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羣狼起舞

哈哈哈哈!

一陣放肆的狂笑,顯示出了心中得意的心情。

雷德坐在刺史府內府大堂,輕輕捋着頜下清須,當真有些眉飛色舞的感覺。

他有着七尺身材,當真可以說是長身玉立,兼且細眉鳳眼相貌堂堂,在雷家乃至聊城府附近,也是屬於風采過人的人物。

乘着家世昌盛當頭,雷家聰明的在聊城府附近州府佈局,分散和擴充自己家族勢力,分派家族子弟到各處去任職各種職務。雷德就是雷家這代最成功的傑出人物,如今一路做到了聊城府的刺史。

雖然小州小府在中原有很多,甚至有許多州府都名存實亡,不是十室九空就是山窮水惡。但是如今的聊城府,在中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爲大運河的重要樞紐,又連接黃河古道水路。

可以說聊城府就是軍事上最重要的關隘,尤其這次朝廷北征,聊城府作爲主要的水道,還有提供大量的水產物資,得到了朝廷和皇帝的嘉獎。

皇帝乘着這個機會,大力的表揚了以雷德爲主的聊城府官員。更是不聲不響的,把聊城府官場做了一下調整,聊城府現在設立了接近大府大州的配置。雖然還沒有達到大府大州完全的配置,但是比起中州已經超出了許多。

如今的聊城府,也還屬於當天鄆州天平節度使、東平郡刺史大人王建立管轄。在軍事上它受到天平軍的節制,在民生和施政上,它又有自己獨立的權利。

說起來似乎有些奇怪,因爲聊城府本來一直屬於東平郡管轄,而東平郡所轄的藩鎮是天平軍節度使,節度使和刺史一直由王建立一個人擔任。

其實也是很簡單的事情,明眼人都知道是什麼一回事。就是朝廷乘着各處不太平的藉口,消弱了東平郡和天平軍的管轄範圍。

把聊城府慢慢提升到一定高度,降低了東平郡的聲望,朝廷公開的舉措,東平郡和天平軍也不能異言。而同時安撫的措施便是,在四月北征前,推舉一直在鄆州駐地的節度使王建立,加爵了同平章事。

不過同時考慮王建立年事已高,爲了天平軍很好的配合,這次計劃已久的北征,加了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李重進,爲天平軍節度副使。

好像是尊重推崇王建立,實際上就是把他這個大州刺史,和一堆中州、小州刺史放在了一堆。更微妙的就是李重進這個人,他的兼任副使身份,雖然沒有來鄆州,而且皇帝還說好聽是爲了北征大計,其實無疑就是想要天平軍的軍權了。

作爲這種虛銜的榮耀,王建立還必須高興的接受,因爲至少大周是名義上的正統。還有任命李重進來做自己副手,如果有產生異言的話,除非是王建立想造反。

如今在中原地區各個節度使,像王建立這種藩鎮不在少數,朝廷恨不得馬上拿下,王建立顯然不會這麼白癡拒絕。

對於分離出去東平郡最好的州府聊城,王建立還要表示高興,顯示在自己治下州府的重要性。雖然皇帝安插了李重進過來,也把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自己賞識的王俊格,安排到聊城府任職步軍都指揮使,王建立哪裡不知道純粹是爲了安慰自己而已。

聊城府地處偏遠,又離着天平軍有段距離,又身處在大運河和黃河邊上,不但有自己的防禦使、團練使,還有自己的水陸轉運使。

王俊格做了聊城府步軍都指揮使看起來風光,實際上他頭上還有太多管事的。王建立自然感恩,還要裝作很開心。心裡卻是雪亮的明白,皇帝要對自己動手了。如今的東平郡,哪裡能管轄到聊城府,更不要說鄆州還有天平軍了。

何況天平軍節度使、東平郡刺史王建立確實年事已高,雖然也兼着東平郡刺史所管的民生諸事,其實早就把大權交付給了其次子王皮格。

但是王皮格本來是鄆州刺史,按道理他應該是待在鄆州。但是他看到自己老子年紀大了,便想把東平郡軍政一把抓。尤其是皇帝派來李重進後,他乾脆就常駐鄆州不動了,想早點控制天平軍。

