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漱凡洗俗,求證塵間淨土

這一聲放肆的話語,聲調不高,卻透着十足的張狂得意;雖然聽起來隔得很遠,但仍是穿透了晚風,一字字無比清晰的傳入少年耳中。

這人話音剛落,就聽有另一人接茬讚道:

“那是自然!羅賢師出手,當然手到擒來。更何況羅兄最近已練到三花聚頂的境界,與那回在湞陽又有不同……”

一聽“湞陽”二字,原本還有些困勁兒的少年猛然一驚,暗叫一聲:

“不好!”

正在他霎時跳起想要叫醒衆人時,便聽到“轟隆”一聲悶響,然後便見破廟窗外火光沖天而起。只聽得一陣“嗶嗶剝剝”之聲,片刻功夫那竹木窗棱就被吞吐的火舌舔個一乾二淨。

這場突如其來的烈火,兇猛程度大大出乎醒言意外。還沒等他喊得幾聲,便見那幾位倚靠在廟門邊的乞丐,被門外那股洶洶火浪一下子給衝起來,如麻袋般朝他這邊拋來。

瘁不及防之下,饒是醒言眼疾手快,也只能勉強緩了緩就近幾位老丐的跌落之勢;然後,他就被衝撞得噔噔退了四五步,“咣”一跤跌在地上。還不等爬起,醒言便忍着疼痛,在熊熊火苗舔到自己身軀之前大喊道:

“瓊肜快潑水!”

一聽哥哥叫喊,那個睡眼惺忪的小女娃兒恰似本能反應一般,“嘩啦”一聲在方圓不到一丈的山神廟神案前,猛然降下瓢潑大水,霎時就將兇猛舔吐的火舌一下子澆滅!

見火勢止住,瓊肜便踩着兀自冒着青煙的磚石,奔到醒言身邊,一臉擔心的問道:

“哥哥快讓我看看眉毛燒掉沒~”

“……應該沒。瓊肜你快把廟外的火也滅了!”

原來這時雖然左近火苗全無,但廟門外卻還有熊熊的火焰,正朝門檻內不時探來。雖然這山神廟磚石砌就,但被燒得久了,也難免會被燒化酥塌。

聽醒言吩咐,瓊肜“噢”了一聲,便專心致志滅起火來。不一會兒功夫,原本氣勢洶洶圍着山神廟的火場,便已被這位諳熟潑水法術的小少女給完全澆滅,連一個火星兒都不剩。

止住潑水潑得興起的小女娃,又抹了抹臉上剛被兜頭澆下的水簾,醒言便趕緊趨身向前,要看看這些乞人的傷勢。卻不料,他們已全都翻身跪倒,朝自己這邊不住叩頭,口中“神仙神仙”的叫個不迭。

見他們這樣,少年正要遜謝,卻突然想起一事,立時眉毛一揚,背後那把封神劍便如猛虎出柙般一聲清嘯,從鞘中倏然飛出,朝廟外夜空中呼嘯而去。

脫匣的神劍,在月夜星空中來往飛騰,就彷佛一隻尋覓獵物的夜鷹,在山野上方不住的盤旋往復。與此同時,佇立廟中的少年面容凝肅,雙目緊閉,一縷神思正與那飄忽迴旋的瑤光牢牢相系,察看方圓五六裡內的每一寸土地。

少年現在施出這一飛劍神巡之法,正是從他掌門師尊靈虛子那裡學來。靈思敏睿的少年,近些時日路途寂悶之時,便回想起幾月前靈虛子飛劍探察趙無塵去向的神妙情景。佩服之餘,醒言便也試着根據當日看來的一些情景,想當然的模仿起起來。雖然,這招飛劍神遊之法極爲高深,但幸運的是,他那股怪誕的太華道力,運行時正可分出一個旁觀之眼,於是偶爾靈機一動,便將那法兒挪來化用自己馭劍術上。一試之下,居然頗有效果;運法之時,自己眼睛倒像長在瑤光身上,看到她飛經每一處的大致情形。

