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天蠁古琴

白庸前些天曾因爲掌教等人流露出的不尋常神色,和藏森羅一起研究過,從那張會顯示人的位置的地圖上,看到諸位長輩向着占星閣聚集,猜測該是佔算到了未來的某種跡象。而且從狀況來看,是兇非吉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至於究竟是什麼內容,就不得而知了,這件事也就暫且置於心底,並沒有多加糾纏。畢竟這兩件情報包含的內容太少,根本推論不出幕後真相,掌教既然不肯說出顧慮的事情,自然是認爲弟子們不明白比較好,自己也沒必要過分探究。

在回紫雲峰的路上,他被算百紀叫住,交還昨天委託修復的古琴以及應藏森羅請求借出的遍照寰宇之眼。

白庸找算百紀可不是洛紅塵想象的那般爲了今天擂臺上佔便宜,畢竟所有的計謀是在得知有人跟蹤後才佈下的,在那之前並沒有特意去籌劃。至於算百紀會代替原來的裁判,不過是湊巧罷了,洛紅塵中計後滿是疑心,看什麼都覺得有陰謀,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張古琴是白庸在行走江湖時偶然所得,名爲天蠁,是中古時期極爲有名的古琴,琴體的龍池上有玉筋篆“天蠁”二字,下有“萬幾永寶”印文,銘文“式如玉,式如金,恰我情,繪我心,東樵銘”。

白庸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大儒,自小教導琴棋書畫,精通音律,自然認識這張在琴史上留名的古琴。他從一名農夫手中發現天蠁時,琴腰微斷,琴絃早已蒙塵,那名農夫並不認得寶物,只知道是一張古琴,奈何家中人個個大字不識,更別提學音律。

於是白庸就以高價買下,好生養護,本來想找俗世中的手藝人修復,卻發現天蠁琴歷經千年,誕生出了琴靈,這樣一來記不得不有所顧忌。爲了避免普通人修復時傷到琴靈,於是帶回玄宗拜託算師伯出手。

修復好的天蠁琴彷彿被埋藏萬年的珍珠,一出土就是霞光萬道,耀眼奪目。琴身處紋理清晰,排布如地圖上的山川河流,一根根琴絃宛如朱玉般晶瑩透徹,令人不忍撥弄。

名琴在手,白庸手癢難耐,當下找了個石臺,擺放整齊後彈奏一曲《平沙落雁》,算百紀也想看看自己有無疏漏,於是站在一旁聆聽。

絃音撥弄,聲音靈變如玉珠滾動,初時如秋風拂面,一如燕雀聚集而戲耍,風靜沙平,雲程萬里。

忽而天際傳來一聲飛鳴,一隻鴻雁從蒼穹而落,在即將墜落地面之際突然振翅迴翔,一飛沖天,重回天際,翱翔千里。

琴音隨着曲子意境轉換而變化,旋律起而又伏,綿延不斷,基調靜美,但靜中有動,宛如細雨中春雷滾滾。

更爲奇妙的是,琴之精靈也幻化成形,隨着琴曲進行而變化,先是化作綠叢枝頭上的雲雀,然後變爲翱翔蒼穹的鴻雁,其中的神韻都被炫示得淋漓盡致。

一曲終罷,幻境消失,只留幾許繞樑餘音。

“師伯覺得怎樣?”

算百紀在聽曲過程中神態安詳,笑意濃濃,現在聽完後卻板着臉道:“琴是好琴,曲是好曲,可惜被你糟蹋了。這《平沙落雁》是借鴻鵠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描繪鴻雁迴翔瞻顧之情,上下頡頏之態,翔而後集之象,驚而復起之神。前面還好,後面硬生生被你改成鵬程萬里覓封侯了,琴音鏗鏘如雷,壯志豪情,你當是小登科吶!”

“嘿,師伯您要求太高了點吧,我是一名二八年華,正值青春的小道士,怎麼可能會有逸士之心胸?”

