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重錄永樂大典

第59章 重錄永樂大典

“一派胡言!”

朱棣將一份奏章狠狠的甩到地上,氣呼呼的又上去踩了幾腳,這才感覺消了點氣。

奏章上說前幾日天雷擊中文淵閣,是上天對朱棣的警示,因此這個上奏章的大臣希望朱棣多修仁德,以免觸怒上天等等。

對於這種混賬大臣,朱棣恨不得把對方一刀砍了。

但身爲皇帝,他又不能這麼做,因爲上奏本的是個御史,本就有風聞奏事之權,哪怕說得不對,朱棣也不能隨意處置。

就在這時,朱高熾帶着朱瞻基進到武英殿,邁步上前一同行禮。

“你們父子兩個怎麼一塊來了?”

朱棣看到朱高熾和朱瞻基也有些驚訝的問道。

朱瞻基從小跟着朱棣一起長大,與朱高熾不能說不親近吧,但也很少一塊出現。

“啓稟父皇,瞻基懂事了,說要幫我分擔一些政務,因此我就將一些事情交給他打理。”

朱高熾笑呵呵的回答。

自從上次他讓朱瞻壑去探望了一下兒子,次日朱瞻基就跑來找他要活幹,這讓朱高熾也高興壞了,感覺還是自己的侄子有本事。

“行啊,瞻基你竟然也懂得爲父分憂了,你爹都把什麼事情交給伱了?”

朱棣也頗爲欣慰的問道。

他太瞭解自己這個孫子了,對方什麼都好,就是太貪玩,平時能偷懶就偷懶,從來不會主動找事幹,現在總算懂事了。

“啓稟皇爺爺,孫兒現在負責永樂大典的重錄一事!”

朱瞻基上前回答道。

“你爹把這件事交給你了?”

朱棣一愣,扭頭看了一眼旁邊的朱高熾。

永樂大典差點被毀,朱棣在與姚廣孝商量過後,決定還是用治本之法,重錄永樂大典,而且還要多抄寫幾份分別存放,保證萬無一失。

朱棣把這件事交給朱高熾去做,卻沒想到他又轉交給了朱瞻基。

“父皇,永樂大典重錄一事關係重大,而且需要從中調度,十分鍛鍊人,因此兒臣就將此事交給瞻基,就算做不成,也能鍛鍊一下他的能力。”

朱高熾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做不成?這麼說你還是覺得重錄永樂大典不可行了?”

朱棣面色一冷質問道。

之前他將這件事交待給朱高熾時,朱高熾就明確反對過,最後還是他強壓着才讓對方點頭。

“這個……”

朱高熾露出猶豫之色,說實話,他的確不贊成重錄永樂大典。

“皇爺爺,孫兒也覺得重錄永樂大典不可行!”

沒想到就在這時,朱瞻基忽然替父親解圍道。

“什麼?”

朱棣長眉一皺,他沒想到這個被自己一手帶大的孫子,竟然也會反對他的決定。

“皇爺爺,孫兒這幾天去了翰林院,也去了國子監,與各位學士、編修、博士、助教等人商談,甚至還與一些監生交談,但除了極少數人外,絕大部分人都不贊成這件事。”

朱瞻基感受到祖父快要發怒了,於是急忙解釋道。

若是重錄永樂大典,那麼抄錄的人肯定要從翰林院和國子監挑選,因此朱瞻基纔會去這兩個地方。

“爲何?”

朱棣眉頭皺的更緊了。

不要以爲皇帝要做什麼事,只需要下一道聖旨就行了,就比如重錄永樂大典,若下面辦事的人不配合,到時消極怠工,甚至故意拖延時間,朱棣也拿他們沒辦法,畢竟這本來就是一件極其消耗時間和精力的事。

“這個……皇爺爺可還記得,當初編纂永樂大殿時,有一位崔翰林,以及國子監的一位趙博士嗎?”

朱瞻基猶豫了一下,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

“當初編纂時用了將近三千人,我哪記得他們?”

