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這是我給你起的名字。以後你就跟李婆婆住在一起了,要聽婆婆的話哦!”無名摸摸黃龍的頭和藹的道。
他感覺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個孩子了,也許這就是緣分吧。緣分這東西說不清、道不明,剪不斷、理還亂。一切隨心就好了。
聽到“黃龍”這個名字後,黃龍感覺很舒服,覺得這個名字很適合自己。特別對於這個“龍”字,他有種莫名的顫動。也許他本身就是龍蛋孵化的原因吧,如果不是因爲軒轅黃帝的雷劫和血液所產生的變異,他應該沒這麼早出生,而且出生應該是龍形,而不是人形。變異還給他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影響”。很幸運,這是個萬年難求、千金難買的好“影響”,就是擁有“先天靈體”。
先天靈體,顧名思義乃是天生就能吸收天地之靈氣爲自己所用,而不用去刻意修煉。他的身體就像一個巨大的磁場一樣,只不過這裡吸引的不是鐵,還是靈氣。一般修煉之人再刻苦,總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不吃不喝,不拉不撒吧,也不可能是獨活在世上的吧,總要交際,總有朋友、親人、宗派之類的事情要處理的吧!先天靈體就不一樣了,他是自動吸收,不用人去幹預,所以呢先天靈體等於天天十二個時辰的修煉,而且速度比其他人還要快的多。就像玩熱血傳奇遊戲用了脫機版掛機外掛一樣,你再怎麼厲害,也不是鐵人,比不上機器,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升級。從這就可以看出先天靈體佔了多麼巨大的優勢。
可惜的是先天靈體雖好,但是擁有者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億萬人中,能有一個就不錯了。難怪都說物以稀爲貴。比如那些古董、字畫、玉器、金銀之類的,也不見得就比其它的東西都好啊,有的甚至還很粗糙、很一般、有的還有毒。但貴就貴在一個“稀”字,如果多了的話,也就不值錢了。
縱觀華夏人類歷史上,凡是出類拔萃的人都是稀少的,能遺臭萬年的也非常罕見。英雄、梟雄都是“雄”,成功者都是偏執狂。但哪個成功者是笨蛋呢?這就說明,先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有句俗話說得好:“只要工夫深,鐵棒磨成針。”但首先你得是鐵棒吧,如果你是木棒、竹棒或者什麼棒也不是,那就對不起,不可以。天生萬物必有其靈性。有的適合天空,有的適合地面,有的適合海洋。而先天靈體天生就適合吸收靈氣,也即修煉。
擁有先天靈體的人,絕對是王者級別的。因爲他不用主觀去努力,客觀上他就已經努力了。因此有人說如果你擁有了先天靈體,就等於一隻腳踏進了仙人境界。前提就是你的壽命要足夠長。還有千萬不要被其他人知道你是先天靈體,因爲人都是自私善妒的,難保他人不會起壞心。有兩句話說的很好:“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貌似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
看到無名方丈離開後,黃龍皺了皺眉頭,露出了不捨的表情。可能這是人的天性吧,總是對第一個給自己關懷的人特別親切。
李大嬸輕柔地拍拍黃龍的背,說道:“小龍,不要着急,你可以天天看到方丈禪師的!”
黃龍聽到這裡,緊皺的眉毛才漸漸舒展開來。臉上也開始浮現淡淡的微笑。他的表情很豐富,有種莫可名狀的感染力。
“真是迷死人不償命哦,長大後你肯定是招風引碟的主。以後多娶幾個漂亮媳婦,生一羣兒女,婆婆幫你帶。哈哈……!”李大嬸看着黃龍臉上極具感染力的表情變化打趣道。
殊不知,這句玩笑話後來還真變成了事實。只是可惜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後來,當黃龍帶着老婆和孩子回到華夏世俗界的時候,李大嬸她已仙逝多年。(友情提示:各位書友,珍惜眼前人,莫待死後哀。)
就這樣,黃龍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兩個親人――無名方丈、李婆婆。無名好像啓蒙師傅,李婆婆更像親人。
在李大嬸的悉心照顧下,還有無名方丈不時的關心。黃龍一天天茁壯成長。而且不得不說的是,黃龍真的是一個天才!一個月就會說話,第二個月就能走路。半年時間長得就更人家五六歲的孩子一樣大。典型的“早熟”,誰叫他是史前文化――龍蛋化石的化身呢!
期間,黃龍出生前聚集在胸前金龍文身上的的靈氣也逐漸被身體吸收,大概半個月的時間,原本金光閃閃的“金龍”逐漸暗淡下去,留下一條淡淡的龍影。吸收了這麼多的靈氣,也讓黃龍到達了先天境界初期的顛峰。在華夏這個世俗界,後天顛峰就已經是絕頂高手了。而先天境界,可謂鳳毛麟角,稱得上是絕世高手、隱世高手,基本已絕跡江湖。如果讓那些大門派的人知道半歲大的孩子就已經是先天高手,那還不得氣吐血而亡。這也太驚世駭俗了點吧。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但知識不代表能力,功力不代表實力。雖說黃龍已經達到先天初期顛峰,但他畢竟沒有練習戰鬥技能,也沒有戰鬥經驗,就算後天顛峰也能輕易戰勝他。有句話說的好:“技近乎於道,力伏魔降神。”力量和技巧雙高才是“王道”。
對於黃龍的天才程度,黃龍寺的衆僧人已逐漸適應。什麼奇蹟、什麼天才、什麼記錄,在黃龍面前都不值一提,通通被打破。黃龍的名氣已經深入“僧”心。就連附近村莊的人都聽說黃龍寺裡有個“神童”,一個月能背詩,兩個月能寫文,而且是好文。真的是讓人啼笑皆非,越傳越誇張,也不怕牛皮吹破。
看到黃龍“非人般”的成長,無名方丈亦喜亦憂。喜的是黃龍的“天才”,憂的也是黃龍的“天才”。有句話怎麼說來着,成也天才,敗也天才!怕就怕拔苗助長、涸澤而漁。華夏曆史上這樣的例子還少嗎!神童方仲永五歲便可指物做詩,才華橫溢,名揚鄉里。但因後來被父親當作賺錢工具而不學習,最後江郎才盡,淪落成爲一個普通人。況且“天才”的壓力也是巨大的,俗話說的好:“木秀於林,風必催之。”沒有好的心理素質和承受能力,天才也會“夭折”。這就說明先天聰明也要後天去培養,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嗯,是該給他伐毛洗髓了。”無名方丈心裡想道。
到了晚上,無名方丈將伐毛洗髓用的藥草放入盛滿熱水的大木桶中。這些藥草中有培元固體的如人蔘、雪蓮等,也有去除雜質的如按樹、苦藥草等。一切準備就緒後,他將黃龍放入木桶裡。
“好熱啊,方丈師傅!這有什麼用嗎?”黃龍叫着問道。
“這是在給你伐毛洗髓。忍耐一下,馬上就好了。”無名答曰。
“哦,我知道了!”黃龍乖巧的應道。
其實黃龍倒是沒有難受,就是感覺有點熱,畢竟他的體質和境界在那裡,區區熱水能耐他何。
進入藥水中後,黃龍的身體開始自動吸收藥草裡的靈氣。過了一會兒,他就感覺渾身舒服,不自禁地呻吟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