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龍潭廟

如今大漢國進駐蜀中的人員裡面,不但有各路分散喬裝而進蜀兵馬五千多人,還有光明正大進入蜀中的個別人才。

這些人在各自的指揮帶領下,裝扮成各類人潛伏進蜀。而且還有早就滲透在蜀國的密黨成員近六百人,這些人正正確引導着大漢國的將士兵馬,隨時做出各種各樣的反應和策動。

作爲一個忠誠的密黨成員,而且作爲一個積極的黨員,楊淮自然知道這六百密黨成員發揮的作用,和這些人在蜀中如果行動,將會散發的巨大殺傷力。

密黨成員據報從去年初開始,在黨組織的命令下,自然滲入了蜀國各級和各個層面,一年多來從幾十個人,已經發展到了如今的幾百人,可謂收穫巨大。他們的情報都能發揮令人不容小覷的威力,楊淮一路上來,就接到了不少密黨在蜀國進展的消息,還有亟待知道的,當前密黨在蜀國的掌控面,和滲入蜀中的兵馬的行動效果。

如今進入蜀中的五千來兵馬,隨着各自的統帥和指揮,分成了十來股隊伍,他們不但各自爲戰而且互相聯繫。正在對蜀中各地的節度統管的兵馬,刺史經營的州縣進行摧毀,或者進行着有力的對大漢國行動有利的破壞。

當然目前最大的收穫,自然是在密黨的引導下,大漢國的特種作戰部隊的行動,他們放肆的收編各地節度的兵馬,破壞各地駐軍的作戰力。還有一個讓楊淮格外感興趣的就是,收編悍匪和對山間的土匪山寨的全面征服。

大漢國的這些綠營將士,正在不斷的蛻變成爲這個時代,最令人聞風喪膽的特種作戰部隊。而楊淮這次就是決定臨時開闢一個根據地,因爲可以直接去接收一個山寨,這個山寨是蜀中比較有名的一個土匪窩龍潭廟,如今這裡已經被大漢國的軍隊征服收編了。

楊淮很是期待看到大漢國軍隊的成果,看向身邊的那個相貌普通的青年,楊淮很是感激。因爲他是皇帝劉繼興專門指派過來,保護自己的牙將王路,雖然不知道王路身手好到什麼程度,但是一路上遇到的大大小小麻煩,基本上都是王路率人迎刃而解。

“將軍!翻過這座樹林,前面應該就是龍潭廟的範圍了!”一旁的侍衛金史其看了看天色,,他是當年從前蜀滅亡爲了避禍,而輾轉逃難到嶺南大漢國的蜀民的後代,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蜀中語言,也是這次楊淮刻意挑選的人才。

雖然還在襁褓中就離開了蜀中,但是金史其還是很習慣,在進入蜀中第二天就靈活的帶領大家穿越。他看着手中楊淮給他手繪的簡易地圖,鎮靜的分析道:“不過天氣這麼熱,這幾天一直都陰雨,看樣子應該馬上就有大雨了,不知道咱們能不能走出這片地方!”四處都是高山,身處密林深處,難得大家還清晰方向。

當然因爲進蜀的特殊性,大家都沒有正常稱呼,按照當初在軍院培養人才時候的慣例,都只簡單的冠以將軍罷了。尤其是像在異地征戰和行軍,這點更是重要。畢竟劉繼興的計劃是讓挨近蜀中的地盤,還是以楚地土匪的名義入侵。

“無妨,下雨正好可以隱藏咱們的行蹤,乘着天色一鼓作氣,咱們可以趕到龍潭廟,和在那裡駐防的蕭七郎接頭!”楊淮舒了口氣,看了看手裡的三指寬、一指厚圓形的小司南,心裡有些欣慰,那是皇帝親自賞賜,用來行軍指南的利器,一路使得楊淮從未出錯。

據說是皇帝命令掌冶署所制,目前中原還沒有此物,屬於大漢國的國寶。劉繼興曾經說過,寧願人不在,此物也不能落入敵人手中。楊淮便知道此物的重要和厲害,心裡更是因爲皇帝把此物賞給自己,感覺到格外的榮耀,和肩膀上的重任。揚了揚手中用布包着的刀,回頭朝諸人低聲道:“傳令下去,休息一刻,補充能量,再行出發!”