只不過,大概是因爲這高深法術模仿得模棱兩可,現在醒言也只能模模糊糊看見飛劍所經之處的大體景物,基本上也只能當作尋人之用。並且,這法術甚耗神思,目前也只能在方圓五六裡之內有些效果。

於是,過得約半盞茶涼的功夫,一直閉着雙目的少年便睜開眼眸,朝周圍那幾位大氣兒都不敢出的丐人們說道:

“抱歉,沒能找到縱火賊徒的蹤跡。”

說話間,那把封神劍已從牖外飛來,帶着一縷風聲,不偏不倚的插回到醒言背後那隻鯊皮劍鞘中。

見到如此神通,這些丐人又如何會去琢磨縱火賊之事?他們現在只顧得上在那兒口呼神仙上師。

經得這番折騰,山神廟裡所有人都沒了睡意;勉強捱到天明,醒言便讓這些死裡逃生之人,去南邊的湞陽縣討生活。帶着“活神仙”贈與的銀兩符咒,這些丐人們便千恩萬謝上路去了。

看着他們蹣跚離去的背影,醒言心中忖道:

“現在湞陽有樊川日日坐鎮,應該沒啥宵小敢再去作亂了吧?現在看來,昨晚惡徒應與湞陽龍王廟那場大火脫不了干係。”

想到此處,又記起彭襄浦曾說過,湞陽龍王廟那場大火,燒死了好幾位殘疾老丐。一想到這茬兒,向來面色平和的清朗少年,臉色一下子就陰沉下來。

見他這樣子,就連小瓊肜一時也不敢開口問他。小丫頭正滿腹奇怪,忖道哥哥怎麼突然變得這麼不開心,即使以前買東西談價錢,不小心被壞蛋店掌櫃騙到,好像堂主哥哥也沒這麼難過……

小姑娘正迷惑時,卻見她醒言哥哥臉色忽又變得輕鬆起來,朝她倆開顏一笑,說道:

“雪宜,瓊肜,這次咱四海堂,又要來鋤妖滅怪!”

“好!”

見哥哥開懷,小丫頭一聲歡叫,蓋過了她雪宜姊輕柔的應諾。

看着小瓊肜雀躍模樣,醒言心裡又轉過一個念頭,又添了一句:

“瓊肜雪宜,這回你們一起幫我看好,別又錯打了好人……”

“是!”

又是臉蛋兒興奮得通紅的小丫頭搶先回答。

聽過醒言囑咐,瓊肜這一路上便不再玩鬧,反而皺着小鼻頭不時嗅探,看樣子想要像追蹤哥哥一樣,靠氣味找到那些壞蛋。

開始時,見小瓊肜沿路嗅聞,醒言還滿懷期待,過了一陣子忍不住詢問道:

“瓊肜,找到妖人蹤跡了嗎?

“沒~”

“只聞到花兒很香,就像雪宜姊身上一樣。”

只得出這結論,小瓊肜頗有些沮喪。見她如此,醒言安慰道:

“沒關係,我們再想其他辦法。”

“噢!可是,我只知道這個辦法呀~”

於是瓊肜又繼續嗅探去了。

走了大約一個多時辰,醒言三人便來到一處集鎮。

這處鎮子的入口,聳立着一座高大的竹門。竹門正中懸着的那塊木牌上,用黑漆端端正正的寫着“清林鎮”三個字。許是風吹日曬久了,這塊木牌已皴裂枯白;但鎮名猶新,應是經常有人替它描畫。

這處集鎮頗爲繁華,在醒言一路所見的村鎮中算是數一數二。與其他多雨地域一樣,此地民居多爲粗大毛竹構成的吊腳樓。鎮上來來往往的行人,服飾各異,看樣子應是漢瑤雜居。一路行來,醒言也算了解到不少土著風情;像這樣襟邊袖口繡着精美花紋,髮絲又結成細辮兒盤繞頭上,再圍以五色細珠鏈的,便應是瑤家女子了。而那些瑤家男子,則蓄髮盤髻,青紅粗布包頭,褲腳寬大,衣外再斜挎白布坎肩,

