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阪本樂市令

藤堂虎高突然要拋棄藤堂氏改會他原來的名字三井虎高,這樣一來就要面臨一個新的問題,三井家的一門惣領該如何安排,好在三井安隆十分體諒三井虎高,主動讓出了三井家一門惣領的位置,自己這一族則繼續做三井家的分家。

三井虎高也沒有爲難三井安隆,主動放棄了小脇城及三井鄉所領,那些領地本已被他捨棄過現在也不好意思再要回來,帶着自己的妻兒一家搬到了阪本城做起了吉良義時的直屬家臣,吉良義時給出的條件也不錯,年俸一百貫文外加三人扶持米,他的職位安排爲檢地奉行。

細川藤孝的城代當的非常稱職,阪本城的發展可謂是欣欣向榮,近半年來這座城市又擴大了不少,細川藤孝告訴他阪本城要重新改修,在原本石垣的基礎上繼續改造,把原本的板塀推倒改建新式石塀,也就是石頭堆砌的城牆,高三間的新式石塀比以前的土壘的強太多,據他說改築的新阪本城將更加漂亮。

“臣下等經過多次商討,覺得還是應該拆掉阪本港與城下町相連的町並,這部分町並沒有統一規劃和城下町很難契合,阪本港發展初期胡亂搭建缺乏規劃,各町之間道路擁擠彼此相連,還有許多斷頭路存在嚴重影響交通出行,根據臣下調查得知,自阪本港建立以來近百年,阪本港先後有三次大火災,小火災近百次,如果不整改阪本港町,港口失火很容易燒到城下町。”細川藤孝侃侃而談道。

“胡搭亂建的現象這麼嚴重嗎?這麼說來確實嚴重阻礙阪本的發展……本家明白了!你們商量這麼久截留這一萬貫就是爲了這個吧?大概要多少預算?”

“預計改建費用兩千貫左右,主要是整改阪本港裡雜亂的町並並做進一步規劃,總預算三千貫文應該足夠了。”

吉良義時不懂城市規劃,但是他見過京都的模樣,條坊制的城市風格就和阪本城下町類似,於是點頭說道:“那就城下町的按照條坊制儘快進行改建吧!還有,樂市令趕快拿出條陳來,拖這麼久也該有個結果了。”

“臣下正要彙報這件事,樂市令經過兩個多月的試行正式確定,在二月一日正式施行。”細川藤孝不知從何處拿出一分書狀恭敬的遞過來。

阪本樂市令的首要目的是廢除座商的壟斷特權,座商原本就是城下町裡的管理者和最大的商業代理人,任何行商到了他的地盤都必須服從他的規矩,其性質與堺町合會衆類似的組織,這是吉良義時所不能容忍的。

爲了消除阪本城下町內座上,城主雙頭管理的弊病,在去年年初吉良義時就提出了效仿六角定賴的觀音寺城下町發佈樂市令消除座商的特權,這一提議經過奉行衆的反覆論證以及實地考察觀音寺城下町之後才訂立下來。

當然阪本樂市令的內容據對不同於觀音寺樂市令那麼簡單,主要內容有:一、當所(町內)商人普請役免許;二、郡內之關所免除事;三、傳馬免許事;四、往還行商者行河道相留之當寄宿當所(町內),但於荷物以下者免除津料之許可;

五、往還進出當所之行商者,諸役免許事;六、郡中德政隨行之,但來住者國中往還保護、借錢、借米、屋敷租賃等事、諸役免許事;七、進出當所之商人,押買、狼藉、喧譁、異論、理不盡之守護使引入、宿執非分停止;

八、當所町人,家並役(棟別錢)免許事;九、博勞之儀,郡中牛馬販賣悉御當所可仕之事,在鄉牛馬販賣諸事停止;

第一條,商人普請役免許,是有條件免除普請役,提供普請用原料就可以免除普請役,當然出錢也是一個道理。

第二條,廢除關所,禁止關錢徵收,自從應仁之亂以來,各地關所蜂起簡直多如牛毛,這些關所不是寺社和公家勢力所設,就是豪族地侍或者惣村自治體所設,領主拿不到多少好處自然不會鼓勵,所以藉此機會一應廢除。

