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脣槍舌劍

周全藝高人膽大,也不怕鶴鳴治的人搞陰謀打埋伏,隨着他們進入後院。裡面是一個足可容納五六百人的廣場,這時已經有上百人整齊地站在通道兩側,通道盡頭是三十六層臺階,每一層臺階站着一對道人,高高的殿前平臺上則是一個老道士領着十七八個大小道士。?

鶴鳴治果然家業大,一眨眼就聚起了這麼多人,所有的道人都面向通道這邊,雖然沒有橫眉怒目,但肅殺之氣已極爲濃烈,嚴然一副鴻門宴的姿態。但以這麼大的陣勢,做出殺氣騰騰的樣子來迎接周全一人,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卻顯得他們心怯了。?

周全不動聲色,面帶笑容往前走,似閒庭信步,把他們全當成了道旁樹。但還沒走到臺階之前,他就停步不走了,因爲嶽九真在大殿前的平臺上並沒有給他留下站腳的地方,嶽九真身前一尺就是臺階,他如果不想與老道來個親蜜擁抱,最多隻能站在比嶽九真低了一層的臺階上,需要仰着頭與嶽九真說話。?

這是一個很險惡很難堪的安排,借用地形讓周全比他低一個頭,不但教主的尊嚴沒有了,連平起平坐都算不上,接下來不管是談判還是吵架,周全在氣勢上已先被打壓了一下。不過周全遠遠停了下來,並不上階梯,這種高下對比就不那麼強烈了。?

鶴鳴治的人這樣對待他,實在是太過無禮了!?

周全擡頭望天,高聲道:“聽聞五斗神教鶴鳴治歷史悠久,道統純正,大祭酒嶽九真德高望重,爲人正派。怎地今日見到的卻是妒賢忌能、閉門造車之治,一羣心胸狹小,膽怯無能之徒,莫非是我走錯地方了?”?

鶴鳴治衆人盡皆變色,衆多聲音七嘴八舌喝道:“胡說八道!”“大膽狂徒,竟敢這樣與我師祖講話!”“無知小兒敢到這裡來撤野!”羣情激奮,眼看就要動武。?

嶽九真舉手示靜,他看起來約有五六十歲,清瘦有神,倒是不失有道之士形象,但臉色已很不好看。“久聞你在江東肆無忌憚,欺老凌幼,我道是謠傳,今日一見果然不假。但我鶴鳴治與你江東派系並無關聯,你今日到西蜀來撤潑卻是走錯地方了,若不把話說明白,便是老道放你下山,只怕鶴鳴治數萬教衆也容不得你走下山去。”?

周全笑道:“我單身一人前來,你們卻擺下這麼大陣勢,連立足之地都不肯相容,這不是心眼太小了麼?我還沒有說明來意,你們就慌得把我當敵人對待,這不是膽怯心虛麼?江東也好,西蜀也好,都是一個祖師傳下來的,同氣連枝,一藤之瓜,縱有見解上的分岐,也是兄弟之親,同道之誼,怎能說‘並無關聯’老死不相往來?我今日爲本教統一大業而來,不論事情成敗,都是爲本教統一和振興盡心盡力,嶽大祭酒不由分說便欲阻止,不怕成爲本教罪人,將來無顏去見列祖列宗麼?”?

嶽九真老臉微紅,但不說話。他的二弟子成*指戟怒道:“你不過是一乳臭未乾的小兒,既非出自名門,又無德行資歷,不過是妄稱天降神人欺世盜名罷了,有何德何能敢自封教主?有何資格大言不慚談統一大業?竟敢在此對我師尊指手劃腳,莫非欺我鶴鳴治無人麼!”?

周全道:“我這教主之位是當今皇上封的,有詔書玉印爲證,你敢不信麼?天降神人更是衆所周知,毫無半分虛假,如今江東十數個治已共推我爲教主,名副其實,還有何疑議?本教統一乃是大勢所趨,應天順人,你鶴鳴治又怎能逆天行事,獨立於本教之外?俗話說: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活百歲。若以歲數大小和出身來歷爲評審職務的條件,只怕現在任大祭酒的不是你師父了吧?”?

成*無話可答,另一人前進一步,乃是成風子,冷冷說道:“你費這麼多口舌,無非就是要我們遵你爲教主罷了,又哪裡是爲了本教統一和振興大興?何必說得堂而瑝之!”?