雖然休息,有士兵仍然各司其責的站崗,這是劉繼興兵法裡面重要的環節,參照的自然是後世特種兵的行動。和這個時代的探子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現在像楊淮領導的這種作戰部隊,戰士常備的裝備就是很多,一套大漢國特製的綠色軍裝,當然不同國家派遣的顏色有所出入。而且軍裝不同於後世的是,在裡面每個人多加了件背心。這件背心的特點是前胸和後背有護心的鋼片,這是劉繼興爲了保護,自己每個特種兵的主要目的。

每個人配精製勁弩一把,三角血槽鋼頭短箭十支,這可能是這個時代最強的短兵武器了。首先勁弩的威力比正常勁弩強一般,機關得到劉繼興親自改進,劉繼興身邊的楊炯和師吾都曾經說,如果近距離對着這些勁弩,自己只能憑藉高深的內力硬生生對抗,沒有他法迴避和閃躲。

更讓兩個人吃驚的是,劉繼興提煉的這種精鋼,是目前他國無法提煉的,使得這種精鋼箭頭殺傷力,已經達到這個時代最恐怖的戰鬥力。所以,每個戰士配備的這把武器,就相當於後世步槍時代,有人擁有衝鋒槍一樣恐怖。

劉繼興還沒有能力,讓每個戰士擁有,楊淮那把橫刀一樣鋒利的兵器,但是每個戰士配備的常用武器的橫刀,也像後世日本武士刀一樣,和唐時的橫刀已經有所出入。這把刀是每個戰士的常備武器,用於平時作戰對敵。

但是每個特種作戰的士兵,都擁有一把後世庫爾喀彎刀一般牛逼的一尺短刃漢刀,這種彎刀是真正的精鋼所制,最具力學原理,實在是每個特種兵最愛之物。這個時代擁有這把彎刀,相當於擁有一把寶刀一般,每個人愛若生命。

至於常備的藥品,主要的就是劉繼興親自向自己兩個夫人,宜夫人孔雀公主鄭露娜、和靜夫人隴川公主段素琴要來的藥材,炮製的後世白藥,當真是內服外用的最好良藥。也成了戰士們保命急救的良藥,因爲特殊的作用,也是列爲大漢國機密之一。

當然,大漢國的特種兵,也是第一支穿上皮戰靴的部隊。爲了讓戰士們更好的戶外作戰,因爲這個時代還沒有橡膠可用,劉繼興只好用大量的皮具來給戰士做皮靴。

所以大漢國的部隊,在哪裡都會創造奇蹟。楊淮有信心替劉繼興征服蜀中,是有深刻道理的。雖然蜀中的幾千大漢將士,不可能每個人都像特種兵一樣裝備,但是做到了每個階層,都尉以上的將官都配備這種武器。加上每一千戰士有五十個特種兵協同作戰,實在是一股可怕的力量。

這支加上楊淮四十七個人的隊伍,本來在閩地是有五十個人的,可惜在閩地執行任務的時候,碰上了幾個江湖高手,損失了三個戰友在閩地。爲了紀念這三個戰友,楊淮一直沒有補齊差額。

果然,大家繼續行走了不到半個時辰,就下起了大雨,而且是狂風暴雨。但是,大雨帶來了涼爽,大家幾天的疲憊似乎被雨水一掃而空,反而讓大家走的更快。

因爲這個季節也不會冷,楊淮沒有讓大家停留,而是不斷的讓戰士在前面探路和引導。而兩邊也撒開了士兵隨時偵查,意味着四面八方都有眼線。

“不好,大家快閃!”在金史其和幾個開路的戰士驚呼中,只見前面開路的幾個戰士,和右側巡行的兩個戰士,正在飛快的往回跑。這裡是高山間的密林區,基本上不會有人,但是看到大家的驚慌,讓每個人警覺起來。

“大家往左上跑!”金史其不容置疑的驚呼,大家飛快的往一旁巨大的石壁閃躲,大家選擇了充分相信戰友,特種兵戰士的反應還是飛快的。幾十個人沒有出現太大的慌亂,幾乎先後飛快的往左手邊的山坡石壁下爬去,大家都經過艱苦的訓練和戰鬥,這種突發的事件不會有什麼問題,幾乎都差不多的竄到了幾十米旁的石壁下。

大家還沒有定魂下來,然後大家看到了恐怖的一幕。剛剛行走的樹林的前方和右側山坡,似乎正在緩緩移動。電閃雷鳴中,大家真正的看到右側的山坡發生了異變,真的正在緩緩移動過來,連山連樹一起往下在移動。

“快走,快走!”楊淮渾身發寒,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事情,難道是山神顯靈了嗎?他忽然想起來劉繼興和自己說過的一件事,不由幾乎和金史其一起又道:“那邊的山體馬上會塌方變成泥石流,大家往石壁上山坡上跑!快!”

