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32章 八方風動,寶劍衝星

混沌流形,萬類根始,在天垂象,在地成形——

十六大天皆是證果極地,深得玄劫天道所鍾,於何不有,海涵萬類,近乎是陽世諸天當中的樞機主宰了。

那真武天作爲十六大天的其一,自然也是浩曠無端,杳冥無際,靈機興盛勃發,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而與同爲十六大天的胥都天一般,真武天的山勢地理格局亦是分明,甚爲嚴謹。

此天一共有八域,以八卦爲名,分別是幹、坤、震、巽、坎、離、艮、兌這八域,其中又以天卦幹域最尊勝,地卦坤域次之,澤卦兌域居於最末。

其實最初的真武山倒也不是名爲真武,而是喚作大燾山,其山門位於坤域的正北位,也並未紮根在幹域。

直至道廷突兀崩滅,之後又見得了太常天尊被弒、無想天尊被囚、元載天尊被逐等種種亂象,三道虧盈,二氣合離,風波彌蕩於寰宇,各方爭殺,可謂是大凶不絕!

有感宇宙衆天局勢變動,在聯合八域諸勢力將真武天尊恭送遠走後,大燾山諸位祖師商討過後終不再猶豫,遂耗費天大人情,又以一場天魁演法說服了八域諸宗,成功使得八域諸宗勉強達成了一致。

在這並無道廷於頭頂彈壓的大好景況下,衆多武道的大能巨擘也再無什麼顧慮,終合力出手,將偌大八域的無窮武運熔於一爐。

之後又上取日月星辰的陰陽布化之理,下擷天地五方的制御剛柔之色,天元交會,耗盡心思,終是打造出了一隻金紫武運葫蘆來。

武運葫蘆一出,八域紛紛地動,祥光瑞霞衝雲蕩嵐,三百年不散,縱是外道天人所居的梵洞天,也能見得異象。

此舉非僅是震懾了諸天,叫不少仙佛神聖驚訝,也同樣坐實了只要武運葫蘆不毀,八域之人便可得運道垂青的事實。

在武道修行之路上,真武天之人,着實要遠比其他天宇的武修更加順暢不少。

而雖說八域諸宗僅是在熔鑄武運之事上勉強達成一致,大多時候,還是因爲自前古時代便積壓下來的種種宿怨,難以真正和睦。

八域諸宗相互爭鬥出手,屬實是屢見不鮮,遠不如胥都的八派六宗,玄門之間同氣連枝,魔宗之間也互有默契,即便是玄魔兩方,他們在真正大事面前,亦同進同退,皆是一體。

但因爲首倡之功,且在鑄運之事上出力不少。

即便有象晉山、天河盧氏等勢力極力反對,大燾山最後還是順理成章入主了幹域,宗名也是由大燾徹底改換成了真武。

而在經歷種種劫波之後,如今的真武山已算是真武八域當之無愧的一尊霸主。

門中英才俊傑無數,鍾靈毓秀,八域諸宗少有可比!

雖說坤域的象晉山、天河盧氏,震域的大梁王朝甚至是巽域的邵元派、懸空道場,這些紮根於上四域的大勢力,皆與真武山不太對付,雙方存有不好開解的血仇。

但這幾方到底也難齊心,在互有顧慮的境況下,大抵不會精誠攜手。

那真武山的霸業,便註定是要呈出蒸蒸日上之勢,叫常人難以動搖了……

此時金衣男子杜瞻已是急步走出殿外。

他前處便是宏深浩渺雲海,一氣足足鋪開數萬裡之遙,好似綿軟如雪的披帛般,裹纏在高可摩天的前古大嶽身周。

而萬千雄奇巨峰在雲霧中若隱若現,或露宮闕,或露壇臺,形變無常,且不時便有修士飛身而起,騎虎駕舟,血氣橫空,往來不絕,在那輪初升炎日的映襯下,就好似是道道赤虹夭矯縱橫,滿天團簇,觀去甚爲壯美。