逛得一陣,醒言便蹲到一處銀飾攤前,與二女一起挑揀,看有沒有合適她們佩戴的首飾。就在醒言捏起一對銀耳墜徵求雪宜意見時,忽聽得身後有不少人錯落叫喊起來:

“金鉢上師又開壇說法啦!大夥兒快去聽啊!”

“金鉢上師?”

轉眼看看身後,發現街邊原本閒散的行人,現在已如潮水般朝集鎮西邊涌去。見此情形,醒言有些好奇,便向面前這位瑤家攤主詢問,那金鉢上師倒底是什麼人。

聽他相詢,那位瑤族漢子便操着生硬的漢話,跟這位外鄉客人解釋了一句:

“這個金鉢禪師可了不得,佛法無邊,是咱淨世神教的上師!”

說這話時,這漢子一臉崇敬,彷佛只要提到“金鉢禪師”這四個字,便已覺得有無限的榮光。

“淨世神教?”

第一次聽說這教派,又見這攤主一臉崇拜之情,醒言便頗感好奇,略略多問了幾句。只是,這瑤家漢子漢話也不熟練,又忙着收攤去聽金鉢上師講演,也就沒再多問出什麼話兒來。

看着這漢子只把滿攤的銀飾囫圇鎖到一隻小木箱中,便不管不顧的跟着人潮向鎮西口跑去,醒言就忍不住又將“淨世神教”四字在心中咀嚼一陣,然後也招呼一聲,帶着瓊肜雪宜跟在人羣之後朝鎮西涌去。

到了鎮西,發現在竹寨門之外,正搭着一座兩丈多高的高臺。臺上,一位身着雪白衲袍的年老禪師,正在臺上語調和緩的說法。在他身後,還有幾位白衣漢子,低眉順耳的垂手侍立一旁。

此時,那座毛竹高臺前已擠滿了人,裡三層外三層圍得密不透風。見當地民衆如此踊躍,醒言也是興致盎然,想看看臺上那位慈眉善目、白鬚白眉的金鉢禪師如何**。認真說起來,雖然他對諸子百家頗多涉獵,但這佛家義理,還只是約略看過一些,浮光掠影,其實並不十分知曉。

此刻自己站立之處,離那高臺很遠,也沒特意凝神去聽,但臺上那位金鉢禪師的話語,卻還是一字不差的傳入自己耳中。

“不錯不錯,看來這老禪師受人尊崇,也不是全無道理。”

見那僧人頗有門道,醒言更打起十分精神,仔細聆聽他說法。

只是,待聽得一陣,他卻有些失望。原來,那位金鉢禪師雖然語氣和緩溫厚,言語間感染力也很強,但究其內容,卻大體只是勸人向善,又或如何積攢功德之事。雖然這些也都是值得宣揚的名教義理,但此時金鉢禪師講來,卻頗爲注重那些細枝末節。時間久了,倒聽得醒言有些昏昏欲睡。

不過,無趣之餘,讓他頗感奇怪的是,雖然臺上之人所言瑣碎,也不是十分精妙,但臺下人衆,卻個個都聽得如癡如狂,全都目不轉睛的盯着臺上那位**的禪師。見此情形,雖然心中略感遺憾,但醒言還是真心稱善:

“善哉!雖然這位禪師並未闡釋多麼精深的義理,但卻宣揚了與平日言行息息相關的操守德行。對於這些民衆來說,相比之下這些倒反而更加適宜了。”