“此言差矣,所謂聚沙成塔,積腋成裘,靠的是萬衆一心,衆志成城。本教要振興就要先統一,要統一就要先摒棄門戶派系之見,要消除派系分岔就得進行交流,並且有一個令衆人敬服的首領出來。我今天就是主動前來交流,怎能說我不是爲了本教統一大業?”?

成*道:“依你這麼說,你只求本教統一興旺,大公無私,並不在意誰來當教主了?”?

“也可以這麼說,若有人比我更適合當教主,自然要由他來出任教主。”?

“最適合的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我師父乃是祖師爺一脈親傳,修爲深厚,精通教義經典,德高望重,在西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鶴鳴治數萬教衆,數十萬信徒皆敬仰我師父如神人,由我師父當教主正是名至實歸。”?

周全笑道:“嶽大祭酒若有才能膽識,何不早稱教主,一統本教、振興本教,非要到了今日纔來爭這個名份?”?

“這。。。。。。”成*答不上來,幾個首徒望來望去,嶽九真卻還是不說話。?

周全接着說:“嶽前輩個人道統純正,德高望重是不容置疑的,但影響範圍僅限於西蜀,出了西蜀知者寥寥。可是天下之大,相比起來西蜀不過是巴掌大的地方,固步自守,如何能夠有所作爲?本教中的任何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使本教團結統一,去蕪存精,教化天下。我雖年輕識淺,非是出身名門,但身爲本教的一員,也要向這一目標努力,主動上門交流.你們這些德高望重,道統純正的前輩爲何反要阻擾呢?”?

衆人無聲,周全繼續說:“想我周全本是無名小卒,承老祖顯靈,注之以神力,委之以重任,置身於閩南治祭壇之上,是爲世所公認的天降神人;短短不過兩年,符法武功已名揚天下,雖黃髮垂髫亦耳熟能詳,試問誰能崛起如此之速?假以時日,我必能如慧星般崛起,趕超前賢,光大本教,德化天下;當代名士高賢盡聚於江東,英傑無數,如今江東各治各郡都已奉我爲教主,無論是世族還是寒門皆心悅誠服,皇上金書玉印赦封,這纔是名正言順,順天應人,還有誰比我更適合當教主?”?

這一翻自吹自唱,連周全自己都險些臉紅起來,不過沒辦法,嶽九真有徒弟們幫着吹,他隻身前來,若不自吹誰來幫他吹?不把自己的功德和實力說出來,如何能讓別人服你?這是同教不同派系的爭鬥,不是單憑武力就可以解決的,必要脣槍舌戰一翻。?

他雖然有吹的成份在內,但崛起的速度確實讓人吃驚,特別是淮南一戰之後,他的名聲已經傳遍天下,比五斗米教現存的任何元老要響得多。一個二十多歲,沒有資歷的年輕人能做到這個程度,自然也比嶽九真、杜子恭等老前輩更有前途、更有朝氣和活力,說的也算是實話,所以這時倒是沒人再罵他狂妄。?

成華子道:“江東寒門一系,早已流爲匪寇,盡是借教名騙錢訛詐之徒;豪門之中自高自大,盡是空淡虛妄之輩,只會以道術討好蠱惑君王,早已偏離本教宗旨,我等實不屑與之爲伍,你便是服了他們又如何?況且我道門已與政治脫離,並不受皇帝的支使,皇上的赦封不足以爲榮。”?

周全說:“正是因爲寒門和豪門存在不少問題,所以我要統一起來整治;我能令貴族與平民都心悅誠服,正說明了我有領導本教、改革本教的實力。皇帝是一國之主,你我都在他治下,我能得到他的認可,便是得到全國人的認可。憑此詔書,我便可堂堂正正在世間開壇佈道,廣施符水,宏揚本教,豈不比躲在山中守株待兔,固步自封強?”?

“這樣一來,本教不是變成朝廷鷹犬了麼?”?

“此言差矣!皇上封我爲教主,只是承認了本教的合法地位,僅是一個封號,我並沒有在朝中擔任任何職務,不須聽從朝廷調派。當今朝廷乃是門閥制度,不是出身名門世族,就是想掌權也掌不上,我又怎會走這一條路?”?

