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貧廬雲聚,借山結得煙霞緣

飛鳥風凌,憑天無受霜澤擾;貧廬雲聚,借山結得煙霞緣。

——管平潮

聽得這與自己只有一面之緣的太守大人,竟稱自己“非池中之物”,醒言當下也頗爲驚詫激動。不過好在他這些天來,這樣的傳言說法已聽得許多,倒也無欣喜若狂下不慎失態之虞。醒言只是恰到好處的表達了自己的謙遜之意。

此時,正好這馬蹄山前的雲天之上,有幾隻飛鳥在不遠處掠過。姚太守似有所感,指着那舒展雙翅滑翔而過的山鳥,對醒言誡道:

“大丈夫處之於世,自當效鯤雀高飛,胸懷大志,切不可久混於市井之間。久困於溷,則即是天賦聰慧,嗣後亦不免面目全非。”

見着身邊這少年凝眉沉思,似有所悟,太守也頗欣然,進一步言道:

“少年之人,猶須檢點;像小哥這等年紀,留名猶甚於獲利。少時須秉凌雲之志,愛惜羽毛;他日飛騰於青雲之上,又愁何物不有、何事不濟?切不可執着於眼前區區黃白之物。”

聽得太守這番不計身份的肺腑之言,醒言聽了也大爲感動。又想起方纔自己在那三清教金銀之前的舉止,少年不覺大慚。

聽得太守點撥,醒言現在也頗悔剛纔自己只憑着道聽途說得來的些許印象,便貪着那一褡褳金銀,差點便答應了三清教徒那貌似高潔的不情之請。

只是,在他對那太守遜謝之餘,心中倒是一動,便小心翼翼的問道:

“好教太守得知,其實小子方纔聽得那三清山諸道之言,這馬蹄山也確實是清奇福地;現在舉國皆好道家教義,小子也常有慕道之心。所以俺家這座山場,倒也有捐與那道家修宮立教之意。不知大人如何看法?還請大人指點迷津。”

聽得少年如此問,那太守心下倒也佩服這少年頗有見識;姚太守略一思忖,便說道:

“馬蹄山崛起於平地,卓立於霄漢之間,絕非平凡山場。如何處置,還是隨緣吧。神山有靈,自會擇人,或許無須小哥用心煩勞。”

說罷這句似是而非的話,這姚太守便在醒言似懂非懂之間,告了一聲喏,便帶着左右胥役,飄然下山而去。

目送着姚太守一行人漸漸遠去,現下任山風拂面的少年,難得的滿面凝重,似是若有所思。佇立良久,方纔下山回到那半山腰間的草廬中去。

只是,連這姚太守也沒想到的是,這“神山擇人”的事兒,最後還是落到醒言頭上。而且,出乎少年意料的是,這事兒還偏偏來得那麼快。

且說這太守來訪的第二天清晨,醒言來到屋前石坪西側的雞舍前,打開雞舍竹門,放這些雞禽出來自去覓食。

待他直起腰來時,卻看見山下正走來幾人,全是道士打扮。這幾位道人,正在順着蜿蜒的山路,往自家行來。

“咦?不會又是三清山那幾個道士吧?”

醒言心下遲疑。

見有人來訪,他便也不急回屋,就站在石坪樹籬旁,看着這幾人上得山來。

還在半道兒上,那行人中走在最前一人,卻已是仰面朝自己這兒大聲打着招呼:

“醒言小哥,近來一向可好?”

“呃?”

醒言耳力不錯,雖然隔得頗遠,但這話已是聽得分明。他心中思忖道:

“怪了,這聲音怎麼聽得這般耳熟?”

且不提醒言疑惑;山下這行人腳力也頗快捷,不一會兒,便已來到少年的跟前。

“呣?”

待這三四個道人來到近前,醒言便朝這爲首招呼之人,細細的打量——越瞧,便越覺得這位道長看起來好生面熟。

“敢問道長您是?”

