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勸降(第二更)

凡人如此更別說大量的修者了,被閻開明收回的木靈葫蘆吸收了外面的仙靈之氣,轉換成濃郁的靈氣,使得這羣人間界的修者修爲突飛猛進,個別甚至已經突破到了到了八階渡劫期。

這無形中爲將來的人間界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修者修爲更高,領悟更快。而凡人更是經過木靈葫蘆的洗禮具備了靈根,如此下去,只需幾百年繁衍生息,人間界將會涌現出大量的修者。

當李浩然把徐志明從木靈葫蘆中放出來,徐志明暈暈乎乎了還分不清東南西北,畢竟在木靈葫蘆中也生活了百年。好不容於適應了眼前景象,李浩然微笑的樣子已經落入了徐志明的眼中。

徐志明幾乎以爲是在做夢,師父李浩然還是與幾千年前一般無二,沒有顯出一絲老態,而自己卻已經白髮飄飄。徐志明顫抖着說道:“師父,真的是你嗎?”

見到李浩然微微點了點頭,徐志明像個孩子一樣,一頭跪倒在李浩然的腳邊哭了起來。

望着真情流露的徐志明,李浩然彷彿回到了幾千年前,長安城中那個與徐子明初識的日子。

“好了,志明起來吧。這顆渡劫丹是你師祖賜下。你快點服下吧,這是九天界的雷池,你服下渡劫丹後,進入其中好好渡劫,應該可以幫你渡過第九次雷劫,晉升九品人仙。”李浩然拿出渡劫丹送到徐志明手中,催促着徐志明進入雷池之中。

徐志明這才發現身邊,充實着強大雷威的雷池,徐志明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李浩然的話卻讓徐志明沒有一絲猶豫,一邊吞下渡劫丹,一邊朝雷池中走去。

實實在在的感受着來自於雷池中強大的雷劫力量,徐志明終於曉得這雷池,真的是與自己渡過的前八次雷劫同根同源。

收攝心神,運氣全身法力化開渡劫丹的藥力,憑藉着藥力的幫助,和多年的積累,進入雷池中的徐志明,反倒沒有感覺到多大的威脅。

渡過第九次雷劫的過程,雖然變得輕鬆無比,但隨後而來的雷劫煉體便沒有那麼輕鬆了。強忍着撐了過來的徐志明,在雷池中整整待了三天,當徐志明從雷池中出來的時候,已經成爲一位擁有九品修爲的人仙。

滿意的望着自己的大徒弟,李浩然領着徐志明返回了南麓城的飛雲殿中。

李浩然只是與從南極天中聞訊出來的兩位妻子寒暄了一會,便開始徵調各地的仙兵仙將,組建征討人間界鬼族的兵團。

忙碌的日子隨着陳雷和九兒的來到,多少得到了些緩和,而見過自己大師兄的陳雷,一點沒有以徐志明九品修爲爲意,倒是像個小師弟一樣圍着徐志明親切的喚着師兄。

雖然修爲上強過徐志明,但畢竟是後入的師門,陳雷自然分的清長幼秩序。不但沒有絲毫看不起徐志明,更是把自己經驗傳授給學徐志明。再加上南極天強過別處多倍的仙靈之氣,在李浩然徵調九天界各地天兵天將的時候,徐志明硬是憑藉着天賦和不懈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修爲一路突飛猛進,穩穩站在了七品金仙境界。

聚集百萬人的兵團,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雖然有玉皇的旨意,但仍然遇到非常多的困難。索性幾大主力兵團都與李浩然有所交集,也不算陌生,很快便被李浩然整合成爲一部強大的戰爭機器。

前後一年時間,不但聚集了百萬天兵,更是以九天界原有的幾個老牌勁旅爲班底組建了十個軍團。

當李浩然望着聚集完成的十大軍團,不盡露出了強烈的自豪感。隨着玉皇大帝親自前來動員,百萬仙兵仙將終於踏上了征討鬼族奪回人間界的旅程。

豐都大帝的失蹤,始終像座大山一樣壓抑着鬼族大軍。三大鬼帝,十大鬼王早就爲此不知道爭吵了多少回,如今二百萬鬼族大軍各自爲政,有如一盤散沙。

而對於百萬仙兵的到來,更是有不少鬼族直接選擇了逃避,如此一邊倒的局勢讓李浩然始料不及。

戰鬥並沒有像自己預想的那麼困難,征討軍團有如吹拂拉朽一般攻克了鬼族大軍。持續了半月的不斷大勝,二百萬鬼族被士氣如虹的仙兵仙將消滅了近三分之一,而天兵只損失了十分之一。如此大的巨大差距,使得一盤散沙的鬼族大軍終於團結起來,阻止起了像樣的反擊。