因爲天平軍的藩鎮可是在鄆州,他便想待在鄆州不動。但是王皮格此人眼高手低,天平軍的將士他還駕馭不了,何況皇帝郭榮威望達到了極致。平時已經有將領看不慣王皮格,乘着皇帝派來李重進,許多人已經有了異動。於是東平郡的大事他又沒有去,完全忤逆了他老子王建立的意願。

王建立自然既想獨攬東平郡大權,又怕皇帝郭榮注意自己王家,四月底已經是病入膏肓,眼看天平軍就是李重進的了。偏偏這個兒子王皮格不懂這些,在王建立背後還自以爲是,倒讓皇帝佔了大便宜。

所以偌大一個東平郡和鄆州府,本來王建立要坐鎮天平軍,他兒子王皮格就只有去東平郡,偏偏王皮格又想抓天平軍。看到東平郡刺史又是他老子王建立的,以爲東平郡盡在掌握,便一直待在鄆州。

後來看到老子王建立不行了,自己又控制不了天平軍,他有點意識的時候,獨自便去東平郡,卻已經根本就控制不了這邊的場面。而皇帝便以王建立無法處置軍事爲由,讓李重進來鄆州整頓軍事,前去瓦橋關策應北征。

最後的結果,自然是讓王建立大失所望,偌大一個東平郡治所雖然名義上還是王建立的,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了。李重進來了天平軍接任節度使,王皮格在東平郡卻又無法勝任大事,王家兩頭失控。

兩父子都待在了鄆州城,王建立已經只剩下最後一口氣,在李重進徵軍開拔時,王建立雙眼一閉駕鶴西去了。至此王家核心人物歷經幾朝,終於劃上了句號。居然讓皇帝分派了幾處大軍和人員,入駐了東平郡治所東平府,天平軍自此也易主。

而聊城府就是個明顯的例子,雷家在王家眼皮底下崛起,得益於皇帝分散王家的決策。

王家明明知道也不敢吱聲,本來想把雷家所處的北大清湖改爲東平湖,誰知道朝廷把挨着東平府的南東平湖都改爲了大清湖。而且朝廷還在南北大清湖中間的島峰上,建立了大周大運河上,有名的大清湖水寨,駐紮了建制水軍。

而雷家一直是北大清湖世家,在朝廷剋制王家的時機,抓住了最關鍵的時刻,向年青的皇帝郭榮表忠,得到了莫大的好處後,便也乘機裝傻獲利。

皇帝不想王家一家獨大,畢竟王建立當年可是後唐的節度使,在後晉天福年間才歸附了後晉。王建立可是個有名的老油條,手握重兵從後晉一直走到了後周,和馮道老有的一比。

雖然一直想收回天平軍的兵權,有王建立在世的話,郭榮肯定不能強行收編。乘着大勢所趨,加上王家氣運偏離,皇帝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這種地方實際上的土皇帝,打則傷雙方元氣,和則必須雙方懂得忍讓。郭威、郭榮是個聰明人,王建立更是個絕對的聰明人。所以王家在東平郡幾十年,還是逍遙了幾十年。

雖然逍遙,但是還是要和朝廷妥協的。到了大周朝廷後,郭家皇朝的魄力比較大,王建立的年紀也比較大了,雙方已經達到了一種接近水到渠成的默契。

王建立顯然也明白這個結局,沒有做出絲毫的抗爭。故而王皮格還在鄆州做刺史,另外一個兒子王武格卻隨大軍和李重進一起,前去瓦橋關跟隨御駕親征。

雷德高興在心裡已經很久,所以還是很信服自己的堂兄雷彷的,雖然他似乎一直寂寂無聞,就是連阿城的縣令他都不做。但是他絕對是雷家的主心骨,所做的每一個決策,從來沒有失算過。

