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邊塞才子

聽到朱佑樘的話,王華略微一愣。

讓自己的兒子做兵部左侍郎?

要知道這可是實職,與之前的加銜不一樣,徹徹底底的做到了兵部的二號人物。

王華覺得陛下可能是在試探自己,於是連忙開口說道:“臣子才疏學淺,恐難當大任,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王華如此小心翼翼,一方面爲的是自己的兒子,另外一方面也是太子。

當朝的太子已經足夠強勢,在各個方面都已經掌握了很大的權力。

這也就是當今陛下,不然父子之間早就爆發鬥爭了。

這種局面在很多臣子看來,能夠維持這麼久,已經是頗爲不容易。這與陛下只有一個兒子有關係,也與陛下的爲人有關係。

可任何事情它都是有一個限度。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它就會出事情。所以很多臣子都已經開始擔心,一旦皇帝和太子爆發衝突,讓他們如何站隊?

如果陛下還有其他的兒子,或許還能好辦一些,可是當今陛下就太子一個兒子,就你贊成得罪陛下,你反對就得罪太子。

將來太子登基了,哪有你好果子吃?

所以大臣們心裡面都很不希望這種情況出現,王華也是如此。

尤其是王華父子實在是太敏感了,如果真的出這種情況,那事情可能就麻煩了。

以他們父子爲引爆點,他們父子如何自處?

看了一眼王華,朱佑樘無奈的笑了笑,開口說道:“愛卿就是如此看朕的?”

“臣不敢。”王華連忙開口說道。

顯然他的態度讓皇帝不順心了,他心裡面頓時就忐忑了起來。

難道自己想錯了,陛下真的是想用自己的兒子?

“王守仁非常的有才幹,這些年也立下了不少功勞。如果不是因爲他還年輕,需要壓一壓,他已經不是現在的地位了。很多事情愛卿你也應該明白,朕就沒有必要說的那麼清楚了。”

“可年輕人總是要培養的,不然的話也不會太明白事情。王守仁這幾年做的很好,可他的確一直都是在軍方轉,一直都是在地方轉,這對他不是很好。”

“這一次回來要安穩一些年,那就索性去兵部吧。在兵部做個侍郎,讓他知道全國的軍隊是怎麼回事,學一學在中樞應該是怎麼做事情。”

“這對他的將來很有好處,愛卿不必多想,把心放在肚子裡面就行了。如果朕有機會的話,也不會等到今天。”

“朕有這樣的兒子,大明朝有這樣的太子,是大明的福氣,是天下的福氣。朕知道自己不是明君聖主,但是該有的胸襟還是有的。”

聽着朱佑樘的這些話,王華的臉上露出了慚愧的神色,直接撩起衣服跪倒在了地上,然後開口說道:“陛下此言,臣不敢苟同。陛下自從登基以來,親民勤政、仁愛治國,自三皇以下,能超越陛下者,少。如果陛下都不能夠稱爲明君,那我天下哪有明君?”

“自從陛下登基以來,內修德政、外震胡虜,我大明朝四海昇平、國力日盛,陛下實乃我大明朝中興聖主。上越歷代明君聖主,下爲後世帝王之楷模

朱佑樘看着王華,聽着他說的話,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隨即很快就消失了。

他邁步從上面走了下來,親手將王華攙扶了起來。

微笑着看着王華,朱佑樘開口說道:“朕唯願天下太平,百姓身上有衣、腹中有食,如此朕願足以。”

“陛下聖明。”王華連忙躬身說道。

“行了,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你回去告訴你兒子,讓他休息幾天之後,直接就去兵部上任吧。”

“是,陛下。”王華連忙答應了一聲,然後說道:“如此,臣告退。”

輕輕的點了點頭,朱佑樘看着王華的背影,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等到王華走遠之後,朱佑樘輕輕的搖了搖頭,然後揹着手向後宮走了過去。

還是去陪陪皇后比較好。

這件事情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北京城,一時之間臣子們對朱佑樘的吹捧更厲害了。

顯然陛下能夠做到這一步,這是很多臣子們沒有想到的事,同時也是一件讓他們高興的事情。

說起來在當今陛下的麾下做事,真的很舒服。能夠得到這樣的皇帝,是做臣子們最期盼的,那麼必然就是要頌揚的。

所以對於朱佑樘的吹捧又高了一個檔次,基本上已經向上超越漢文景兩位皇帝,爲中興聖主。

一時之間京城內外,對於朱佑樘的頌揚之聲,響徹雲霄。

咸陽宮。

這個消息自然也傳到了這裡,但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朱厚照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

