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的空氣也漸漸地涼了。
以前,李泰一直以爲天竺不會冷,但是事實上天竺不但會冷,還下雪。
這不科學啊!
不是說天竺很熱,天竺的白人就是被天竺的太陽曬黑的,什麼現在卻開始下起了雪來。
這不科學!
真的很不科學啊。
李泰很是鬱悶。
裹着厚厚的皮衣,屋內起了火,還是感覺不暖和。
“難道這個世界的天竺跟前世的天竺不一樣?所以才下起了雪?不對啊,這個世界的天竺阿三,還是那個味。”
“雖然是白人,但是還是一樣的黑黝黝黑黝黝的啊,難道是咖喱吃多了,中毒了?”
“……”
李泰百思不得其解。
只能晚上騎姐。
“哎,誰能夠告訴我,這到底是啥回事?”李泰感嘆了一聲,說道:“還是咱老家的火炕好。”
“暖和,還舒服,若是再來一點烤地瓜,那更是再好不過了。”李泰很是懷念長安城啊。
“殿下,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迎面而來的,乃是尉遲寶林。
“啥了?”李泰看向這個傢伙,心裡面很是不解。
“殿下,今天我去軍營,不少的將士有在天竺落地生根的想法。”尉遲寶林低聲的說道:“我猜,這是李恪的陰謀。”
“殿下,要不咱早點回到大唐去吧,再過斷時間,只怕這些將領都不想回我大唐了。”尉遲寶林憂心忡忡啊。
要知道這一次帶來的可都是年輕的將領,這些人在未來,那可都是要成爲大唐的忠臣良將的。
這要是留在了天竺,那可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啊。
“嗯?”李泰聽聞,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什麼情況?這一次你帶着來的可是有不少的天策學院的學子,還有不少我大唐的年輕將領。”
“這些人對我大唐,那可是忠心耿耿的,什麼會想留在這裡?”李泰不由的感到有些疑惑。
這些人,那可是大唐的種子。
將來是要在大唐的諸軍之中生根發芽的,大唐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若是就這麼跑了,豈不是浪費了?
“殿下,你是不知道啊,李恪那傢伙頒佈了律法,只要是唐人,願意入天竺籍的,則是男爵。”尉遲寶林說道:“而且,還給他們配妻妾。”
“你想想,這天策學院和青年將領大多都是寒門出身,又是血氣方剛的時候,哪裡抵擋得了啊?”
“一起來天竺的,李恪手下的那些士兵,哪一個不是賺的滿盤,哪一個不是有婆娘暖被窩?”
“咱們手底下的人眼紅的緊啊!”尉遲寶林不由的說道。
“這……”李泰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這確實是一個難題啊。
畢竟咱都是唐人,都是大唐的士兵。
大家都是一樣的,爲何只有李恪那些士兵才能夠享受有家的溫暖?
這不公平啊!
不患貧而患不均啊!
都是大唐的士兵憑啥只有李恪的人能夠在寒冷的夜晚有人給自己暖被窩?
同時大唐的士兵,爲啥只有李恪的士兵能夠冷了餓了有個漂亮的女人呵護溫暖關心?
“堵不如疏,堵不如疏啊,看這情況,我們只能快點想辦法離開了。”李泰嘆息了一聲。
李恪這招,簡直就是太妙了。
諸將軍無法拒絕啊。
“不過,現在準備大雪封山了,想回去也回不去啊。”李泰感嘆了一聲。
……
長安城之中。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奏章,眉頭緊鎖。
“這柴家膽子也太大了,竟然敢揹着大唐在海外稱王!”李世民臉上露出一絲怒意。
柴紹雖然封鎖了消息,但是還是被錦衣衛給傳回到了大唐。
這讓李世民那真是一個氣啊!
要知道,李世民雖然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在大唐之外建立王朝,但是未必願意讓自己的臣子在大唐之外建立啊。
兒子是兒子,臣子是臣子。
雖然兒子也是臣子,但是臣子卻不是兒子。
“陛下,柴紹之事,乃是違反了我大唐的律法,應當給以嚴懲!”魏徵滿臉的怒意。
“陛下,柴紹乃是我大唐的臣子,如今卻擅自出兵驃國,屬國無罪而伐,乃是不仁不義也!”
“陛下,柴家有反心!”
“陛下,應當嚴懲柴家!”
“……”
御史臺的文臣言官紛紛站出來說道。
這個時候,朝堂上的不少臣子不由的嘆息了一聲,柴家這步棋下的昏啊。
現在,朝堂上都沒有臣子敢出來幫柴紹的了。
“陛下,此事……”就這個時候,長孫無忌站了出來,高聲說道:“陛下,臣以爲,柴紹無罪,反而有功。”
“我大唐的律法規定,大唐的屬國也是我大唐的領土,凡事成爲了我大唐的屬國就要加入我大唐。”
“而今,柴令武不過是入了驃國,征服蠻夷,成爲了驃國之主,此乃是大喜事,這纔是我大唐興盛也。”
“從今以後,驃國才真真正正是我大唐的屬國,纔是我大唐的真正領土。”長孫無忌高聲說道:“凡事我大唐百姓所在之地,皆爲唐土!”
長孫無忌的話,讓再次的所有人都不由的愣住了。
這話似乎是很有道理啊。
“此言,簡直就是胡言亂語,殺屬國之王,佔其國,此乃是不仁不義也!”魏徵雙目大瞪。
衆人聽聞,臉上不由的感到有些詫異。
這事,好像不能夠這麼說啊。
這麼說,豈不是再打大唐的臉麼?
大唐領土這麼大,還不是吞併別國得來的?
“此言差矣,蠻夷所統治的國土,終歸是蠻夷,我大唐統治的國土,纔是大唐。”長孫無忌臉上露出一絲微笑,說道:“現在柴紹不過是先行一步罷了,陛下難道忘記了自己的雄心了麼?”
李世民聽聞,臉上不由的露出思索之色來。
而在場的這些大臣之中,有些也有了別樣的心思。
既然柴紹能夠在海外開疆擴土,成爲一王。
那我們豈不是也……
雖然現在柴紹沒有出大唐,更沒有稱王。
但是柴令武殺入驃國,已然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陛下,臣以爲趙國公的話,也是有些道理的。”
“陛下,驃國雖然是屬國,但是卻是蠻夷,若是我大唐能夠統治,也好讓驃國的百姓沐浴皇恩。”
“陛下,周遭諸國,都需要大唐去教化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