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一節 背靠大樹好乘涼

道門四位真人,七位弟子,合計十一顆種子,從大瀛洲來到這魔物橫行的異界,困守於“綠洲”之內,歷千百載,亦不無所獲。此界固然靈氣匱乏,卻有一宗好處,壽元流失極其緩慢,憑空多出數倍的時光,以魔核爲資糧,耐心打磨功法,原本囿於資質機緣,固若磐石的瓶頸,也有了鬆動的徵兆,葛陽真人一舉勘破大象境,鬆骨真人緊隨其後,亦看到了一線曙光。

二位真人于山腹內閉關,悉心修煉真法,一應俗務盡皆託給長息真人與居延真人,直到歲寒洲廣聞派舉衆來投,打破綠洲均勢,祁甲橫空出世,恣意妄爲,將道門這一潭靜水攪得波詭雲譎,跌宕起伏,才驚動了葛陽真人,將他喚去一觀。

這一去,天翻地覆,斗轉星移,甫一相見,周吉不容分說,揮出五色神光鐮,將天地禁錮,任憑葛陽真人成就大象境,有千般手段,萬般神通,被他以摧枯拉朽之勢生生壓制,磅礴魔氣,詭異魔功,侵蝕意志,將葛陽真人煉成了“葛蓬萊”。

從那一刻起,道門再無葛陽真人,真人淪爲聽命於人的一具行屍走肉。什麼“由體修入道境,一身神通堪比大象真人,從始至終深藏不露,葛陽真人獨具慧眼,窺破端倪,道破真相”云云,俱是周吉靈機一動,掩人耳目的託詞,有葛陽真人出面背書,他大可從容佈局,徐徐圖之。

鬆骨真人閉關不出,長息、居延二位真人雖有疑惑,但葛陽真人乾坤獨斷,也不容他們置喙,只能默許道門多出一位耆宿長老。他們私下裡猜測,那位“甲長老”修爲高絕,只怕壓過葛陽真人一頭,迫於無奈,真人才行此下策,加以籠絡,以免爲外人所趁,而從祁甲一方考慮,背靠大樹好乘涼,道門傳承萬載,靈丹法寶不計其數,當一名耆宿長老,自然好過流落在外,獨木難支。

耆宿長老,自不能等閒視之,周吉得了一座洞府,安頓穩妥,將聞薰喚來侍奉枕蓆,胡天胡帝,神清氣爽。葛陽真人如今與他一條心,將道門積攢的魔核盡數奉上,周吉一一煉化,將精純無比的魔氣佔爲己有,比諸吞噬血肉不知高明瞭多少,魔功日漸深厚。

聞薰驚喜之餘,曲意迎奉,周吉明白她的心思,之前答應過的事,無意食言,也不須再拖下去。這一日,葛陽真人、長息真人、居延真人、甲長老四位聚於一處,商議如初處置廣聞派,長息真人召見過班闕班長老,心中自有分寸,他斟酌再三,提議將廣聞派一分爲三,聞鐸、班闕、聞薰各領一支,休養生息,討伐魔物,每百年一議,按積功多寡,公推掌門之位。

居延真人不置可否,周吉無可無不可,唯獨葛陽真人以爲百年一議太過漫長,改爲三十年,長息真人頷首應允,就此定下了規矩,召見班闕,親自告知。

忽忽數日,聞、班二位長老將綠洲的情勢打聽明白,根深蒂固,一家獨大,餘者無法與之相匹敵,更爲關鍵的是,聞薰借“甲長老”之勢,遊說廣聞派弟子,漸漸成了氣候,他們無法一手遮天,斷然回絕道門,揚長而去,帶不走三足青帝鼎,帶不走合龍闢水龜,只會導致廣聞派四分五裂,人心渙散,爲他人吞併。

道門並非鐵板一塊,葛陽真人領無垢一脈,核心弟子有李津澤、盧一葦、賈榕樟,鬆骨、長息真人領昆吾一脈,核心弟子有黃四海、季沉靄,居延真人領神兵一脈,核心弟子有曾平漠、陳渡瀘,各脈麾下都不乏獨當一面的護法門人。與四大真人相比,那位甲長老起步太晚,不足以打破均勢,搶奪三足青帝鼎,收納聞薰,許以廣聞派掌門之位,十有**是存了千金市骨的打算。

