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論佛

契慈走進大覺寺,迎面走來一羣僧人,各個有說有笑,不時討論着大覺禪師講法時的精妙之處,相互交換着感悟和心得,倒也沒有人注意契慈。

契慈也沒在意,只是想在這大覺寺打個尖、掛個單,休息幾日,好繼續雲遊四方。

與這羣僧人擦肩而過,偶爾聽到其中一高個子僧人高聲說到:“我昨日有一處不明,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去問大覺禪師,竟然得到了接見,更是得到大覺禪師的親自解惑,現如今我佛念通透,感到修爲有了進步。這次回廟中閉關,說不定能夠突破多年卡住的瓶頸,有望修出第七顆舍利子。各位,在下這便告辭了。”說完與衆和尚打了個招呼便朝遠處走去。

說者無心,聽着有意。契慈除了當初在密陀羅寺時候隨師父學了些簡單的佛法,之後一直都是自學‘未來功德經’,即便是在雲遊四方的時候找人詢問過一些,畢竟沒能徹底弄明白這‘未來功德經’的奧義。現在放着現成的師傅不問,豈不是太過可惜。

打定主意的契慈,在小沙彌的帶領下,掛好單便詢問了大覺禪師的住處,一路朝寺廟中找來。

走了不一會,便來到一處非常普通的禪房外,輕輕敲響禪房的門,契慈期待的望着門內。

“進來吧,我等你多時了。”屋子中傳出那熟悉的聲音,契慈激動萬分,沒想到這麼輕鬆便能見到大覺禪師。其實契慈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大覺禪事先安排了下去,就等他來此了。

推開屋門,映入契慈眼簾的是一間非常普通的禪房,禪房中除了牆上掛着的一個大大的佛字,便只剩下大覺禪師身下的蒲團。

“坐吧,我已經知道你要來此了,契慈和尚,有什麼疑問你儘管問便是了。”大覺微笑着看着契慈,不見怎麼動作微微一拂大門便關了起來。

“弟子,想請教禪師,這卷未來功德經當和解?”契慈說完從懷中慎重的掏出那捲‘未來功德經’,交到大覺禪師的手中。

大覺禪師只是輕輕掃了一眼,便也不細看開口問道:“契慈,何爲佛?你又爲何修佛?佛在那裡?”

契慈怎麼也麼想到大覺不但不看自己的‘未來功德經’,而是問了自己三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下子陷入的沉思。

想了大約盞茶功夫,契慈眼露精光,心中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望了大覺一眼,呵呵一笑便說道:“佛是一個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時達到最圓滿境地的人格。佛是大智、大悲與大能的人。簡單的說,佛就是一個覺悟的人。”

契慈見大覺禪師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繼續說道:“我之修佛一不爲自身疾苦,二不爲早升西方極樂淨土,三不爲成佛成聖。我之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笑看人生萬象,樂對天下蒼生,不爲外物所迷,只爲本心圓潤。願天下人皆能無憂無慮,樂對人生,我心足以。”

契慈的話即便是擁有大智慧、大覺悟、幾乎大圓滿的大覺禪師也沒想到,原來契慈擁有的是這麼一顆無私的赤子之心,微微動容的大覺禪師看着契慈的目光多了一分敬重。

契慈想了想呵呵一笑繼續說道:“佛即可說無處不在,也有可說只在一處,佛只在人的心中。我心中有佛,佛便在,我心中無佛,佛便無,一切皆隨心。”

“哈哈~~果然不愧是九世修佛,境界已經如此之高,實在是讓我汗顏呀。契慈你缺的只是時間,我也沒什麼好教你的,這三卷我註解的上、中、下‘華嚴經’你拿去好好讀讀,一切都竟在其中,好了你出去吧。”大覺禪師送出三卷經書,便不在言語雙手合十,閉上雙目陷入了入定中。

大覺禪師心中的絕對是波濤洶涌,完全沒有想到這彌勒菩薩的轉世之人,佛法見地會如此高深,有些見地既是自己都不曾想到。而隱約中大覺禪師也知道,憑自己的佛法根本無法化解契慈心中那絲執念,一切都只能靠他自己。

不是說大覺禪師法力不如契慈,只是純粹對佛的理解和感悟上,大覺禪師自嘆不如。而契慈差的只是時間的積累,和外力的補助,外因夠了總有一天會一飛沖天。

而受了契慈的啓發,那卡在八階菩薩果位大圓滿的境界,終於有了鬆動。終於有了頓悟的感覺,這機會非常之難,讓大覺不得不提前讓契慈出去,好靜靜的感悟。

大覺古井不波的心理再次掀起了波浪,終於在佛法和法力都達到圓滿的情況下,一朝悟了。慢慢在體內結出了佛果,從此成爲佛修九階境界的大能者‘佛’。

一朝成佛,冥冥中便有了感應,瞬間就讓大覺菩薩知道了自己成就的佛位是什麼。‘大覺悟’,從此釋迦摩尼佛座下又多了一個大覺悟佛。一切來的是如此之快,成佛後的大覺悟佛,立刻明白了一切,微笑着飛向空中,略一辨明方向,便朝西方極樂世界飛昇而去