過不多時,臺上金鉢上師的宣講便告結束。之後,那些一旁侍從的白衣漢子,便拿出幾疊麻紙,如雪片般朝臺下四處拋灑。

接過瓊肜跑去撿來的一張紙片,醒言發現,上面宣傳的正是先前那瑤家漢子提到的“淨世神教”;一番極富感染力的文字之後,便言明若要入淨世教,只需納五十文錢便可。

“五十文?好像也不便宜……”

正在心中盤算價錢時,忽見一白衣漢子湊過來,熱情的拉他們幾個入教。原來,這位淨世教教徒,見這幾位俗家打扮的小男女衣冠楚楚,便熱心大起,賣力的鼓動他們入教。

這樣仗陣,在醒言記憶中,即使是最熱心推銷貨物的商賈,與眼前這位淨世教教徒一比,也要失色許多。見這人如此熱情,醒言雖然絲毫沒入教之心,卻一時也不好意思就此拂袖走開,只得很有禮貌的耐心聽他宣講。反正,自己也正想了解這淨世教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番聽講下來,四海堂主驚訝的發現,眼前這位淨世教徒的口才,竟絕不在自己之下!

聽他一番搖脣鼓舌,醒言對這淨世神教漸漸有了些瞭解。原來,這淨世教教義宣稱,眼前這人世,其實前後要遭三次劫難,依次爲青陽劫、赤火劫和寒冰劫。世人若能渡過這些劫難,便會成神成佛。而那青陽劫,正是上古天現十日之事,人世已經歷經。眼下這世道,正處在赤火劫來臨之前。若到了赤火劫難之時,則天空會現赤紅孛星,然後便有紅蓮業火出於天地山川之間,焚盡世間一切濁胎污穢。到那時,高山盡皆崩頹,坡塘全都打破,世上之人將避無可避,逃無可逃。

“啊!那該怎麼辦?”

聽他說得可怕,小瓊肜忍不住一臉驚慌,捂嘴驚呼;而她雪宜姊,卻仍是淡淡然。見小姑娘驚惶,那白衣教徒正好接過話茬,哈哈一笑道:

“這位小妹妹不要擔心。這些紅蓮業火,只會燒死貪婪之衆;而能入我淨世神教的,都是皇胎聖民,不僅不會有事,反而還會應劫成仙成佛。”

說到此處,這位淨世教徒一臉的興奮,舔着嘴脣略帶些神秘的說道:

“你們不知,上次青陽劫,主要就是渡的道尼;而這次赤火劫,就輪到咱淨世神教的教民啦!”

“原來如此。”

醒言心說,原來自己已錯過了上次成仙成神的機會。聽到此處,覺得有些餓了,便接過話茬說道:

“呵~多謝這位大叔講解;不過我們幾人並無心入教,十分抱歉!”

見他轉身就要離開,那位淨世教衆趕緊將他一把扯住,急急說道:

“這位小兄弟且別忙走啊!聽我一言,咱不能只貪圖眼前的美食。如果劫難來到,任你有恁樣好皮囊,也都會——”

這漢子剛將嚴重後果說到一半,便見眼前少年微微皺眉,就趕忙換了個和藹語調,對這位身背劍器的富家少年遊說道:

“其實少俠不知,入咱淨世教,主要還是爲了行善事。衆人有言,入淨世教,本身就是行好。況且入得教來,所有人親如一家,互相都以兄弟姐妹相稱;如果受了外人欺侮,則——”

剛嘮叨到這兒,醒言便忍不住截住話頭:

“大叔,不必了,我和這倆女孩兒,已經兄妹相稱了;如果誰受欺負,也都不會袖手旁觀。對不起,我餓了,咱這就告辭。”

說完,醒言便帶着二女,拋下一心鼓動他們入教的白衣漢子,朝鎮內食幡飄揚之處揚長而去,

閒言少敘;就在食肆用着瑤家菜餚之時,醒言不免又想起上午所經之事。忽然,不知想到什麼,少年手中竹筷驀的頓住:

“皇胎聖民?淨世神教?”

此刻少年心中,正記起昨夜聽到的那縱火賊徒的一句話:

“今晚本賢、又爲世間淨化去幾個濁胎賤民!”

