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

?東騎王微微一怔,嘴角閃過了一絲諷色。\下棋講一種氣勢,高手下棋,更有一種天下唯我獨尊的霸氣,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會勝,還怎麼勝?因爲圍棋是一種複雜的棋道,計算之深,是誰也比不了的。在這時,棋法上有一種心理戰術,叫快棋,這種快棋就是一種以勢壓人的下法,看來這個徐甲是知道的,不過,他卻是沒有見過真正的快棋!

東騎王當下用兩指拈起一子,放在棋盤上。在這之後,果然,徐甲再度點棋快下。哪知道這一回可是不同了,在他方自落下子的時候,就聽到“叭”的一聲脆響,東騎王在他方自落子的時候就跟着落下了,也就是說,兩人的度幾近到了一個時間,落子的聲音也是近乎一個聲音!徐甲吃了一驚,卻見東騎王仍一臉平靜的道:“請!”他說着話,手卻是又拿着一枚棋子。

徐甲大怒,當下落子,可就如他所想的,每每他一個落子,東騎王都會用一種同樣的度在他落子後同時落子,看起來,竟似是徐甲自己一個勁的放子一樣,東騎王雖然下棋,可他下棋卻似是一副不用想的樣子,甚至他對棋盤看的次數也是屈指可數。只等着徐甲落子,他一落,東騎王立時跟上。

衆人幾曾見過如此的下法,原本,似這樣的棋,人們都是看中場的大棋盤,可是現在,人們都對下棋的二人嘖嘖稱奇,這棋下的故事卻似是比棋上的還要多。

徐甲也算是一個人物了,幾曾吃過這樣的虧,他咬着牙,小心看着棋盤,找着東騎王的弱點,但見東騎王下棋,左一個落子,右一個落子,卻是沒有一點的章法。之前說了,在古時的下棋,最主要的是下戰法,也就是手筋絞殺爲主,爭殺對方的大龍,而並不是現在的這種講究,現代的圍棋,已經分得很清楚了,開始的叫開局,也就是佈局,布好了局,纔開始正面的撕殺,這時,有多種的棋風,有的人會猛打猛衝,把對方以屠大龍告終,有的人會拖下去,在宮子的部分比賽雙方的計算能力。

可在這個時候,下棋雖也有勝負說,可還是有一定的不足,比如,他們有時會過於的講究棋形的優美,會講究正面的絞殺術。會在一個小角上爭下個不休。很容易在一路手筋的絞殺下就分出勝負,而不是在失敗後打劫分勝。他們很少留下劫材,所以戰鬥總是一目瞭然,也顯得出一股戰場上纔有的兇殺之氣,所以圍棋這種明明感覺很文雅的東西纔會如此的盛行在男人之中,無論是什麼人都會下棋自娛,非是無因的。

“哈哈,叫你不看棋盤,叫你不老實下棋!”徐甲出了少有的歡呼,邊上的棋客也都各自皺眉,只見徐甲得意洋洋的把東騎王的一路七八枚棋子提了起來。

東騎王卻是仍然平淡,道:“多說無益,還請落子。”他這一說,徐甲才意識到對方在自己落子的時候已經落了,現在提完了子,還是他出手,徐甲哼了一聲,再度落子。可是這下卻是不好了。他明明提了對方的棋子,可是卻有一種漸漸給對方合圍包上的感覺。

一連數手,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雖然徐甲提了子,可在棋勢上,他竟然是落在絕對的下風。徐甲大急,一連提了東騎王數字,可是,他每每把東騎王的子提去,就讓自己的棋子更多的處在東騎王的包圍下,整個棋盤上看上去,東騎王的棋如同一股股的軍隊,已經嚴然有序的把徐甲的棋子全數包圍,就如一把把鋼刀明明已經揚起了,卻就是不肯落下一樣。

高高在上,東騎王在棋道上表現出了他高高在上的一面,如一位高高在上的君王,冷眼看着一個小老百姓衝着自己的嚎叫!徐甲提起一子……但他終於還是放下,拱手爲禮道:“在下輸了……”女執事叫道:“秦國勝!”衆棋客一併喧譁起來。

“這是怎麼回事?明明秦國一個子也沒有提呀!”“可不是怪麼,我就見到楚國攻城掠地了,可是現在楚軍卻全落在了秦軍的手下,這都是怎麼呀?”

