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還真是令人奇怪啊!想你小小年紀,處事如此老練穩重,騙人卻更是如此厲害,不是親眼所見所聞,絕難令人相信這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所爲!本來妾身還有些想法和計劃,如此看來倒令妾身要改變了,而且以後還要對你多幾個心眼了!”這個布衣少年坐在那裡,看着大家在品頭論足,關注自己剛剛吟唱的作品。

耳邊卻忽然響起了一個溫柔的聲音,在這噪雜的二樓卻顯得格外清晰。這聲音不溫不火,輕輕淡淡的、飄飄忽忽的,似乎令人感覺有些不真實,卻又清晰的響起在耳邊。

少年看似有些迷醉的眼睛精光暗閃,聽出這個聲音的來處,不由朝自己這一桌靠窗邊的位置看去,落在那個蒙面女子的身上。

她似乎不食人間煙火一般,長髮在身後輕束,面紗雖然遮住了面容,卻仍然令人可以感受到精緻的輪廓。可以想象的到,在面紗下那粉嫩的容顏,和看到她那雙平靜的眼睛,就可以明白她一定美麗的脫俗。

在面前的筷子一直沒有動,她和那個俊逸脫俗的男子坐在一起,卻始終保持着半個身位的距離。她偶爾舉杯朝身邊的男子示意,卻沒有說出半句話來。

此時她一雙平靜美麗的眼睛,正靜靜的看着自己,少年自然知道是她,光聽這悅耳的聲音便知道了,何況自己又知道她那令人敬仰的身份。

可是看到她面紗下香脣未啓,卻又聲音傳出來似乎只給了自己一個人,明明知道這個世上有這奇功,卻當真還是令人驚奇。

少年卻是絲毫沒有驚訝失措,看着這個女子不由裂顏一笑,不管她眼神裡帶着一絲詢問的意思,卻只是信心十足的微微一笑。卻又偏過頭來,看向了自己身邊,和自己坐在一條長木凳上的美男子。

這個美男子雖然隨意的把長髮盤在頭頂,用一根常見的桃木簪住了,卻更顯幾分飄逸出塵。令人驚歎的卻是玉面紅脣,加上他雙目猶如點漆,當真乃是潘玉再生。世間有如此美男子,只怕令許多紅顏都要汗顏了。

這桌上不過兩葷兩素,一壺楚地難得的穀米酒,四個人似乎除了這個布衣少年,其餘人都很少吃食物。這個美男子似乎對食物也比較講究,拿着竹筷不過輕點了幾下,不過他那白玉般剔透的手指令人驚訝。

她本來坐在這桌這個少年身邊,靜靜的也沒有多少言語,不過聽到剛剛這少年吟唱的《沁園春》,不由眼神有些發亮了起來,一直都盯着這個少年看不停,顯然也是爲這首詞所傾倒了。

他見這個布衣少年忽然看着自己,先是微微的一愣,繼而臉兒居然泛起一片紅潮。

少年卻沒有在意這個美男子的變化,反而微笑的看着他一會兒。似乎感覺有些不禮貌,便又看了窗邊蒙面的女子一眼。

眼神溫和了一些,卻對對方的話絲毫不在意一般,這種高深的傳音入密的控制聲音的方法,據說乃是江湖上傳說中,只有高手才能具有的,旁人自然根本就聽不到。少年和她一起,自然對她身份瞭解,臉色沒有太多的驚訝,似乎想說什麼,忽然又停了下來。

偏頭見身邊這個美男子居然微微垂下頭去,不由便又舉杯就脣,對着自己對面的俊逸男子敬酒,同時對這個蒙面女子也微微示意,卻輕輕說道:“夏先生,請飲杯!”