就像如今的局勢一樣,在東平郡當天的地盤上,可以使得雷家在王家的地盤上分得一杯羹,雷德忍不住要拍手稱讚。

王家在東平郡積威幾十年,一向把東平郡視爲自己的小天下。平時旁人要想獲利,沒有王家允許的艱難可想而知,此刻有得如此幸運的機會,哪能不高興。

雖然還沒有接到朝廷的最終任命,雷德甚至隱隱希望自己可以執掌東平郡。可是這次皇帝御駕親征雖然沒有路過聊城,但是自己圓滿的使得朝廷水軍隨駕。這份不大不小的功勞,對於雷德來說,可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何況自己這次可是主動跟隨李重進,率領兩千團練配合他進入鄆州,成功的接掌天平軍,使得王家子弟承襲節度使落空。李重進對自己固然另眼相看,王家對自己可以說記恨在心,只怕東平郡的人對自己也會從此定論。

朝廷對自己不一定會有大的職務調整,但是自此自己作爲朝廷一州真正的大員,那可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何況自己一直兼任聊城團練使,對於一般人來說,感覺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如今東平郡四周馬匪猖獗,雷德卻知道自己這個身份的重要性。

就好像這次跟隨李重進進鄆州,雷德可是知道自己的抉擇,冒着生死攸關的大計跟從,自此自己可能就綁在了李重進這條線上了。但是也讓雷德看到自己這個團練使的作用,雖然團練的將士不會經常集訓,遠遠不能和正規軍隊比較,可是在關鍵的時候,還是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雷德一直想好好慶祝一下,可是一來皇帝此刻還在瓦橋關,二來聊城府附近鬧得比較歡的馬匪,實在是心頭的一個大患。不是雷德沒有心情,而是怕王家的人死灰復燃。

雖然王建立已經死了,可是他畢竟有不少舊部子弟,幾個兒子也都是將軍或者刺史。如果乘着皇帝回朝的時候,去參自己雷家一本,那就得不償失了。

雷德不會去做這麼愚蠢的事情!

但是今天雷德很是高興,因爲此前一直擔心白狼寨馬匪的事情,準備把在阿城的族人全部遷到聊城府來,畢竟聊城府的安全程度,遠遠不是阿城那個小地方可以比擬。可是因爲馬匪實在猖獗,沒有十足的把握,雷德也不敢讓族人在路上冒險。

畢竟阿城到聊城府的距離也不短,將近百里的水路距離,加上二三十里的陸路,可不是轉眼即到的。

再說雷家家族族人那麼多,即使有車船代步的話,起碼也要好幾個時辰水道急趕,陸路的話就要看大家的準備了。這也是雷德很頭痛的問題,如果沒有萬無一失的把握,他哪裡敢草率做出決定,再說堂兄雷彷也不會答應。

今天確實令人高興!一直對自己若即若離的聊城防禦使沈霸,居然主動答應自己,讓步軍都指揮使王俊格撥出了五百步兵,讓自己去接阿城的親族。而那馬軍都指揮使殷契,也受命派出三百騎兵配合,有了這兩股將士的配合,加上雷德自己的團練,雷德哪能不高興呢!

更讓雷德放心的便是,大清湖水寨的主將韓鐾,居然騰出三艘鬥艦,讓自己族人順着運河水道來聊城府。如果是平時的話,作爲同郡同僚之間的來往,韓鐾肯定會比較爽快答應自己。

如今可是北征嚴控軍備的時候,各處軍寨水寨嚴控行動,尤其是這些鬥艦之類。韓鐾敢冒風險給自己這項方便,雷德明白乃是自己和他堂兄韓令坤的結拜兄弟,大周的水陸都部署趙匡胤關係好的緣故。

這次趙匡胤受命掌管水軍隨駕,提早集結於大清湖,得到了雷家的熱情招待。臨行起拔的時候,耳提面命的告訴自己照顧韓鐾,更在自己聊城團練中推薦。讓自己成爲李重進的助力,幫助李重進奪得了天平軍大權。

雷德對趙匡胤感激不盡,韓鐾對自己的一向照拂也大表感激。

五百建制聊城步軍,五百聊城團練,三百聊城馬軍,去迎接護送雷家親族來聊城。雷德知道就是馬匪,也不敢輕易行動。何況雷家家丁奴僕,在阿城的也有兩三百人數,在這個時代可都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