愣了半晌,醒言才如釋重負的吐了口氣,重又不慌不忙的給小瓊肜挾起菜餚來。

且略過醒言他們在鎮內閒逛不提,約摸就在下午未時之末,這清林鎮外一處幽暗的桃樹林中,正有兩撥人起了激烈的爭執。

爭執一方,大約有六七人,有男有女。此刻,這方爲首的那個濃眉大眼的精壯漢子,正一臉怒色的朝對面獨立之人大聲吼道:

“金鉢僧!好歹你也算佛門弟子,難道也要學市井潑皮仗力欺人?”

原來,站在他對面那人,正是午前在高臺上講演的金鉢禪師。此刻,這位慈眉善目的白眉僧人,孤身一人立在這幾位氣憤難平的青壯男女面前。雖然,此刻對方人多勢衆,說話人又是氣勢洶洶,但金鉢禪師夷然不懼,依舊以一副不緊不慢的語調和藹答道:

“鄒施主,您誤會老衲了。貧僧只是覺得,你們陽山縣這些祝融門弟子,若併入我淨世神教,便可一展你們的長處,一起來淨濯這世間的污穢,減少劫難到來的損毀。這正是天大的好事,鄒施主爲何還要這般執着。”

“哈!”

聽得他這般說,那位祝融門的鄒姓漢子,怒極反笑,譏諷道:

“那金鉢禪師可否告知,要並我這祝融門也就罷了,爲何你們又要逼迫紅帕會這些孤苦寡婦?她們只是結社互助而已,對你們渡劫可幫不上什麼忙!”

見他譏嘲質問,一臉佛相的金鉢僧不爲所動,仍舊微笑着款款言道:

“看來鄒兄弟還是沒仔細看過老衲贈與的淨世教義;想我淨世神教,既然立下天大志願,要拯救世間蒼生,便需要能延續渡劫的皇胎——若在赤火天劫到來之前,世間之人全都變成皇胎聖民,也許滅世大劫就不會發生了。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紅帕會的姐妹們,用本教秘法跟教中兄弟相配——”

“住口!”

金鉢僧話剛說到這兒,那位一直靜默的中年婦人氣得渾身發抖,再也忍不住,立即厲聲將這難聽話兒從中截住。

見她氣惱,金鉢僧卻不以爲然,搖頭嘆道:

“唉,不入神教,就勘不破這虛幻皮囊,還是這般婦人見識。”

說過這句話,還不待對面之人反駁,這淨世教的上師突然語氣一轉,高聲說道:

“鄒彥昭,上次的約定你們只管拖延,可我教中兄弟,卻都等得不耐煩。今日本淨世上師受他們相托,無論如何,你們都得給我交待個話兒來。”

聽着金鉢禪師這直截了當的話兒,那位一直憤憤不平的祝融門人,卻反而軟和下來,好言說道:

“金鉢上師,上次貴教來所說之事,也真急不得。須知在下雖然是本門在陽山縣的巫祝,但這麼大事兒,也不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所以,還要懇請禪師再寬待幾日……”

“哦?”

聽他這番解釋,那金鉢禪師不動聲色,略略應了一聲,便不再答話。見他沉默,鄒彥昭心中倒有些吃不準。正準備再補上幾句時,卻見那金鉢僧忽然袖出一隻銅鉢,對這邊平心靜氣的說道:

“諸位施主,不知可聽說過我這鉢兒的名字?”

“貧僧這隻師門法寶,正喚作‘金缺鎖魂鉢’!”