“哈~張家小哥啊,忘了老朽且不計較;難道小哥也便忘了那數月之前的居盈姑娘?”

“您是成叔?!”

正可謂“一言點醒夢中人”,聽得這道人如此一說,醒言心下頓時恍然:原來眼前這位一副仙風道骨模樣的道人,不是那幾月前在稻香樓中結識的成叔,卻還會是誰?

“呵~醒言啊,他就是貧道的師叔,羅浮山上清宮‘上清四子’之一的——靈成子!”

自成叔身後轉出、一張老臉笑得極爲燦爛之人,卻正是那饒州城中的老道清河!

“呃~”

醒言這才瞧清楚,原來在成叔——呃~現在應該叫“靈成子”,在他身後尾隨之人,卻大都是自己的舊相識:上清宮饒州善緣處的清河老道,淨塵、淨明倆道士。只有一位與清河老道年紀相仿的道人,卻是不識。

雖然醒言對數月前的這位成叔,突然變成那上清宮的仙長,心中大爲迷惑;但少年還是因循那待客之道,趕緊將這幾位客人迎進屋內。

“呵呵,醒言小哥不必疑惑。”

等落座之後,那靈成子主動跟醒言解釋了上次化身“成叔”的原因:

“我與那居盈姑娘家中之人,素有交往;她家家主不放心女兒出外遠遊,便託貧道一路照應。”

“哦,這樣啊!”

此後,靈成道長又將那醒言不識之人,給他介紹了一下。原來,這位表情嚴肅的道長,正是這靈成道人的徒弟清湖道長,與那清河老道輩分相同。

和這幾位道人略略寒暄了數語,醒言便知道了這事的大概。

原來,這遠在羅浮山的上清宮,卻也是消息靈通,知道饒州境內出了這等奇山,便立即託這在外雲遊的靈成子,前來與馬蹄山主接洽;與昨日那三清山道士一樣,這上清宮也想在這道家福地馬蹄山上,興建上清宮別院。

“不瞞小哥說,上次來你家這馬蹄山遊覽,卻也是因貧道讀得那經籍之中的記述,想來看看這山,是不是那傳說中的仙山福地——說來慚愧,貧道法力淺薄,當時卻未曾見得多少仙靈之氣。”

這當年的成叔,還不忘開句玩笑:

“說起來,上次還要感謝你們的熱情款待;據貧道所知,上次那位居盈姑娘,對醒言你可是印象頗佳呢!”

醒言聽了,也不知如何作答,只在那兒呵呵傻笑。

在這賓主相談甚歡,正要具體談那修建別院之事,卻又聽得幾聲喧嚷。衆人擡頭看時,卻見醒言娘又是手忙腳亂的迎進幾位道長來。

醒言正自懵懂,卻見剛進來的這幾位道士之中,正夾雜着兩位女子。年長的那位道姑,身着素黃緇衣,神態肅然;而那位年輕的女子,卻是明豔非常,一身素衣如雪,亭亭玉立在那裡,在這羣道袍青巾衆人之中,着實引人注目。

見屋內這略帶土氣的少年,只是盯着自己,這明麗少女,卻是輕哼了一聲,便將眼神轉開。

聽得靈成子等人與這新進幾位道士一番寒暄招呼,醒言這才知道,原來,剛進來的這幾位,卻分別來自兩個與那上清宮同樣名震天下的道教名門:委羽山之妙華宮,鶴鳴山之天師宗。剛纔這位神情高傲的年輕女子,正是那妙華宮的門人;而那位進門時頭戴竹笠,腳踩芒鞋的紅臉膛漢子,竟是那天師宗的當代掌教天師——張盛!

“唔?難道老天真要讓俺折福?!今日竟讓我見到這許多平常只在傳說中的道家大人物!”