這極奇闊的一幕金衣男子杜瞻已是看了不下萬遍,但每一回,他心中還是不由生起感慨。

既是慶幸自己能夠生在此等大天,也是慶幸自己能有幸拜入真武山這等前古門庭。

不過這回,杜瞻卻失了往日心思,隻身化一道長虹橫掠虛空,匆匆朝遠處飛掠而去。

一路上遇見對他行禮致意的,杜瞻也一概不理會,只埋頭向前。

不多時,虹光無聲潰去,在混亂氣流當中,杜瞻顯出身形來,落在了一處宮觀面前。

宮觀規制宏敞,幾佔去了半邊峰頭,一眼都難望到邊際。

宮內異卉廣植,奇花遍地,猿鶴在古幹虯枝上蹦跳耍鬧,遠處還可見崇閣巍峨,層樓高聳,着實是一方勝景。

杜瞻對此地極是熟悉,也不用童子來領,左轉右轉,便來到羣宮主殿。

只是正待叩門請見時候,候在殿外的一個黃袍男子忽上前一步,笑着擺手將杜瞻攔下。

“杜瞻師兄容稟,朱景天的韓印覺方纔請見,崔師兄正在同他說話呢。”黃袍男子抱拳道。

“朱景天的韓印覺?他這回又是說些什麼?”

“還能說些什麼,不用去猜,也知應是老生常談罷!雖說朱景天韓氏曾經襄助過崔師兄,兩方存有舊誼,但韓氏若想以此爲由,將他們族中女子嫁給崔師兄,那便的確是有些高攀了。”

黃袍男子挑眉,小聲傳音道:“師兄,我想崔師兄本就武道天資卓絕,昔年下山試拳時那可是橫推列國英才,近乎難有抗手,光明正大位列真傳之屬,而如今又被門中那位尊者收徒,那將來那前途可謂不可限量!

今番韓氏想以婚約拉攏崔師兄,依我看來反而是落入下乘了,若我是韓氏的族老,我當——”

“好了,好了!你堂堂八尺男子,怎敢如此饒舌,在哪裡學來的毛病!”

見黃袍男子越說越離奇,杜瞻眼皮一跳,忙擺手示意他閉嘴:

“關於玉宸陳珩之事,你可知曉?”

“玉宸怎了?”黃袍男子不解:“倒是陳珩這名字,我先前好似聽同門說起過,有幾分印象……可是丹成一品,玉宸新晉的那位真傳?”

“……”

杜瞻瞥他一眼,搖頭:“你未接到過葛陸傳來的符訊嗎?”

“葛陸兵敗那事?班肅不過崔師兄門下走狗,又非我等同門,他敗了就敗了,何足爲奇。”

黃袍男子不屑一笑,爾後會意過來,微微一驚:

“等等……杜師兄意思是那個陳珩親自領兵來了葛陸?那班肅這廝豈非死定了?”

杜瞻見狀不知該說何是好,頓了半晌,只轉過話鋒:

“你如何在此看門守戶了?原本候在庭前的那些奴僕力士呢?”

黃袍男子嘿然一笑,道:

“這不是聽說姬氏小朝廷的五皇子出外巡遊,遍訪羣賢,途中應會經過真武天嗎?我真武山乃是八域霸主,五皇子若真要經過真武天,怎會不前來拜山!

因此我想向崔師兄求個人情,若五皇子真來此地,便也順道捎上我,去見一見那位天帝苗裔,叫我也開開眼界。”

杜瞻微微一笑:“怎麼,你這廝自認是羣賢?想要去正虛天建功立業了,匡扶社稷了?”

黃袍男子聞言嚇了一跳,連聲否認:

“杜師兄,這話可不敢亂說,我好端端的真武山弟子不當,去做什麼道廷餘孽?何況人家也絕看不上我!

只是我家老祖曾是道廷將作監的靈官出身,負責樂縣督造之事,在老祖留下的那幾卷手札中,可是對道廷敬畏不已,因此緣故,我對道廷向來也是頗爲好奇。”

黃袍男子話到此處,也是不由感慨,嘆息道:

“在前古之紀,我家老祖終其一生,也未曾見到過什麼道廷的勳戚重臣,到老了都只是在同一些鵲衣小吏打交道,而今一位真正的天帝苗裔竟要在我等山門前經行,似這等好機會,若不一見,豈不可惜!”