話音未落,就見他手中那隻黯淡無光的灰黃舊銅鉢,突然一陣金光閃耀,霎時就見銅鉢邊沿那幾個豁口,已閃亮得如同交相錯落的鋒利獠牙。

就在衆人錯愕之時,這缺口金鉢“嚶”的一聲驀然飛起,在衆人頭頂上不住飛旋,不停向四下灑射刺目的金芒。

就在此時,還沒等鄒彥昭反應過來,就只聽“嗖”的一聲,恍惚間便見身旁有一道黑影飛起,然後就沒入到那片金色光華中,寂然不見。

一驚之下,鄒彥昭心知不妙,轉臉一瞧,便發現原本站在身旁的高兄弟,已然蹤影皆無!

“你!”

驚怒之際,鄒彥昭緊咬口中牙,將手奮力一揚,便有一道火影如巨蟒般朝對面僧人迅疾噬去。

只是,就在這條火蟒剛剛游出,頭頂那隻盤旋不已的金鉢,便應聲灑下一片金光,將他施出的劇烈火焰消弭於無形。目睹此景,鄒彥昭臉色一片煞白。

見他面容慘淡,那金鉢僧哈哈一笑道:

“鄒彥昭!就憑你這法術,如何能救回你的兄弟?”

“唔,其實認真說起來,老衲也敬你頗有自知之明。你等也莫欺我不知你們心意。百般推脫拖延,無非就是想等教中好手趕來,贏得賭鬥。只不過,天下哪有這等便宜事?今日你必須交待貧僧一句話,究竟答不答應預定之期。”

說這話時,金鉢禪師語氣雖然恬淡,但內中語勢卻甚是咄咄逼人。

點破關竅之後,卻見祝融門這位巫祝還有些遲疑,金鉢僧冷冷一笑,指着頭頂回旋不止的金鉢說道:

“鄒施主,我這法器雖然名字嚇人,但被收之人一時三刻也不會丟了性命。只不過若也像閣下這樣拖拖拉拉,恐怕最後你這位兄弟就要變成一灘血水了。罪過罪過,阿彌陀佛!”

見着對面這白眉僧人合掌唸佛,這些個祝融門紅帕會的當地首腦人物,全都是面無人色。此時,錯落的桃樹枝葉正遮住了天日,讓這靠近桃林邊緣的空地,竟顯出幾分陰森森的鬼氣;而他們頭頂那隻盤旋呼嘯不已的金鉢,灑下的亮黃光芒,看在衆人眼中也帶上好幾分陰慘的顏色。

“罷了,看來無論如何都得答應了。”

看着眼前這實力懸殊的場面,鄒彥昭暗歎一聲,心說今日無論如何都拖延不過去了。

就在他正要開口應承之時,卻冷不丁見得又是一道黑影在空中橫過。

“啊?!”

鄒彥昭大驚,趕緊轉頭檢點,卻發現人手也沒再少。再看對面惡僧,卻見他也正是一臉愕然。

正驚訝間,忽聽林外傳來一個小女孩兒興沖沖的聲音:

“哥哥,看我撿到一隻碗!”

“呃?!”

聽到這句話,林中衆人才如夢初醒,忍不住朝頭頂看去——卻見那隻原本威勢十足的金鉢,早已不見蹤跡!

正在衆人驚疑之時,又聽林外傳來一個少年略帶威嚴的聲音:

“瓊肜啊,我不是跟你說過,不要隨便撿別人的東西——”

“特別還是這樣豁了口的破碗~”