雖然這幾天驚奇不斷,但乍睹這許多高人蒞臨,醒言心下還是震撼異常。

不過,在那激動之餘,醒言卻突然發覺,自家正面臨着一個天大的難題:

正所謂“聞絃歌而知雅意”,有了昨日三清教的前車之鑑,不用說,這天下三大教門重要人物,今個兒齊來自己家中,拜訪他這默默無聞的張家小廬,非爲別的,定是爲在這馬蹄山上修立道觀而來。

還沒等醒言這暗自叫苦的主人開口,卻已聽得這幾位道教高人之間,互相脣槍舌劍起來。原來,那多收女徒的妙華宮,這次來了位教中長老,玉善師姑;而這位面若寒霜的冷豔女子,正是那妙華宮掌門的嫡傳之徒,卓碧華。

聽得靈成子幾人的寒暄,這位年方少艾的卓碧華,卻是那妙華宮年輕弟子之中的翹楚人物。

聽得這幾位世外高人你來我往的爭論,醒言一時竟是插不上嘴,只好在一旁聽着。

雖然,這幾位道長言語之間頗爲客氣,但醒言聽得出來,這幾位道家高人言語之中,對自家這馬蹄山場,均是勢在必得,毫不相讓。

無論是那上清宮的靈成子、天師宗的張天師,還是那妙華宮的女道人玉善,皆都列舉着諸般理由,闡明自家教門要在這馬蹄山上開山立觀、弘揚道家真義的宏大願心;言語之間,俱都希望另兩家道友,能看在同是道家一脈的情份上,予以相讓。

那上清宮的靈成子道長,也就是原來的“成叔”,醒言早已熟識;在他印象中,靈成子是個非常和藹的長者。但許是此事乃關係自家道門前途的大事,在那言語交接之間,卻是毫不相讓。

當然,靈成道長言辭之間,還是頗爲禮貌客氣,反倒是妙華宮那位女道長,言辭卻要犀利得多。而那天師宗的張盛張天師,雖然也是好不退讓,但在醒言看來,這位張天師倒是頗爲豁達,說話之間自有幾分灑脫之意。

現在這位閒坐在一旁的馬蹄山主,倒有些窮極無聊,時不時瞅那同齡的年輕女道姑卓碧華兩眼;被她發現後毫不留情的瞪回之後,便又與那清河老頭兒扮些鬼臉——那個善緣處的老頭兒,似乎也是被自己師叔強拉來帶路,本人對這事兒似是毫無興趣,現在正饒有興味的陪着少年在那兒擠眉弄眼不已。

醒言正自無聊,卻突然聽到有人提到自己的名字——原來,這位上清宮的靈成道長,見和妙華宮、天師宗的道友爭執不下,便另闢蹊徑,將這事兒着落到醒言頭上。只聽他不緊不慢的說道:

“兩位道友且住,貧道倒還有一事相告。”

“嗯?靈成道兄有何事相告?”

“是這樣的,貧道其實早與這馬蹄山主一家相識。五月之前,貧道便在這張家住過一夜。當時雖與這張家少年只是一面之緣,卻覺這少年夙有慧根,與我道家頗有淵源。於是貧道回得那羅浮山之後,便稟與掌教師兄得知。聽得我那清河師侄提起,這張家少年頗有向道之心,於是我等便已商議停當,準備收他爲上清宮門人。”

靈成道長抿了一口清茶,又接着說道:

“最近,貧道又聽得張家小哥諸多事蹟,便對他入我門中之事,越發的期許。在貧道此次臨行之前,掌教靈虛子師兄,已吩咐貧道,要將這張家少年,破格委任他爲‘四海堂’之副堂主!”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

——除了旁邊這位當事人,少年張醒言。

這位正是心有旁騖的少年,乍聽得這“四海堂”三字,還有些懵懵懂懂,不知這“四海堂”倒底是啥。醒言心中還迷迷糊糊琢磨着,這聽起來好似那江湖幫派,怎又和那上清宮扯上了關係。