想必這個時候族人已經在他們的護送下,順利的登上了鬥艦吧!再在他們一路沿岸護送,明日當可到達聊城府。想到這裡雷德感覺從來沒有這麼輕鬆過,油然而生的得意,讓他忍不住暢懷。

刺史府大堂客座主位上,還坐着另外一個人,一身武裝便服,看去三十多歲年紀,脣上留着兩撇漂亮的八字須,正是聊城府步軍都指揮使王俊格。

他的下手也還坐着一個人,年紀和王俊格相仿,卻是穿着一身文士便服。他居然留着三綹清須,看去整個人超凡脫俗,卻是聊城府司戶董傑。

實在沒有想到,王俊格居然會安然坐在雷德面前,而且他父親王建立剛剛過完頭七不久。因爲皇帝郭榮御駕親征,凡是一路上的建制軍士,都要待命在身。

看着雷德一臉笑容,王俊格居然沒有絲毫的變色,反而面帶微笑的看着他。身旁的司戶董傑也一臉平靜,對雷德的開心似乎都心知肚明,畢竟雷德可是如今聊城府之主。

“本官還是要極力感謝王將軍的大力支持,待得雷家親眷明日到達聊城,本官必定親自設宴感激王將軍!”雷德心裡不陰不陽,口上卻場面話對着不動聲色的王俊格。雖然有防禦使沈霸親自答應,但是畢竟聊城一千五百步軍,大多數都是王俊格的親信。

當天王家安排王俊格來聊城,大多數的軍士都是王家從鄆州招募給他,也算王建立留了個小小的心眼,以防自己事後子弟一無所有。如今雖然不知道王俊格作何感想,但是他能派出五百步軍來,雷德表面文章還是要做好的。

“雷大人太過客氣了!”王俊格居然微笑施禮,側身對着雷德一臉淡然,靜靜的說道:“如今大人可以放心佈局,明日親族即可到達聊城,大人乃是這聊城一州父母官,爲了聊城府大計,小將所爲不值一提,往後還要多多仰仗大人才是!”

“自惕啊!這可是太過自謙了!”雷德喜形於色,忍不住便呼出王俊格的表字,哈哈笑道:“本官如今雖然是一州刺史,當日可是深受令尊王使尊教誨的啊!往後自惕有何事情,儘管對本官開口,咱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東平郡人,是一家人啊!”

聽到雷德提到自己父親,王俊格臉上的肌肉顫動,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卻不動聲色的看着雷德。

眼中淡然說道:“雷大人太客氣了!本來今日中午,小將在城中聚福樓設宴,感謝諸位同僚,對家父仙逝寄託哀思表示感謝!恰巧碰到董大人也有事前來向雷大人稟報,便一起前來打擾大人。稍後聚福樓還望大人賞臉!”

董傑含笑點頭示意,剛剛已經對雷德彙報過了,如今聊城府人口已經衆多,足有兩萬餘勞力可以靈活運用。有一部分顯然可以徵用爲團練,有一部分可以鼓勵修築聊城軍事。

雷德便是聽到這個消息,想到自己團練可以增加不少兵力,和自己族人馬上就要到聊城來,顯得格外開心。

看着一臉誠懇的王俊格,雷德絲毫察覺不了異樣。說句心裡話,對於王建立的死亡,雷德認爲他是連氣帶病居多。雖然王建立確實年事已高,如果沒有皇帝奪權的事情,雷德想着以王建立行伍的身體,頤養天年再多活幾年,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常言說得好,人死爲大!就是周瑜死了,諸葛亮還要去弔孝。既然王建立已經不在了,如今王俊格也算在自己治下,這種還禮的大事還是不能推辭。再者自己也該去亮亮相,讓大家知道知道,如今聊城府自己是老大。

不由頷首道:“要去的,王使尊可是本官知遇之人,對於使尊的突然仙逝,本官一直極爲心痛的。何況自惕如今在本官治下,本官也該好好替自惕介紹一番纔是!”雷德臉上一本正經,心裡卻是極爲得意。