杜瞻聞言默然,也不知是想到了什麼,片刻後他搖頭叮囑道:

“你既是真想一睹天帝苗裔的風采,那言辭多少便需注意些了,莫到時候說順嘴,就鬧得不好收場了,姬氏小朝廷這個稱呼,終究不美。”

黃袍男子訕笑一聲,口中應是。

而在方纔那一番問話中,他也猜到杜瞻之所以來此,應是爲了那玉宸的陳珩。

在幾句閒扯後,便將杜瞻引去了偏殿。

此時偏殿內已是坐有五六人,正相談甚歡,連那個卓師弟赫然也在其中。

此人竟比杜瞻來得還早些,顯然是一收到葛陸那處的符訊,便立即動了身。

杜瞻也不急着進門,而是停腳聽了幾聲。

此刻偏殿衆人議的東西不是葛陸事宜,又或什麼武法神通,只是圍繞着道廷五皇子,那位天帝苗裔或要前來拜山這個話題,正各抒己見,顯然興致濃厚。

“……”

杜瞻搖一搖頭,邁過門檻。

“杜師兄。”

見得杜瞻,殿中之人都是起身相迎,卓師弟笑言道:

“我還以爲師兄要在門外聽上個半日功夫,才肯一挪玉趾,怎還不過半盞茶,就要入殿了?”

“許你們在殿中說笑,我便要在門外吹冷風?”杜瞻笑道。

幾人皆是真武山弟子,也皆是投入了崔鉅門下,在平日間交情便不淺,如今又有了一層利益牽扯,自然更是相處和睦。

而在寒暄了一陣後,杜瞻忽面色一正,沉聲道:

“崔師兄並未相召,各位同門便難得齊聚一處,應是都收到了葛陸那處的符訊罷?”

衆人聞言皆是頷首,一個額頭高高隆起的男子更是嘆息,道:

“前日傳來的符訊,還尚是周宏生死不知,可昨日一看,這位竟已喪師身死了,好端端的真武弟子,也是可憐!”

周宏雖也投靠了崔鉅,但此人向來自矜家世,最是傲氣,因而與場中衆人交情都是泛泛,不過縱再是不喜,周宏也終究是真武山弟子,崔鉅的表親。

此人下場竟是悽慘死在了一座偏遠地陸中,這叫杜瞻等難免物傷其類,心下慼慼然。

“陳珩,玉宸真傳……”

另一人低聲道:“堂堂一個大派真傳竟不顧身份,親身至此,就算是爲了要幫自家道脈出頭,這也太過離奇,他到底在圖個什麼?

如玉宸、真武這等大宗在衆天間的道脈可何止千數,一一要管,他管得過來嗎?親自下界來到地陸施援,這不該是尋常玉宸弟子該做的嗎?”

衆人聞言默然,一個正統仙道出身的大派真傳,且那大派還是在諸天都聲名顯赫的玉宸。

似是這等人物,他的地位已然等同於崔鉅了。

如真是要同他對上交鋒,衆人要說自己心裡不發憷畏懼,那也是虛言僞飾,在強撐場面罷了。

而眼見場間氣氛忽然沉重起來,不同先前,卓師弟略一挑眉,玩笑道:

“衆位師兄何必憂心過甚!那陳珩縱然出身玉宸,可他也不過是一個新晉金丹,登位真傳不久,在這陽世諸天中,他可還沒切實打出過自家名號來!

說不得無需崔師兄出手,我等同門精誠合力一番,就能創下大功,叫此人大潰而歸了!”