少年有些毫不在乎的感覺,二樓嘈雜的聲音沒有影響他,他也沒有忽略自己這桌的朋友。他目光環視全場,大家多半都還在回味,令人沒有感覺太驚奇。

畢竟一旁的人還沉醉在這首曲詞的意境中,雖然不敢說是最好的曲詞,卻也是這個時代不能具有的風格。大家在一起議論紛紛,就是掌櫃陳四都被人拉住了。

少年似乎不經意一般,卻是可以看到蒙面女子的變化,眉頭輕微皺了一下,不過她馬上又舒展開來,眼神似乎又有了笑意,當真是有些高深莫測的感覺。

“高陽前輩似乎對小子有些不以爲然,這也在情理之中!詩詞不過人生小道而已,小子平時不會刻意爲之。不過這次能夠答應夏先生所請,隨高陽前輩來楚地,如今看來小子還是要感謝前輩的!”少年微微帶笑,輕輕朝蒙面女子拱手。

原來,這個少年居然便是嶺南少年天子劉繼興,對面俊逸出塵的男子自然便是夏輕侯,這個神秘蒙面的女子,自然便是有鬼母之稱的高陽翾了。

“哦!這倒是奇怪了,妾身強迫你來楚地,你倒是還來感謝,你這個少年郎倒還真是令人驚訝呢!”高陽翾目光淡淡的,卻靜靜的看着劉繼興不放。

身邊的這個夏輕侯武力絲毫不弱於自己,卻一力贊成劉繼興隨自己來楚地,倒是大出高陽翾意料之外。

昨天晚上在廣寧,高陽翾以爲自己要經受幾十年來,第一次全面的打鬥,沒有想到在自己說明來意之後,夏輕侯卻主動徵求劉繼興的意見。

劉繼興肯定是比較信任夏輕侯的,看到他居然徵詢自己的建議,便知道這其中不簡單。

以夏輕侯今時今日的武力值,天下還會懼怕誰,只怕是孔雀明王當面,他也會一樣自信的對敵。可是面對鬼母的時候,他居然讓自己選擇了。劉繼興心中還是權衡了一番,畢竟劉繼興今日的環境,已經不是一個人的問題了。

首先第一點,說明這次行程不會有危險,因爲夏輕侯不會蠢到讓自己去冒險;第二點,說明高陽翾沒有透露出敵意,至少在夏輕侯面前,到了她這個級數的高手,應該沒有必要隱瞞自己;第三點,如今自己楚地的發展,正在關鍵的收網時期,如果自己一味的待在興王府的話,對將來的發展沒有好處。

劉繼興於是決定做出這次行程,不過對高陽翾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帶着身邊的這個人。

身邊的美男子,自然就是剛剛到達廣寧的花蕊。

稍微的安排了一下,高陽翾也直接把花蕊帶了出來,劉繼興便決定親自前來楚地。

當然,劉繼興也有一個無法說的秘密,前世他的老家就在楚地。如今到了五代這個時代,回去肯定是無限的渺茫,劉繼興便想親自前來楚地看看。

“任有雄心壯志,沒有主動的行動,紙上談兵又有何意義呢!這次能夠深入楚地,倒是令小子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你說是不是該感謝高陽前輩呢!”

“希望如此罷!,不過談些詩詞歌賦,倒還真是浪費了你的大把世間,咱們就此即刻啓程如何!”高陽翾聲音淡淡,從劉繼興臉上轉向了夏輕侯。

“任憑前輩所想!”夏輕侯言辭意簡。

二樓嘈雜依舊,窗口人影渺渺,高陽翾和夏輕侯一手一人,從窗口直接消失。

自此,此處被人稱爲遇仙樓,後來改爲遇聖樓!

!!!

!!!

更鼓敲響,聲音在寂靜的凌晨,顯得悠遠而綿長,聽來令人感覺安詳而寧靜。

每天的更鼓晨鐘,已經令人感覺似乎就是生命中不能缺少。如果有一天,你沒有聽到這更鼓聲,是不是會感覺到失落呢!

天邊還沒有露白,在這仲夏的凌晨。四下的暗處的房子,猶如匍匐的一羣野獸。看來甚至天際的色彩,比平時顯得更要黑暗一樣!