除了這位兀自渾渾噩噩的少年之外,其他在場諸位道長,聽得靈成子此言之後,均是大爲驚愕——要知道,這上清宮本來便擇徒甚嚴;即使有幸入得上清宮之門,很多弟子卻還只能研讀經書;只有少數天資出衆之人,才能分配到教中各長老門下,學習道術。

正因如此,現在他們聽得這靈成子這話,要直接將這山村少年,提拔爲上清宮專管俗家弟子的“四海堂”副堂主,則無論是妙華宮、天師宗,還是那與靈成子同行的清湖衆人,個個都是目瞪口呆。

只稍愣了片刻,這張盛天師與那玉善道姑,也都是心思靈透之人;略一琢磨靈成子的話,便頓時恍然——說來說去,這馬蹄山還是張家山場;如要在這道家福地開宗立派,自然還得徵得這張家的同意——

顯然,若能將這張家唯一的子嗣拉入本門之中,那這馬蹄山的歸屬,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此時,在場所有道人,俱都暗贊這上清宮的靈成子,果然老辣,一眼便看到這事的關竅所在。

當下,這玉善道姑,和那張盛天師,便立時俱都發現了少年醒言的天賦慧根,紛紛表達了要收他爲徒的強烈願望!

現在,這原本有些暈暈乎乎的少年,雖然很多事兒還不太明白,但有一件事卻可肯定——因了自家這馬蹄山場的緣故,自己與那清河老道死纏爛打了好多年,卻還是未能如願的向道之心,今個兒看來便要輕易實現了!

唉~以往一個也撈不着,現在卻是三大名門搶着要——此時,這位在這半年中,經歷過頗多歷練的少年,在那高興之餘,卻還是忍不住有一絲感嘆。

現在,這妙華宮的玉善道姑,正在極其熱心的跟醒言介紹與她同來的這位冷豔少女。玉善道姑那些個話語明裡暗裡之間,處處提示少年:在她那委羽山妙華宮之中,盡多姣好女子!

現下這天下道教,並不禁止道士娶妻。看來,這位妙華宮的玉善道姑,心思也是活絡,正瞅準了這少年血氣方剛,便要從此處入手!

顯然,這正在誘之以女色。

而那天師宗的張盛天師,卻極力言他天師宗門,門人弟子遍佈天下。若是醒言願入天師宗,定當收他爲嫡傳弟子,今後便可一呼百應,天下都可風光行得——這卻是在暗示他天師教勢力廣大,若是在他門中,日後定是前途無量。除此之外,張天師還回頭去問老張頭家中族譜,看來是要借鑑那張子房後嗣的傳言,將這張氏一門,與自己這天師宗張天師一脈,給扯上點親戚關係。

看來,這應是誘之以權勢。

聽得這兩位道友經了自己的提示,突然轉圜,那靈成道長也頗爲焦急。靈成道長暗自叫苦,心說這妙華宮天師宗也來得真快;雖然上清宮已爲這事多下功夫,但看眼下這情形,今日若是略有懈怠,便極可能有負那掌教靈虛師兄的重託。

正自有些焦急之間,靈成道長眼角卻恰好掃過那位在一旁已有些坐立不安的少年;冥冥之中,卻似有一絲熟悉的氣息,在自己眼前一瞬而逝。

倒底是上清宮傑出之士,靈成道長立馬便辨出這氣息是啥。心中略一思索,便已是瞭然於胸。頓時,便似忽來一陣狂風,吹散那一天的烏雲,靈成子心中大定,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見靈成道長突然大笑,玉善道姑與張盛天師俱是大奇,不知道他何故突然發笑。

卻見那上清宮靈成子,轉身指着少年張醒言,對着面前諸人笑道:

“好教兩位道友得知,這位醒言小哥,卻已是修習了本門上清之功。”

正在另外兩人面面相覷之時,靈成子回首又將那兀自一副事不關己神態的老道清河,喚上前來,道:

“想來,應是師侄你教會這少年上清之功的吧?”