也有自比高明的道:“好好好,妙妙妙,秦軍誘敵深入,最後一舉殲,這正是兵法大道呀,我看這個棋士一定是一個兵法的大家!”另一個人道:“只是他下棋落子一個打吃的也沒有,這算什麼兵家?我看他只是棋道好,卻非是與兵家有關,天下間會棋的多了,哪那麼多的兵家呀!”衆說不一。

“足下勝了在下,還請留一個名來,也好讓徐甲知道先生是何方名士!”

“東騎劉羲!你知道了,下去吧,還請第二位棋士上場。”東騎王看也不看的一揮手。雖然不恭,但他是勝者,有這個權利和資格。徐甲暗恨,一步退下。

“在下齊國田嬰,見先生棋風暗合兵法之道,前來請教!”一個英武的年青士子登上臺場。齊人學子,歷來爲人所重,故周圍一片叫好聲。年青對年青,這樣的棋纔有看頭。但見這齊人田嬰摸了銅牌,女執事道:“趙國!”又是引起了一片的響聲迴應。

女執事對東騎王道:“棋主勝,當後手!”東騎王會意,道:“那就請足下先行落子吧!”

田嬰是見過徐甲之敗的,當下小心,一子落在角。東騎王也不介意,他方纔用快棋打殺徐甲,沒給他一點面子,用最屈辱的方法打敗了它,一個子沒有提的逼得徐甲落敗,用事實告訴他自己的不堪。也由是此,所以田嬰下棋就沉穩了很多,沒有再行冒進了。

就聽見“噼叭噼叭”的落子聲,間中隔着田嬰的思索。東騎王仍是平平淡淡的樣子,沒有任何的波瀾,每一個落子都是那樣的平靜,卻於這平靜中充滿了殺機。任誰人都可以看出來這田嬰是現學了東騎王的棋風思路,但那仍是沒有用。棋這種東西不是現學就可以了。

田嬰這才明白,東騎王的棋看似一潭幽靜的小湖,但於這幽靜中卻是殺機無限。他給棋者打開了一路新的思路,不在僅止是侷限於一路的拼殺,而是力求對大局的掌握,對全局的控制。搶實地,爭要點,不知不覺間佈下了無盡的陷阱。那看似鬆散的佈置其實招招含有深意,於來往間拉起了一張大網。

“叭——”東騎王利落的下子。田嬰拈起棋子,猶豫了半晌,始推盤道:“在下不敵,先生棋法暗含兵法,不知修學的是何種兵法。”他這樣說是有原因的。在戰國時代,並非是孫武子一家兵法,比如姜太公竊商國兵法的《六韜》,吳起的《吳子兵法》,齊國兵家司馬穰苴的兵學,這些任何人得到了,都是可以學上一輩子的。比如張良就是得了一部《太公望兵法》才得成王佐之才的。要知道,既然名爲《太公望兵法》,那就必然不是《六韜》的全部,以一家一節之學而事王,可以想知,學通一門就已經是很難的了。

東騎王沉吟一下道:“棋道非兵道,雖與兵法通,但絕可不當成是兵法,比如先前一局,我棄子良多,然真正的將帥之才,縱是棄一子,也是不得已而爲之,豈可大棄特棄的道理,吳起愛兵如子,有把兒子當棄子丟了的麼?又如我圍子而不殺,若是可以殺,當然要殺,不殺一處還可,我處處不殺在兵法上就是敗處,你以兵家詡我,卻是錯了!”

田嬰施一禮道:“田嬰受教了,如先生有一日來齊國,田嬰定爲先生引薦一位奇人!”

東騎王一怔,卻見這個年青人已經翩翩而去了。那人……是孫臏麼?就在東騎王沉思之時,卻是赫然現時間已經過去了很多,看來,只夠再下一盤的了,不然就要到正午了,可正午還有約客呢,這可不好,東騎王瑣事纏身,哪能真的在棋之一道上窮花時間。

他心中一動,卻是計上心來,揚身而起道:“如此太慢,現已經敗去兩國,請再來四位,在下一次同四人對局,把這滅國統一一股腦的滅完,不知哪四位有這個興趣上來一試的?”

