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狼嚎清湖

對於白狼寨這個名字,周餘樓確實不陌生,但是也談不上了解。

他清楚的記得,最早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應該不會超過兩年。當初白狼寨崛起於中原,風行於大清湖附近的時候,作爲大運河附近的州縣,唯一還能保存的小城,阿城是幸運的。

而作爲阿城的捕快,周餘樓自然也會受命,跟隨同僚一起出去,搜查過關於白狼寨的信息。

和阿城如今的捕頭雷劍不同,周餘樓沒有因爲害怕碰到馬匪而應付,自己和同僚一同出去搜捕,沒有得到絲毫的消息之後,又藉機偷偷的獨自去到城外。

果然在幾次刺探後,周餘樓意外的在平原上,遇到了白狼寨派出的一支騎哨。外人雖然不知道周餘樓身負武藝,但是周餘樓對自己還是頗有信心。所謂藝高人膽大,一路緊隨白狼寨的騎哨深入平原。

一來平原無處可藏身,雖然荒廢的平原到處都是野草,可是對於精擅刺探的騎哨來說,無異於送死;二來周餘樓也不敢跟隨太近,因爲多年的隱退,幾乎連他自己都忘記了,自己當年也是江湖上的人;再者白狼寨的人都是精騎,可不是普通人雙腿可以比擬。

饒是周餘樓一身輕功在中原頗有名氣,自信在幾裡之內只會比馬匹更快,但是超出幾十裡的範圍,就是功力再強,周餘樓也還沒有達到先天之境。體內真氣不能源源不斷的供給,後來在平原之上慢慢也跟丟了對方。

任是周餘樓不死心,也知道江湖上高手太多,自己隱身近二十年,就是爲了清靜突破。如若讓白狼寨的馬匪發現自己的行跡,無疑於給阿城帶來滅頂之災,也給自己招來無盡的煩惱。

介於此事又不能太張揚和進取,於是便一直隱藏在心裡。

自己當年受到高人指點,自此從一個普通的習武之人,變成了內外兼修的武林人士。後來自己的不斷努力,和對這個高人指點的參悟,使得自己成爲名傲中原的高手。

雖然得到了這個高人的指點,這種意外的絕世奇緣,讓周餘樓心裡感激不斷。可是這個高人乃是江湖上有名的人物,他卻沒有收周餘樓爲自己的弟子,這可是周餘樓心裡一直以來最大的遺憾。

即使是成爲了中原有名的高手,可是這個高人也一直沒有承認自己是他的弟子。這對於周餘樓來說,可能是心裡最大的執念。二十年來,即使在夢中,周餘樓也時常會夢見,自己被這個高人收爲了門下的弟子。

時間飛逝,周餘樓已經成了江湖上有名的高手,而這個高人在江湖上也更是威望絕頂,可是周餘樓卻再也沒有見過他。此時驟然聽到這個人的消息,心裡的激動可想而知了。

雖然周餘樓成了高手,也在江湖上闖出了一些名聲,卻是畢竟沒有長期得到那人親自的教誨。哪怕自己不斷努力,這些年早已經達到了後天武者的極致。自己也蟄伏了十多年進行突破,卻是一直無法突破那最後的桎秙,進入到武者夢寐以求的先天境界。

周餘樓隱隱知道自己需要一個契機,亦或一個外在的因素,雖然只是心裡的揣測,其實這種恍然間的感悟,離中亦不遠矣!

隨着心裡的感悟加強,自然對周圍事務的敏銳度提高。自從大周替朝以來,以及越來越明朗的局勢,中原地區大有一統的趨勢。

周餘樓平時專心修煉,隱身於阿城鬧市裡,悠然自得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即使周邊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後來也得到了很多意外的消息,包括白狼寨崛起於中原。周餘樓都感覺也沒有必要,刻意去追尋這羣馬匪。

但是他也在阿城一直等待,等待一個讓自己突破的機會,還有一個可以名正言順去了解的機會。

雖然不知道突破點在哪裡,但是其實周餘樓離這個門檻已經越來越近。

自然就是主道,順其自然終究歸一。

後來周餘樓也在修煉和每日列檢之餘,會慢慢的四處搜索,發現了一些關於白狼寨的蛛絲馬跡,卻是對對白狼寨的瞭解,沒有什麼大的幫助。

但是周餘樓便得出一個結論,這夥人是一羣受過嚴格訓練的人,至少也是一羣進退有序的隊伍。要控制這支隊伍,肯定需要一個核心的人物,一個有魄力的人物。

領着一羣羊的狼,可以把羊羣變成狼!領着一羣狼的羊,會把一羣狼變成羊!

