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這幾天,吳良最大的收穫應該算是股市了,從十一月十四號開始,連續三天漲了三天,易網從六塊漲到了十塊。
不幸的是,吳良的烏鴉嘴真的說中了,香江一家報刊詳細報道了雙一事件,並且引用了一個極爲驚悚的標題,《使用小雨傘獲得怪病,無良生產商毫無底線》,內容無非就是斷章取義,某女子夠得某知名品牌小雨傘使用後,發現瘙.癢難耐,到醫院檢查,結果意外的得了一個黴菌性炎症的病。
丈夫對其百般指責,鬧得離婚,於是,她豁出臉來將羊城的那家店告了,要求賠償一萬損失,以及數十萬的精神損失費。
報道的文字當中雖然沒有提及雙一的任何信息,只是用某知名品牌代替,但是配的插圖上則是很清晰的展示了雙一大大的logo。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雙一在香江的總代理第一時間將信息傳回了雙一,夏季在之前的動員會上已經明確提出成立危機公關工作組一事,動用各種關係來減少該事件對於雙一品牌的影響。
接到信息後,危機公關工作組第一時間開始運行,派出人員第一時間趕到香江起訴該報刊。
這只是第一步!
在羊城坐鎮的夏季在向上級單位彙報完之後,寫了一份詳細的情況說明,遞交給了省裡相關部門,要求正面對待國外競品對於本土品牌的報道。
尤其是要求國內媒體正面對待,不能以歪曲事實,捕風捉影來報道,雙一將積極配合各媒體採訪,務求將事實的真相還原出來。
甚至於該事件背後隱含的信息直接上了內參,一是香江的法.官終身制,另一方面對於國外對本土品牌的打擊方式等等。。。
而網絡媒體看熱鬧不嫌事大,這麼勁爆的信息也被髮到網上,夏季緊急聯繫全國各大門戶網站,發去了一份正式的聲明,要求網站給予客觀公正的報道,並在聲明的最後附上一條,“限一日將虛假信息刪除,否則第二天將訴之於法律!”
萬事就怕認真,在足夠的金錢開路下,網站見苦主都將軟文送上來了,還有什麼不能做的,撤信息,換上雙一高大上生產線的詳細報道。
在國內,虛假信息幾乎被屏蔽殆盡,唯獨在香江,爆料的該報刊根本不爲所動,繼續醜化雙一品牌。
夏季一時之間居然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那邊的媒體壓根就不受管制。
吳良就帶着這樣的心情來到魔都廣告公司,提出收購要約,要求收購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報價更是驚人的六千萬。
與奧美一百萬米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相比,吳良的報價顯得更有誠意。
而魔都廣告公司的總經理郭麗涓並不感冒,有外資入股,公司華麗的變身爲合資公司,能享受的各種政策會更優厚。
而且,魔都廣告公司與奧美和腳盆博報堂分別於九一年成立魔都奧美廣告有限公司、九六年與腳盆博報堂成立魔都博報堂廣告公司,去年零一年又和WPP合資成立魔都同盟廣告有限公司,這樣的環境之下,郭總很難抉擇。
她對吳良是這樣解釋的,“我們選擇和外資品牌合作,通過與外資廣告公司全面合作與交流,逐步把魔都廣告公司建設成爲區別於國際公司的本土化,區別於本土公司的國際化公司,你們吳良廣告能爲我們帶來什麼?除了那三千萬?”
吳良知道,魔都廣告的目的,是要與國際接軌,學習別人優秀的經驗和技術,發展壯大自己。
但是,外資真的就會那麼好心,毫無保留?
答案顯而易見。
從天朝的汽車行業的亂像就能看出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和他們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但是,零二年知道的這個道理的太少了!
所以,高鐵發展起來的那位纔是吳良敬佩和佩服的一個。
更所以,是非功過,留待二十年以後再去評判他。
吳良也就混個國企的破科長,整天還不安寧,與他相比,大神真的是大神,就跟訂閱萬+的和十+的那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好不好!
一時有點扯得遠了,其實,
吳良在西子湖畔的那番論劍,說好聽點是吳良講述自己的劍道,還不如說是,吳良根本就無人可用,有點缺什麼補什麼的架勢。
而他那個草臺班子因爲薩斯的事情現在都在全力以赴的運行SA.RS.com這個網站,根本無暇顧及別的事情,面對郭麗涓如此的發問,吳良只能縮了,“郭總,您可能誤會了,吳良廣告還在發展階段,但是我相信有我自己的頭腦,不比合資帶來的收益差!我一定會給魔都廣告注入新的活力的!”
郭麗涓笑了,就算你牛,但是,誰能拒絕合資的誘惑?
外來和尚會念經是一個因素,另外的一個,招商引資,那也是領導的業績。
唯雞的屁論,是這個時代普遍的做法和看法,所以,郭麗涓並不會因爲吳良的攪局就變了掛,她委婉的拒絕了,“吳總有魄力,可是,合資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提升自己公司形象的好機會,我們不會放棄合資的!”
吳良想了想,郭麗涓涓的想法有錯嗎?
沒有。
普世認知,吳良懂,儘管他想說“少年強則國強”,但是,他明白他是徒勞的。
他從公文包裡掏出那本《吸金廣告》放在郭麗涓面前,“好吧,我明白郭總的意思了,這本書送給您!另外我會對外宣傳收購股份的事情的!”
說完之後,吳良禮貌的和郭麗涓握握手離開,而郭麗涓看着面前的這本書發呆,誰還能不知道吳良的大名,隨着這本書在業界的流行,吳良隱隱已經有了天朝廣告第一人的風範。
但是,這個世界終究是要靠實力說話的,你一個寫書的,該幹啥幹啥吧!
指望寫一本書就大紅大紫,可以對我指手畫腳?
咱能不能別那麼幼稚。
所以郭麗涓打心眼裡讚歎吳良的才能,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年紀輕輕就有這麼大的魄力,實數難得,她搖搖頭嘆息道,“這樣的人,拒絕真的好嗎?”
這是吳良走後,郭麗涓唯一的感慨。
與郭麗涓的截然不同,吳良將六千萬的合約拋之腦後,繼續投身股票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