“呃~師叔慧眼如炬,正是貧道將我教《上清經》,傳於這少年誦讀;還請師叔恕我這自專之舉——其實我也是看這少年……”

清河老頭兒正要辯解幾句,卻是那靈成子又是大笑幾聲,止住他不讓說下去:

“弘我上清真義,又何必拘泥於外相?今日師侄你不但無過,卻還立下大功——待回去後,我自會稟明掌教師兄,恕了你十年前的罪愆。”

“多謝靈成師叔!!”

一直一副漠不關心模樣,方纔口裡雖說着恕罪,但其實語氣還是淡淡然的老道清河,現在卻突然如換了個人一般,連連卑聲稱謝不已。

“咦?十年前的罪愆?呵~看來清河老道來俺們這饒州廝混,還真不似他所說那啥下山歷練,而是犯了甚錯兒被分派到這兒來的呀!

“什麼錯呢?裝神弄鬼哄人錢財?那樣的話,這老頭兒還真個是知錯不改呢!嘻~”

聽了靈成道長這番話,醒言心中忍不住這般促狹的想道。

少年與這老道清河熟識已久,這番想法只覺好耍,倒也沒什麼惡意。

“好教兩位道友知曉,既然這張醒言身具我上清教門之功,那本門這‘四海堂’副堂主之位,於他而言卻更是合適了!”

說罷,靈成子道長心中大是寬慰;而那玉善張盛兩位道長,沒想到上清宮竟是奇兵突出,一時便落在下風,只好一邊隨口說些閒話,一邊苦思有何應對之方。

且說那妙華宮玉善師姑,沉靜了一陣子之後,卻似突然下定了決心,瞧了一眼侍立於身旁的弟子卓碧華,開口對醒言說道:

“若是小哥願意入我妙華門中,今日我便做主,將我這妙華宮掌門愛徒卓碧華,這便許配於你;你等夫婦二人,便在這馬蹄山、或那委羽山中,做一對逍遙快活的神仙道侶,豈不美哉!這段道門佳話,不知張家少主意下如何?”

這一番話,真可謂是石破天驚,比之方纔靈成子許下那“四海堂”之位,更讓在場諸人吃驚非常——要知道,這妙華宮弟子卓碧華,正是那妙華宮年輕一輩之中的翹楚;在座諸人,俱都聽聞過她的顯著聲名。想不到,這妙華宮爲了爭這馬蹄山福地,竟是願意讓自己最傑出的弟子,委身下嫁於這山野少年!

而那素來是心高氣傲、玉冷冰清的妙華宮卓碧華,更是料不到自己師叔突然如此說話,竟要將自己許配給這土裡土氣的少年,當下是又驚又羞,頓時是紅霞撲面,口欲言而脣囁嚅,一時間竟說不出話來!