第17章 天懶雲沉,見英風之益露第5章 道側坊間,訪我無雙鬼僕第1章 雲舒霞卷,無事且吟春蹤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卷首詞鬼王吟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第13章 玉笛情不斷,再結水中緣第12章 須臾劍語,驚誰人之幽懷第18章 風流影動,憂喜無端上眉第4章 月缺花飛,肝膽誰憐形影第4章 嬌雨非淫,暱朝花而結夢第11章 海日靈光,難破眼前機杼第2章 騰駕碧廖,或言仙路可期第19章 雲停花睡,誰敲月下之門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煙霞送迎第2章 水龍吟處飛神雪第11章 漪漾荷心,滌花容於水鏡第10章 一身俠骨亂風波第8章 慧舌如鶯,啼催萬里風雷第7章 千里還鄉,重向舊時明月第10章 長鯨附驥,瞰百川之爭流第19章 山川獻雪,雲開旭日華鮮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第1章 擬典荒居即名山第17章 乘桴浮海,浪裡且伴閒鷗第8章 慧舌如鶯,啼催萬里風雷第19章 山川獻雪,雲開旭日華鮮第20章 玄機似悟,卻恐成結禍胎第3章 水國問情,誰解繞夢羅襦第12章 停風弄月,塵步偶過山家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卷首詞·水姻緣第2章 騰駕碧廖,或言仙路可期第1章 負恨雄行豈意氣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1章 天翻雲浪,飛鳥若登龍門第24章 尺素傳吉,盼今夕爲來世第3章 涵光凝碧,樹欲靜風不止第5章 十年藏劍,一朝吼破風雲第10章 隨口利牙,哪管鬼哭神怒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18章 視我草和芥,報之血與火第17章 劍華千弄,戰爭大笑楚漢第11章 心旌搖動蕊珠宮第5章 倩語無心,遂嘯不鳴之劍第11章 駭浪靈潮,潦亂花魂之夢第16章 臨機觸怒,遇真人而落膽第12章 水龍吟處,雷奔鬼舞卷首詞畫堂秋第8章 浪逐芳塵,輕摺合歡之枝第6章 花驚鳥去,縱江湖之舊心第10章 神翻魂斷,驚羅衣之璀璨第9章 七星耀日,壯滄海之威神第7章 紅煙射日,一炬便成焦土第18章 橫眉生一計,吐氣滅三魂第2章 超俗棲真,豈避玄靄神纓第20章 玄機似悟,卻恐成結禍胎第14章 火雨流離,恐染半生之劫第13章 水月流虹,我醉欲眠天風第18章 雪後尋梅,問故園之香跡第10章 春雨如歌,寸心分付梅驛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14章 幻徑迷蹤,誰悲失路之人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4章 劍燭滄海,光耀虎狼之師第1章 一片野心,早被白雲留住第11章 光浮影亂,頓銷千秋魂魄第3章 大巧無巧,閒看幻劍靈符第2章 寂寂江山,洗出靈奇面目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6章 夢倚空花,驚疑不測之禍第3章 乘月步林,偶入不復之地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5章 水映明樓,憶否草堂夕照第1章 飛鳥忘機,暫安陶然之樂第5章 畫影描形,傳清名於四海第2章 吉光片羽,瓊心半沉夢痕第4章 火內栽蓮,無非短命之花第19章 山川獻雪,雲開旭日華鮮卷首詞仙山月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17章 天懶雲沉,見英風之益露第3章 江山夜雨,枕中春夢無多第12章 縱馬踏星河,長劍倚天外第1章 身非鴻鵠,焉知雲路縹緲第7章 雨打平湖,滌去幾年塵夢第26章 蕊結同心,花開蓮房有子第5章 浩淼煙波泯塵俗第4章 劍冷光寒,吾往殺中求道第9章 筆陣生雲,遮卻色身幻影第8章 纖雲都淨,靈心不作風波第12章 停風弄月,塵步偶過山家第12章 水龍吟處,雷奔鬼舞第8章 笑捉強梁如鼠第16章 神劍忽來,飛落月中之雪第10章 月皎風清,重醉舊時風景卷首詞御劍江湖