第三條,其實是興起傳馬制的意思,中世的日本人大多還沒養成使用馱馬運送貨物的習慣,普通行人基本上都是人扛着,擡着走,只有大豪族級別的武士或者大商人才出的起錢買馱馬,當然馬車這東西更不會有了。

牛車是公卿到一定級別才能乘坐的,馬車根本沒存在過,興起傳馬役就是鼓勵商人用馬作爲交通工具,自己有馬和馬車的最好,如果沒有也可以租賃,同時還要重新興起驛站,每隔十幾裡就修建一個用意住宿休息之用。

第四條,往返於琵琶湖流域的商人被要求到達指定的阪本城下町休息,作爲優惠只要你攜帶的東西不多,在一馱馬以下的貨物則免除港口搬運費。

第五條,往返於城下町的商人,普請役,入城稅,等常用稅種一應免除,商業稅,營業稅則有條件的免除或免除一部分,這個是細川藤孝的問題,意思是安下心來在這裡做生意,沒人逼迫你幹不喜歡的事情。

第六條,領內的德政令雖然施行,往來於城下町的商人會被城主保護,訛詐搶劫盜竊等一些違法事還是掂量做,被逮到了可能會砍頭,另外你借錢,借米,或者租賃房屋等商業行爲將被豁免在德政令之外,也就是說欠債還錢,德政令也保不了你。

第七條,是城下町的法律法規,不公平抵押買賣、混亂,喧譁,反抗城主的論調,只要被抓到將派出守護使追查,招惹是非的爭執必須停止。

第八條,遷入廳內的手工業者,將有條件免除棟別錢,也就是看你對城下町的貢獻,以及你的日常信用等行爲考慮是否免除。

第九條,博勞是牛馬販賣的意思,牛馬販賣必須到城下町指定地點來販賣,鄉下禁止私自販賣牛馬,這是防止貪利的農民把牛馬流入領外,同時避免逃稅逃避監管等問題發生。

這九條主要是打擊與寺社,公家有勾結的座商,並徹底廢除他們的特權,逼迫他們和普通商人一樣做生意納稅,以前私下制定的規矩全部作廢一切都得聽他的,實質上徹底廢除合會衆的所有特權,奪取阪本所有商業稅收權力及行政法令權力。

吉良義時對武家法令的理解也就一般般,大致看了下這樂市令裡的條陳挺詳細的,“嗯!看起來很不錯的樣子,就照這個去辦吧!”

回到阪本城還沒來及歇息,山本勘助就找過來,對他說道:“館主大人!滋賀、高島兩郡初步安定,三好家無力東顧,兩郡的政令也是時候應該出臺了。”

“師匠需要什麼政令?”

“勸農桑,興水利,安定民心是守護之責。”

“這個不是勸農令嗎?沒問題,交給我了。”

——

PS:話說這樂市令不是我胡謅的,完全是查史料,一點點琢磨着還原出來的,手頭上的資料不太全面,沒有把豐臣時期的樂市令統計進去,不過也應該夠用了。求收藏、求推薦!