杜瞻雖知曉這位卓師弟是在說笑,但還是不禁皺眉。

只是不待他開口,殿外忽有一道沉穩聲音響起,道:

“錯了,那陳珩雖是登位真傳未久,其名不彰,但縱然是我,也絕不會輕視這位。”

衆人循聲看去,只見兩人緩步而至。

右側之人是朱景天韓氏的來使,韓印覺。

韓印覺相貌俊美,風度翩翩。

此人手拿一柄漆金花鳥摺扇,步履稍緩,臉上微微帶笑,也不知是有意或無意,恰是落後身旁之人一個身位。

而至於在韓印覺身旁的,也是方纔出聲那位,則爲一個身材昂藏,披白龍大甲的年輕男子。

其人雙眉狹長,滿臉淡薄,一雙神目如電,氣機好似陸地龍捲,渾然磅礴,隱隱含有一股激凌雲穹之勢,壓得杜瞻等人呼吸一沉!

“見過崔師兄!”

杜瞻等心中凜然,忙對白甲男子躬身執禮。

崔鉅微微點頭,來到主座處坐下,又略一擡手,示意韓印覺坐於下首。

“不論其他,僅是丹成一品,陳珩此人便值得我重視了,而至於他爲何要親自來葛陸,和我爭奪這片窮土,不過是爲玉宸的功勳罷了。

此事若無意外,已要演變成爲兩派長者間的意氣之爭。”

崔鉅語氣平淡道。

“意氣之爭?”

杜瞻並不落座,臉上神情若有所思,言道:“崔師兄,如今葛陸境況不妙,班肅勢單力薄,只怕連北屏山都難守住了,我等是否要前去馳援?”

“馳援是自然,但不是現在。”

崔鉅看向杜瞻,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笑意來:

“杜師弟,起初扶植班肅不過是我一點私心,那無論成敗,自也同宗門扯不上什麼干係,不過自玉宸知曉此事,陳珩又受命領了符檄後,那便再也不同了。

我想陳珩肯來葛陸,定是因玉宸給出的賞格不小,連他這等人物都難免心動,而如今此事傳出,宗門處自也會有應對之法。”

崔鉅眼神深深:

“畢竟真武和玉宸間早就暗藏着一番不睦,且那位治世尊者,更是對玉宸抱有成見……

馳援自然是要做,不過既是有望順手賺上些宗門功勳,又何樂而不爲呢?且等等罷。”

崔鉅一句說完,杜瞻眸光閃爍,也似明白了什麼,抱拳行了一禮,便回到坐席。

有幾人雖還欲再問,但崔鉅已是淡淡一拍掌,便有百餘天人樂師上得殿內,但聞雅樂之聲,洋洋盈耳,鏗鏘頓挫,無不中聽。

這些天人樂師本是梵洞部的貴種,當初真武山出兵梵洞天時,雖被八派六宗所阻,未能將這方天宇收入囊中,但一番擄掠下來,真武山也是得了不少好處,這些天人貴種便是其一。

而此刻見崔鉅懶得多言的模樣,那幾人只得按下心思,紛紛斟酒舉樽,觀賞起了舞樂。

這一番飲宴直持續了兩天之久,在崔鉅難得相勸之下,連韓印覺臉上也是不由添出了幾分醉意。

而直至月到中天時,忽有一道金光破開夜幕,在雲中撕開了個口子,直奔此處而來!

崔鉅起身接過,金光中的正是一封符書,他掃了幾眼,便將此書乾脆遞給杜瞻。

“此番去葛陸撥亂反治,若能功成,不僅可得一爐泰華罡氣,還更有百斤上等的山澤鐵賜下?門中這是好大的手筆呵!”

杜瞻不敢怠慢,連忙雙手接過。

可看完之後,饒是他心中早有準備,卻還被門中給出的賞格之豐給嚇了一跳。

在罡煞武道的修行之中,“凝煞”、“煉罡”近乎是最緊要的兩個步驟,輕忽不得,唯有在這兩境築實根基,才方有資格在接下來的修行中去熔鑄武道烘爐、打造無漏金身。

而泰華罡煞位格雖不屬最上乘,但它在一百零八種天罡氣中也是位列上品,更何況門中要賜下的可不是一道、兩道,乃是整整一爐!

