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第839章 逃難(上)

“各位父老鄉親,咱們再加把勁,前面就是青州城,只要到了青州,就會有人接應我們,到時有吃的有喝的,養足了力氣就能一口氣趕到萊州出海了!”

一羣幾百人的災民之中,一個身材高瘦的年輕人雖然滿臉疲憊,但依然打起精神向身後的災民高聲鼓舞道。

聽到有吃的有喝的,本來已經搖搖晃晃的災民們,也感覺有了幾分力氣,於是一個個扶老攜幼,互相拉扯着一點點向前挪動。

那個喊話的高瘦青年也沒有閒着,他彎腰把一個腿腳受傷的中年人背上身上,抹了把汗水走在隊伍的前面,因爲這幾百人中,也只有他認識去青州的路。

“狗子,別管我了,青州還有那麼遠,你不能一直揹着我啊!”

受傷的中年人這時卻掙扎了一下,隨後低聲對高瘦青年人說道。

“七叔您別擔心,我身子骨好着呢,揹着您也能走到青州,說起來當初要不是您好收留我,我早就在那個冬天凍死了!”

名叫狗子的高瘦青年卻神情堅定的道,雖然揹着一個人很累,但對方是他的大恩人,所以就算他這條命不要,也要把對方帶到青州。

“你這孩子……”

被稱爲七叔的中年人也露出感動之色,想說什麼最終也沒有再說出口。

“老七,狗子這孩子從小就仗義,哪怕在外混出了頭,也沒忘咱們這幫鄉里鄉親,說起來怪咱們見識短,要是早兩年就聽狗子的話,帶着所有人去大漢的話,也就不用受這份罪了。”

這時旁邊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頭湊上前開口道。

“誰說不是啊,當初就該聽狗子的話!”

“就是,要是早點去大漢,咱們早就在大漢吃香的喝辣的,哪還用在這忍饑受餓?”

……

老頭的話一出口,立刻引發了周圍大部分人的贊同,不少人都露出後悔莫及的表情。

“話也不能這麼說,畢竟誰又能知道會遇到這麼大的蝗災?”

反倒是狗子這時開口勸慰道。

狗子這些人來自於匡城縣,那裡也是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本來匡城是個產糧大縣,但卻因爲蝗災顆粒無收,整個縣的百姓都只能外出逃難。

相比於其它災民,這支隊伍還算是幸運的,因爲他們中有狗子這個人。

狗子自幼父母雙亡,是七叔這些同村人,你一頓我一頓的把狗子養大,可以說狗子從小就是吃着百家飯長大,而狗子在成年後,也離開村子四處闖蕩,後來更是出海去了大漢。別看狗子年輕,但他在大漢卻闖出一番事業,甚至還有了一條自己的船,之前靠着在大漢和大明之間跑船賺了不少錢,前兩年甚至還衣錦還鄉,想說服七叔這些鄉親跟自己一塊去大漢,畢竟大漢那邊到處都需要人,哪怕種地也比老家這邊強。

但七叔這些人鄉土觀念很重,如果不是活不下去,根本不願意離開故土,所以最終也只有幾個年輕人跟着狗子去了大漢闖蕩。

說來也巧,幾個月前狗子趁着來大漢做生意的間隙,帶着不少禮物回鄉探望七叔這些長輩,卻沒想到一場大蝗災席捲整個北方,老家匡城那邊更是整個縣都是蝗蟲,方面幾百裡甚至連一點綠色都見不到,連樹都被蝗蟲啃光了。

地裡快要成熟的糧食,卻被啃的一點不剩,眼看着人人都要餓肚子,於是狗子再次提出帶所有人去大漢的事。

雖然還是有老人不捨家裡的幾畝地,但也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家裡的兒孫餓死,於是也終於被說動,整個村子幾百號人,全都收拾好行李後,跟着狗子進入山東地界。

Wωω☢тt kдn☢¢ ○

不過現在是大災之年,山東也是重災區,不但到處都是災民,甚至還有強盜,其實這些強盜也是災民,只是餓急了纔開始四處搶掠其它的災民,如果遇到官府的軍隊,他們又會變成災民,而有些災民如果活不下去,同樣也會變成強盜。

狗子他們這幾百人雖然有不少青壯,但一路上也遇到不少想搶劫他們的災民,比如七叔就是在之前與另一夥災民的衝突中受傷的。

狗子揹着七叔,帶着隊伍向着青州的方向走去,只見道路上一片土黃,所過之處連半點綠色都見不到,田地裡的泥土裂着大口子,河道里也已經乾涸,河裡的死魚也早就被之前經過的災民撿走吃掉了。

直到傍晚時分,狗子他們一行人來到一處荒廢的村莊,村子裡的房屋都是完好的,但所有能帶走的東西都帶走了,一看就知道也是整村都逃荒了。

“有水!有水!”