他的心裡面也十分的感嘆,大明朝的弘治皇帝,不愧被稱爲仁君,單單是這份心胸和胸懷,這就不是一般的皇帝能夠企及的。

正在朱厚照站着發呆的時候,劉瑾悄悄的走到了他的身邊,恭恭敬敬的說道:“太子殿下,唐伯虎求見。”

比起王守仁,唐伯虎自然就沒那麼多人關注,同時也沒有那麼多人在乎他,所以他可以心安理得的來這裡求見。

如果唐伯虎不來,反而會讓人覺得他忘恩負義。畢竟唐伯虎從出仕開始。就一直得到太子殿下的提拔。

那一次科舉舞弊案,如果不是太子殿下,唐伯虎早就廢了。正是因爲太子殿下對他的看重和提拔,所以他纔有了今時今日,太子殿下就是他的恩主,爲太子殿下去送命都是正常的。

如果回來不去太子那兒叩拜,那就已經不是做官的問題了,而是人品的問題,肯定是要被唾棄的。

朱厚照聽說唐伯虎來了,連忙笑着說道:“那就讓他進來吧。”

事實上對於唐伯虎,朱厚照還是很好奇的。

這麼一位大明朝歷史上落魄的才子,今時今日到底怎麼樣了呢?

朱厚照很想知道。

這幾年在西北,他是不是還像原來一樣?

朱厚照也很想看看。

“是,太子殿下。”劉瑾答應了一聲,連忙轉身向外面走了出去。

時間不長,唐伯虎就在劉瑾的引領下走了進來。

見到朱厚照之後,唐伯虎直接撩起衣袍就跪倒在了地上,然後說道:“臣唐伯虎,參見太子殿下。”

朱厚照看到一幕頓時就笑了,徑直走到了唐伯虎的面前。伸手向唐伯虎攙扶了起來。

他上下的打量了唐伯虎一番。笑着說道:“看起來黑了不少,也壯了不少。挺好,挺好。”

唐伯虎有些羞澀的笑了笑說道:“臣在西北沒有讓太子殿下蒙羞。”

這句話雖然說的很輕,但是唐伯虎的語氣卻很重,顯然這句話壓在他的心裡面已經很久了。

看似是在表功,其實確實在說他的心。

在西北這麼長時間,除了爲百姓做事以外,唐伯虎心裡面最堅定的想法就是,自己不能夠給太子在下丟臉,自己可是太子殿下的人。

他有這種想法,皆是因爲太子殿下對他的看重。

正所謂士爲知己者死,在唐伯虎看來,太子殿下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足夠讓自己以死相報了。所以他心裡面時時刻刻都念着這個。

聽到唐伯虎的話,朱由校的表情也嚴肅了起來,伸出手輕輕地拍了拍唐伯虎的肩膀,說道:“你在西北的事情做得很好,本宮也一直有收到奏報。你沒讓本宮失望,本宮沒有看錯人。”

聽到朱厚照的這句話,唐伯虎的眼圈有些發紅,隨後躬身道:“臣不敢讓太子殿下失望。”

“好,做得好。”朱厚照又笑着說道,同時轉頭看向劉瑾,吩咐道:“讓人去準備一桌酒菜,本宮要和唐伯虎好好喝一杯。”

劉瑾答應了一聲,然後轉身出去安排了。

“來,坐下說。”朱厚照拉着唐伯虎坐下,說道:“雖然奏報上也都有說辭,但是很多事情還是要你親自來說。來,把西北的事情說給本宮聽聽。”

唐伯虎自然不敢怠慢,把自己在西北的所見所聞和所做全都詳細的向朱厚照進行彙報。

朱厚照則是一臉認真的聽着,不時還開口和唐伯虎說上幾句。

咸陽宮的一座宮殿裡面,太子妃看着眼前的宮女問道:“太子殿下不過來用膳了嗎?”

“回太子妃,劉公公剛纔來交代過了,太子殿下今日不過來了。”宮女說道:“據說前面來了一位叫做唐伯虎的官員,太子殿下要和他一起飲酒。”

“唐伯虎?”太子妃有些遲疑的問道:“可是那位邊塞才子?”

