不礙大節……”

說到這裡,司馬光愣住了。

他看着李常,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這是拐着彎,勸他也要權變,要活在當下。

司馬光臉色驟然就變了:“公擇也以爲老夫不懂權變,固執己見?”“若老夫真是如此!”

“早已辭官歸鄉矣!”

別以爲,只有王安石王介甫,纔會視功名如浮雲,一朝志向不得伸張,便連夜辭官而走,連給別人挽留的機會也不給。

他司馬君實也是一樣的。

能在洛陽十五年寫書,就已經證明他的性子。

孔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士大夫,如是而已!

“老夫在朝近年,錯非念天子之期望,思先帝託付,早已棄官!”

真的!

在司馬光心中,現在是滿朝烏煙瘴氣,上下都只在爭權奪利。

尤其是那些昔日誌同道合的人,一個個漸行漸遠,讓他心灰意冷。

只有天子,唯有天子。

讓他無法割捨!

每次他想辭官的時候,都會想起那雙對他殷殷期盼,充滿真誠的眼睛。

也都會想起,他第一次入京,面見天子時,天子御筆欽題的那‘股肱宋室,師保萬民’八字。

天子以國士待他,他自當以國士報之。

於是,在這樣的信念下,在見着其他人紛紛的走上了韓絳的調和之路。

司馬光的思想,越發的走向了歧途。

在司馬光看來,這並非是他不願權變。

而是他不能權變!

他若變了,這滿朝上下,就盡是汲汲於功名者。

天子年少,若見滿朝上下皆是如此大臣。

等他長大了,他肯定會覺得天下皆無正人。

於是,他就可能誤入歧途。

所以,在司馬光看來,他的堅持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

他需要讓年少的天子知道,這天下大臣,並非盡是追逐名利,不顧正道的人。

還有像他這樣的正直大臣!

還有如他這般不懼權貴,不畏兩宮,依然直言敢諫,依舊可以逆風而行的大臣。

這很關鍵!

仁廟當年正是因爲身邊有着晏元獻公(晏殊)這樣的忠直臣子輔佐,纔會成爲那個對文臣士大夫,充滿信任和倚重的天子。

李常看着司馬光的神色和態度,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勸說,和範純仁、呂大防等人一樣,再次做了無用功。

範純仁說得對!

司馬公與王介甫,完全就是兩個互相矛盾,但卻互爲表裡的人。

都是執拗之人!

難怪,如今坊間有人給這位執政老臣,取了個‘司馬牛’的外號。

沒辦法,李常只能做最後的努力了。

他只能道:“晚輩豈敢非議公之事?”

他只是一個晚輩而已。

在舊黨的圈子裡,甚至都算不上一號人物。

就連現在這把清涼傘,也大半是撿來的。

真要競爭起來,李常很清楚,有的是人比他更有資格得到這把清涼傘。

旁的不說,那位受名聲連累的蒲宗孟,若是先帝還在,這次的執政肯定有他的一份。

此外,河東呂惠卿,鄜延路的劉昌祚,都有資格競爭——劉昌祚雖是武臣,但大宋又不是沒有武臣爲西府執政的先例。

開國且不說,仁廟時,黑王相公王德用、狄武襄公就都先後以武臣拜任樞密使爲執政。

尤其是黑王相公王德用,在西府雖無所建樹,但卻備受朝野尊崇。

而劉昌祚在正常情況下,以其戰功是有資格入西府的。

所以李常很清楚,他能拜執政,完全是因爲當前特殊的朝局緣故,加上廷推這個新的制度,兩兩結合才讓他機緣巧合下,拜任執政。

所以,李常對自己的角色認知很清楚——在大事上,能隨大流就隨大流,給其他人打好下手就夠了。

混個一兩年,就主動請郡。

如此,這輩子也就不算白活了。

於是,他小心翼翼的問道:“只是,明日公陛見於天子,未知會與天子談論何事?”

兩宮旨意已經排好了。

明日天子將在集英殿,依次詔對文彥博、張方平、孫固,然後是韓絳、呂公著,最後纔是司馬光。

司馬光曬然道:“自是言該言之事!”

他沒什麼好避諱的。

他這個人,素來光明正大,不怕人言。

李常低下頭去,在心中再次嘆息一聲。

“公就不能爲天下大局着想一二嗎?”

宮中消息,對這位舊黨元老可是很不利啊。

尤其是太皇太后那邊,對他現在意見很大呢!

萬一惹怒了兩宮……

李常已經不敢再想了。

畢竟,上次大宋女主垂簾聽政的時候,可是開過嶺南之路的。

司馬光正色的看着李常,他也知道李常的意思。

“老夫自有主張!”司馬光輕聲說道。

他自然知道,李常是爲了他好,纔來勸他,纔會和他說這些事情。

李常搖搖頭,徹底的沒了辦法。

司馬光看着他的神色,也有些於心不忍,便安慰道:“公擇放心便是了。”

“當今天子聖明,必知老夫用心良苦。”

李常低下頭去。

他忍不住在心中說道:“當今天子確實聖明!”