他卻沒有看到,客座下的王俊格和董傑相視一笑,那淡淡的笑容隨着雷德的起身,兩個人幾乎同時收斂。看着雷德往外走,兩個人伸手示意禮讓,卻可以看到兩個人伸出的右手腕下,都有一個栩栩如生的張牙狼頭。

王俊格的是一頭血目狼頭,怒目圓睜呲牙咧嘴,而且嘴角有一滴鮮紅的鮮血。董傑的卻是一頭藍毛狼頭,同樣的也是那憤怒的表情和滲人的血滴。

雷德自然沒有看到兩個人的紋身,就是一般人不站在特定的位置,沒有刻意去注意,也不會看到那大指粗細,紋在手腕內側的圖案。

雷德卻大袖飄飄,大步得意的走出了刺史府。王俊格和董傑相視一笑,先後結伴而出。

大清湖畔,大運河相連接的水道邊,有一處貨運的碼頭。

三艘大周水軍虎頭鬥艦,停靠在堤壩碼頭岸邊,三條臨時搭建的寬木板,變成了上船的橋板。此時人已經都在船上,來往搬運的都是一些隨身小件的物品。

在一隊官兵的幫助下,雷家的在阿城的親眷陸續上船。根據身份血脈的不同,直系親眷的女性和兒童,都上了中間的那艘鬥艦。前頭的那艘鬥艦上的人,都是雷家直系成年的男性和老者,後面的那艘就是分支和庶出的子弟家人。

而餘下的一些重要的各府的管家和僕從,就都跟坐在後面兩艘自家的大木船上。至於一些家丁奴僕,就滿滿當當的,坐了一些十來個人的小船。因爲人比較多,一時間這處地方河道人聲鼎沸,到處都是嘰嘰喳喳的聲音。

作爲阿城如今的縣令,也是雷家族長雷彷的兒子,雷易鋒一臉凝重的看着船上的親人。雖然不是雷彷的長子,但是雷易鋒也是家族重點培養的對象。

不管是作爲雷家的子弟,還是阿城的縣令,雷易鋒都不能提前走,他要安撫阿城人的心,還有保持阿城的穩定。就是這次雷家舉族遷移,那也是找了皇帝要路過聊城,家族要去迎接受爵的藉口。畢竟如今雷德可是聊城府刺史,這次皇帝北征眼看立功,這個藉口說的過去。

雷易鋒身邊是已經下馬的聊城馬軍指揮使雷徂,和阿城捕頭雷劍,兩個人都是雷家子孫,雷徂還高着雷易鋒一輩,雷劍卻比雷易鋒小着一輩。

大家都是雷家子孫,都很理解此時的心情,畢竟阿城可是雷家的根本。此時卻爲了家族的安危,無奈的需要遷徙。

大家心裡有些戚然!

突然雷徂的眉頭皺了起來,心中隱隱感覺到不妥,原來四周的大地,似乎在不住的震動。雷易鋒也臉色發白,不由看向雷徂和雷劍,他畢竟不像兩個人都是習武出身,沒有這個敏銳感。

“不好!”雷徂低聲失口驚呼。

雷易鋒臉色慘白,看到兩個人的神色,心裡不由緊懸了起來,真的來了嗎!