崔鉅等人雖已成就了武道烘爐,用不上此物,但這等天地奇珍,不論是拿去賣出,或用來作人情,都是個極好選擇。

至於那山澤鐵,更是一類難得寶材,極是罕見,真武山不少大神通,在修行時候,便是需此物爲引。

而百斤山澤鐵,已是足夠讓宗門內的那些德高長老都爲之心動了!

“師兄果真法眼如炬!”

杜瞻嘆了一聲,將手中符書小心傳下去,不多時候,殿中氣氛便更熱鬧起來,人人都是神情振奮。

“宗門既置下如此賞格,我此刻倒有些好奇了,玉宸那處的賞格又是如何?”

崔鉅在笑了一聲後,就站起身來。

他雙目神光湛湛,鋒芒畢露,如同一柄出鞘的天刀,緩緩掃過場中衆人:

“爾等傳我號令,速去調集二十大羽武士、四萬甲辰道兵,全力籌集丹藥陣器,且將我庫中的那兩口神兵拿去,以此爲禮,恭請段圭、金宗純兩位長老主持中軍,陳崖師弟親自押後。

我自領一部大羽武士充爲先鋒,擇日起行,兵發葛陸!”

話音一落,杜瞻等皆是凜然起身,高聲應下,聲音隆隆回蕩於大殿之中,震得久久不散。

“……”

韓印覺看着這一幕,把手中摺扇微微一搖,眸光一閃,若有所思。

而數個時辰後。

就在崔鉅麾下衆修興沖沖領命,紛紛爲此奔走之際,韓印覺不緊不慢卻是回到客舍。

他對着侍奉童子吩咐一句,便有幾人躬身領命,向外行走,同時庭中也是被下人連忙擺上一桌宴席。

在默坐了半日功夫後,韓印覺擡頭看去,只見一道湛湛清光自遠空橫空飛來,恍如皎星破夜,放大光明。

光中有聲音悠悠道:

“怎麼,欲以婚約拉攏崔鉅之事做不成了,想要我從旁施以援手?韓兄,你莫忘了,對於這真武山而言,我同你一般,也僅是個外客,更何況我與崔鉅交情也不過尋常而已。

你若是因此事來找我,那便的確有些病急亂投醫了。”

這話中帶着幾絲調侃意味,韓印覺聞言倒也不惱,只付之一笑:

“外客?兄長都能進真武山的龜蛇大窟中修行了,這可是多少真武山弟子都無緣涉足的重地,如此也能算外客?”

不待那人迴應,韓印覺擺手道:

“我今來尋你,是因方纔在崔鉅處,聽得了一個訊息,我猜你應當會感興趣的。”

“哦?那我倒要洗耳恭聽了。”

“崔鉅在葛陸的圖謀被人毀去了大半,還連帶死了個真武山弟子,如今崔鉅檢點兵馬,正預備要親往葛陸平亂了。”

“就這?”

韓印覺意味深長一笑,道:

“可我若說毀了崔鉅佈置那人身份不凡,丹成一品,是一方前古仙道大派的真傳,且那前古大派,還是玉宸呢?”

此話出口之後,四下空氣好似兀自凝住,變得粘稠如水銀。

在幾個呼吸後,纔有聲音慢慢響起:

“你的意思,是一個八派六宗出身的人,來到了近域?”

……

……

此時天際之上的那道清光已是落下,隨着頭頂雲氣乍一破散,在光中也是現出了一個道人身形。

那道人是一個俊朗少年的模樣,青冠白袍,大袖飄飄,兩肩之上氤氳升騰,一副仙風飄逸之貌,可是他又生有一對深邃豎瞳,顧盼間幽光隱隱,叫人見之難忘。

“陸審我兄!”

韓印覺主動迎上,含笑行了一禮:“韓某觀兄長神氣卓然,精元更壯,想必是在龜蛇大窟獲益不少吧?”