每個清晨,黎明之前應該就是黑暗。

如果是往常的話,聽到這準時的更鼓晨鐘聲,成都城在京師的官員們,都要陸續進宮早朝。

每次早朝能夠準時,說明他們在更鼓晨鐘敲響之前,就已經準備了多時。對於這種應卯議政的早朝,如果是太平時期,很多人會感覺很苦。如果是動亂或者復興時期,有人卻會感覺甘之若飴,甚至是一種驕傲。

能夠例行參加早朝,不是普通人或者人人都會有,都能夠有的一種榮耀。細數歷朝歷代一個家族,一個姓氏,甚至幾輩子難得出現一個,可以能夠參加早朝的人。

因爲可以早朝的話,代表你便是在朝廷裡身居要職,參政議政覲見皇帝,這是多麼高的榮耀!

世人趨之若鶩!

每次早朝的時候,在皇宮宮門前便都會早早的亮燈。那時候天街兩側便都會是人,那些提着馬燈的各家各府的僕從,伺候着自己的主子進宮去參加早朝。

雖然只是各家各府的僕從,但是大多數一個個昂首挺胸,他們不但代表着家族,也代表着榮耀和尊重。常言便說得好,宰相門前七品官,跟隨主人進入天街附近,來到皇宮前伺候,這是值得一輩子榮耀的事情。

今日漏長,更鼓依舊!

成都城如今皇帝還在,每日早朝依舊,在百姓眼裡似乎一切沒有什麼改變。

作爲蜀國京師,成都城無疑就是蜀中的中樞,整個蜀中百姓嚮往的淨土。平時京師有什麼風吹草動,自然會飛快的往蜀中各州傳開。

而這段時間京師有所謂的新聞,也不過是一些諸如天災引起的。因爲聽說此前有幾處宮門被雷電擊倒了,有膽大妄爲的流民竄入宮裡行竊,皇帝便龍顏大怒,下旨更換了宮裡的侍衛和禁軍頭領。

還有據說成都城前幾日天災不斷,城裡幾處遭受雷電襲擊,造成了一些不明所以的民衆恐慌。尤其有人傳出來說宮裡死了不少人,而負責坐鎮巡城司的嘉王孟仁裕,沒有及時出來安撫民衆的情緒,被皇帝下旨撤換緊閉在京師反省。

天現異象不斷,後來證明確實是皇宮裡出了些事情,宮殿居然遭受雷火燒燬幾處。這種事情發生了,自然難免被百姓傳開了。不過巡城司的人抓了幾個在城裡造謠的,確實讓老百姓安定了不少。

然後朝廷又公開出榜,陳述因爲天災導致的一些事情。其中最嚴重的一件,便是在京師外拱衛駐防的將士,因爲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之下,居然私自在一些將官的策動下行動,皇帝下旨處決擅自行動的十七名將領。

禁軍本來是皇帝的親軍,歷來以拱衛京師,保護皇帝爲己任。如今居然在沒有皇帝的命令下,可以私自行動起來。一個問題說明這些將士獨立,已經偏離了皇帝的管轄,二來說明承平日久,大家忘了皇帝手中玉璽的重要性。

說的嚴重一點,禁軍已經可以獨自行動,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掌控的人權利太大?如果他們要造反的話,當真是振臂一揮,不用皇帝的玉璽虎符,就可能調兵殺入京師。

介於蜀中承平日久,沒有經歷太多戰亂的百姓,在京師過於安逸早無危機。這種原因已經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就是老百姓都感受到了不一樣。明白造成今日的這個結局,肯定是京城有官員和駐防將官勾結。

皇帝下旨徹查京城的同謀,自然是順理成章,號召老百姓舉報身邊的異己分子,一時成都城出現了肅奸熱。由此關閉各處城門老百姓也認爲理所當然,只待把京城壞事的同黨悉數捉拿爲準。