第591章 信玄入滅第269章 豬隊友與神吹第51章 瀧川家故事第339章 籠城困守第292章 不知死活第492章 虎父囚虎子第507章 三河菊一揆第3章 非人的生活第72章 悲催的柳生家第578章 近衛東遷第516章 晴朝大危機第83章 正旦新朝會第534章 無血開城第70章 興福寺寶藏院第130章 關東的風潮第123章 收穫和功績第111章 恐怖的三好軍第352章 戸隠第382章 我有過牆梯第378章 海野棟綱第576章 橫掃畿內第376章 守山夜戰第76章 難纏的蘿莉第153章 尼德蘭商會第190章 島左近的較量第288章 鍾馗在行動第288章 鍾馗在行動第377章 偷雞不成第253章 出陣北條城第433章 偶遇奇才第469章 又是兩個孩子?第423章 十面埋伏第279章 誰是源氏名門?第319章 軍神的突襲第295章 西國的戰爭第574章 父子問對第150章 王五峰的手下第148章 塚原卜伝第195章 擴無可擴的尷尬第500章 幻庵來使第182章 議婚?逼婚?第194章 若狹沼田氏第412章 莊內掌握第469章 又是兩個孩子?第527章 佐渡歡迎你第174章 服部保長歸來第565章 永祿大逆(二)第306章 幸隆的思考第223章 婚約突變第530章 鶴岡八幡宮第399章 軍神舊事第404章 無利則不戰第376章 守山夜戰第37章 神社的偶遇第302章 不祥的預感第268章 盤點豐收季第369章 果心居士第376章 守山夜戰第496章 京都的混亂第526章 天命的昭示?第538章 東海風雲動第184章 比叡山燒討事件第165章 新式武器第567章 永祿大逆(四)第563章 敵在二條御所第41章 肩負的榮耀第445章 三國同盟?第449章 命門所在第562章 足利義秋第426章 越過手取川第7章 服部的效忠第538章 東海風雲動第295章 西國的戰爭第512章 心驚肉跳第506章 關東的變軌第509章 形勢陡轉第204章 慘勝與態度第195章 擴無可擴的尷尬第132章 足利暗殺團第589章 不如話永別第30章 家督的決意第560章 鹿苑院周暠第102章 出陣的儀式第95章 戰爭的準備第326章 越中一向宗第15章 非主流思想第166章 平衡之道第257章 厲聲喝問第465章 懲罰冒領之徒第433章 偶遇奇才第283章 氏康的謀略第265章 結束也是開始第103章 伏見山見聞第269章 豬隊友與神吹第16章 今川勸降信第420章 增山城之圍第60章 關東天文之亂第306章 幸隆的思考第45章 自作聰明的人第285章 兩位側室
第591章 信玄入滅第269章 豬隊友與神吹第51章 瀧川家故事第339章 籠城困守第292章 不知死活第492章 虎父囚虎子第507章 三河菊一揆第3章 非人的生活第72章 悲催的柳生家第578章 近衛東遷第516章 晴朝大危機第83章 正旦新朝會第534章 無血開城第70章 興福寺寶藏院第130章 關東的風潮第123章 收穫和功績第111章 恐怖的三好軍第352章 戸隠第382章 我有過牆梯第378章 海野棟綱第576章 橫掃畿內第376章 守山夜戰第76章 難纏的蘿莉第153章 尼德蘭商會第190章 島左近的較量第288章 鍾馗在行動第288章 鍾馗在行動第377章 偷雞不成第253章 出陣北條城第433章 偶遇奇才第469章 又是兩個孩子?第423章 十面埋伏第279章 誰是源氏名門?第319章 軍神的突襲第295章 西國的戰爭第574章 父子問對第150章 王五峰的手下第148章 塚原卜伝第195章 擴無可擴的尷尬第500章 幻庵來使第182章 議婚?逼婚?第194章 若狹沼田氏第412章 莊內掌握第469章 又是兩個孩子?第527章 佐渡歡迎你第174章 服部保長歸來第565章 永祿大逆(二)第306章 幸隆的思考第223章 婚約突變第530章 鶴岡八幡宮第399章 軍神舊事第404章 無利則不戰第376章 守山夜戰第37章 神社的偶遇第302章 不祥的預感第268章 盤點豐收季第369章 果心居士第376章 守山夜戰第496章 京都的混亂第526章 天命的昭示?第538章 東海風雲動第184章 比叡山燒討事件第165章 新式武器第567章 永祿大逆(四)第563章 敵在二條御所第41章 肩負的榮耀第445章 三國同盟?第449章 命門所在第562章 足利義秋第426章 越過手取川第7章 服部的效忠第538章 東海風雲動第295章 西國的戰爭第512章 心驚肉跳第506章 關東的變軌第509章 形勢陡轉第204章 慘勝與態度第195章 擴無可擴的尷尬第132章 足利暗殺團第589章 不如話永別第30章 家督的決意第560章 鹿苑院周暠第102章 出陣的儀式第95章 戰爭的準備第326章 越中一向宗第15章 非主流思想第166章 平衡之道第257章 厲聲喝問第465章 懲罰冒領之徒第433章 偶遇奇才第283章 氏康的謀略第265章 結束也是開始第103章 伏見山見聞第269章 豬隊友與神吹第16章 今川勸降信第420章 增山城之圍第60章 關東天文之亂第306章 幸隆的思考第45章 自作聰明的人第285章 兩位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