第六百二十一章 朝堂翻雲第四百一十四章 在一起第六百七十九章 敬仰第四百九十六章 浮出水面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防範第六百零二章 教派第五百九十六章 局勢第九十四章 金四十八節第六百零五章 孟衛巍的疑惑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大吃一驚第五百九十二章 都尉困惑第九十八章 大浪淘沙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出風頭不好第六百一十五章 蜀中小人物第六十六章 會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逍遙如此第三百五十七章 道門恩怨第一百六十一章 龍現於野第二百八十三章 賢惠第九百六十一章 止聲第二百五十三章 鬼谷門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跨越敘舊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忍堂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撼第六百章 涌動第六百三十八章 聖門印象第一百七十三章 紅蓮再現第三百二十二章 生意人第二十章 小明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往無前第三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暗虧第四十四章 追求第七百八十四章 無奈第九百二十七章 真正實力第五十四章 征途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峽殺羊第六百零七章 無奈的失落第二百四十章 丐幫第五十四章 征途第九百一十一章 捨棄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家發財第五百七十三章 形勢分析第一百零四章 龍起中原第五章 吾身是誰 誰心似我第二十四章 風雲江湖匯嶺南第五十八章 前進第一百零二章 四大鬼王第九百三十七章 伏擊第七百四十章 逐鹿中原第九百零二章 人生不易第七百零三章 境況第三百二十章 千金買命第三十二章 商人的後代第七百六十七章 殺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以大欺小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 槍 劍第一百五十三章 黑衣人第五百九十章 局勢漸定第七百六十八章 受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機緣第八百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長遠安排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得不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卜算子第七十八章 醉仙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較量第三百零九章 乘龍快婿第六章 驛館夜話第七百九十九章 異變(繼續回帖790)第二百九十五章 再見嶺南第五百五十章 同理第五百四十一章 雲集興王府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日子難過第八百一十七章 巷戰第九百六十四章 遠見第六百四十三章 緣故第八十六章 如夢令第三百三十一章 各方出動第一千零六十章 心思不夠用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想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萬毒攻心第九百零七章 以武入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內部危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鍋端第七百七十四章 更新第八百八十六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零四章 細語(回795章)第六百五十八章 未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簡單第八百一十四章 咫尺之間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見生肖第六百五十九章 失人者亡第六百八十章 籌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設伏第五百七十五章 遠程打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弘翼太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想法第一千零六章 金飯碗第八百四十七章 一手遮天
第六百二十一章 朝堂翻雲第四百一十四章 在一起第六百七十九章 敬仰第四百九十六章 浮出水面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防範第六百零二章 教派第五百九十六章 局勢第九十四章 金四十八節第六百零五章 孟衛巍的疑惑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大吃一驚第五百九十二章 都尉困惑第九十八章 大浪淘沙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出風頭不好第六百一十五章 蜀中小人物第六十六章 會心第六百九十六章 逍遙如此第三百五十七章 道門恩怨第一百六十一章 龍現於野第二百八十三章 賢惠第九百六十一章 止聲第二百五十三章 鬼谷門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跨越敘舊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忍堂第二百五十六章 震撼第六百章 涌動第六百三十八章 聖門印象第一百七十三章 紅蓮再現第三百二十二章 生意人第二十章 小明王第八百七十七章 一往無前第三十一章 卿本佳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暗虧第四十四章 追求第七百八十四章 無奈第九百二十七章 真正實力第五十四章 征途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峽殺羊第六百零七章 無奈的失落第二百四十章 丐幫第五十四章 征途第九百一十一章 捨棄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家發財第五百七十三章 形勢分析第一百零四章 龍起中原第五章 吾身是誰 誰心似我第二十四章 風雲江湖匯嶺南第五十八章 前進第一百零二章 四大鬼王第九百三十七章 伏擊第七百四十章 逐鹿中原第九百零二章 人生不易第七百零三章 境況第三百二十章 千金買命第三十二章 商人的後代第七百六十七章 殺氣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以大欺小第一百三十五章 刀 槍 劍第一百五十三章 黑衣人第五百九十章 局勢漸定第七百六十八章 受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機緣第八百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長遠安排第五百二十八章 不得不死第一百四十三章 卜算子第七十八章 醉仙人第三百七十二章 較量第三百零九章 乘龍快婿第六章 驛館夜話第七百九十九章 異變(繼續回帖790)第二百九十五章 再見嶺南第五百五十章 同理第五百四十一章 雲集興王府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日子難過第八百一十七章 巷戰第九百六十四章 遠見第六百四十三章 緣故第八十六章 如夢令第三百三十一章 各方出動第一千零六十章 心思不夠用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想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萬毒攻心第九百零七章 以武入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內部危機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鍋端第七百七十四章 更新第八百八十六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零四章 細語(回795章)第六百五十八章 未來第一百四十九章 簡單第八百一十四章 咫尺之間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見生肖第六百五十九章 失人者亡第六百八十章 籌劃第二百八十九章 設伏第五百七十五章 遠程打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弘翼太子第六百六十八章 想法第一千零六章 金飯碗第八百四十七章 一手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