“那就別彈《平沙落雁》,換成《江山美人》多好,要不然《笑傲江湖》也湊合啊。”

白庸汗顏:“江山美人……師伯,您身老心未老啊!”

“胡說什麼,老夫身子還健壯得很,身活心也活……什麼亂七八糟的!全被你弄迷糊了。”

算百紀撓了撓自己的大光頭,發着牢騷轉身離開,最後留下一句:“記得拿給你妙音師姑看看,若不然,當心事後被穿小鞋。”

其實不用算百紀提醒,白庸也有同樣的打算,他因爲喜歡音律,所以同音律一脈的妙音師姑關係不錯,也正是由於關係不錯,對方不會跟他客氣,而妙音師姑在諸多樂器中最喜歡的就是古琴,一旦事後得知白庸獲得了天蠁琴卻不拿來“孝順”,肯定不會輕易放過。

雖然妙音師姑平日裡的脾氣都很隨和,可一旦跟音樂沾上了關係,就會變得異常固執,在師叔輩裡也是出了名的,據說當年東方易也曾因爲擅長簫樂而被拉着一同演奏了三天三夜,在那以後避之如虎。還有人說東方易之所以常年在外而不回玄宗,就是爲了躲避妙音師姑。當然,這就有點誇張了。

不過妙音師姑眼下並不在太虛界,而是在正州的玄音洞府。這一洞天福地,是當年的樂聖龜年子開闢的。玄宗自第一代“玄”證道成聖後,又有樂聖龜年子、茶聖竟陵子相繼證道。

樂聖師承“玄”的一脈,習《太上道德經》,走太上忘情之路,他的道,是尋找能令他感動的音樂。據《玄宗年紀》記載,最後,龜年子在正州的襄子山尋找到了天之樂,留下了一滴淚後證道成聖,隨即就在襄子山開闢出了玄音洞府,稱其爲最能聆聽到天之樂的地方。

因爲是洞府,不是門、不是派、不是宗,所以仍隸屬於玄宗。因此,大凡擅長音律的玄宗弟子,都會時不時地到玄音洞府修行。

太虛界有直達玄音洞府的挪移陣,不過那需要用大法力才能運轉,肉身境的武修基本上是別想了。白庸不想浪費法晶,也不想勞煩長輩,直接用靈丹拐了一隻丹青火鶴,作爲坐騎向玄音洞府飛去。

像師叔伯們那樣直接化光飛行,對現在的他而言是天方夜譚,別說化光,就是普通的飛行也支持不了多久。因爲白庸只修煉肉身,沒有修煉對應的內功,也就是指在精氣神中只練精,沒有氣和神。