周餘樓深信這個道理!

在中原這個地方,這夥人要麼是一羣當年朝廷更替,一支僥倖殘留下來的正規軍餘部。要麼是來自於草原契丹人的派遣,周餘樓寧願相信是契丹人,因爲只有契丹人有如此精騎。

而且作爲契丹人的話,也絕對有這個可能性。因爲他們在不同的季節,作爲會受秋冬季節影響的契丹人來說,可以在大周掠奪物資財富,可是一種不錯的補充。

而且作爲深入中原的騎兵,他們根本不需要補給,到處都是物資和資源。而對於契丹人來說,僅僅付出不到千人的隊伍,可是可以奪得大量的物資。就是退一步來說,這些人都折在了中原,對於契丹來說也不會動了絲毫根本。

當然周餘樓也質疑過白狼寨的行動,因爲他們幾乎都是有選擇性的行動,周餘樓也不排除他們故意爲之,只是爲了深入腹地擾亂大周的安定。因爲這其中還涉及另外一個勢力,就是一直歸附於契丹人的北漢。

對於這個當初大周朝廷都是從後漢,接掌權利的政權來說,他們一直不甘心郭家奪取了自己劉家的權利。可是因爲偏安一耦,再說劉家也沒有曠世的奇才人物,即使有着一些當年的餘威和人才,但是在郭威和郭榮兩代奇才皇帝的壓制下,北漢也只能苟延殘息。

所以,能夠攪亂大周的行動,甚至對大周朝廷造成干擾,肯定是北漢小朝廷一直以來的希望。北漢能夠在被大週三麪包抄的局勢下,還能夠獨自存在,一來來說是大周把他作爲和契丹的緩衝,二來便是北漢還是有着幾個難得的奇才將領。

當然,周餘樓確實也懷疑過,白狼寨的馬匪是北漢派過來的一支奇兵。因爲一直對大周執掌中原耿耿於懷的北漢,不惜和當年的後晉石敬瑭一樣,對契丹的所爲言聽計從。因爲藉助契丹人的勢力,他們感覺可以收復中原失地。

雖然大家都知道彼此在互相利用,但是這種利用顯然對大家都有好處。

畢竟北漢似乎從來沒有和大周分離過,不管是兩個勢力之間的人員關係,還是地域上的難分難捨,都使得雙方對彼此都很是瞭解。也就是這種瞭解,使得雙方都明白,沒有十足的把握,和不能讓漁翁得利的情況下,怎麼控制對方纔是王道。

雙方之間的相互干擾,顯然都是全方位的。從普通的民生到邊防的軍事,乃至朝中官員的反間,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對於北漢派遣騎兵潛入大周,周餘樓一點兒也不奇怪,甚至感覺這是必然的事情。

因爲周餘樓沒有參加到官府的決策,他也沒有這個意識和感覺自己有這個責任,去爲了大周朝廷付出多少精力。只要不影響自己境界的提升,和干擾自己的這種悠閒,周餘樓都不會去在意。

即使是開始的刺探,那也只不過是出於一個江湖人士的本能,所謂知己知破百戰不殆,這已經是一個習慣了,他似乎也喜歡一切盡在掌握的感覺。何況如今周邊的州府都沒有了,如果白狼寨要襲擊州府的話,極有可能首當其衝的就是阿城。

這無疑會對周餘樓造成影響,所以他必須要事先了解一些情況。

本來因爲連年的征戰,四處的百姓都沒有了營生。附近州縣比較大的城鎮,除了聊城府就只有阿城還能夠倖免。聊城府可是有四個阿城大還不止,誰都知道哪塊骨頭硬。

離得聊城近的一些百姓,就都跑去聊城周圍生存。雖然聊城府地盤和城區也有限,但是送來的勞力和兵丁,官府還是照單全收了。至於那些沒有太大用出的老弱病殘,自然就是通通的拒在了城外。