哄!一陣地動山搖!四周的山體似乎都在晃動起來,天色也陰暗起來。整個大地似乎都在晃動起來,不單單是山體要塌方,楊淮霎時間明白了。

只見剛剛右側的山體正緩緩而下,淹沒了整片樹林,山上的參天大樹、巨石都慢慢的隨着泥石倒下,融入了泥石裡面,緩緩的往下掩埋來時的路。

楊淮慶幸這邊的石壁是整塊山體,而且是坡型的往上,不然只怕今天這些人都要葬送在這裡了。太可怕了這自然的威力,一把抓住一個差點從石壁上掉落的戰士,兩個人緊緊的貼在斜斜的石壁山坡上,在雨中楊淮居然身上冒汗。

天啊!右邊整個山坡都變成了泥石流,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快速崩潰,先是土坡上的矮樹,接着連片的樹林都被帶動,漸漸都沉入帶倒在泥石流裡,繼而就是參天大樹的倒塌。隨着山洪往下流動,先是一小塊的山體,繼而是成片的山林和山體。

原來叢林的右邊那座山居然是砂石所成,平時山上沒有多少的樹木和灌木,可能這段時間連續的陰雨和滲透,整個山體都已經如同後世沒有凝固的泥沙漿一般。

想必當年這個地方原是一大片的平原,不斷的被雨水沖洗,才形成了今天高山下的樹林。而裸露的最後的高山終於經不起滄海桑田,在這最後的時刻掩埋了低窪的樹林。

想必導致山峰變成塌方的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山體成分的構成。這個地方在後世也是屬於經常會地震的區域,這幾天持續的天氣,而且居然又地震了,直接的導致了最後的崩潰。

大白天最好時辰的時候,居然要變成傍晚一樣的景色,而且天昏地暗的感覺世界末日一般。看到身處這邊的石壁渾然一體,整座山都是一塊石頭一般,楊淮心安不少。可是轟隆隆的巨響地動間,趴在石壁上的人都感覺心驚膽戰。似乎這座大石山也大受影響,不斷的有石塊和碎物落下。

楊淮第一次居然感覺到一種無助的感覺,看着四周灰暗,這些戰士雖然不像普通人那般慌亂,但是也在拼命找地方閃躲。無數的泥土石塊從上滾下,石山上也有大片的樹林,遠遠看去就像一頂帽子。

因爲石山的在周圍是最穩固的所在,戰士們大家拼死閃避的往石山上跑和爬,幸好石山不是垂直的豎立,而是帶着六七十度的斜坡,不然今天幾乎大家沒有生還的可能。此時個人的力量在這裡似乎微不足道了一般,雖然大家是同生共死的戰友,但是也只有各尋地方求安。

楊淮心中慘然,只有祈求大家無事,自己也乘隙飛速的往山上跑。便聽到幾聲驚呼,轉頭看到有兩個戰士突然從石坡上往下滾。楊淮離得太遠,就是在跟前只怕也無能爲力,只能眼睜睜看着兩個人往下滾去。

突然,只見一個人兔起鷹躍一般,幾個起落間,已經先後拎住了兩個人,穩穩的站在了石坡上,宛如腳下生根了一般。大家一臉慶幸的看去,果然是楊淮的影子王路。

“大家不要停,趕快往左上方那邊樹林前跑!”王路沉聲傳音,他看得很清楚,何況他的身手比這些人強上太多,這些人哪敢質疑。而王路抓着兩個有些狼狽的戰士,像暴風雨中的一隻雄鷹一般,足下在斜斜的石壁上亂點,人不斷騰空而起,一路往上疾行如同平路。幾個呼吸間便消失在眼前,往那石坡上樹林靠去,楊淮有些駭然和欣慰。

這便是江湖上的高手,楊淮心裡有些羨慕,雖然進了軍院學習了許多格鬥和對陣技巧。甚至楊淮天生神力,許多江湖上的高手都對他感覺有所不如,後來劉繼興更是親自教授他吐納的內家修煉,他比一般的武將已經是強上太多了。但是此刻看到王路這神鬼莫測的身手,也唯有興嘆而已。