第10章 白氏兄妹第57章 法行邪端第28章 計中連環(下)第82章 元墟劫難第13章 直擊道心第28章 胡攪蠻纏第3章 紅袍青年(上)第51章 患難緣分第76章 攻打山莊(下)第31章 妙音臨門第58章 神懺巫炮第44章 絕地反擊(上)第19章 棋局心局(下)第11章 正魔對將(中)第17章 拋磚引玉第22章 真魔法相第51章 樹上開花(下)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89章 初會魔主第54章 再訪山莊第48章 紅袍血袍第70章 夜襲天牢(中)第26章 滯時一箭第97章 王朝佈局第87章 一生遺憾第25章 螳螂捕蟬第51章 患難緣分第79章 誤中副車第55章 甕中捉鱉(下)第15章 溯流同源第22章 仙玉茅石第34章 虛空襲擊第72章 帷幄之智第9章 欺世盜名第41章 行俠手段第26章 教化旱魃第39章 儒門槍凰第29章 虛榮高漲第12章 鴕鳥戰術第78章 天宿劫器第49章 空城計成第86章 家家有經第21章 開始謀劃第41章 罪者不在第18章 棋局心局(上)第34章 各出奇招(上)第52章 請君入甕(上)第8章 茶禪四問第36章 強者紛出第40章 學武爲何第31章 打上門去第10章 厲瞳變革第54章 甕中捉鱉(上)第75章 攻打山莊(上)第102章 和平之議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95章 邪刃破邪第82章 音消律終第93章 神國毀滅第50章 鬼梵六遁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59章 地藏一擊第19章 各有神通第83章 邪吞正魔第28章 胡攪蠻纏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38章 生死之道第120章 天意弄人第二十八 掌獄洲風土第14章 荒神錄現第51章 妖世浮屠第30章 狠狠打臉第4章 紅袍青年(下)第52章 激將之法第44章 軍中爭議第58章 妖刀弒神第20章 碧落君天第80章 同門再決第8章 紫霄雲莊(下)第53章 分手約定第20章 元功修行第31章 魂兵極招第15章 溯流同源第43章 妖刀顯威第43章 英雄魂殤(下)第62章 破解傀儡第45章 絕地反擊(中)第33章 觸鱗之怒(中)第87章 決戰在即第58章 妖刀弒神第94章 邪皇神刃第53章 方舟突圍第44章 絕地反擊(上)第63章 法理善惡第34章 觸鱗之怒(下)第64章 神洲劇變第77章 真假禁器第119章 創聖儀式第2章 艱難之路第46章 再接離間(上)
第10章 白氏兄妹第57章 法行邪端第28章 計中連環(下)第82章 元墟劫難第13章 直擊道心第28章 胡攪蠻纏第3章 紅袍青年(上)第51章 患難緣分第76章 攻打山莊(下)第31章 妙音臨門第58章 神懺巫炮第44章 絕地反擊(上)第19章 棋局心局(下)第11章 正魔對將(中)第17章 拋磚引玉第22章 真魔法相第51章 樹上開花(下)第53章 請君入甕(下)第89章 初會魔主第54章 再訪山莊第48章 紅袍血袍第70章 夜襲天牢(中)第26章 滯時一箭第97章 王朝佈局第87章 一生遺憾第25章 螳螂捕蟬第51章 患難緣分第79章 誤中副車第55章 甕中捉鱉(下)第15章 溯流同源第22章 仙玉茅石第34章 虛空襲擊第72章 帷幄之智第9章 欺世盜名第41章 行俠手段第26章 教化旱魃第39章 儒門槍凰第29章 虛榮高漲第12章 鴕鳥戰術第78章 天宿劫器第49章 空城計成第86章 家家有經第21章 開始謀劃第41章 罪者不在第18章 棋局心局(上)第34章 各出奇招(上)第52章 請君入甕(上)第8章 茶禪四問第36章 強者紛出第40章 學武爲何第31章 打上門去第10章 厲瞳變革第54章 甕中捉鱉(上)第75章 攻打山莊(上)第102章 和平之議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95章 邪刃破邪第82章 音消律終第93章 神國毀滅第50章 鬼梵六遁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59章 地藏一擊第19章 各有神通第83章 邪吞正魔第28章 胡攪蠻纏第4章 玄門論道(上)第38章 生死之道第120章 天意弄人第二十八 掌獄洲風土第14章 荒神錄現第51章 妖世浮屠第30章 狠狠打臉第4章 紅袍青年(下)第52章 激將之法第44章 軍中爭議第58章 妖刀弒神第20章 碧落君天第80章 同門再決第8章 紫霄雲莊(下)第53章 分手約定第20章 元功修行第31章 魂兵極招第15章 溯流同源第43章 妖刀顯威第43章 英雄魂殤(下)第62章 破解傀儡第45章 絕地反擊(中)第33章 觸鱗之怒(中)第87章 決戰在即第58章 妖刀弒神第94章 邪皇神刃第53章 方舟突圍第44章 絕地反擊(上)第63章 法理善惡第34章 觸鱗之怒(下)第64章 神洲劇變第77章 真假禁器第119章 創聖儀式第2章 艱難之路第46章 再接離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