第14章 雲浮路曲,覿面相逢人不識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6章 繁華寂寞,煙火悲兮生別第7章 義無反顧,千萬人吾往矣第2章 星落平野,曾去峰外窺雲第15章 神光照影,疑是夢裡蝴蝶第15章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第8章 明霞潤色,始悟形骸桎梏第10章 春雨如歌,寸心分付梅驛第9章 遊山乏侶,仙路曾傳鬼蹤第8章 纖雲都淨,靈心不作風波第4章 飾語費猜,誰帶春星踏苔第8章 言存嘉意,欣然有會於心第11章 煙山空翠,倩誰相許江湖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7章 義無反顧,千萬人吾往矣第13章 花雨零亂,最是幽情難吐卷首詞逍遙志第6章 天真樂道,淡浩然其何求第1章 天翻雲浪,飛鳥若登龍門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第5章 霧鎖妝池,春關未許魚窺第10章 枕柳高眠,蓮歌飛入夢魂第7章 千里還鄉,重向舊時明月第15章 鳳笛鸞鳴,邀月宿山深處第5章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羅浮第10章 秋空劍唳,喝破夢裡神機卷首詞落梅驚風第14章 冰心玉壺,清姿臥雲餐雪第7章 義無反顧,千萬人吾往矣第11章 行雲可託,沾來幾許啼痕第10章 月皎風清,重醉舊時風景第10章 翠冷煙光,猶恐芳時暗換第8章 浣玉焚花,煙迷生死之路第16章 臨機觸怒,遇真人而落膽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4章 文質彬彬,君子以恬養智第16章 瑤瑟前塵夢,瓊鴛別後緣第11章 心旌搖動蕊珠宮第7章 海日搖波,催來豔陣嬌雲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7章 花迎舊路,撫今昔以神傷第4章 劍燭滄海,光耀虎狼之師第7章 香繞柔魂,風波颯起春庭第5章 恨魔障之功高第21章 燕到春餘,幽懷時迷門巷第13章 心爲形役,寸地猶憶黃粱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3章 花開頃刻,惆悵剎那芳華第9章 鋒芒畢露,只爲鴻蒙無主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13章 攬秀羅浮,肝膽煦若春風卷首詞落梅驚風第4章 霜刃擊秋風,誰有不平事第27章 立地風波,啼來誰家乳燕第9章 七星耀日,壯滄海之威神第8章 凌波步晚,攬得煙雲入夢第12章 月舞霓裳,密呢長生之語第22章 雲霞爭變,盡是血脈朱顏第2章 星落平野,曾去峰外窺雲第9章 俠氣如龍,挾罡風而飛去第4章 幻影凋形,鬆外清我吟魂第2章 教劍娥眉,不殊三千健甲第2章 閒臥仙山驚月露第7章 目中寥廓,徒歌明月之詩第1章 天翻雲浪,飛鳥若登龍門卷首詞臨江仙·偶爭鋒第10章 長鯨附驥,瞰百川之爭流第9章 筆陣生雲,遮卻色身幻影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4章 霜刃擊秋風,誰有不平事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11章 龍津一劍,爭殘局上河山第9章 雲水淡情,明月步步清風第7章 翠微深處,細數人間仙世第10章 羅敷有夫,誰吹引鳳之簫第4章 嬌雨非淫,暱朝花而結夢第6章 電雨疾風,晴後浮生燕壘第4章 幻影凋形,鬆外清我吟魂第1章 熱地思冷,醉後詩語猶顛第5章 浩淼煙波泯塵俗第9章 神女生涯原是夢第5章 花開酒暖,陪君便可忘餐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7章 花迎舊路,撫今昔以神傷第5章 尋幽闢路,想神人之窟宅第5章 玉魄含情,芳魂清入肌骨第5章 香浮影動,洗淨胸襟如雪第3章 夜半簫聲,清絕荒路幽魂第7章 風過羅陽,棍影如龍人似玉第17章 乘桴浮海,浪裡且伴閒鷗第2章 水龍吟處飛神雪第16章 三山神闕,輕身一劍知心第6章 雲暗煙暝,信有百鬼夜行第8章 風雲倏爍,電百仞而飛虹第4章 飛鳥落塵,涉風波而不疑第11章 神威難測仙顏露
