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

第363章 一休和尚(下)

“你來見我,就是爲了求我善待九州的百姓?”

朱瞻壑有些驚訝,沒想到在歷史上留下癲狂之名的一休,竟然還是個心懷百姓的人。

“正是,無論什麼樣的戰爭,百姓都是最受苦的,現在九州的戰爭已經平息,九州的百姓也成爲大明的子民,因此我希望將軍能善待自己的子民!”

一休言辭懇切的再次說道。

他本來在京都跟隨老師學佛,可是聽說大明入侵九州,並且在短時間內打敗九州各個大名,侵佔了整個九州的事情後,一休卻坐不住了。

因爲在傳言之中,大明這次出兵極其殘暴,一些傳承久遠的大名,也都被大明連根拔起,無數貴族被砍頭,甚至連百姓也流離失所。

一休在聽說這些事情後,本着一顆慈悲之心,於是離開京都,乘船出海來到九州,他希望能像宋末元初的那位丘處機道長一樣,能夠隻身面見大明的將軍,請求對方不要過多的殺戮百姓。

“原來你是想效仿長春真人。”

朱瞻壑聞言也微微一笑,隨後點頭道。

“放心吧,之前在戰場上殺人,本就是爲了更快的結束戰爭,現在九州已平,我們自然也無心再殺戮,當然現在各地的治安可能還有點亂,但隨着官員們入駐各地,這些情況都在慢慢好轉!”

“我相信將軍,其實我已經來了有兩個月了,也曾經在九州各地雲遊,親眼看到大明對各地的統治,相比那些大名,將軍的確對治下的百姓更加仁慈。”

一休說着再次向朱瞻壑行禮道。

在這個時代,各個大名對治下的百姓,其實相當的殘酷,倭人爲什麼長得矮小,就是因爲長年吃不飽飯,每逢打仗,倭人百姓還要被徵召爲兵,送到戰場上做炮灰。

相比之下,大明的統治方式就要顯得溫和許多,雖然權貴依然有特權,但至少有律法可依,普通百姓的性命也有一定的保障。

也正是看到這些,一休纔敢來見朱瞻壑,否則換成另一個殘暴的統治者,恐怕一休就算來了,也只是送死,這點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聽到一休已經來九州這麼久了,朱瞻壑也頗感興趣,向他詢問了一下民間的情況。

一休也將自己的見聞,以及大明來到之後與之前的變化講了一遍。

總的來說,大明的統治更加仁慈,也更有律法約束,但因爲統治的時間太短,再加上各地還有不少舊貴族不甘心交出手中的權力,因此九州各地還是有些混亂。

比如一休說九州的治安不如京都,當然京都是日本的國都,治安肯定要好,但九州也的確有些混亂,一些流浪的武士聚集山林爲盜,也有一些舊貴族私下招募兵力,這些問題也都是確實存在的。

“你說的這些問題,主要還是我們派駐的官員纔剛到地方任職,需要時間來適應,相信只需要再過段時間,伱說的這些問題都會得到緩解。”

朱瞻壑聽後也十分認真的說道。

一休也點了點頭,其實他一路走來,也發現越是靠近安東城,治安就越好,畢竟安東城這邊最早有大明的官員入駐,官府的威信也早早的樹立起來了,百姓們也在慢慢適應大明的統治。

聊完了九州的事情,朱瞻壑又和一休閒聊了幾句,結果發現對方不但博學,而且言辭也頗爲風趣,對事情有自己的一套見解。

不得不說,這個一休的確是個很有趣的人,難怪能在歷史上留下那麼大的名氣。

最後天色將晚,一休站起來告辭道:“多謝將軍的款待,今日興盡,貧僧告辭!”

“一休,我與你頗爲投緣,不如你就留在我府上,日後幫我治理九州如何?”

朱瞻壑忽然開口招攬道,當然也有試探對方的意思。

“恐怕要讓將軍失望了,貧僧是方外之人,最喜歡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實在受不了官家的束縛!”

一休卻微笑着拒絕道。

看到對方不願意留下,朱瞻壑也感覺有些可惜,而且聽一休的意思,今日他離開後,恐怕又要四處雲遊,再想見他恐怕就不容易了。

“對了,近日我要回大明一趟,不知一休你可否願意陪我去大明走一趟?你不是說自己的佛法出自中原的禪宗正統嗎,想不想去中原見一見真正的禪宗?”

朱瞻壑笑着對一休邀請道。

“去大明?”

一休聞言一愣,這可有點出乎他的意料。

做爲一個醉心佛學的人,一休這幾年拜在名僧華叟宗曇門下學習佛法,而且已經頗有成就,連華叟都說他已經開悟,所以接下來他準備雲遊四方,增長自己的見識,九州就是他的第一站。

可是現在這位年輕的大明將軍,竟然邀請他去大明,要知道日本的佛學,都是從中原傳過來的,特別是一休學的禪宗,更是中原本土的佛門流派,如果能去中原見識一下佛法,肯定能讓他在佛學上的修爲更進一層。

“將軍放心丟下九州這邊的事情,直接回大明去?”