幸運的百姓,家裡有人當兵或者苦力,則可以跟隨一同進城營生落腳。悽慘的就只有留在城外,無異於等死受罪,卻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如今可以說在聊城府外,已經是駐紮了無數百姓,搭棚露宿延綿不下於三四里。

周餘樓在年初就看到過一次,當天爲了護送縣令入聊城府,親自看到聊城府外延綿不斷的難民。心裡除了震撼,就是一種心涼的無奈。心想着如果真的發生戰爭,這些人無疑就是最先當炮灰的一夥。

當世看着大家蒼白無助的面容,骨瘦如柴搖搖欲墜的身體,還有更甚者已經是奄奄一息。每天都不斷的看到有人死亡,有人被蒼鷹野狗吞噬。

而同樣是孤城阿城這邊,當天那些在大清湖上謀生的人,陸續的被朝廷驅逐上岸,落在大清湖四周岸邊。雖然不能富足,倒也還可以有條活路。

後來隨着白狼寨的出現和肆掠,加上官府的一些刻意渲染,白狼寨的馬匪簡直就是十惡不赦的壞人。自然嚇得普通的老百姓都心慌慌,如今便只有竄進阿城,或者緊挨在阿城外生存。

這邊的情形幾乎和聊城府一模一樣,而且阿城小過聊城府許多,自然更是倍感壓力。可是城外的百姓仍然在想盡千方百計,想進來阿城裡生存,本能的希望得到阿城這座孤城的庇護。

周餘樓更是相信,不說千軍萬馬,只要一支幾百人的馬隊,來回的奔走一番,城外那些老弱病殘沒有人能倖免。

“十七少怎麼說也是雷家直系,如今刺史大人執掌聊城,阿城雖小難守,但是阿城是雷家的根本所在,想必刺史大人一定會不顧一切保護家小吧!”周餘樓淡淡的說道,看着雷青鋒一臉緊張,心中不由隱隱有些奇怪!

“周爺此話不假!”雷青鋒居然嘆了口氣,這口氣似乎飽含了太多無奈,看着周餘樓似乎下了決心一般,咬咬牙顫聲說道:“周爺在阿城幾十年,可能高估了雷家的無知,也小看了白狼寨的勢力!”

“哦!”周餘樓倒是有些驚訝,雖然不知道雷青鋒怎麼認識自己那位高人,但是隱藏在心裡近二十年的秘密被人接觸,周餘樓對雷青鋒還是多了一分親近。

周餘樓絕對相信那位高人的能力,但是心裡也頗爲好奇,自己認識的那位高人怎麼和白狼寨交集?白狼寨又包含了多少別人不知道的秘密。不然作爲雷青鋒不可能知道太多的秘密和內幕,說出這番話顯然是有感而發。

“可能罷!某家確實在阿城時間太長,有些坐井觀天了!十七少有話直言,某家倒想好好聽聽!”周餘樓反而舒眉,鼓勵般的含笑看着了雷青鋒。

四下清靜,偶爾有水寨傳來的號角。

雷青鋒雖然還有些慌張,雙眼四下探視,但是看到周餘樓一臉平靜的樣子,想起那人所說的話,心中稍安下來。“周爺平時在阿城行走,有沒有發現那些人和常人不一樣嗎!”他小心翼翼的問道。

“嗯!”聽到雷青鋒這麼一問,周餘樓倒是凝神一滯,看着他試探的神色,心中不由一動,聲音低了下來:“你的意思,阿城也有白狼寨的探子?”

他雖然看起來平時無所事事,其實對小小的阿城十分了解,無論是人還是事件,幾乎都在掌握之中。

說出這句話,周餘樓忽然明悟,如果不是雷青鋒知道了什麼,他會如此着急嗎!