“大窟不愧爲真武山重地,果真玄異莫名,窟中半年,我便已摸到了大彌天羅這門無上大神通的幾分門道。只可惜龜蛇大窟的妙處難適用於仙道元神,我若真想修成‘上玄玉策’,苦頭還更在後……”

那被韓印覺喚作陸審的少年道人揚眉一笑,自顧自走到桌前坐下,招呼一聲,舉杯便飲。

“好了,師弟不必多言。”

看韓印覺似還要再問,陸審微微擺手,開門見山道:

“說說罷,那個玉宸的真傳,他到底是何來頭?”

шωш.Tтkan.¢ ○

韓印覺見狀也不以爲忤,只含笑坐下,將自己的所知一一詳盡道出,跟陸審說了個明明白白。

而等得韓印覺一席話說完。

陸審在片刻沉默後,搖一搖頭,忽一笑道:

“丹成一品,倒是難得,八派六宗不愧爲前古正統仙門,自門中這些弟子身上,便可一窺他們的強盛無極了。

此人若不早夭,大家將來必是少不得要同他打交道!

而至於你,韓師弟,你的心思我倒也能猜得一二來……

貧道身後的師門固然是與八派六宗存有不睦,可這並不意味着,貧道就要舍了在龜蛇大窟的修行機緣,萬里迢迢,和崔鉅一併去尋那個陳珩的麻煩。你也知龜蛇大窟是真武山重地,進入不易,我若不好生在此修持,那纔是辜負了師門長者的教導。”

韓印覺有些遺憾,問道:“可惜了,兄長真無意出手?”

陸審笑而不語。

韓印覺躬身道:“既是如此,那還請師兄將柔金鼎借我一用,待得從葛陸功成歸來後,柔金鼎小弟自當雙手奉上,還更有厚禮相謝!”

陸審一怔,他也不吝惜什麼,從袖中摸出一隻巴掌大小的金色小鼎乾脆遞出。

見韓印覺鄭重其事收下後,陸審不禁開口,勸了一句:

“韓師弟,恕我直言,縱韓氏先前對崔鉅雖然不薄,可那些恩情,倒也不足以崔鉅綁死韓氏船上,婚約之事,恐怕難成。

再且以韓氏的偌大家業,應也不需對一個崔鉅就如此殷勤小心吧?”

“婚約之事,或許是難成了,可崔鉅此人的性情我是知曉的,他絕不會負人。”

韓印覺將摺扇一搖,嘴角溢出一絲冷笑來:

“兄長,你不知曉的,韓氏偌大家業,或許是並不需一個崔鉅,可我這一脈,卻急需這樣一位人物!”

陸審聞言搖頭,韓印覺這番話倒也是真心實意。

但有些事情真正做起來,又哪是他想得那麼容易?

所謂恩大成仇,到時就怕韓印覺眼巴巴湊上相助,崔鉅也要撇開干係,不欲再多生事端了……

但陸審並沒有說出這話,韓印覺也不追問。

兩人默契沒有再言,只是舉杯對飲。

而就在真武山中崔鉅門下四處奔走,暗流漸涌之際,羲平地葛陸,卻又是另一類境況。

戚方國。

一間清淨廬舍之中。

陳珩趺坐玉榻上,雙手微微按劍,周身竅穴不時發出好似蟬鳴般的窸窣聲,心跳有如銅鐘敲動,震耳欲聾。

而方圓數十里的靈機涌動不止,隨着他的呼吸,也在一彈一跳,好似潮起潮落,發出隆隆震響。

約莫過去一刻,玉榻上的陳珩忽而睜目,氣息一頓。

他仰起頭,雙目赫然是澄澈至極,尋不着半絲雜色,一如琉璃。

再一張嘴,一道燦燦劍氣須臾飛出。

劈碎屋頂,撕爛煙風,直往沉沉天幕衝去,光徹內外!