朱棣冷漠的搖頭,他只記得監修是姚廣孝和解縉,至於其它參與的人,根本沒有任何印象。

“崔翰林是永樂初年的進士,學識淵博,負責校正永樂大典的一部分內容,但因爲需要校正的書籍太多,他感覺苦不堪言,於是每日借酒澆愁,最後因飲酒過量而死。”

朱瞻基說到這裡看了朱棣一眼,發現對方沒什麼反應,這才繼續道。

“至於趙博士,他負責後期的抄寫,但因爲任務繁重,朝廷規定的期限又短,結果他竟然在抄寫時發瘋,差點將抄寫的書籍一把火燒了。”

“朕想起來了,是有這麼一個博士,差點毀了朕的大典!”

朱棣聞言一拍桌子怒道。

“皇爺爺息怒,當初只是抄寫一部永樂大典,就逼死了一位翰林,逼瘋了一位博士,他們兩人當初都是年輕博學之輩,本應前途無量,卻因一部永樂大典毀了自己,因此……”

“朕明白了,就因爲這兩人,所以翰林院和國子監的官員都不願意再重錄永樂大典!”

朱棣鬚髮皆張,他是皇帝,讓臣子做這麼一點小事,他們竟然還敢推三阻四?

“皇爺爺,不僅僅是因爲他們兩人,翰林院和國子監的官員中,有一半以上都參與過當初的永樂大典,他們對重錄永樂大典也都十分反對,甚至有幾個年紀大的,當場提出要告老還鄉,還請皇爺爺體諒!”

朱瞻基再次大聲稟報道。

那可是兩萬多卷書啊,哪怕幾百人一起抄寫,一個人也要分到上百卷,而且還不能出錯,一兩天還好,若是成年累月的抄,是個人都得被逼瘋。

“哼,朕不管那些官員怎麼想,朕只要結果!”

朱棣卻不是那麼容易說服的,不過面對最寵愛的孫子,朱棣最後還是緩了口氣再次道。

“瞻基,你既然接下了這件事,那就想辦法去做好,至於別人的想法根本不重要!”

“我……”

朱瞻基本來還想再說什麼,但看到父親朱高熾在向自己使眼色,於是只好垂頭喪氣的道:“孫兒遵旨!”

父子離開武英殿,剛一出殿門,朱瞻基立刻向父親問道:“父親爲何不讓我把話說完?”

“有用嗎?你從小跟在你皇爺爺身邊長大,還不瞭解他的脾氣?”

朱高熾笑呵呵的反問一句。

“就算沒用,我也得讓皇爺爺知道官員們的態度。”

朱瞻基再次執拗的道。

“你剛纔沒看到啊,你皇爺爺根本不在乎別人的態度,甚至是別人的死活,他只要結果!”

朱高熾苦口婆心的再次道。

“那……那總不能爲虎作倀,拿刀逼着那些官員去重錄永樂大典吧?”

朱瞻基急的滿臉通紅道。

“會不會說話,什麼叫爲虎作倀?那叫爲君分憂,你啊,要學的東西多着呢!”

朱高熾急忙將兒子拉到一邊,這才低聲叮囑道。

“反正我是沒辦法了,這件事要是換做您,您會怎麼做?”

朱瞻壑最後雙手一攤,只能向父親求助了。

“嘿嘿,兒子,今天我就教你一招!”

只見朱高熾笑的十分雞賊,扭頭看了看周圍,確定沒人後,這纔再次道。

“我這招叫做拖字決,你皇爺爺不是逼着你找人重錄嗎,那你找幾個人,裝模作樣的慢慢錄,反正這也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成的,你就這麼慢慢的拖,拖到你皇爺爺煩躁,拖到他不安,拖到他自己都想放棄,甚至拖到他把這件事直接忘了,到時也就算解決了!”

“這……這不是糊弄皇爺爺嗎?”

朱瞻基目瞪口呆的問道,他沒想到一向忠厚的父親,竟然會教自己這種損招?

“什麼叫糊弄,這叫智慧懂不懂,當初你皇爺爺就是用這招對付我們哥仨,他登基後不立太子,整整拖了我們一年多,直到你二叔和三叔忍不住了,最後跳的太高惹怒了你皇爺爺,太子之位才落到我的頭上!”