不過隨着這兩年城裡人口的劇增,確實有許多人許多事,已經不在周餘樓的掌控之中。想到這裡,周餘樓的眼皮顫動,知道自己確實疏忽了江湖上的險惡。還有雷家畢竟是阿城的地頭蛇,他們知道的肯定比自己要多。

雷青鋒居然沒有回答,看着周餘樓的神色,臉上似乎有了種果然如此的得意,但是想到自己可是來求周餘樓辦事的。他馬上就收斂了神色,看去周餘樓似乎沒有發現異樣,心中不由稍安。

馬上卻低聲說道:“也不知道二伯心裡作何感想,居然和四伯商議了把族人都送到聊城去!試想如今到處都是白狼寨馬匪的身影,朝廷的官兵拿這些人沒有半點辦法,這不是送羊入虎口嗎!”

他說的二伯就是雷家當代族長雷彷,而四伯就是如今聊城府刺史雷德。雷彷一直坐鎮阿城,雖然沒有出任任何的職務,但是族長就是族長。就連任職刺史的雷德,也得看這個堂兄的神色辦事。

顯然是雷家也不放心,小小阿城的安危,已經不是雷家人說了算數。雷彷作爲族長,雷德作爲族中翹楚,乃是在朝中任職職務最高的族人,想把族中的人都送到聊城府去。

聊城府雖然也是一座孤城,畢竟比阿城大的太多,作爲雷家主要的決策者,作爲聊城府的話事人,雷德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保護家人和親族。當然,雷青鋒說出這番話,就代表着這次的決定,顯然是整個雷家家族的決定。

卻不知道爲什麼,雷青鋒對這個行動不感冒,反而十分擔心。在雷家的地位,雷青鋒還排不上前十,但是他顯然知道了一些什麼。

周餘樓明白雷家顯然想放棄阿城,堅守聊城府一地。而雷青鋒對雷家的能力持懷疑態度,當然這可不是唯一的原因。難道他知道一些什麼,或者他明白了知道什麼樣的危險所在不成!

對於一個有着豐富江湖經驗的人來說,周餘樓絲毫不懷疑阿城目前嚴峻的形勢。他沒有懷疑雷青鋒和白狼寨有所勾結,但是不排除至少了解。

周餘樓看向雷青鋒,見他的神色有些激動,心裡隱隱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雖然還不敢肯定,但是也知道基本上不會差太多了。

“堂堂雷家子弟,聊城府刺史大人的侄子,大周大清湖水寨水軍偏將,居然勾結白狼寨馬匪?”周餘樓的聲音似乎有着穿透力一般,看着面前這個青年,他沒有客氣的威懾雷青鋒,這也是平時捕快審訊犯人慣用的伎倆。

讓人奇怪的是,雷青鋒沒有馬上反駁,也沒有因此變色,只是靜靜的看着周餘樓。似乎周餘樓說的不是自己,他看着大清湖似乎胸有成竹。

“周爺認爲阿城和聊城哪裡更安全!”雷青鋒忽然問出一句奇怪的話,而且首次揹負雙手,站在那裡倒是頗有了幾分氣勢。

“哪裡更安全!”周餘樓似乎微微一愣,看向雷青鋒,似乎第一次認識他一般。看着他的神色,倒是多了一分欣賞道:“這可不是取決於州府的勢力就可以辦到,在白狼寨馬匪的眼裡,這兩座城形同虛設!”周餘樓不宵的說道:“對於精擅馬戰的軍隊來說,攻城無異於自殺,他們顯然不會做這麼無聊的事情!”

看着雷青鋒無動於衷的表情,周餘樓對他便又多了幾分欣賞,繼續道:“既然有風聲讓你們雷家做出選擇,說明你們雷家那幾位老爺子,一定是收到了什麼風聲!某家觀察過這羣馬匪,他們要拿下阿城和聊城的話,只要有內應策應的話,不用一個時辰,就可以縱馬揚鞭奪下城池!”

這話如果讓別人聽到,還不嚇得雙腿發軟。誰不想到,有城池的掩護,纔會對馬匪安心。

“白狼寨爲什麼一直不拿下聊城府和阿城,因爲對他們沒有絲毫的好處!”雷青鋒居然接口說道:“他們擅長馬戰,如果他們用他們那些可憐的人數,來堅守城池,將會是最愚蠢的決定和死路一條!”

