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

“經過就是這樣,現在我們佔據了蘇伊士港,奧斯曼佔據了開羅,雙方共同開鑿運河,日後也會平分運河的利益。”

朱瞻壑耐心的向海倫講解了一下埃及現在的局勢。

“沒想到曾經兇名赫赫的馬木魯克王朝,就這麼輕易的被你們滅亡了!”

海倫聽完之後,也是愣了好一會兒這才喃喃自語道。

“這世上哪有長盛不衰的王朝,你們那邊的羅馬帝國,不也曾經強盛無比嗎,可是後來照樣經歷了戰亂和分裂,現在也只剩下一個分裂出來的拜占庭帝國在苟延殘喘,以我的估計,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亡於奧斯曼之手!”

朱瞻壑聽到海倫的話,也是心中有感,於是嘆了口氣道。

“可你們華夏不是一直強盛嗎,就算偶有異族入侵,但伱們依然可以再起崛起,建立一個強盛之極的大帝國!”

海倫卻不等同朱瞻壑的話,她這段時間在研究華夏的歷史,從上古神話傳說,到歷朝歷代的興衰,特別是那些浩瀚的史書,更讓她感到震驚,她還是第一次見到一個民族如此執着於記錄歷史。

“是啊,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華夏的確一直很強盛,主要是我們祖先四處擴張,將周圍能夠打下來,並且能佔據的地方全都納入帝國的版圖,除了北方的草原,周圍幾乎沒有能夠威脅我們的力量。”

朱瞻壑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忽然又嘆了口氣道:“但帝國的威脅不在於外部,而在於國內,歷朝歷代,只要我們內部不出問題,外部的威脅就不足爲懼,可每個王朝建立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強盛,總免不了走向衰落,最終我們華夏陷入到一個王朝興替的怪圈之中,基本沒有一個王朝能夠撐過三百年。”

“殿下這麼說,難道覺得大漢和大明也不行嗎?”

海倫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問出了心中的想法道。

“大明做爲華夏王朝之一,最終依然逃不過王朝輪迴的命運,至於我們大漢……”

朱瞻壑說到這裡忽然停了下來,臉上也露出思索之色。

“大漢怎麼了?”

海倫好奇的追問道。

“對於大漢日後的命運,我也說不準,現在我做的這一切,也都是在大漢的將來做準備,至於大漢日後能發展到什麼程度,我也無法預知!”

朱瞻壑最終搖了搖頭道。

自從朱高煦率兵出海,並且在天竺建立大漢之後,他們父子的命運,就已經走向了未知,至少朱瞻壑無法從原來的歷史上,預知他們父子的命運,而且大漢在他的治理下,註定會成爲一個與衆不同的帝國,因此對於大漢日後的命運,朱瞻壑也完全無法預料。

看着心事重重的朱瞻壑,海倫也感覺十分疑惑,在她看來,大漢已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了,能和他們相比的,也只有朱瞻壑的母國大明。

朱瞻壑做爲如此強大帝國的繼承人,本應無所畏懼,可在海倫看來,朱瞻壑卻經常露出憂慮的表情,考慮的事情也太過長遠,偏偏對方又極爲博學,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知,這讓海倫一直覺得朱瞻壑身上有太多的謎團。

其實海倫的看法並沒有錯,朱瞻壑有時候的確想得太多,但做爲一個穿越者,太清楚後世的歷史,他又太想改變歷史的走向,可歷史的慣性實在太大,所以有時候朱瞻壑的一些看法也會比較悲觀。

與此同時,大明北京皇城內,朱瞻基坐在武英殿中,一張臉陰沉似水,下面的一些大臣也都不敢發出任何聲響。過了好一會兒,朱瞻基終於擡頭掃視了一下衆臣,這纔開口問道:“你們覺得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面對朱瞻基的詢問,下面的楊榮、楊溥等人也全都低頭不語,誰都不願意做這個惡人。

原來就在前幾天,交趾新王李齊,正式得到朱瞻基的冊封,隨後就將一些原來被俘虜的大明官員交還給大明。

這些官員大都是在交趾戰亂時,被各路叛軍抓獲的,其中黎善抓到的人最多,後來黎善死於李齊之手,於是這些俘虜就落到李齊手中。

不過這些官員之所以能夠活命,並不是各種叛軍心善,事實上在交趾之前的叛亂中,有不少寧死不降的大明官員,最後都死於叛軍之手,而這些活下來的官員,卻是向叛軍投降,甚至有人還主動把城市獻給叛軍,只爲換取活命。

這批李齊交還的官員共有一百五十多人,其中以交趾都督蔡福、都指揮朱廣、薛聚、於瓚、指揮魯貴、千戶李忠等人的官職最高。

特別是都督蔡福,他不但主動投降,而且在投降之後,還教給交趾叛軍制作攻城的器具,甚至還爲他們提供交趾各地駐軍的情報等等,給大明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怎麼都不說話了?蔡福等人到底該怎麼處置?”

朱瞻基看到衆人全都低頭不語,當即冷哼一聲再次質問道。

“陛下,交趾之敗,非是一人之罪,但蔡福等人身受皇恩,卻不思爲國盡忠,反而投敵賣國,臣以爲應該嚴懲!”