鶴鳴治衆人中輕聲議論聲“嗡嗡”響起,不少教衆對他已經有了不錯的印象,其實他們厭惡的是江東的豪門一系,但周全並不是豪門出生,又不帶寒門的匪氣,還是比較容易讓他們接受的。但要叫他們就這樣拜服在他的腳下,卻還遠遠不夠。?

嶽九真這時纔開口:“你敢單槍匹馬找上門來,面對衆人侃侃談,毫無懼色,也算有幾分膽氣;剛纔一翻言語,雖然有些牽強,也算有些見識和口才。但教主並不是僅憑着三寸不爛之舌就能當上的,文治武功缺一不可,不知你對於本教經典、章程理解了多少,符籙道術又學到了多少?”?

話到這個份上,邱九真等於承認了周全的實力,並同意了五斗米教進行大統一,接下來爭的便是教主之位了。?

“經文典籍的理解,只怕說上七天七夜也說不完,若是你我爲這此爭上個十天半個月,與那些名士的清談又有何區別?倒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比如選出學識淵博的長者慢慢探討和研究,把經典中的精義用通俗簡短的語言寫出來,或小紙條,或小冊子,每個教衆隨身攜帶,茶前飯後都可唸誦,早上起來念一句,晚上睡前背上幾段;粉牆石柱都可刻上祖師的名言語錄,耳濡目染,想不深入人心都難。這樣識字不多的教友也能知道本教精神和宗旨,豈不比抱着艱澀難懂的古文強記硬背好得多?也就不要幾千人坐在下面,大法師說得口乾舌燥還沒幾人聽得懂,又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

鶴鳴治衆人聳然動容,本來就是很簡單的道理,爲何他們就沒想到呢?可是這樣好象也有點對經文“不敬”吧,應該焚香沐浴後誦讀纔對。。。。。。不管怎麼說,這是一種大膽的創新,令人眼睛一亮。?

“從來沒有哪一個教派的規章制度是完美的,是可以適應任何朝代任何社會的,所以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的調整、完善,使它適合這個時代,適合現實的需要。關於本教組織結構、教規教條不合理之處我已經作了修訂,還請嶽大法師過目。”?

周全說着掏出一本薄冊,雙手平舉胸前,那冊子平穩飛起,緩緩向嶽九真飛去,就象有一隻手在託着一般。這種凌空攝物,速度越慢越見功力,距離越遠也就越難,周全離嶽九真超過了二十米,能以這樣平穩緩慢的速度飛到嶽九真手中,已經足見功力了。?

不料書飛到一半,嶽子真卻搖手說:“教條教規豈可隨意更改?事關重大,你還是先收回去吧。”一股暗力捲來,書冊停止了前進,並且有後退之勢。?

“嶽大法師還沒看,怎知我改得合不合理,還是看一下吧。”周全說着加大了力量,書冊再次往前推進。兩人嘴上說得客氣,暗中已出全力鬥上了,若是嶽九真被迫看了周全修訂的新教規,就代表他承認了周全的教主地位;若是周全沒有能力讓他年,也沒有面子再說當教主了。?

兩人控着一本書在空中推來推去,看似簡單,其實是真正修爲的較量,很難投機取巧,並且勝負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周全雖然屢有奇遇,但畢竟修行時間短,實在不適合與嶽九真硬拚修爲,可是已經陷入了這個局面,想改變主意也不行了。