“現在他們有這個想法,說明現在兩座城對他們有了作用!”周餘樓眼中一亮,似乎忽然想到了什麼,一臉驚訝的看向雷青鋒,失聲道:“難道他們想截斷大周水軍的退路!”

要知道,這次皇帝御駕親征,可是把大週一半的水軍開到了大運河上,其餘的則在淮南以南,如今和南唐的軍隊分庭抗禮。如果截斷大周的水軍回返,雖然不至於死路一條,至少是個巨大的打擊。

雷青鋒抱拳向周餘樓施禮,也又看向大清湖湖面,那裡一片平靜安寧。絲毫看不出隱藏的激流,卻似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安靜。

他靜聲說道:“周爺也是那位高人的熟人,更是值得託付的人,不然高人也不會親自讓某家來找周爺。其實某家優柔寡斷,實在捨棄不下家中妻兒老少。不瞞周爺說,某家會悄悄留下家人在阿城,希望在衝突來臨時候,替某家照看老母幼兒!”

周餘樓看着平靜的湖面,心神卻已經全是那個高人的影子。至於雷青鋒所說的話,雖然入耳,倒是大部分沒有放在心上。

嚎!

一聲長嘶,穿雲裂日一般!

平靜的湖面驟起波瀾,似乎聽來到處都是狼嚎之聲。隱隱約約的讓人心神具驚,尋覓來聲處,卻不知道在何方。

岸邊的草地似乎都在顫動起來,悶聲雷動的動靜,似乎有人站在天上,把地面當成了一面大鼓,使勁的在敲打着着顫抖的地面。

由遠而近的聲音,卻在人心頭震撼,巨大的聲音越來越近。似乎又看到了烏雲蔽日一般,煙塵四起,天邊好似起了沙塵暴一般,黑壓壓的涌過來一批隊伍。

阿城似乎還沒有太大的反應,一大溜的車隊,正緩緩的開出東面的城門。隊伍延綿不絕,東門正是開撥前往聊城府的方向。

車隊上都插着雷家紅底黑字的旗幟,正是阿城本地雷家的車隊。車隊延綿不絕,個個面色嚴峻,卻沒有人敢去阻攔這支隊伍。因爲阿城縣令乃是雷家的雷易鋒,他正親自站在城門下,指導着隊伍開離阿城。

阿城捕頭雷劍更是挎刀而立,指揮幾個捕快隔離民衆,防止外面的民衆乘機混亂進城。

大清湖邊的隊伍沒有影響到雷家的行動,因爲那是一支大周朝廷的軍隊。和大周朝廷旗幟並立的,乃是一面雷家的旗幟。紅底黑字的巨大旗幟下,策馬而立的是雷家的雷徂,他如今可是聊城府馬軍指揮使。