暴雨繼續,天色昏暗,足足過了兩刻鐘的時間,那地動山搖和電閃雷鳴的感覺才緩緩停止。慢慢的天色也開了,但是看去仍然有些灰暗,天際的烏雲似乎都未散。

此刻看去,右邊剛剛大家來時穿越的樹林已經沒有了,完全被泥石流覆蓋了。而山泥和樹木還在緩緩移動,和着四面八方集聚過來的流水,看起來浩浩蕩蕩,讓人看去好像四周還在晃動一般。

大家先前要穿越前方的深林沒有了,都被泥石山體淹沒了,就是前方本來有着的那兩座大山,突然之間看去也沒有了。右邊的那座山峰,在右邊山體垮塌的影響下變形,加上剛剛的地震影響,居然整個傾倒了下來,大半部分倒在了左邊的山上,和右邊的山峰融爲了一體一般。看得讓人渾身發寒,如果剛剛一直走的話,這些人肯定就是被埋在山底下了。

雨已經很小了,但是還在下。楊淮好不容易把人匯聚齊了,幸運的是一看整個隊伍的人還都在。只是有兩個戰士頭部被飛石砸傷,有一個傷了腿,還有幾個有不同程度的受傷。大家都大叫萬幸,看着右邊山體損毀的樣子,都有些後怕起來。

很快,大家發現了一個問題,看着面前還在涌動的泥石流,那就是暫時沒有路了。這個時候就是大家的安全,都還是在一個比較不穩定的保證,楊淮只好讓大家先找個地方,暫時先避下風頭。

在一處開闊的石壁下,楊淮打開了另外一份自己卷抄的地圖,看着地圖上的距離,眉頭緊皺起來。這份區域間的地圖,是大漢國密黨按照事先預定要走的線路,派人詳細的計算過,每個山體村寨都有。看樣子前方不超過五十里,應該就是龍潭廟了,如果按照大家正常急行軍的速度,也就是不到兩個時辰就可以。

爲了今天的匯合和計劃,楊淮已經率人急趕了四五天,如今卻意外要在此處截留,當真令楊淮大爲着急。看着天空中飄蕩的雨花,和那還在緩緩而動的泥石流,楊淮臉色更是難看起來。

龍潭廟!

如今既沒有廟,也沒有了龍潭,有的只是一條緩緩流淌的河流。

它如今指的是一個地名,一個昔日蠻民居住的寨子,一個完全用條石壘起來的山寨。前面是清溪河後面是金佛山,當真是依山傍水。整個山寨層層而上、周邊卻是條石疊建的牆體的建築,可以說是固若金湯的天然城池。

山寨原本居住的是蠻民,後來被官府不斷的壓榨,加之土匪的出現,使得蠻民都不見了蹤影。這幾十年來,這個地方可以說是有土匪的時候就是山寨,沒有土匪就是空城。這十來年突然涌來了一窩人,平時住有四五百號,當真是一個很大的去處。

這裡原本都屬於渝州治下,離着渝州極近,又是長江邊上支流,而且這個位置也比較特殊。金佛山又是蜀中和牂牁的分界之地,故而這裡平時有事沒事,也有支幾十人的隊伍生活。後來因爲金佛山後是蠻荒之地,這裡也經常出現猛獸,地方官府也不允許土匪的存在,逐漸隊伍便沒有了。

尤其到了現今皇帝孟昶的手裡,前期太平還有人住,後來官府腐敗壓榨,周圍也沒有什麼人到這邊山溝裡來,除非是在清溪上路過往來的船隻,或者一些商隊沒有辦法經過。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這裡又居然聚集了有好幾百人的山賊土匪,領頭的是三個自稱結義兄弟的,人稱龍潭三蛟,手下有幾分把式,攻退了幾撥官府的鎮壓。後來聲名漸著,官府也吃了幾次暗虧,看看他們沒有折騰大的風浪,便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虧得他們只是稱爲三蛟,沒有自傲到稱龍,不然早被蜀國官府派重兵掃了。

偏偏這三個人也有些手段和見識,平時對過往的商旅船隻也是偶爾動手,但是如果繳納過路費則就放行。最重要的單獨行動,更是有的時候還對周邊的富戶出手。

往往百里內的人物都知道了這夥人物的存在,等到官府想要對他們動手的時候,居然已經有一千多人馬了。而周邊的兩個州縣,平時龍潭廟人少的時候,還可以狐假虎威一些,如今龍潭廟人多了,他們那點兵力,都不敢單獨對龍潭廟動手,反而使得三人手下的人越來越多,勢力也越來越大。