一休忽然又想到一個問題,於是好奇的問道。

在一休看來,大明好不容易纔打下九州,正需要有重要的人物坐鎮,而眼前這位年輕的將軍,肯定是核心人物之一,他若是離開九州,萬一這邊發生變故,那大明之前的努力可就要付之東流了。

“呵呵,我只是來督戰的,真正指揮軍隊的另有其它將軍,更何況現在日本的局勢已經僵持下來,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朱瞻壑說到這裡,忽然又嘆了口氣,接着又道。

“另外我這次回去,是想見一位長輩,他也是位有德的高僧,今年已經八十多歲了,現在病重,恐怕支撐不了太久,因此我想在他去世前,回去見他最後一面!”

“一位大明的高僧?”

一休聞言眼睛一亮,同時也終於明白,爲何這位大明的將軍對自己如何和善了,原來對方的長輩就是佛門高僧。

想到這裡,一休也更加好奇朱瞻壑的身份,對方的長輩是高僧,他年紀輕輕又身居高位,那他在大明到底是什麼身份?

(本章完)

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第106章 僕從軍839.第839章 逃難(上)861.第861章 偶遇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第80章 當面對質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820.第820章 敗家子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第81章 真兇找到了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737.第737章 內奸(下)718.第718章 家事(下)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971.第971章 崩潰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第252章 做票大的第220章 曹賊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第242章 京官(下)776.第776章 朱瞻圻帶的好頭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545.第545章 銀礦反擊戰(上)848.第848章 出兵437.第437章 移民(中)744.第744章 興國公府的家事697.第697章 蒸汽機(下)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868.第868章 迎接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第198章 重啓海運865.第865章 合作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833.第833章 青州號339.第339章 假與真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953.第953章 攔截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第258章 交權第104章 大忽悠朱瞻壑(上)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上)795.第795章 車上閒談(下)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第185章 招攬張興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第51章 好人沒好報804.第804章 胡濙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293.第293章 香皂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第184章 時運不濟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373.第373章 同病相憐473.第473章 一個教訓(下)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第67章 爹孃吵架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616.第616章 談條件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476.第476章 兩條路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529.第529章 將計就計(上)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第243章 房貸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
第281章 恢復自由(下)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第106章 僕從軍839.第839章 逃難(上)861.第861章 偶遇543.第543章 朱勇告狀第80章 當面對質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第170章 老子英雄兒混蛋690.第690章 交趾人李鬆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820.第820章 敗家子700.第700章 交趾完了第81章 真兇找到了302.第302章 將計就計657.第657章 十一歲的孩子728.第728章 試乘蒸汽船726.第726章 交趾國書737.第737章 內奸(下)718.第718章 家事(下)467.第467章 山根城之戰425.第425章 朱棣的懷疑344.第344章 壹岐海戰(下)463.第463章 輸送人才(上)945.第945章 御駕親征971.第971章 崩潰955.第955章 楊善的質問第252章 做票大的第220章 曹賊478.第478章 又要北征620.第620章 趙王不見了(下)第242章 京官(下)776.第776章 朱瞻圻帶的好頭975.第975章 大漢的援軍822.第822章 奇蹟之船545.第545章 銀礦反擊戰(上)848.第848章 出兵437.第437章 移民(中)744.第744章 興國公府的家事697.第697章 蒸汽機(下)573.第573章 苦悶的夏元吉868.第868章 迎接698.第698章 九真李氏第198章 重啓海運865.第865章 合作第125章 中山王之子610.第610章 張太后出面371.第371章 一休進宮第208章 朱悅燇有問題974.第974章 朱祁鎮被俘699.第699章 又是柳升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833.第833章 青州號339.第339章 假與真635.第635章 刁鑽的問題953.第953章 攔截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843.第843章 種族問題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375.第375章 消息傳出第258章 交權第104章 大忽悠朱瞻壑(上)929.第929章 正統十四年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987.第987章 朱祁鎮死了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上)795.第795章 車上閒談(下)378.第378章 進士鄭禮第185章 招攬張興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第51章 好人沒好報804.第804章 胡濙593.第593章 一枚藥丸293.第293章 香皂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第184章 時運不濟533.第533章 脫歡逃了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618.第618章 被堵在港口了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373.第373章 同病相憐473.第473章 一個教訓(下)886.第886章 張太后的善意第67章 爹孃吵架第173章 都督張興(上)616.第616章 談條件538.第538章 餘百戶的毒計(下)678.第678章 兀魯伯遊記(下)476.第476章 兩條路784.第784章 奇人院(上)529.第529章 將計就計(上)301.第301章 保命底牌第243章 房貸333.第333章 信德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