爲了迎接家族的人去聊城府,他可是親自率領了三百精騎,趕來大清湖邊,迎接家人的順利前往聊城府。

一大羣馬匹,正快速的奔跑了過來,飛揚的馬蹄踢飛草宵泥土,震撼着大清湖的湖水。馬上的人英姿颯爽,咧嘴成哨猶如狼嘯。

第四百一十二章 詛咒第一百六十八章 春夢無痕第四百二十六章 解囚第五百九十七章 聚賓樓近第三百七十九章 變數中的正常第二十二章 牛頭馬面第三百九十三章 藤原第一百一十章 羣狼起舞第七百二十章 道門大勢第七百三十章 論道第九十章 王逸第一百六十七章 在路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殺手第七百五十章 古嘉龍諸第七十四章 持久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龍虎會第九百六十一章 止聲第三百四十九章 符家榮耀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法再現第二百二十三章 道門第四十九章 人間正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第七百零一章 大明宮對第六十九章 何逍遙第八百二十五章 江湖恩怨第九百九十章 赴湯蹈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鑽地鼠第六百二十章 覆雨江湖第四百七十一章 百般謀算第二百三十八章 唐末風采第一百五十六章 神 聖 王第六百零四章 六道陰使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七百三十章 論道第六百四十五章 小魚兒第九百四十章 道門翹楚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上傳錯誤1027,感知,重新上傳)第七百二十一章 獨私其身第二百七十一章 湘西王求婚第六百三十六章 羣雄爭霸第六百二十五章 英雄譜第八百零七章 皆有因果第八百六十三章 殺手第八百四十七章 一手遮天第七百四十五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零九章 思路問責第六十九章 何逍遙第八百三十七章 流匪入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憑藉人民的力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主家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越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來不及第七百零八章 命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不同想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佛光普照第九百一十九章 調和第二百二十二章 道佛之爭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二十三章 宮門前第八百五十三章 夕陽西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安內第三百零五章 開天戟法第四百一十一章 紅蓮不死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命的痕跡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西夜第五百 七十章 平溪襲擊第八百二十章 翻波第四十八章 激流暗涌第六十九章 何逍遙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樂公第二百零二章 殺帥第三百七十二章 較量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起嶺南第五百六十八章 手段第五百九十八章 皇帝家奴第一百零三章 羣鬼嚎月第二百八十章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第八十五章 君問歸期未有期第七百零二章 權謀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八百九十章 指手畫腳第六百二十六章 事大波及第九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八十一章 悠閒第二百五十三章 鬼谷門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想法第三百七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二百九十七章 嶺南的未來第九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嚴重第一千零七章 緣由第三百六十九章 傷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財神爺第五百八十一章 最後格殺第六百二十三章 錦官秀第五十二章 實踐論第八百七十二章 鴉雀無聲第一百三十八章 扭轉乾坤第六百一十九章 志向第十三章 各施奇謀各爲其主
第四百一十二章 詛咒第一百六十八章 春夢無痕第四百二十六章 解囚第五百九十七章 聚賓樓近第三百七十九章 變數中的正常第二十二章 牛頭馬面第三百九十三章 藤原第一百一十章 羣狼起舞第七百二十章 道門大勢第七百三十章 論道第九十章 王逸第一百六十七章 在路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殺手第七百五十章 古嘉龍諸第七十四章 持久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龍虎會第九百六十一章 止聲第三百四十九章 符家榮耀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法再現第二百二十三章 道門第四十九章 人間正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朋友來了有好酒第七百零一章 大明宮對第六十九章 何逍遙第八百二十五章 江湖恩怨第九百九十章 赴湯蹈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鑽地鼠第六百二十章 覆雨江湖第四百七十一章 百般謀算第二百三十八章 唐末風采第一百五十六章 神 聖 王第六百零四章 六道陰使第二百五十四章 不恥下問第七百三十章 論道第六百四十五章 小魚兒第九百四十章 道門翹楚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上傳錯誤1027,感知,重新上傳)第七百二十一章 獨私其身第二百七十一章 湘西王求婚第六百三十六章 羣雄爭霸第六百二十五章 英雄譜第八百零七章 皆有因果第八百六十三章 殺手第八百四十七章 一手遮天第七百四十五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零九章 思路問責第六十九章 何逍遙第八百三十七章 流匪入京第一百九十二章 憑藉人民的力量第五百一十九章 主家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越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來不及第七百零八章 命運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不同想法第一百八十六章 佛光普照第九百一十九章 調和第二百二十二章 道佛之爭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七百二十三章 宮門前第八百五十三章 夕陽西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安內第三百零五章 開天戟法第四百一十一章 紅蓮不死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命的痕跡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西夜第五百 七十章 平溪襲擊第八百二十章 翻波第四十八章 激流暗涌第六十九章 何逍遙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樂公第二百零二章 殺帥第三百七十二章 較量第五百四十六章 龍起嶺南第五百六十八章 手段第五百九十八章 皇帝家奴第一百零三章 羣鬼嚎月第二百八十章 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第八十五章 君問歸期未有期第七百零二章 權謀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八百九十章 指手畫腳第六百二十六章 事大波及第九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八十一章 悠閒第二百五十三章 鬼谷門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想法第三百七十一章 命運的軌跡第二百九十七章 嶺南的未來第九十七章 錯綜複雜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嚴重第一千零七章 緣由第三百六十九章 傷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財神爺第五百八十一章 最後格殺第六百二十三章 錦官秀第五十二章 實踐論第八百七十二章 鴉雀無聲第一百三十八章 扭轉乾坤第六百一十九章 志向第十三章 各施奇謀各爲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