原本第一局棋的時候,下得極其趣味,徐甲的敗讓人叫好,並且下的好是頗有獨到之處。但是第二局棋就下的有點沉悶了,雖然高手們還是可以看出這樣的一局棋中隱含的深度,但是說起來,卻是並不如先前的一局讓人興趣勃。

可是現在卻是不同了,東騎王一下子喊出了戰意號聲,竟然一次性約戰四名棋士,這從哪說都是一件相當難的事來。之前,白雪說的,自打立了“連滅六國者,賞萬金”的賞格,然而數十年來從來沒有人在這裡那怕是連滅三大戰國,所以那銅板鐫刻的懸賞文告竟是始終不能拆除。因爲圍棋始終是一件極費腦子的事情,一個人,他的精力再強,實力再好,可是兩局棋一下,一身的精力也已經去了。

齊魯兩軍在長勺擺開陣勢。齊軍仗人多,一開始就擂響了戰鼓,動進攻。魯莊公也準備下令反擊,曹劌連忙阻止,當齊軍擂響第二通戰鼓的時候,曹劌還是叫魯莊公按兵不動。魯軍將士看到齊軍張牙舞爪的樣子,氣得摩拳擦掌,但是沒有主帥的命令,只好憋着氣等待。齊軍主帥看魯軍毫無動靜,又下令打第三通鼓。齊軍兵士以爲魯軍膽怯怕戰,耀武揚威地殺過來。

曹劌這纔對魯莊公說:“現在可以下令反攻了。”

魯軍陣地上響起了進軍鼓,兵士士氣高漲,像猛虎下山般撲了過去。齊軍兵士沒防到這一着,招架不住魯軍的凌厲攻勢,敗下陣來。魯莊公回到宮裡就問:“頭兩回齊軍擊鼓,你爲什麼不讓我反擊?”曹劌說:“打仗這件事,全憑士氣。對方擂第一通鼓的時候,士氣最足;第二通鼓,氣就鬆了一些,到第三通鼓,氣已經泄了。對方泄氣的時候,我們的兵士卻鼓足士氣,哪有不打贏的道理?”

一般的棋士連戰兩名棋士,精力腦力都消耗了很多了,哪裡還有力量打上剩下的幾戰。所以洞香春的懸賞文告便始終不能摘去。東騎王也是如此,只是有一點不同,東騎王的精力和體力腦力包括棋力都比這個時代的人高出太多了,可是如果讓他這樣一個個的下下去,說不準也有個馬失前蹄的時候,要知道圍棋這種東西是很不定性的,有的時候,業餘棋手甚至可以把職業高段的拉下馬來。這種事在圍棋界裡也不是少見的。

所以爲了省事,也是爲了省時間,東騎王要求一起上。一次性下四局棋,這種事情並不算太難,比起來,好過一個個的和人對弈要強。畢竟己方是一個人,他可以控制住棋路,如此一來,很多手都是大至差不多的,也就好應付多了。

“若是如此,算老夫一個!”人羣裡走出了一個灰衣老者。一片的驚呼響起:“是曹老,是曹老……”此人叫曹顧,是曹國的沒落公族,雖然沒落,此老獨好棋道,他爲人孤傲,素有清名,本來他是很欣賞東騎王的棋力,但聽東騎王一力戰四人的話,不由怒了,要給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一點厲害看看!

老人丟開手上的竹木杖,就手一抓,自己看了,規矩可是比誰都知道的叫道:“齊國!”

“哈哈哈哈……”一個洪亮的聲音響起,另一個老人笑道:“曹老出馬,那老夫也來獻獻醜了!”說話間,一個錦衣老人出現,這人肚子大,但卻面目紅光,和一般人心裡想的那種虛弱的胖子可是截然不同。曹顧笑道:“原來是你,也手癢癢了?”那老人道:“小傢伙有趣,獨對而下,怕還真不是他的對手,不過他要以一敵四,老夫少不得也來湊個熱鬧了!”

臺下衆人轟笑道:“有曹老和薛伯在,怕已經是可以了!”那薛伯先是擺擺手,道:“未必,小傢伙厲害,僅我二人,勝負亦未可知呢!”摸出一個銅牌道:“魏國,嘿嘿,好彩!”樓上臺下的看客齊聲喝道:“魏國,彩——”

薛伯道:“只是還少了兩人……”白雪拍手道:“不怕,不怕,不知道九公叔和漁伯老能行否?”九公叔和漁伯老是洞香春的老家人,也就是白門的老家人,當年白圭開了洞香春,也是真的擔心會有人棋力高,真個拿了這一萬金的賞,要知道一萬金怎麼都不是小數目,白圭也是一個商人,哪有不留意這一點的道理,萬一真的出了問題,那可當如何是好?所以這兩個人就是白圭尋到的隱世棋道高手,他們雖然偶然出手,但從來不凡,很多自詡棋道高手都在這兩個老人手下慘敗過。如果是一般人也就算了,但這裡是洞香春,這裡的棋客大多都是常客,自然是知道那兩個老人的厲害,一齊噓聲。