第20章 一統中原第26章 羌族老巫第7章 神符劍法第8章 扶桑神樹第1章 鶴鳴拒敵第12章 玉石俱焚第18章 公孫老魔第5章 自創劍法第23章 絕對實力第18章 驚天之變第15章 七品金蓮第9章 蜀國遺寶第26章 決戰皇宮第32章 決定出海第17章 靈隱血剎第32章 羝羊觸藩第26章 又成神人第18章 情繫一繩第13章 深淵惡魔第8章 雙修成嬰第21章 刀槍不入第5章 開赴前線第21章 虛與委蛇第16章 五行靈劍第18章 兩脅插刀第21章 刀槍不入第16章 涅磐菩薩第26章 攻擊符法第32章 介入豪門第3章 號稱天師第5章 自創劍法第21章 無意造龍第23章 真戲假做第2章 裝神弄鬼第6章 直搗黃龍第8章 扶桑神樹第11章 魔咒契約第18章 棄暗投明第19章 聚沙成城第13章 龍鳳玉佩第15章 七品金蓮第31章 三青陰火第14章 連獲奇寶第10章 左右爲難第26章 正削邪長第25章 天道八門第13章 犁庭掃穴第17章 節外生枝第16章 涅磐菩薩第8章 扶桑神樹第2章 衆仙聚集第23章 矮人奇兵第17章 有女如虎第18章 公孫老魔第20章 夜御二女第11章 淫亂禁宮第18章 隱姓埋名第14章 鑄劍之道第27章 自然之心第25章 一劍銷香第9章 龍脈地河第23章 別有洞天第10章 錦囊妙計第22章 意外之獲第6章 黑甲魔兵第29章 官匪難分第20章 佳人有約第19章 真相大白第18章 撲朔迷離第24章 初生之犢第27章 殺獸奪寶第29章 回守總壇第24章 五鬼搬運第30章 彌勒邪教第23章 夜鬧桓府第5章 栽決六老第32章 羝羊觸藩第29章 官匪難分第6章 技驚衆美第13章 峰迴路轉第3章 鶴鳴大治第14章 顧此失彼第4章 天仙存在第19章 爭親搶親第25章 天道八門第30章 三方會談第27章 獨拒萬軍第3章 制與反制第19章 過河卒子第21章 先天兵器第20章 佳人有約第4章 研發火藥第19章 斫琴之道第19章 斫琴之道第18章 犁庭掃穴第4章 古符奧秘第8章 雙修成嬰第28章 神風特攻第28章 威懾朝臣第20章 一統中原
第20章 一統中原第26章 羌族老巫第7章 神符劍法第8章 扶桑神樹第1章 鶴鳴拒敵第12章 玉石俱焚第18章 公孫老魔第5章 自創劍法第23章 絕對實力第18章 驚天之變第15章 七品金蓮第9章 蜀國遺寶第26章 決戰皇宮第32章 決定出海第17章 靈隱血剎第32章 羝羊觸藩第26章 又成神人第18章 情繫一繩第13章 深淵惡魔第8章 雙修成嬰第21章 刀槍不入第5章 開赴前線第21章 虛與委蛇第16章 五行靈劍第18章 兩脅插刀第21章 刀槍不入第16章 涅磐菩薩第26章 攻擊符法第32章 介入豪門第3章 號稱天師第5章 自創劍法第21章 無意造龍第23章 真戲假做第2章 裝神弄鬼第6章 直搗黃龍第8章 扶桑神樹第11章 魔咒契約第18章 棄暗投明第19章 聚沙成城第13章 龍鳳玉佩第15章 七品金蓮第31章 三青陰火第14章 連獲奇寶第10章 左右爲難第26章 正削邪長第25章 天道八門第13章 犁庭掃穴第17章 節外生枝第16章 涅磐菩薩第8章 扶桑神樹第2章 衆仙聚集第23章 矮人奇兵第17章 有女如虎第18章 公孫老魔第20章 夜御二女第11章 淫亂禁宮第18章 隱姓埋名第14章 鑄劍之道第27章 自然之心第25章 一劍銷香第9章 龍脈地河第23章 別有洞天第10章 錦囊妙計第22章 意外之獲第6章 黑甲魔兵第29章 官匪難分第20章 佳人有約第19章 真相大白第18章 撲朔迷離第24章 初生之犢第27章 殺獸奪寶第29章 回守總壇第24章 五鬼搬運第30章 彌勒邪教第23章 夜鬧桓府第5章 栽決六老第32章 羝羊觸藩第29章 官匪難分第6章 技驚衆美第13章 峰迴路轉第3章 鶴鳴大治第14章 顧此失彼第4章 天仙存在第19章 爭親搶親第25章 天道八門第30章 三方會談第27章 獨拒萬軍第3章 制與反制第19章 過河卒子第21章 先天兵器第20章 佳人有約第4章 研發火藥第19章 斫琴之道第19章 斫琴之道第18章 犁庭掃穴第4章 古符奧秘第8章 雙修成嬰第28章 神風特攻第28章 威懾朝臣第20章 一統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