楊榮這時終於站出來表態道,今天內閣是他當值,所以他必須站出來表態。

“這麼說來,楊愛卿是希望朕將所有人全都處死了?”

朱瞻基擡眼看了楊榮一眼,這才冷冷的問道。

“陛下誤會了,臣覺得大部分人罪不致死,只需革除官職即可,至於蔡福、朱廣等人,其罪難免,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楊榮猶豫了一下終於再次說道。

他其實早就出來了,以朱瞻基的態度,今天不殺幾個肯定難以平息對方心中的怒火,但一百多人肯定不能都殺,因此只能挑幾個帶頭的殺了。

“你們覺得呢?”

朱瞻基不置可否,而是再次向其它大臣問道。

“臣附議!”

吏部尚書蹇義、兵部侍郎王驥等人也紛紛站出來贊同道。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這些投降的人,除了蔡福等少數人,其它絕大部分人都是被逼無奈,如果都殺了,肯定會讓朝中官員會有兔死狐悲之感,因此挑幾個罪無可赦的殺了,讓朱瞻基出出氣就足夠了。

第209章 祭祀東陵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第24章 寧津促織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787.第787章 硝酸865.第865章 合作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839.第839章 逃難(上)第145章 什麼事這麼好笑?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705.第705章 大漢商品的代銷權701.第701章 蒸汽機的應用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503.第503章 報紙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羨慕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892.第892章 修鐵路第53章 情種與冤種764.第764章 遇事不決找大哥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第32章 朱瞻基回來了第92章 打草的棍子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539.第539章 藏傳佛教第180章 巧合第163章 合歡樹796.第796章 晴晴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901.第901章 七年(中)第247章 雷電717.第717章 家事(上)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第73章 詔獄510.第510章 儒報(上)第52章 你想要什麼?第278章 圈禁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796.第796章 晴晴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4章 高僧與舍利第241章 京官(上)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第120章 朱棣的決斷(下)524.第524章 安遠侯柳升941.第941章 脫脫不花(上)898.第898章 戰後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第246章 流言蜚語674.第674章 聯姻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第64章 朱棣有召634.第634章 稱帝?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308.第308章 逃脫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330.第330章 小管事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982.第982章 一身兩帝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第74章 內閣之議第50章 打我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
第209章 祭祀東陵388.第388章 抵達寧波507.第507章 預訂和約稿第24章 寧津促織683.第683章 談判陷入僵局355.第355章 大內氏(下)第260章 漲價的契機787.第787章 硝酸865.第865章 合作880.第880章 朱瞻基病了689.第689章 扶植代理人839.第839章 逃難(上)第145章 什麼事這麼好笑?775.第775章 有野心的朱瞻垐705.第705章 大漢商品的代銷權701.第701章 蒸汽機的應用580.第580章 遷回南京830.第830章 魔幻的戰局754.第754章 告狀的方法503.第503章 報紙第103章 天賜之地天竺889.第889章 大明使團(上)723.第723章 王通的困境(下)536.第536章 餘百戶的毒計(上)第109章 楊士奇上任第137章 上元佳節(上)790.第790章 穆法斯的羨慕670.第670章 兀魯伯要撤軍892.第892章 修鐵路第53章 情種與冤種764.第764章 遇事不決找大哥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552.第552章 喇嘛在草原(上)755.第755章 王朝的興衰第32章 朱瞻基回來了第92章 打草的棍子498.第498章 朱棣的苦衷第273章 把花香蒸出來644.第644章 大漢銀行860.第860章 穿過運河539.第539章 藏傳佛教第180章 巧合第163章 合歡樹796.第796章 晴晴649.第649章 科舉與吏轉官901.第901章 七年(中)第247章 雷電717.第717章 家事(上)981.第981章 立碑太廟548.第548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上)306.第306章 倭寇的老巢417.第417章 朱瞻壑的條件第174章 都督張興(下)549.第549章 朱高燧要去日本(中)第73章 詔獄510.第510章 儒報(上)第52章 你想要什麼?第278章 圈禁857.第857章 合作的資格796.第796章 晴晴600.第600章 大哥你懷疑錯人了570.第570章 朱棣駕崩(下)419.第419章 被動的局面651.第651章 朱瞻壑的缺點853.第853章 兩個選擇第248章 三大殿被毀第4章 高僧與舍利第241章 京官(上)497.第497章 戰俘的分配912.第912章 重臨威尼斯第120章 朱棣的決斷(下)524.第524章 安遠侯柳升941.第941章 脫脫不花(上)898.第898章 戰後624.第624章 殺人滅口(下)第196章 遷都之議(上)671.第671章 漢軍真的會飛第238章 又見賣地(上)405.第405章 山東災情第246章 流言蜚語674.第674章 聯姻第159章 進京告御狀506.第506章 新聞報(下)第64章 朱棣有召634.第634章 稱帝?557.第557章 夏元吉入詔獄(下)第156章 朱高煦在交趾(上)308.第308章 逃脫372.第372章 局勢變化894.第894章 送給朱祁鎮的禮物353.第353章 捷報頻傳504.第504章 新聞報(上)330.第330章 小管事第250章 琉璃瓦與銅瓦(下)第84章 紀綱有問題(下)982.第982章 一身兩帝365.第365章 又見張忠第74章 內閣之議第50章 打我第112章 真兇是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