第14章 雲浮路曲,覿面相逢人不識第12章 吾誰與歸?春山一路鳥空啼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6章 繁華寂寞,煙火悲兮生別第7章 義無反顧,千萬人吾往矣第2章 星落平野,曾去峰外窺雲第15章 神光照影,疑是夢裡蝴蝶第15章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第8章 明霞潤色,始悟形骸桎梏第10章 春雨如歌,寸心分付梅驛第9章 遊山乏侶,仙路曾傳鬼蹤第8章 纖雲都淨,靈心不作風波第4章 飾語費猜,誰帶春星踏苔第8章 言存嘉意,欣然有會於心第11章 煙山空翠,倩誰相許江湖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21章 紅妝笑倚,別有風波入眼第7章 義無反顧,千萬人吾往矣第13章 花雨零亂,最是幽情難吐卷首詞逍遙志第6章 天真樂道,淡浩然其何求第1章 天翻雲浪,飛鳥若登龍門第1章 明霞可愛,入瑤宮以爲家第5章 霧鎖妝池,春關未許魚窺第10章 枕柳高眠,蓮歌飛入夢魂第7章 千里還鄉,重向舊時明月第15章 鳳笛鸞鳴,邀月宿山深處第5章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羅浮第10章 秋空劍唳,喝破夢裡神機卷首詞落梅驚風第14章 冰心玉壺,清姿臥雲餐雪第7章 義無反顧,千萬人吾往矣第11章 行雲可託,沾來幾許啼痕第10章 月皎風清,重醉舊時風景第10章 翠冷煙光,猶恐芳時暗換第8章 浣玉焚花,煙迷生死之路第16章 臨機觸怒,遇真人而落膽第4章 虹橋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第4章 文質彬彬,君子以恬養智第16章 瑤瑟前塵夢,瓊鴛別後緣第11章 心旌搖動蕊珠宮第7章 海日搖波,催來豔陣嬌雲第2章 幽堂春黯,心靜清聽自遠第7章 花迎舊路,撫今昔以神傷第4章 劍燭滄海,光耀虎狼之師第7章 香繞柔魂,風波颯起春庭第5章 恨魔障之功高第21章 燕到春餘,幽懷時迷門巷第13章 心爲形役,寸地猶憶黃粱第20章 千里客來,徜徉一身月露第3章 花開頃刻,惆悵剎那芳華第9章 鋒芒畢露,只爲鴻蒙無主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13章 攬秀羅浮,肝膽煦若春風卷首詞落梅驚風第4章 霜刃擊秋風,誰有不平事第27章 立地風波,啼來誰家乳燕第9章 七星耀日,壯滄海之威神第8章 凌波步晚,攬得煙雲入夢第12章 月舞霓裳,密呢長生之語第22章 雲霞爭變,盡是血脈朱顏第2章 星落平野,曾去峰外窺雲第9章 俠氣如龍,挾罡風而飛去第4章 幻影凋形,鬆外清我吟魂第2章 教劍娥眉,不殊三千健甲第2章 閒臥仙山驚月露第7章 目中寥廓,徒歌明月之詩第1章 天翻雲浪,飛鳥若登龍門卷首詞臨江仙·偶爭鋒第10章 長鯨附驥,瞰百川之爭流第9章 筆陣生雲,遮卻色身幻影第9章 寸心如玉,魂一變而成紅第4章 霜刃擊秋風,誰有不平事第11章 羽客雲隨,偶慕活潑天趣第3章 仙緣未合,何處躡其雲蹤第11章 龍津一劍,爭殘局上河山第9章 雲水淡情,明月步步清風第7章 翠微深處,細數人間仙世第10章 羅敷有夫,誰吹引鳳之簫第4章 嬌雨非淫,暱朝花而結夢第6章 電雨疾風,晴後浮生燕壘第4章 幻影凋形,鬆外清我吟魂第1章 熱地思冷,醉後詩語猶顛第5章 浩淼煙波泯塵俗第9章 神女生涯原是夢第5章 花開酒暖,陪君便可忘餐第11章 空山掛雨,覓神女其何蹤第7章 花迎舊路,撫今昔以神傷第5章 尋幽闢路,想神人之窟宅第5章 玉魄含情,芳魂清入肌骨第5章 香浮影動,洗淨胸襟如雪第3章 夜半簫聲,清絕荒路幽魂第7章 風過羅陽,棍影如龍人似玉第17章 乘桴浮海,浪裡且伴閒鷗第2章 水龍吟處飛神雪第16章 三山神闕,輕身一劍知心第6章 雲暗煙暝,信有百鬼夜行第8章 風雲倏爍,電百仞而飛虹第4章 飛鳥落塵,涉風波而不疑第11章 神威難測仙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