同時朝廷的聖旨下來後,重新成立的大小九門提督(屬於原巡城司管轄)下令宵禁至六月,這個小小的舉措雖然不顯眼。但是因爲在成都城的特殊性,還是由此引起了民衆不安。

皇帝自然不知道老百姓的反應,在平均教的安排下,沒有超出自己理解的範疇,皇帝孟昶沒有猶豫便答應下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平均教的遮掩法,但是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結局。

雖然佔領了京城的主導權,但是平均教還沒有自己成爲主導。過了這麼久的時間,也不見平均教再次採取行動,有許多人便抱有幻想了,可能平均教只是想在皇帝手裡謀取一些利益罷了。

可能這個虛幻的想法誤導了人,甚至影響到了皇帝身邊的人,就是皇帝孟昶也被平均教的行動誤導了,希望平均教只是想在自己權利下,獲取一些他們想要的東西就和自己妥協。

於是皇帝下旨在長春殿自省祭天,祈願國泰民安。

成都城許多年沒有了宵禁,百姓雖然有些不適,甚至私底下有些議論。可是看到日日城門掛上去的人頭不斷增加,甚至有不少人是成都城往日民憤極大的惡霸,於是很多人還是乖乖了起來。

尤其是在成都城集市間舉行了一次活動,名爲萬民鋤奸大會,着實打壓和斬殺了十多個大惡霸,引得成都城萬民沸騰起來。

同時因爲城門的關閉,多多少少還是會引起許多的不便。因爲是皇帝下旨,百姓沒有辦法,許多不同行業的人便聚集起來,想到宮城去請願。

在成都城如此風緊的時候,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作爲佔領成都城的平均教,得益於密探的作用,很快便掌握了一些信息。有人因爲自己的原因,到處煽動人行動,準備做出一些反擊來。

主要的官吏都進了宮裡,能夠行動的雖然不可能是主要官吏,肯定也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外人沒有機會陳述,官員雖然日日見到皇帝本人,不過沒有人能和皇帝去說話。

就是能夠向皇帝稟報,他們這些官員也沒有行動的自由,就是連家人也無法見到。宮裡每日主持大局的,如今便是曲去病和韋翼人兩個人。

一切以謹慎爲上,兩個人雖然連皇帝都操控了,表面上也是主要的話事人,更是坐在孟昶這個傀儡身邊,但是也不敢坐在大殿裡龍椅上,那是皇帝該有的位置,兩個人還沒有昏了頭。

即使在每日監督了孟昶的例行朝會之後,就會在旁邊一間偏殿主持每日的工作,把應有的主要工作都安排下去。

這次驟變之後,成都城皇宮裡的主要大殿燒燬兩座,偏殿也燒燬燒壞不少。往日早朝議事的勤政殿也嚴重受損,如今朝會都改到了孟昶居住的長春殿。

一來有利於孟昶的安全,比較好控制下去,二來實際上控制的官員們也都在這邊,只有極少數的幾個自由。 Wшw ★тtκan ★¢ O

官員們倒不是怕誰主政這些,他們在意的是,自己每天還是在成都城出職,面對的也還是皇帝就可以。

當然也有一些糾結的,可是大家都還被軟禁着,許多人都不敢吱聲,也沒有絲毫的想法。但是每天面對執行的人,居然不過是幾個流民頭領,這實在令有些人無法接受。可是面對強權和生命危險,很多人還是選擇了妥協。

隨着平均教的完全控制,在京的大大小小官員,陸續的都被平均教教徒搜尋出來,也都被押到宮裡來了,就是沒有來的也被平均教教徒保護着。

有些抱有幻想,想逃出成都城的官員和家屬,幸運的一些被繼續羈押,悲慘的就被在抓獲之後,拉到了各處城門邊,找個造反的或者禍國的藉口就地處決,頭顱就掛在了城樓上。

雖然平均教施行雷霆手段,狠狠的處置了在京的官員,卻是對百姓秋毫無犯。百姓雖然感受到了一些變動,但是在大局安定之後,曲去病和韋翼人兩個人嚴抓動亂,促進成都城的穩定和繁榮。所以即使成都城翻天覆地,也沒有引起太大的波動。