畢竟人數上佔有絕對優勢,再加上拋棄前嫌團結一致對外,鬼族大軍終於阻住了敗勢,局勢一下子僵持了下來。

而只有紫薇大帝隨着李浩然,前來征討鬼族大軍的仙兵中,絕對的戰力反倒不如鬼族。索性鬼族即便是二品的鬼帝與李浩然比起來也只是強過一線,更別說紫薇大帝了。

隨着戰鬥的推進,時間的拉長,鬼族大軍越來越坐不住了。人數上的優勢被消磨一空,當雙方都直剩下六七十萬人時。李浩然終於按耐不住阻止了強力的反擊,鬼族大軍終於大敗而去,不得不退回地府,把人間界丟給了李浩然。

解決鬼族巨大威脅後,李浩然放出木靈葫蘆中的大量修者和凡人,領着剩餘的仙兵仙將凱旋而回。

早就得知李浩然大勝消息的玉皇大帝,親自迎出了凌霄城。李浩然老遠見到玉皇領着一干臣子迎了過來,連忙上前恭敬的說道:“臣李浩然幸不辱使命,如今人間界已經一片太平盛世。”

“愛卿辛苦了,隨我回大殿中,我要好好賞賜與你。”玉皇牽着李浩然的手,開心的朝凌霄寶殿中飛去。

玉皇大帝論功行賞,一時間皆大歡喜。而當所有人都散去以後,玉皇單獨單把李浩然留了下來。

“愛卿,如今人間界已經恢復次序,唯一堵在朕心中的大石,便只有地府了。不知愛卿有何良策?”玉皇大有深意的望着李浩然,眼中充滿了期盼。

“大帝,地府之事,臣願再次前去。我與地府十殿閻君尚有些交情,如今鬼族大軍新敗,正是十殿閻君崛起的時候,只需稍加利用,便可不費一兵一卒,還大帝個清靜的地府。”李浩然一會想到當初都市王說過的話,和那些訓練有數的精銳鬼族,心中便已經有了對策。

“此事甚好,朕預祝愛卿馬到功成!”玉皇得了李浩然的答覆,心中的大石終於落了下來,三界太平,是此時玉皇最希望看到的。

玉皇明白大戰過後無論是九天界還是人間界,或是地府都需要休養生息,能夠把這三界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纔是最主要的。

身負重任的李浩然,只是回了南極天與兩位夫人寒暄了一會,便領着兩個徒弟馬不停蹄的朝地府趕去。

當見到閻羅王的時候,正好趕上十殿閻君聚在一起,商量着如何對待敗退地府的鬼族大軍。如今地府逃回來的鬼族在殘存的三方鬼帝和幾位鬼王的帶領下,各自爲營,大有各自爲政佔山爲王的架勢。

而十殿閻君早就籌劃了很久的計劃,終於能夠按照預定的計劃執行了,如今如何收攏鬼族,消滅一切反對勢力纔是關鍵。

而李浩然的來到,也沒有引起幾位閻君的意外,畢竟早在李浩然闖十殿的時候,便已經猜到了李浩然必定是玉皇留在地府的棋子。如今地府大亂,李浩然的前來太能說明問題了。

見到進入閻羅殿後李浩然,最終還是閻羅王開口問道:“浩然兄,此次前來不知所謂何事?”

“包大人,實不相瞞,在下奉玉皇大帝之命,前來冊封十位大人,從此以後十位大人便是這地府的主宰,受仙宮庇護。”拿出玉皇親筆書寫的詔書,李浩然把其中內容朗聲讀了出來。

十殿閻君微微一愣,這道詔書如果接了,無異於承認了衆人以後的身份,成爲仙宮玉皇大帝的臣子了。而如果不接,如今地府有如一盤散沙,如果玉皇再派兵來伐,定然毫無絲毫勝算。一時間十殿閻君左右爲難,倒是心思細膩的都市王,心念電轉,已經衡量出了利弊。

與其他幾位閻君交流了一番,彷彿下了莫大的決心,十位閻君最終達成了共識。閻羅王包大人略微有些激動的說道:“浩然兄弟,我等願意接受大帝的分封。但有一個條件希望大帝能夠應允,不知道浩然兄弟能否做的了主。”

李浩然一愣,沒想到雖然十殿閻君答應的如此爽快。連忙滿口答應了下來:“只要十位大人能夠收攏地府各方勢力,還地府一個井然有序的環境,其他條件都好商量。”

“其實也沒有什麼,只需大帝同意我們不得插手地府內部事宜,不得干涉地府生死輪迴,不得在地府安插人手。如果能夠做到這三點,我兄弟十人願意歸順仙宮,並且保證收攏各方勢力,使得地府完全掌控在我兄弟幾人手中。”閻羅王一口氣把心中的顧慮都說了出來,雖然看似條件苛刻,但畢竟多少猜到玉皇大帝最在乎什麼,倒也不怕玉皇不答應。

都是明白人,彼此都知道對方想些什麼。玉皇也樂得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地府,把地府納入掌控之中,而這一切是目前玉皇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而十殿閻君也樂得少了一個巨大威脅,而即便將來豐都大帝能夠回來,也有仙宮頂着,自己兄弟十人完全可以坐享其成。

通過飛劍傳書,很快便得到了玉皇肯定答覆的李浩然把手中的詔書交到了閻羅王手中,抱拳笑着說道:“李浩然恭喜各位大人了!”