輕輕的退出了禪房的契慈,擡頭看着天空不斷變幻的白雲,瞬息間感到自己心境更加的通透、堅實了。一切都在剛剛那一刻,明確了下來。可以說剛纔雖然是在回答大覺禪師的提問,但也可以說是給自己的未來定好了方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當把三卷經文收入布袋中,契慈驚訝的發現,大覺禪師的禪房中透出七彩虹光,這一刻佛音禪唱、地涌靈泉、天女散花、萬物復甦、大地回春,一瞬間天地間的元氣飛速的朝禪房中匯聚,漸漸越來越強,直到彩光達到極致,一道巨大的佛陀身影從禪房中慢慢飛向天空,朝西方極樂世界飛去。

驚得目瞪口呆的契慈,望着飛昇西方極樂世界的大覺禪師,心中充滿的羨慕,這一幕深深的刻在了契慈的心中。

正當契慈準備收回目光時候,耳邊傳來一道虛無縹緲的聲音:“今日聽你之言,讓我一朝頓悟,達到大圓滿境界,能夠這麼快飛昇西方極樂世界。便把這‘光王琉璃梭’送與你做個紀念吧,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在佛祖座下再見到你。”

隨着這道聲音的消失,憑空出現了一個散發着乳白色光芒的梭型法寶,輕輕的落在了契慈手中。

契慈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但既然是大覺禪師送的東西必定不是凡品,想了想還是放進了身後的布袋。

可讓契慈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怎麼打也打不開這布袋,而手中的‘光王琉璃梭’也彷彿有生命一樣掙扎着不願意進入布袋。

好生奇怪的契慈怎麼也想不明白,只能無奈的把‘光王琉璃梭’別在了腰帶上。

如果讓修爲高深的佛修看到契慈,把大覺菩薩,現在的大覺悟佛的隨身法寶‘光王琉璃梭’如此對待,一定會氣的吐血。

揹着布袋,腰中彆着一個梭子,身後跟着一隻小白狗,這契慈的形象確實讓人不敢恭維,一路走來路人對契慈指指點點。小孩更是喜歡跟在契慈的後面嬉笑鬨鬧,個別大膽的孩童更是走到契慈面前摸了摸滾圓的肚子,斗的契慈哈哈大笑。

幫人超度亡靈,傳授他人佛法要義,降妖附魔,剷除奸邪,每做一件事情,便多了一人知道了布袋和尚。

漸漸的布袋和尚的名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在暹羅國摩訶傑羅城附近有個整天裡笑呵呵,樂於助人的胖和尚。

雖然功德薄上已有十萬功德,但要想凝聚九顆舍利,不但需要不墜的修煉,更需要積攢無量功德。

四處雲遊的契慈不斷的做着好事,一路朝南末羅國末羅族的集聚地波伐城走去。

這波伐的末羅族人各個藍髮碧眼,身材高大,民風尚爲開化,多以畜牧業爲主。成羣的牛、羊使得波伐的末羅族人生活過得還算是溫飽。

但常年與北末羅國的拘屍那迦城的交戰,使得雙方人口急劇減少,青壯年男子的減少也使得兩國人的勞動力不斷減少,生活水平越來越低。而這也使得末羅國的女子非常的開放,往往一女多夫。造成了南北末羅國的女子,對外來的男子都異常的熱情。

這日契慈來到了南末羅國都城波伐城,走進這座古老的城市,契慈感到明顯與別處的不同地方,低矮的圓形尖頂建築比比皆是,最高的也不過三丈開外,而更多是些不足一丈的屋子。這一間間屋子裡不時的會有女子和孩童朝屋外望來,而一旦有男子路過,屋中的女子便會丟出紅色的絲帶,一旦有看中屋中女子的便會撿起絲帶走進屋子。

而契慈一路走來倒也沒有受到打擾,這也多虧了佛教在整個西極靈州的地位至高無上,僧人是最受到愛戴的一羣人,同時也是最敬重的一羣人。

契慈好不容易在城中找到了一座寺廟,整座寺廟中只有區區幾個僧人。契慈一問才知道,常年的征戰早已經使得末羅國的男丁數量降到了一個極度危險的地步。別說出家做僧人需要經過重重的考驗,但說國家法律規定只有征戰十年以上的老兵纔有資格去通過僧人的考驗,這也變相的減少了國家僧人的數量,而能成爲僧人的無一不是受人敬仰之輩。