說句心裡話,對於這個天下由誰做主子,在百姓眼裡還真沒有區別。不過大家茶餘飯後,對孟家皇朝遭受的打擊,心裡卻還是多多少少有些唏噓。

雖然皇帝還是孟昶,官員大多數也還是原先的,但是所有的武將幾乎都換了。除了一些投誠平均教的武將,曲去病幾個人組成了黨委會,快速的應對了這件事情,把各處職務安排了下去,自然是以密黨精英爲主。

百姓多多少少聽到不少風聲,何況難免還有漏網之魚,雖然一時還沒有找到,便自然會傳出去不少風聲。畢竟成都城有這麼大,雖然還沒有放人出城去過,有人還是有感知的。念想昔日孟家所爲,卻也沒有太多人來評價。

不管是做給大家看,還是令百姓安心。每天的早朝依舊,百姓依然聽到更鼓晨鐘聲,不管變故如何生活還是要繼續的。

皇城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恍如一頭匍匐的巨獸,在那裡等待着天邊的曙光。可是越是在這一刻,似乎黑夜越顯得漫長起來。好像是巨獸不忍睜開眼睛,生怕自己的昂首驚動了這片寧靜。

皇宮裡雖然亮着燈,卻遠遠不如以前多。也有人在不斷的巡邏,不過這些人已經換成了不一樣的,那是沒有鎧甲的平均教教徒。倒不是大家不想穿護甲,實在是平均教不想和蜀軍混爲一談。

就是偶爾路過領隊的首領,也只是在身上穿着一件軟甲,或者腰間挎着不同的佩刀而已。但是他們一個個都昂首挺胸,揚眉吐氣的喜氣洋洋。

當日那些精銳的禁軍侍衛都不見了,挎刀持槍的都是一些平均教教徒。他們都似乎沒有倦意的各自執行着自己的任務,整個皇宮都顯得很是寧靜和自然。

如若不是損壞燒燬的建築還在,似乎皇宮裡和以往都沒有什麼區別一樣,有人負責迎接朝官入宮。

宮門緩緩的開啓了!

吱呀沉悶的聲音,卻讓有些人感覺很舒服,也很期待。在於某些人來說,卻似乎是一種煎熬,卻又不得不去面對。

當天被炸燬的宮門,後來沒有兩天時間,又被曲去病命人又立了起來,嶄新的大門上,還有剛剛刷上的濃濃的油漆味道。

宮裡燈光長長的投影照射出來,可以慢慢的看到了外面的情形,宮門終於全部打開了。

天邊似乎更暗了,黎明就要來臨了!