————————————————————————————————————————————

竟然一點感覺都沒有!難道遇到瓶頸了,還是我壓根不適合多更。一多我就沒靈感了!

第十九章 圍毆(第二更)第四章 八耀星君(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考驗(四)第五章 鬼王第四十六章 雷劫第三十章 本源之地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四章 論佛第四十二章 故人第九章 大隱於市(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天澗戰場第五十六章 造化第五十四章 意外(中)第四十一章 潛伏第二十三章 退守第十九章 古魔(第二更)第七章 煉丹(第二更)第九章 雷獸第二十五章 破殼而入(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一章 天鬼(上)第五章 鬼王第四十七章 南崗村第二十五章 酒(上)第四章 突破(下)第二十七章 水月境第五十一章 吞噬袋第二章 燕山王第三十六章 血祖(上)第三十三章 吠舍佛(第一更)第二章 殺局(第一更)第九章 醒來(第二更)第八章 禺疆第二十八章 騰龍境第三十一章 勸降(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樂第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二十一章 路轉(下)第四十五章 水世界第七章 岩心湖(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佛道一體(第二更)第三章 建城(第二更)第五章 魔修第十七章 打劫第九章 九耳(上)第十四章 洗心潭(第一更)第二十章 聖人(下)第二十二章 紫雲城主第二十四章 天尊秘境第二十四章 樂第二十八章 色(二)第九章 學徒(第二更)第十一章 兵鋒第五章 化身(下)第二十四章 元神(上)第四十七章 地府(六)第二十五章 考驗(三)第二章 明皇翼(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古城(第二更)第十八章 聖人(上)第二十八章 法家(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第一章 偷渡第九章 大隱於市(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地府(一)第六章 淨光第一章 起點第一章 倒戈(第二更)第五章 凰鳥百靈(第二更)第五章 化身(下)第三十四章 聚九珠(第一更)第十三章 西海(中)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五十五章 意外(下)第四十四章 地府(三)第三十二章 求援(第二更)第七章 長安(下)第四十五章 獻身(第一更)第二章 降生第一章 下界(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妖修(下)第二十四章 元神(上)第二十五章 死亡危機第四章 八耀星君(第一更)第七章 越貨第二十章 先天五老第三十四章 聚九珠(第一更)第十六章 廖凡第十九章 路轉(上)第五章 鬼王第三十七章 血祖(下)第二十九章 底牌(第一更)第十六章 神秘人第九章 大隱於市(第二更)第六章 神魂第三十七章 靈蛇王第二十章 同盟(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東皇(下)第十八章 金色法印(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路轉(下)
第十九章 圍毆(第二更)第四章 八耀星君(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考驗(四)第五章 鬼王第四十六章 雷劫第三十章 本源之地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四章 論佛第四十二章 故人第九章 大隱於市(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天澗戰場第五十六章 造化第五十四章 意外(中)第四十一章 潛伏第二十三章 退守第十九章 古魔(第二更)第七章 煉丹(第二更)第九章 雷獸第二十五章 破殼而入(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一章 天鬼(上)第五章 鬼王第四十七章 南崗村第二十五章 酒(上)第四章 突破(下)第二十七章 水月境第五十一章 吞噬袋第二章 燕山王第三十六章 血祖(上)第三十三章 吠舍佛(第一更)第二章 殺局(第一更)第九章 醒來(第二更)第八章 禺疆第二十八章 騰龍境第三十一章 勸降(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樂第十五章 打草驚蛇第二十一章 路轉(下)第四十五章 水世界第七章 岩心湖(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佛道一體(第二更)第三章 建城(第二更)第五章 魔修第十七章 打劫第九章 九耳(上)第十四章 洗心潭(第一更)第二十章 聖人(下)第二十二章 紫雲城主第二十四章 天尊秘境第二十四章 樂第二十八章 色(二)第九章 學徒(第二更)第十一章 兵鋒第五章 化身(下)第二十四章 元神(上)第四十七章 地府(六)第二十五章 考驗(三)第二章 明皇翼(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古城(第二更)第十八章 聖人(上)第二十八章 法家(第一更)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第一章 偷渡第九章 大隱於市(第二更)第四十二章 地府(一)第六章 淨光第一章 起點第一章 倒戈(第二更)第五章 凰鳥百靈(第二更)第五章 化身(下)第三十四章 聚九珠(第一更)第十三章 西海(中)第三十三章 登山第五十五章 意外(下)第四十四章 地府(三)第三十二章 求援(第二更)第七章 長安(下)第四十五章 獻身(第一更)第二章 降生第一章 下界(第二更)第三十七章 妖修(下)第二十四章 元神(上)第二十五章 死亡危機第四章 八耀星君(第一更)第七章 越貨第二十章 先天五老第三十四章 聚九珠(第一更)第十六章 廖凡第十九章 路轉(上)第五章 鬼王第三十七章 血祖(下)第二十九章 底牌(第一更)第十六章 神秘人第九章 大隱於市(第二更)第六章 神魂第三十七章 靈蛇王第二十章 同盟(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東皇(下)第十八章 金色法印(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路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