————————————————————————————————————

請喜歡此書的朋友,能夠舉手之勞點下收藏~如果可以丟張紅票吧!!!感激中~~過度的章節就要結束了,買上就要開殺了~~~

第四十三章 遠古秘辛(第一更)第四章 八耀星君(第一更)第三十一章 勸降(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交換(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成聖(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立教之戰(第二更)第七章 煉丹(第二更)第四十章 西王母第七章 魅族第一章 豐都大帝第二十八章 開局不利(第二更)第十一章 試探(第二更)第十章 九耳(下)第二章 燕山王第一章 豐都大帝第三章 建城(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賭鬥(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追殺第一章 豐都大帝第六章 離別第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一更)第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更)第二章 布袋第二章 夔(第一更)第三章 突破(上)第二十三章 改變第二章 崑崙(下)第二章 燕山王第十五章 圍攻(下)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天澗戰場第二十章 聖人(下)第四十三章 女媧(下)第四章 獅駝王(第一更)第四章 飛雲城(下)第九章 雷獸第二章 夔(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呼喚(第一更)第二章 天鬼(中)第五十一章 影子(中)第六章 神魂第四十九章 馳援第六十二章 苦肉計第二十五章 元神(下)第二十八章 開局不利(第二更)第十章 飛羽衛第十九章 血海王第十八章 獸羣(下)第三十八章 須彌山(第一更)第十三章 爆法(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元神(上)第四章 授徒(下)第五章 化身(下)第四章 連環計(第一更)第三章 天鬼(下)第七章 魅族第一章 豐都大帝第二十七章 成聖(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東皇(下)第二十五章 雲海境第十一章 兵鋒第二十八章 法家(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開壇講法(第二更)第九章 戰初(上)第十七章 大迦葉(第二更)第七章 越貨第十八章 獸羣(下)第三十三章 阮紅思(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氣(下)第二十七章 色(一)第一章 頇第三十章 聞道(第一更)第十二章 火雲第三章 天鬼(下)第四十五章 水世界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第五十五章 歸心似箭第五章 蛟魔王(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紫雲城主第二十五章 元神(下)第十一章 法有真形(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二章 崑崙(下)第二十一章 父與子(第三更)第十三章 廝殺(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地府(一)第四章 獅駝王(第一更)第二章 崑崙(下)第四十六章 地府(五)第三十六章 賭鬥(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成聖(第二更)第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二更)第十四章 凰鳥命隕(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紅蓮寺(下)第三章 地下城(第二更)第六章 美猴王(第一更)第六章 神魂第四十一章 聖戰(第一更)
第四十三章 遠古秘辛(第一更)第四章 八耀星君(第一更)第三十一章 勸降(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交換(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成聖(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立教之戰(第二更)第七章 煉丹(第二更)第四十章 西王母第七章 魅族第一章 豐都大帝第二十八章 開局不利(第二更)第十一章 試探(第二更)第十章 九耳(下)第二章 燕山王第一章 豐都大帝第三章 建城(第二更)第三十六章 賭鬥(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追殺第一章 豐都大帝第六章 離別第十四章 四面楚歌(第一更)第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更)第二章 布袋第二章 夔(第一更)第三章 突破(上)第二十三章 改變第二章 崑崙(下)第二章 燕山王第十五章 圍攻(下)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十章 意外收穫(第一更)第二十二章 天澗戰場第二十章 聖人(下)第四十三章 女媧(下)第四章 獅駝王(第一更)第四章 飛雲城(下)第九章 雷獸第二章 夔(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呼喚(第一更)第二章 天鬼(中)第五十一章 影子(中)第六章 神魂第四十九章 馳援第六十二章 苦肉計第二十五章 元神(下)第二十八章 開局不利(第二更)第十章 飛羽衛第十九章 血海王第十八章 獸羣(下)第三十八章 須彌山(第一更)第十三章 爆法(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元神(上)第四章 授徒(下)第五章 化身(下)第四章 連環計(第一更)第三章 天鬼(下)第七章 魅族第一章 豐都大帝第二十七章 成聖(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東皇(下)第二十五章 雲海境第十一章 兵鋒第二十八章 法家(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開壇講法(第二更)第九章 戰初(上)第十七章 大迦葉(第二更)第七章 越貨第十八章 獸羣(下)第三十三章 阮紅思(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氣(下)第二十七章 色(一)第一章 頇第三十章 聞道(第一更)第十二章 火雲第三章 天鬼(下)第四十五章 水世界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第五十五章 歸心似箭第五章 蛟魔王(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紫雲城主第二十五章 元神(下)第十一章 法有真形(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二章 崑崙(下)第二十一章 父與子(第三更)第十三章 廝殺(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地府(一)第四章 獅駝王(第一更)第二章 崑崙(下)第四十六章 地府(五)第三十六章 賭鬥(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成聖(第二更)第十五章 生死兄弟(第二更)第十四章 凰鳥命隕(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紅蓮寺(下)第三章 地下城(第二更)第六章 美猴王(第一更)第六章 神魂第四十一章 聖戰(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