今日龍潭廟四周旌旗飛揚,而被龍潭三蛟稱爲龍潭廟的山寨聚義堂裡,人頭簇擁的各級頭目滿滿一堂。

龍潭三蛟此時就坐在聚義堂上首的右手,而左手此時居然坐着一個氣勢沉穩的青年,他相貌堂堂威武不凡,看去不過三十年紀。一身普通的麻布勁裝,也掩飾不住渾身的精幹和威嚴。他身邊也站着一個青年,不過這個青年卻雙眼似閉未閉的,負手而立在他身側也不顧諸人,可是就那麼一站,給人的感覺卻是生人勿近。

真是令人奇怪,龍潭廟的主人坐在了客座,而一個陌生人反而坐在了主座。龍潭三蛟絲毫沒有不適的感覺,反而賠笑的看着坐在堂上左手的青年,任堂下是鬧鬧穰穰的一大羣頭目。

“蕭大哥,咱們的援軍何時能到,你看看如今兄弟們回報,他們可是三路齊進龍潭廟,想一次端了咱們龍潭廟啊!”龍潭三蛟的老三青面蛟石佳迫不及待的張口,朝着左手的青年抱拳施禮。

左手的青年臉色平靜,看了下堂下的頭目,又看向三兄弟,然後沉聲道:“當在今日必到,不然某家也不會讓孫先生去取那指揮使的頭顱了!諸位兄弟稍安勿躁,一一安排下去兄弟們嚴守各處險要。就是發生惡戰,想必也是在所難免,大家都做好準備,只要堅持援軍一到,咱們一統地方的時機就到了!”

“兄弟們絕對不會怕,只是此次率軍的據說是渝州防禦使趙浪的手下,此人名喚王勳,乃是趙浪的從馬直指揮使。”龍潭三蛟的老大獨角蛟李元慎重的說道:“某家昔日效力蜀軍時,就聽過此人名號,實在是蜀軍中不可多得的一個智將!”

左手邊的青年看了下身邊站着的青年,這個負手而立的青年看了三蛟一眼,淡淡的道:“某家這次獵殺的馬步軍都指揮使周起,確實是趙浪手下第一將,不過某家觀之虛有其表而已。反倒是王勳此人,可能真是渝州軍中一個人才!”

這個站立的青年不待他人說話,便又道:“而且某家和他遠遠的對過一箭,後來某家又潛伏回去,方知此人居然是蜀中第一門,地獄門的弟子出身!”他見坐着的青年眉頭皺了起來,似乎知道他心裡所想一般,接口道:“地獄門雖然每三年會派弟子入世,但是此人在軍中多年,多半是地獄門外門長老的弟子,即使是核心弟子又如何,有某家和身後的靠山助七郎,七郎毋須擔心!”

這個坐着的青年就是楊淮要趕來接頭的蕭七郎,他聽了身邊的青年一說,連忙站了起來,朝堂下諸頭目道:“諸位兄弟,暫且聽某家說來!”大家靜了下來,都看向這邊等待蕭七郎的安排。

“衝啊!,,,,,衝啊!”有力揮動手中的旗杆,一臉激動的怒吼着。人率先衝了過去。那近丈的旗杆足有小兒手上臂粗細,那槍的杆頭也有一柄槍頭。這槍頭成菱形,竟然也有尺五長,雖然不是那種開刃的鋒利槍頭,但是此刻在他的手中猶如收割利器。

槍頭所指之處,人身爆裂分割,鮮血四濺。迎身而來的人潮一時哪能躲閃開來,當真是觸者立死。分開躲避的人羣更是壓倒推散多少同伴和戰友,大家眼睜睜看着這個殺神手中的旗杆在收割。

血旗烈烈,腥風撲鼻。粗臂一振,沾滿鮮血的旗面被他一輪,居然全部卷在了旗杆上,猶如一根血紅的成人臂粗大棒。打、挑、刺、劈、掃,一時竟然鬼哭狼嚎一般,迎着不是斃命就是重傷。