第17章 天懶雲沉,見英風之益露第5章 道側坊間,訪我無雙鬼僕第1章 雲舒霞卷,無事且吟春蹤第21章 清襟凝遠,當大計而揚眉卷首詞鬼王吟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第13章 玉笛情不斷,再結水中緣第12章 須臾劍語,驚誰人之幽懷第18章 風流影動,憂喜無端上眉第4章 月缺花飛,肝膽誰憐形影第4章 嬌雨非淫,暱朝花而結夢第11章 海日靈光,難破眼前機杼第2章 騰駕碧廖,或言仙路可期第19章 雲停花睡,誰敲月下之門第12章 粉汗凝香,美靈氣之和柔第5章 幡然醒悟,自有煙霞送迎第2章 水龍吟處飛神雪第11章 漪漾荷心,滌花容於水鏡第10章 一身俠骨亂風波第8章 慧舌如鶯,啼催萬里風雷第7章 千里還鄉,重向舊時明月第10章 長鯨附驥,瞰百川之爭流第19章 山川獻雪,雲開旭日華鮮第6章 每到絕處有奇峰第1章 擬典荒居即名山第17章 乘桴浮海,浪裡且伴閒鷗第8章 慧舌如鶯,啼催萬里風雷第19章 山川獻雪,雲開旭日華鮮第20章 玄機似悟,卻恐成結禍胎第3章 水國問情,誰解繞夢羅襦第12章 停風弄月,塵步偶過山家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卷首詞·水姻緣第2章 騰駕碧廖,或言仙路可期第1章 負恨雄行豈意氣第3章 千山雪舞,默默此情誰訴第1章 天翻雲浪,飛鳥若登龍門第24章 尺素傳吉,盼今夕爲來世第3章 涵光凝碧,樹欲靜風不止第5章 十年藏劍,一朝吼破風雲第10章 隨口利牙,哪管鬼哭神怒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18章 視我草和芥,報之血與火第17章 劍華千弄,戰爭大笑楚漢第11章 心旌搖動蕊珠宮第5章 倩語無心,遂嘯不鳴之劍第11章 駭浪靈潮,潦亂花魂之夢第16章 臨機觸怒,遇真人而落膽第12章 水龍吟處,雷奔鬼舞卷首詞畫堂秋第8章 浪逐芳塵,輕摺合歡之枝第6章 花驚鳥去,縱江湖之舊心第10章 神翻魂斷,驚羅衣之璀璨第9章 七星耀日,壯滄海之威神第7章 紅煙射日,一炬便成焦土第18章 橫眉生一計,吐氣滅三魂第2章 超俗棲真,豈避玄靄神纓第20章 玄機似悟,卻恐成結禍胎第14章 火雨流離,恐染半生之劫第13章 水月流虹,我醉欲眠天風第18章 雪後尋梅,問故園之香跡第10章 春雨如歌,寸心分付梅驛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14章 幻徑迷蹤,誰悲失路之人第8章 暮色合暝,轉令幽興蕭疏第4章 劍燭滄海,光耀虎狼之師第1章 一片野心,早被白雲留住第11章 光浮影亂,頓銷千秋魂魄第3章 大巧無巧,閒看幻劍靈符第2章 寂寂江山,洗出靈奇面目第4章 百丈風波,起於青萍之末第6章 夢倚空花,驚疑不測之禍第3章 乘月步林,偶入不復之地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5章 水映明樓,憶否草堂夕照第1章 飛鳥忘機,暫安陶然之樂第5章 畫影描形,傳清名於四海第2章 吉光片羽,瓊心半沉夢痕第4章 火內栽蓮,無非短命之花第19章 山川獻雪,雲開旭日華鮮卷首詞仙山月第1章 虔心慕道誰家子第17章 天懶雲沉,見英風之益露第3章 江山夜雨,枕中春夢無多第12章 縱馬踏星河,長劍倚天外第1章 身非鴻鵠,焉知雲路縹緲第7章 雨打平湖,滌去幾年塵夢第26章 蕊結同心,花開蓮房有子第5章 浩淼煙波泯塵俗第4章 劍冷光寒,吾往殺中求道第9章 筆陣生雲,遮卻色身幻影第8章 纖雲都淨,靈心不作風波第12章 停風弄月,塵步偶過山家第12章 水龍吟處,雷奔鬼舞第8章 笑捉強梁如鼠第16章 神劍忽來,飛落月中之雪第10章 月皎風清,重醉舊時風景卷首詞御劍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