聞鐸與班闕計議許久,兩害相爭取其輕,廣聞派分割爲三支,彼此牽制,明面上削弱了每一支的權柄,其實聞、班二人依附道門,合縱連橫,名正言順佔據大勢,才能將聞薰的變數扼殺在萌芽中。

數日後,廣聞派正式歸附道門,分爲三支,聞鐸領南支,班闕領西支,聞薰領北支,合龍闢水龜歸南支西支,三足青帝鼎歸北支,各自休養生息,等待着時機。

聞薰脩爲平平,資質亦平平,周吉任其自然,並未以魔氣侵蝕心性。他花費數載光陰,將道門累積的魔核盡數煉化,默唸無名魔功,終於水到渠成,又悟得五義六諦七偈八頌中第二門小神通,是爲“破諦”。

點染是爲“蝕”,滅殺是爲“破”。

周吉略加推衍,便知“破諦”乃殺伐神通,閉門造車無濟於事,當即借葛陽真人之口,徵辟道門精銳,前往暗黑荒野,清剿魔物,奪取魔核,一來磨礪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萬萬不可鬆懈,二來積攢資糧,鬆骨真人及數位核心弟子正當破境的緊要關頭,魔核所剩無多,有功虧一簣之虞。

魔核歷來由葛陽真人親自掌管,多寡盈竭,乃關係到道門安危的大事,不可有失,長息、居延二位真人深以爲然,調集弟子護法門人,厲兵秣馬,着手準備。

此番出征,乃是道門數百年未有的大動作,兵分兩路,一路由居延真人坐鎮,一路由甲長老坐鎮,不無新舊較勁的意味。除道門外,盤踞於綠洲的諸方小勢力亦陸續來投,其中不乏行事詭異、面目可憎的鬼修邪修,希冀分潤些湯湯水水,道門並未十分拒絕,畢竟同屬外來修士,爲魔物所困,合當相互提攜,同舟共濟。

然而“清剿魔物,奪取魔核”只是檯面上的理由,周吉的真正目標是隱藏在黑暗深處,化身萬千,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天魔衆。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真如大師所指的“機緣”正在於此,佛門與天庭的爭鬥在所難免,他身處其間,避無可避,能否多修成幾門小神通,將無名魔功推向精深微妙的大成境地,關係生死存亡,不可不慎。