前去查看水井的人興奮的高聲叫道,蝗災就是旱災引起的,匡城那邊許多水井都幹了,甚至連黃河都斷流了,狗子他們一路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食物和水,其中水的問題其實還在食物之上。

狗子這時已經把七叔放下,聽到外面同伴的呼喊,他也立刻跑過去,果然在村頭的水井裡,見到下面存有清涼的井水。

“快,快點打水,咱們今天好好吃一頓,爭取明天就趕到青州!”

狗子也興奮的說道。

他們逃難時把所有食物都帶上了,雖然一路上省吃儉用,但現在也所剩不多,幸好青州也不遠了,再加上今天難得遇到水井,所以狗子才決定讓大家吃頓好的,說不定明天可以一口氣走到青州。

其它人聽到狗子的話,也都是高興的歡呼一聲,年輕人打水的打水,撿柴的撿柴,女人也把背的鐵鍋洗涮乾淨,畢竟鐵鍋可是家裡的大件,哪怕逃荒也要帶上。

很快火升了起來,所剩不多的一點食物,也全都丟到鍋裡,加上一些路上採集到的樹皮和草根,煮成一鍋散發着怪味的湯。

但就算是這樣的湯,在狗子這些災民眼中,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畢竟他們這一路上,見到太多餓死在路上的災民,相比之下,他們沒有被餓死,甚至還能有口熱湯喝,已經相當不錯了。

528.第528章 夾龍谷第10章 多好的孩子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第141章 討公道(上)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374.第374章 科舉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598.第598章 瞞不住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經濟命脈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787.第787章 硝酸424.第424章 泄壓口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第41章 小倔驢541.第541章 選址483.第483章 大明情報網(上)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936.第936章 救人(上)第8章 大蒜加酒(下)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444.第444章 遙望天竺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751.第751章 開羅之戰(下)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510.第510章 儒報(上)462.第462章 好事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752.第752章 捷報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865.第865章 合作943.第943章 聯手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上)787.第787章 硝酸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469.第469章 自爆(上)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411.第411章 唐賽兒697.第697章 蒸汽機(下)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739.第739章 女校(下)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第206章 龍王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第252章 做票大的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756.第756章 非議第53章 情種與冤種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401.第401章 牧民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676.第676章 邀請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797.第797章 見面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4章 高僧與舍利406.第406章 佛母(上)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691.第691章 兀魯伯要走了776.第776章 朱瞻圻帶的好頭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第63章 老三想出頭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
528.第528章 夾龍谷第10章 多好的孩子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292.第292章 銀行保險櫃第141章 討公道(上)511.第511章 儒報(中)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500.第500章 權力之爭第95章 謹慎多疑的紀綱374.第374章 科舉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598.第598章 瞞不住703.第703章 掌控交趾的經濟命脈561.第561章 吳家寨(下)787.第787章 硝酸424.第424章 泄壓口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第41章 小倔驢541.第541章 選址483.第483章 大明情報網(上)553.第553章 喇嘛在草原(中)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609.第609章 殺進京城(下)936.第936章 救人(上)第8章 大蒜加酒(下)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560.第560章 吳家寨(上)481.第481章 遺漏的事(下)418.第418章 交易前夕568.第568章 榆木川(下)944.第944章 大同危急第46章 殺一人而利天下444.第444章 遙望天竺518.第518章 永樂日報445.第445章 新老移民(上)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751.第751章 開羅之戰(下)862.第862章 要離開了510.第510章 儒報(上)462.第462章 好事675.第675章 初見兀魯伯752.第752章 捷報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第37章 全軍覆沒的五虎上將865.第865章 合作943.第943章 聯手558.第558章 漢王妃去天竺第152章 史上第一次飛天(上)787.第787章 硝酸第13章 朱高煦“罵死”太子469.第469章 自爆(上)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566.第566章 榆木川(上)411.第411章 唐賽兒697.第697章 蒸汽機(下)288.第288章 別羅裡之戰(中)739.第739章 女校(下)632.第632章 滿剌加港第206章 龍王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第252章 做票大的377.第377章 利益衝突904.第904章 丟官印的背後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756.第756章 非議第53章 情種與冤種386.第386章 全面開海612.第612章 朱瞻基逃了913.第913章 漢人議員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827.第827章 穆法斯的求助401.第401章 牧民930.第930章 大明第一嘴炮676.第676章 邀請890.第890章 大明使團(下)第204章 城東半山寺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814.第814章 威尼斯總督(上)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403.第403章 稱帝與爵位427.第427章 大伯做榜樣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797.第797章 見面315.第315章 永平公主(下)第7章 大蒜加酒(上)第4章 高僧與舍利406.第406章 佛母(上)第249章 琉璃瓦與銅瓦(上)487.第487章 阿魯臺的計劃691.第691章 兀魯伯要走了776.第776章 朱瞻圻帶的好頭第116章 什麼叫東廠?第63章 老三想出頭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495.第495章 瓦剌崛起(上)748.第748章 蘇伊士港(下)370.第370章 替代官員的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