第九百七十二章 洞天福地第十二章 天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小七駕到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不同想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蜀中風雲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象第八百章 收拾(回791)第七百九十二章 預兆第八百二十章 翻波第六百零一章 面對第一千零四章 無濟於事第七百一十七章 造訪第二百八十一章 裝傻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1102 以大欺小 重新上傳)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魂逞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土匪第六百八十七章 逍遙宮闕第七百九十二章 預兆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當世英才第四百五十二章 手段通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道 難道第七百四十二章 渡人渡己第三百六十八章 桂州山水甲天下第七章 臨江仙第六百三十一章 迷茫第八百三十六章 執念第一千章 恩怨分明第一千零八十章 露底牌第七百三十二章 調天地元氣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策第八十章 定天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空明之境第五百九十二章 都尉困惑第十七章 百花酥第五百零三章 人人皆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鼎(澄遠)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手風範第五百五十章 同理第七百三十八章 修行密辛第九百四十八章 惡鬥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重新上傳(1104 六界仙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眼高於頂第一百九十四章 運河在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不瞭解第二十二章 牛頭馬面第四百一十三章 寸進之功第七百六十二章 草原烈性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日子難過二百六十六章 混世大魔王第八百九十九章 (889重新上傳)異種危險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家發財第四百八十三章 盼秋池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海歸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嶺南通途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人合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門派之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準備第六百三十四章 對決第八百九十九章 生機第七百六十一章 選擇第九百一十二章 天道痕跡第六百五十六章 真假歲月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最好的隱藏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派祥和第七百六十章 價值第四百六十九章 扭轉乾坤第六百二十二章 蜀中利益第九百六十七章 殺氣第六百七十九章 敬仰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樂公第五百零九章 思路問責第一百一十五章 瀟湘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舊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見生肖第十三章 各施奇謀各爲其主第四十五章 設想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峽殺羊第二百五十九章 湘江道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鬼谷門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依稀史蹟第八百五十章 氣勢磅礴第一百二十三章 餓鬼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湘西王求婚第六百六十四章 中原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見鬍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角度第三百六十五章 劍魔第九百五十五章 天地歸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渡人渡己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逃婚第一百五十一章 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河東河西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法再現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蛟蜃第一百六十二章 煉火地獄第六百一十九章 志向第九百四十一章 權利遊戲第八百一十章 幫助第九百五十章 解脫
第九百七十二章 洞天福地第十二章 天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小七駕到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不同想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蜀中風雲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象第八百章 收拾(回791)第七百九十二章 預兆第八百二十章 翻波第六百零一章 面對第一千零四章 無濟於事第七百一十七章 造訪第二百八十一章 裝傻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1102 以大欺小 重新上傳)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魂逞威第二百六十四章 小土匪第六百八十七章 逍遙宮闕第七百九十二章 預兆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當世英才第四百五十二章 手段通天第一百三十九章 道 難道第七百四十二章 渡人渡己第三百六十八章 桂州山水甲天下第七章 臨江仙第六百三十一章 迷茫第八百三十六章 執念第一千章 恩怨分明第一千零八十章 露底牌第七百三十二章 調天地元氣第四百七十二章 定策第八十章 定天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空明之境第五百九十二章 都尉困惑第十七章 百花酥第五百零三章 人人皆兵第一百三十一章 問鼎(澄遠)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手風範第五百五十章 同理第七百三十八章 修行密辛第九百四十八章 惡鬥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重新上傳(1104 六界仙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眼高於頂第一百九十四章 運河在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不瞭解第二十二章 牛頭馬面第四百一十三章 寸進之功第七百六十二章 草原烈性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日子難過二百六十六章 混世大魔王第八百九十九章 (889重新上傳)異種危險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家發財第四百八十三章 盼秋池第四百五十七章 四海歸心第四百四十七章 嶺南通途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人合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門派之爭第三百四十五章 準備第六百三十四章 對決第八百九十九章 生機第七百六十一章 選擇第九百一十二章 天道痕跡第六百五十六章 真假歲月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最好的隱藏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派祥和第七百六十章 價值第四百六十九章 扭轉乾坤第六百二十二章 蜀中利益第九百六十七章 殺氣第六百七十九章 敬仰第三百二十八章 安樂公第五百零九章 思路問責第一百一十五章 瀟湘道第六百七十二章 舊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再見生肖第十三章 各施奇謀各爲其主第四十五章 設想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峽殺羊第二百五十九章 湘江道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鬼谷門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依稀史蹟第八百五十章 氣勢磅礴第一百二十三章 餓鬼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湘西王求婚第六百六十四章 中原準備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見鬍子第七百九十三章 角度第三百六十五章 劍魔第九百五十五章 天地歸一第七百四十二章 渡人渡己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逃婚第一百五十一章 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河東河西第九百三十三章 大法再現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蛟蜃第一百六十二章 煉火地獄第六百一十九章 志向第九百四十一章 權利遊戲第八百一十章 幫助第九百五十章 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