他命中註定的宿敵,正在餐霞宮雲漿殿中,一日千里,深不可測。

第十二節 好人有好報第三十六節 極盡變化之能事第二十三節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八十四節 姑且一試無妨第五十九節 地獄無門你自投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三十六節 洞天真人第五十六節 打他罵他也不惱第二十四節 山河天塹陣第八十四節 拖延一時是一時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七十七節 造化卷軸第九節 二十四顆定海珠第六十七節 理當照應一二第六十二節 打折骨頭連着筋第三十四節 竊以爲不妥第五十二節 了不得的東西第三十七節 不負所托第二十二節 字面上的意思第四十四節 以無厚入有間第三十四節 靈霄寶殿第六十二節 白頭帝朝華第二十八節 帝子降臨第二十八節 腰扭得像沒骨頭第七十八節 桃木鎮元劍第四十五節 救命稻草第十二節 着了對方暗算第二十八節 死人才不會泄密第七十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五十七節 男怕入錯行第三十五節 天賦神通第四十七節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八十六節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十七節 蒼穹深處十惡星第六十二節 叫花子沒蛇耍第五十二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八十四節 盡在不言中第八十八節 南方之主第八十九節 道胎是什麼第七節 死神的鐮刀第七十八節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三十五節 耐久力不行第一百零八節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九十二節 不利有攸往第四十四節 洞天亦非無敵第八十七節 一劍梟首第二十節 驚天之變第七十一節 敗是敗勝亦是敗第十九節 山河萬里圖第四節 大丈夫當如是第四十八節 懷璧其罪第一百節 千年繁華成一夢第九十三節 這不公平第二十二節 眼裡揉不下沙子第十四節 入寶山而空回第一百二十一節 破滅法目第一百七十七節 下駟對上駟第五十三節 是禍非福第五十九節 到哪裡去尋第五十二節 蘿菔道人第八十節 私相授受第六十二節 白頭帝朝華第六十五節 五刖劍氣第二十八節 陽火龍象劍第十七節 何樂而不爲第一百六十一節 一爲君一爲臣第六十二節 知之甚深第六十六節 雲獸忽律第一百三十五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節 形狀像一頭鳳凰第四十四節 直指大道第四十四節 皇叔郝巫第十四節 有過之而無不及第六十七節 三足鼎立之勢第三十三節 撐起一洲之地第一百十七節 李代桃僵第十九節 過屠門而大嚼第七十八節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四十九節 鐵翎異瞳鴿第二十二節 各安其處第七十一節 咽不下也要咽第五十三節 鬼氣反噬肉身第二百五十八節一入佛堂深似海第二節 猶如井底之蛙第二十八節 屠龍真陰刀第二百二十三節 只能進不能退第一百十五節 脫胎換骨之兆第一百二十一節 興也勃亡也忽第二十五節 飛將軍從天降第二節 送佛送到西第八十八節 此人可以深交第七十二節 千足魔物第八十七節 天時不如地利第三十四節 虢族長老虢暴虎第二十一節 妖體初合第三十六節 八字還沒一撇第七十五節 水到渠成
第十二節 好人有好報第三十六節 極盡變化之能事第二十三節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四節 三尸拘魂符第八十四節 姑且一試無妨第五十九節 地獄無門你自投第三十九節 一聲淒厲的嘶吼第三十六節 洞天真人第五十六節 打他罵他也不惱第二十四節 山河天塹陣第八十四節 拖延一時是一時第五十六節 是龍也須盤着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七十七節 造化卷軸第九節 二十四顆定海珠第六十七節 理當照應一二第六十二節 打折骨頭連着筋第三十四節 竊以爲不妥第五十二節 了不得的東西第三十七節 不負所托第二十二節 字面上的意思第四十四節 以無厚入有間第三十四節 靈霄寶殿第六十二節 白頭帝朝華第二十八節 帝子降臨第二十八節 腰扭得像沒骨頭第七十八節 桃木鎮元劍第四十五節 救命稻草第十二節 着了對方暗算第二十八節 死人才不會泄密第七十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五十七節 男怕入錯行第三十五節 天賦神通第四十七節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八十六節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十七節 蒼穹深處十惡星第六十二節 叫花子沒蛇耍第五十二節 一動不如一靜第八十四節 盡在不言中第八十八節 南方之主第八十九節 道胎是什麼第七節 死神的鐮刀第七十八節 捲土重來未可知第三十五節 耐久力不行第一百零八節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九十二節 不利有攸往第四十四節 洞天亦非無敵第八十七節 一劍梟首第二十節 驚天之變第七十一節 敗是敗勝亦是敗第十九節 山河萬里圖第四節 大丈夫當如是第四十八節 懷璧其罪第一百節 千年繁華成一夢第九十三節 這不公平第二十二節 眼裡揉不下沙子第十四節 入寶山而空回第一百二十一節 破滅法目第一百七十七節 下駟對上駟第五十三節 是禍非福第五十九節 到哪裡去尋第五十二節 蘿菔道人第八十節 私相授受第六十二節 白頭帝朝華第六十五節 五刖劍氣第二十八節 陽火龍象劍第十七節 何樂而不爲第一百六十一節 一爲君一爲臣第六十二節 知之甚深第六十六節 雲獸忽律第一百三十五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六節 形狀像一頭鳳凰第四十四節 直指大道第四十四節 皇叔郝巫第十四節 有過之而無不及第六十七節 三足鼎立之勢第三十三節 撐起一洲之地第一百十七節 李代桃僵第十九節 過屠門而大嚼第七十八節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十二節 奪舍的醜態第四十九節 鐵翎異瞳鴿第二十二節 各安其處第七十一節 咽不下也要咽第五十三節 鬼氣反噬肉身第二百五十八節一入佛堂深似海第二節 猶如井底之蛙第二十八節 屠龍真陰刀第二百二十三節 只能進不能退第一百十五節 脫胎換骨之兆第一百二十一節 興也勃亡也忽第二十五節 飛將軍從天降第二節 送佛送到西第八十八節 此人可以深交第七十二節 千足魔物第八十七節 天時不如地利第三十四節 虢族長老虢暴虎第二十一節 妖體初合第三十六節 八字還沒一撇第七十五節 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