“回太子妃,正是那位邊塞才子。”宮女臉上帶着幾分希冀說道:“人家都說大明朝的這位邊塞才子,乃是當今第一才子,詩書畫都是當時第一,尤其是他做的邊塞詩,頗有盛唐之風。”

太子妃點了點頭,有些讚賞的說道:“我也讀過一些,的確如此。可是我卻不知道太子殿下和他有這麼深厚的交情,居然還要把他留在宮裡面飲酒,這可是從來都沒有過的事情。你去找一個人來問問,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是。太子妃。”宮女答應了一聲,然後趕忙出去找人了。

很快一位稍微上了些年紀的太監就被帶了進來。

聽到了太子妃的問話之後,太監連忙說道:“這件事情好像很多年了,當初唐伯虎被捲入了一場科舉弊案,雖然最後查無實據,但因爲他做事放蕩,陛下還是治了他的罪,想要削了他的功名,永世不得參加科舉。”

“那個時候是太子殿下救了他,把他發配到了西北去。奴婢記得很清楚,當時太子殿下和那個唐伯虎說,要讓他用筆來畫大明的萬里江山,用詩詞來寫大明的邊塞風光。”

“於是唐伯虎就去了西北,原本只需要在西北待三年,誰想到他一待就是五年。這五年來,唐伯虎走遍了西北的很多地方,寫了很多詩,畫了很多畫。回到京城之後,他苦讀一年,一舉就考上了進士,然後就跟在了太子身邊。”

“很多人都說太子殿下慧眼識人,說的就是這個唐伯虎。這個唐伯虎也沒有讓太子殿下失望,這些年做官一向都是勤勤懇懇,名聲也非常好。這一次調回到京城,肯定是朝廷要重用他了。”

老太監說到這裡,臉上也帶着喜色,然後說道:“這個唐伯虎算是太子殿下的潛邸之臣,如果非要說誰比他更得太子殿下的信任,那也只能是王守仁王大人了。”

太子妃聽到這裡,心裡面也有了一個大概。

太子和王守仁的事情,她當然知道的更清楚。

這位王守仁也是一開始就跟着太子的,跟着太子練兵,跟着太子四處征戰,可以說把太子的領兵本是學的很好,現在已經也有大明軍方第一人的氣勢了。

“不知道他今日來是不是會給太子殿下送來一些詩詞或者書畫?”太子妃的心裡面帶着這樣的期望,喃喃地說道。

事實上太子妃猜的沒錯,唐伯虎的確帶來了一幅畫,此時正在展示給朱厚照看。

這是一副很長很長的畫,上面畫的就是大明朝的邊塞之景,雄渾的沙漠、孤立的城牆以及所謂的士卒,看起來如此的真實。

朱厚照一點一點的看着這幅畫卷,臉上的表情也逐漸興奮了起來。

看完之後,朱厚照轉頭看向唐伯虎說道:“此畫可爲傳世之寶,可媲美宋代的清明上河圖,亦可媲美宋代的千里江山圖!”

“好畫啊!好畫!”朱厚照笑着說道。

唐伯虎用心做的畫,加上他的才華,自然是當得起這個稱號的。

看着一幅珍寶級別的畫出現在自己面前,朱厚照的心裡自然是很高興的。

站在一邊的唐伯虎連忙說道:“臣從來沒敢忘太子殿下對臣的交代,用臣手中的筆,描繪大明朝的萬里江山。這一幅邊塞圖,是臣走遍了西北之後畫的。”

“如今西北已不復當年之狀,百姓生活安排日益富足,全賴陛下和太子殿下。能夠生在如此盛世,能夠得太子殿下如此看重,臣三生有幸。”

朱厚照笑着拍了拍唐伯虎的肩膀,說道:“這幅畫回頭本宮去獻給父皇,相信他也一定會非常的喜歡。”