就是,恐怕他面前這位元老,在那位陛下心中的份量,遠遠不及那位在廣西的章惇章子厚。

李常雖然沒有什麼宮中人脈,拜任執政也不久,也還沒有來得及看清楚這都堂和宮中的風向。

但,坊間這些日子來的議論,他是聽說過的。

好多人都在說:章子厚南征,乃是簡在帝心之故。

爲什麼?

因爲,好多文臣都覺得,章子厚勝的這麼快,這麼迅速,證明了一個問題——交趾小國,孱弱無能,王師一擊可定!

換而言之:我上我也行。

所以,爲什麼這個美差偏偏落到章惇腦袋上?

只能是有黑幕!

宮中早就內定了。

於是,無數酸言酸語,這些日子都在官衙之中悄悄的蔓延。

李常雖然覺得這些人在胡說八道。

但這些人的話,也不算無的放矢。

畢竟,事實已經證明,交趾人確實弱的厲害!

章惇才帶了五千人南下,一天就得五州之地,還打下了決裡隘這樣的天險。

章惇勝的如此輕鬆。

那換自己上,也應該大差不差。

 

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第12章 劉惟簡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424.調作息。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470.第446章 戰後(2)第488章 機會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201.第191章 賞功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203.第193章 兀卒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60章 朕的錢!!!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37章 間幕:兄弟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203.第193章 兀卒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50章 兩位王叔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77.第76章 祀在戎前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565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路(1)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571章 壽宴(3)第54章 仁恕天子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3章 兩宮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第24章 請君入甕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第588章 逼捐(5)第569章 壽宴(1)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72章 外戚(1)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498.第472章 視察第574章 外交(2)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346.請假條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469.第445章 戰後(1)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
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第12章 劉惟簡224.第213章 黃履請郡424.調作息。第559章 司馬光:知我者,陛下也!434.第411章 國書與報告470.第446章 戰後(2)第488章 機會306.第291章 汴京義報201.第191章 賞功377.第357章 瓊林苑會議(1)203.第193章 兀卒145.第138章 廣告牌(6000月票加更!)172.第163章 沈括:餅有點大!362.第343章 種家兄弟(2)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第509章 朕受傷了,需要哄才能起來239.第227章 西夏使者的驚魂一日(2)223.第212章 趙煦:《字說》有問題?不可能第60章 朕的錢!!!第591章 郭貴的請求第552章 悽慘的吳家94.乙未日加封、推恩名單第37章 間幕:兄弟144.第137章 火上澆油第507章 兩宮的不同148.北宋弓箭手營田制度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180.第171章 呂公著的上書193.第183章 過猶不及359.第340章 朕祈雨成功了!第497章 兩宮的裂痕241.第229章 被激怒的向太后 (9500月票加更439.第416章 進擊的高遵惠135.第130章 仁多保忠:優勢在我!(4500月442.第419章 謀國(求訂閱)429.第406章 熱鬧的靖安坊390.第370章 有錢一起賺第525章 文彥博:叫汝多管閒事108.第104章 文彥博的算計128.第123章 朕給舊黨加一派 (求月票,求追243.第231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125.第120章 君前獨對203.第193章 兀卒153.第144章 呂公著:君不見唐代牛李黨爭乎240.第228章 難得硬氣的太皇太后79.第78章 司馬光入覲(1)第478章 吳安持:我必令汝家破人亡198.第188章 賞要快第527章 被嫁妝壓迫的狄詠373.第353章 向太后的提醒第50章 兩位王叔483.第457章 太皇太后終於死心了77.第76章 祀在戎前第582章 大和尚的錢,三七分賬第565章 不可名狀的熙河路(1)338.第321章 天子賜神物151.第142章 互相滲透 (6500票加更!)268.第254章 張茂則之死(2)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226.第215章 罷三路保甲264.第250章 章惇發現了曾布的秘密第571章 壽宴(3)第54章 仁恕天子242.第230章 耶律洪基第3章 兩宮375.第355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第24章 請君入甕406.第385章 大宋養士百二十年,仗義死節就499.第473章 白嫖就是香!(感謝十二月的星第588章 逼捐(5)第569章 壽宴(1)383.第363章 神仙下凡也難解第72章 外戚(1)199.第189章 文彥博:汝若是男兒身,那該多498.第472章 視察第574章 外交(2)第545章 硃砂痣不敵白月光346.請假條385.第365章 南下的人們319.第303章 蔡京的決斷194.第184章 司馬光請郡第490章 好人就會被人拿槍指着第587章 逼捐(4)【還債140】117.司馬光四月十七日洛陽上書第479章 打算告黑狀的蔡京和封賞第605章 上下同利的熙河路(1)186.第177章 汴京膽石貴372.第352章 遼國採購團來了435.第412章 登州魚風靡汴京第2章 自古天家孝子不敗454.第431章 交趾羣臣:北朝能籤澶淵之盟,200.第190章 賜進士出身222.第211章 激進派在行動469.第445章 戰後(1)234.第222章 遼國還得感謝大宋 【9000月票加第553章 文彥博教子122.第117章 文府夜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