朱高熾一臉得意的再次道。

做爲長子,朱高熾一向奉行“不爭而爭”,無論朱高煦和朱高燧再怎麼跳,他只需要做好一個大哥的本份就行了。

“不行,這是我第一個主動攬下的差事,絕不能這麼糊弄過去!”

朱瞻基卻十分不甘的搖頭道。

“行吧,你們年輕人心氣高,我也不勸你了,到時你在外面多碰幾次壁,自然知道爲父都是爲你好!”

朱高熾說着伸手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這才轉身離去。

(本章完)

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796.第796章 晴晴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778.第778章 黑火藥的侷限性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331.第331章 愚蠢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330.第330章 小管事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420.第420章 三天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第186章 賣地第236章 窮650.第650章 報紙的問題584.第584章 離京第48章 翻盤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第79章 餘孽第276章 壽宴(下)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第88章 相依爲命的兄妹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第186章 賣地第52章 你想要什麼?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369.第369章 替代官員的人(上)第209章 祭祀東陵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86章 鄭和回來了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846.第846章 移民安置(上)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531.第531章 反轉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579.第579章 朱高熾病了(下)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634.第634章 稱帝?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584.第584章 離京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第246章 流言蜚語950.第950章 撤軍809.第809章 新火器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第191章 “謠言”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第26章 過勞肥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696.第696章 蒸汽機(中)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第129章 漆器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584.第584章 離京779.第779章 師徒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420.第420章 三天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356.第356章 犒賞三軍645.第645章 足利滅亡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第246章 流言蜚語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522.第522章 團聚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458.第458章 報仇(上)953.第953章 攔截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364.第364章 歸程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第269章 表示一下第246章 流言蜚語
537.第537章 餘百戶的毒計(中)796.第796章 晴晴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778.第778章 黑火藥的侷限性896.第896章 穆法斯戰敗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637.第637章 天竺見聞331.第331章 愚蠢第245章 寶鈔的惡果330.第330章 小管事520.第520章 向外擴張(上)569.第569章 朱棣駕崩(上)420.第420章 三天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第186章 賣地第236章 窮650.第650章 報紙的問題584.第584章 離京第48章 翻盤957.第957章 兵臨城下第79章 餘孽第276章 壽宴(下)321.第321章 禁止販賣武器第88章 相依爲命的兄妹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第186章 賣地第52章 你想要什麼?788.第788章 海倫公主歷險記第203章 朱瞻圻的身世(下)369.第369章 替代官員的人(上)第209章 祭祀東陵456.第456章 兩位布政使第263章 官船商用第86章 鄭和回來了第270章 漢王妃來了第151章 又忽悠一個846.第846章 移民安置(上)908.第908章 不是時候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531.第531章 反轉831.第831章 又見穆法斯第179章 蜀王家的狗血劇556.第556章 夏元吉入詔獄(上)829.第829章 邊市商人579.第579章 朱高熾病了(下)970.第970章 土木堡之敗(下)第83章 紀綱有問題(上)634.第634章 稱帝?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854.第854章 風險與收益584.第584章 離京619.第619章 趙王不見了(上)第246章 流言蜚語950.第950章 撤軍809.第809章 新火器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第215章 朱元璋留下的秘道858.第858章 重要人物第191章 “謠言”968.第968章 土木堡之敗(上)第26章 過勞肥662.第662章 朱瞻基的顧忌696.第696章 蒸汽機(中)第144章 張忠的道路984.第984章 兩國合併?第129章 漆器359.第359章 風雲突變第25章 交趾亂局的根源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第268章 朝廷逼出來的漕運第121章 抓捕紀綱(上)584.第584章 離京779.第779章 師徒915.第915章 兒子失蹤了731.第731章 錦衣衛的交鋒420.第420章 三天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356.第356章 犒賞三軍645.第645章 足利滅亡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317.第317章 朱高熾瘦了416.第416章 朱瞻壑接手第246章 流言蜚語741.第741章 阿丹港易主(下)522.第522章 團聚715.第715章 帶你看樣東西458.第458章 報仇(上)953.第953章 攔截803.第803章 夏元吉病重364.第364章 歸程第75章 似無實有的內閣第261章 朱瞻基的疑惑926.第926章 朱高煦病重753.第753章 王通的安排780.第780章 奔赴大漢第269章 表示一下第246章 流言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