第十二章 打拳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鶴齡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爆第四十一章 馬文升事件第一百二十九章 畫大餅第四十一章 馬文升事件第八十八章 考成法第一百零七章 要錢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五章 追上了第九章 太子威武第十七章 打拳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守仁的野望第二十一章 王守仁奇襲豐州灘 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收權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明第一百四十章 資本的力量第六十二章 劉琦的狀態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狐狸第一百四十四章 哈密衛第一百三十八章 等待第五十章 清理蛀蟲第二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官場第九十五章 難搞的羊毛第七十八章 揚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了心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父皇駕到第二十四章 擊潰第二百二十六章 別動,看着第一百八十章 朕是個受傷的男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河套 上第二百零三章 全都是本宮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權術第二百零五章 長公主第七十四章 上下其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線索第一百七十八章 很辣第一百七十三章 解決人第七十七章 外戚第一百二十一章 該幹活了第一百零九章 駕臨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線索第一百八十二章 合作和對抗第九十五章 are you OK?第八十五章 那就去搶第四十九章 太子殿下希望看到的第七十六章 有血有肉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衣衛該動動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抓捕第一百五十一章 皇權的喪失第二十七章 盔甲第二百五十章 給太子見面禮第八十二章 黑了心的劉瑾第一百五十章 用刀拓展生存空間第四十九章 拿掉第一百四十二章 召太子回京無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了第四十章 行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事件第九十六章 囂張跋扈王守仁第二百六十七章 李代桃僵第二百四十章 放火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了心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葉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新勳貴第一百二十六章 行動第二百八十章 王守仁回京第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七章 婚後生活第六十四章 試探第四十章 本太子的臉就是大明的臉第一百二十章 黨派崛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戰起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一百七十六章 來狠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敲竹槓第三十一章 吵起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兄弟們,跟着我幹第一百七十一章 表忠心第三十一章 吵起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文官的反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喜歡第一百二十五章 準備殺人第一百六十章 河套 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們能忍第一百一十六章 投降第六十三章 憂慮第八十章 軍工第五十八章 真狠啊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力全開壽寧侯第一百七十九章 全是銀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事件第三十一章 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是時候了第四十四章 吃是關鍵第一百四十二章 劉大夏 (求首訂,求月票)第四章 讀書了
第十二章 打拳第一百五十七章 張鶴齡的請求第一百二十一章 引爆第四十一章 馬文升事件第一百二十九章 畫大餅第四十一章 馬文升事件第八十八章 考成法第一百零七章 要錢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六十五章 追上了第九章 太子威武第十七章 打拳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守仁的野望第二十一章 王守仁奇襲豐州灘 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收權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明第一百四十章 資本的力量第六十二章 劉琦的狀態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狐狸第一百四十四章 哈密衛第一百三十八章 等待第五十章 清理蛀蟲第二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官場第九十五章 難搞的羊毛第七十八章 揚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了心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父皇駕到第二十四章 擊潰第二百二十六章 別動,看着第一百八十章 朕是個受傷的男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河套 上第二百零三章 全都是本宮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帝王權術第二百零五章 長公主第七十四章 上下其手第二百七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線索第一百七十八章 很辣第一百七十三章 解決人第七十七章 外戚第一百二十一章 該幹活了第一百零九章 駕臨第一百九十三章 新線索第一百八十二章 合作和對抗第九十五章 are you OK?第八十五章 那就去搶第四十九章 太子殿下希望看到的第七十六章 有血有肉第一百七十九章 錦衣衛該動動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另起爐竈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抓捕第一百五十一章 皇權的喪失第二十七章 盔甲第二百五十章 給太子見面禮第八十二章 黑了心的劉瑾第一百五十章 用刀拓展生存空間第四十九章 拿掉第一百四十二章 召太子回京無題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了第四十章 行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事件第九十六章 囂張跋扈王守仁第二百六十七章 李代桃僵第二百四十章 放火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了心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葉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明新勳貴第一百二十六章 行動第二百八十章 王守仁回京第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七章 婚後生活第六十四章 試探第四十章 本太子的臉就是大明的臉第一百二十章 黨派崛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戰起第二百八十三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一百七十六章 來狠的第一百五十七章 敲竹槓第三十一章 吵起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兄弟們,跟着我幹第一百七十一章 表忠心第三十一章 吵起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文官的反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喜歡第一百二十五章 準備殺人第一百六十章 河套 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我們能忍第一百一十六章 投降第六十三章 憂慮第八十章 軍工第五十八章 真狠啊第一百八十七章 火力全開壽寧侯第一百七十九章 全是銀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事件第三十一章 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第二百三十二章 是時候了第四十四章 吃是關鍵第一百四十二章 劉大夏 (求首訂,求月票)第四章 讀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