如此一來,以這四人的棋力和東騎王一個人下,那從哪兒說都是一種過分的行爲,說白了,太欺負人了。但卻是正和東騎王的意,要知道,下這種以一敵多的棋,最緊要的不是別的,而是對手的棋力要平均。這樣的話,高手的思路就會有雷同,也比較好計算。而如果是高低不一的那種,反而會把人的腦子弄亂。

曹顧和薛伯道:“這可不好由我們決定,還是問問這位小友的好。”白雪微笑回頭,對東騎王道:“怎麼樣,這樣四個人,你敢不敢應?”她臉露出了得色,心道:“縱是你真的是棋霸天下,就不信你一人之力可以對抗這四個高手!”

東騎王唯有苦笑道:“……”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最新全本:、、、、、、、、、、

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264章 軍法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126章 烽火狼煙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125章 鬼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456章 北信君的醒來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111章 狼禍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58章 載歌而回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68章 黑羊當災第690章 三個人的決定第670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一)第535章 文化的革命第十八章 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72章 定君位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117章 引狼入室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593章 三國來使只見趙亢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424章 新編的姜戎解放軍第44章 殺人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49章 一曲情心第725章 西域走廊的安排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251章 後宮的陰謀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400章 墨家的二代勢力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108章 西戎之亂第270章 過年第192章 不容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261章 議和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75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94章 周大夫說秦第65章 嬴虔讓位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565章 沒有萬箭之禮第768章 離間之計也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171章 要開會了第三十三章 第145章 奇怪的退兵第70章 一搏三百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186章 櫻亭下第790章 和平時代的到來第169章 不怕趙國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70章 一搏三百第37章 反哺第576章 糧食大豐收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647章 秦國的新都第82章 河西龍賈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243章 遲到的援兵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71章 落敗遭擒第402章 大遷徙第661章 張儀與蘇秦第645章 墨家夜會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266章 又起反覆第333章 魏韓的邊境第624章 趙國驚雷第787章 選擇上策第729章 中山殤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426章 禺支人的內亂第329章 北信男君
第546章 相夫子的兩個請求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516章 北秦伯的浪漫第264章 軍法第604章 最後的防守第126章 烽火狼煙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125章 鬼第513章 墨門風波起(二)第456章 北信君的醒來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111章 狼禍第726章 中山之戰第58章 載歌而回第714章 桑紋錦失勢第68章 黑羊當災第690章 三個人的決定第670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一)第535章 文化的革命第十八章 第102章 指尖眉的下撩斬第72章 定君位第589章 風雲相聚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117章 引狼入室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753章 齊國在行動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409章 衛鞅三謁秦孝公第593章 三國來使只見趙亢第132章 迷路羔羊第424章 新編的姜戎解放軍第44章 殺人第84章 公子卬的客宴第49章 一曲情心第725章 西域走廊的安排第306章 調皮的小狐狸第251章 後宮的陰謀第660章 再見洞香春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217章 王良注太公第488章 和平的麻煩第400章 墨家的二代勢力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108章 西戎之亂第270章 過年第192章 不容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94章 秦國國內的兩重天第261章 議和第429章 北賽山聯歌第757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494章 周大夫說秦第65章 嬴虔讓位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565章 沒有萬箭之禮第768章 離間之計也第445章 最後的反擊第591章 見君不易第171章 要開會了第三十三章 第145章 奇怪的退兵第70章 一搏三百第463章 鬱郅宮的水鍾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350章 秦越人大扁鵲第186章 櫻亭下第790章 和平時代的到來第169章 不怕趙國第374章 與第二兵聖相見第70章 一搏三百第37章 反哺第576章 糧食大豐收第86章 豐厚的陪嫁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647章 秦國的新都第82章 河西龍賈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243章 遲到的援兵第538章 魏使激趙種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416章 靜靜的禺支國第662章 樓煩請降第71章 落敗遭擒第402章 大遷徙第661章 張儀與蘇秦第645章 墨家夜會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266章 又起反覆第333章 魏韓的邊境第624章 趙國驚雷第787章 選擇上策第729章 中山殤第135章 死亡的篇章第426章 禺支人的內亂第329章 北信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