第八百八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零七章 以武入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師道的榮光第八十一章 北伐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進展第六百五十六章 真假歲月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深意第五百八十七章 世事因由第二百四十二章 壞人第二十六章 海上雄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邪九式第五百八十三章 小七駕到第六百三十一章 迷茫第三百九十六章 暈頭轉向第七百三十章 論道第四百九十八章 設伏反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勢力第二十一章 美女蛇第一百六十七章 在路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不一樣第九百九十一章 圖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蛟蜃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佛第六百九十章 聽聲辯物第五十九章 一往無前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派道門第四百七十七章 門派和家族第一千零九章 頭狼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如何自處第一百五十九章 殤第三百五十章 周主定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忠誠度第九百七十章 定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各鎮心思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層心思第六百零六章 可怕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進山第五百五十九章 因由第三百二十六章 拓外必先安內第五章 吾身是誰 誰心似我第六百九十一章 逍遙修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下局勢第四十六章 湘江第七百八十二章 侵蝕第八百二十九章 金陵蕭家第四百零四章 逍遙遺風第一百零一章 巫術第二百四十八章 道子 道尊第八百三十一章 中天王第八百三十八章 家底第三百六十一章 安內第九百五十九章 忠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蜀中風雲第九十二章 爲人民服務第五百四十九章 境界的傳承第九十五章 龍起永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中原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宮門前第四百二十章 頓悟思舊第六百一十一章 複雜局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手風範第六百八十九章 此生意未平第五百四十八章 法脈第一千零七十章 知道深淺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府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二百八十七章 又多一個女人第七百零四章 醒悟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人物第八百五十七章 底細第七百三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法脈第八百三十三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靜渝州第七百九十四章 常理第一百七十八章 崑崙仙翁第三百二十章 千金買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奇技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帆下衡州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進展第三百五十五章 逍遙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法脈第六百四十四章 嶺南夏末第九百四十七章 佈陣對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手段狠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如何自處第一百八十八章 三十年功與名 根據地第七百章 向南流第七百四十六章 心術恩怨第九百九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至尊道門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生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被圍第七百零一章 大明宮對第八百一十五章 再起變故第一千零四章 無濟於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劉家威名
第八百八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零七章 以武入道第二百四十五章 天師道的榮光第八十一章 北伐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進展第六百五十六章 真假歲月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深意第五百八十七章 世事因由第二百四十二章 壞人第二十六章 海上雄師第二百三十三章 斬邪九式第五百八十三章 小七駕到第六百三十一章 迷茫第三百九十六章 暈頭轉向第七百三十章 論道第四百九十八章 設伏反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勢力第二十一章 美女蛇第一百六十七章 在路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不一樣第九百九十一章 圖謀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蛟蜃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生佛第六百九十章 聽聲辯物第五十九章 一往無前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派道門第四百七十七章 門派和家族第一千零九章 頭狼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以大欺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如何自處第一百五十九章 殤第三百五十章 周主定計第八百四十六章 忠誠度第九百七十章 定局第四百六十六章 各鎮心思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層心思第六百零六章 可怕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一章 進山第五百五十九章 因由第三百二十六章 拓外必先安內第五章 吾身是誰 誰心似我第六百九十一章 逍遙修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下局勢第四十六章 湘江第七百八十二章 侵蝕第八百二十九章 金陵蕭家第四百零四章 逍遙遺風第一百零一章 巫術第二百四十八章 道子 道尊第八百三十一章 中天王第八百三十八章 家底第三百六十一章 安內第九百五十九章 忠心第四百二十七章 蜀中風雲第九十二章 爲人民服務第五百四十九章 境界的傳承第九十五章 龍起永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中原準備第七百二十三章 宮門前第四百二十章 頓悟思舊第六百一十一章 複雜局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手風範第六百八十九章 此生意未平第五百四十八章 法脈第一千零七十章 知道深淺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四百六十八章 駙馬府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二百八十七章 又多一個女人第七百零四章 醒悟第七百二十六章 大人物第八百五十七章 底細第七百三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五百四十八章 法脈第八百三十三章 運籌帷幄第五百二十三章 平靜渝州第七百九十四章 常理第一百七十八章 崑崙仙翁第三百二十章 千金買命第二百七十九章 奇技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帆下衡州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進展第三百五十五章 逍遙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法脈第六百四十四章 嶺南夏末第九百四十七章 佈陣對戰第七百九十六章 手段狠辣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如何自處第一百八十八章 三十年功與名 根據地第七百章 向南流第七百四十六章 心術恩怨第九百九十二章 往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至尊道門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生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被圍第七百零一章 大明宮對第八百一十五章 再起變故第一千零四章 無濟於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劉家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