第311章 籌措第438章 不滅金身第168章 出地淵第358章 章程第273章 故人第15章 成親第1章 甕裡故書,匣中孤劍第214章 道子第34章 十二萬九千六百種靈氣第80章 鬥籙 掐算第190章 比鬥第92章 大夢臨覺最是長第404章 相爭第131章 晏蓁 假丹第378章 天衣偃第47章 示警第95章 可憐一片無情月第345章 局勢第89章 一拳天與壓潮頭第390章 西素州第251章 水火井第10章 蜻蛉遊天地,與世本無患第342章 比鬥第434章 烽火照山燃第427章 混世四猴第444章 天近常爲日月鄰第341章 開場第133章 符詔驚變第325章 劫起第218章 舊怨第336章 落幕第146章 遠行第225章 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第78章 無言誰會憑闌意第285章 人情第161章 玄真派崩滅第292章 胎印第246章 倏爾霜刃揮第333章 人劫第101章 祟鬱魔神第178章 人生一死渾閒事第374章 罷手第103章 道脈校考第298章 三五妙靈丹第30章 出手第12章 遺物第306章 前塵舊事第365章 桃康之體第355章 隅陽國第101章 祟鬱魔神第154章 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第183章 地膜震動 濁潮起時第40章 人發殺機第445章 二十四帝相傳位第132章 太素玉身 樓伏第17章 煉化元珠第305章 安可爭鋒第369章 殺手第111章 地淵圖卷第76章 符參老祖第25章 塗山寧寧第273章 故人第217章 劍道第50章 陽九 百六第111章 地淵圖卷第60章 大無相常境真炁第218章 舊怨第43章 掃龍蛇醉墨第156章 江流不斷魚龍舞第165章 選擇第224章 劍洞第236章 圖謀第56章 女郎第211章 龍宮招婿第338章 山中第249章 驚雷勢欲拔三山第390章 西素州第24章 籌謀第70章 謎題終現第401章 神降第131章 晏蓁 假丹最後一請第412章 生身受度,劫劫長存第274章 始末第428章 殲殄妖氛,下界清寧第219章 無可奈第51章 神符火第21章 法契第132章 太素玉身 樓伏第325章 劫起第53章 星斗氣,鬱崢嶸第295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403章 利誘第377章 遺府變數第204章 氣兵第45章 新的道術第153章 玉碎第157章 喬蕤第257章 神通天授第158章 《寶陽煉丹點鑄七返丹砂決》
第311章 籌措第438章 不滅金身第168章 出地淵第358章 章程第273章 故人第15章 成親第1章 甕裡故書,匣中孤劍第214章 道子第34章 十二萬九千六百種靈氣第80章 鬥籙 掐算第190章 比鬥第92章 大夢臨覺最是長第404章 相爭第131章 晏蓁 假丹第378章 天衣偃第47章 示警第95章 可憐一片無情月第345章 局勢第89章 一拳天與壓潮頭第390章 西素州第251章 水火井第10章 蜻蛉遊天地,與世本無患第342章 比鬥第434章 烽火照山燃第427章 混世四猴第444章 天近常爲日月鄰第341章 開場第133章 符詔驚變第325章 劫起第218章 舊怨第336章 落幕第146章 遠行第225章 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第78章 無言誰會憑闌意第285章 人情第161章 玄真派崩滅第292章 胎印第246章 倏爾霜刃揮第333章 人劫第101章 祟鬱魔神第178章 人生一死渾閒事第374章 罷手第103章 道脈校考第298章 三五妙靈丹第30章 出手第12章 遺物第306章 前塵舊事第365章 桃康之體第355章 隅陽國第101章 祟鬱魔神第154章 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第183章 地膜震動 濁潮起時第40章 人發殺機第445章 二十四帝相傳位第132章 太素玉身 樓伏第17章 煉化元珠第305章 安可爭鋒第369章 殺手第111章 地淵圖卷第76章 符參老祖第25章 塗山寧寧第273章 故人第217章 劍道第50章 陽九 百六第111章 地淵圖卷第60章 大無相常境真炁第218章 舊怨第43章 掃龍蛇醉墨第156章 江流不斷魚龍舞第165章 選擇第224章 劍洞第236章 圖謀第56章 女郎第211章 龍宮招婿第338章 山中第249章 驚雷勢欲拔三山第390章 西素州第24章 籌謀第70章 謎題終現第401章 神降第131章 晏蓁 假丹最後一請第412章 生身受度,劫劫長存第274章 始末第428章 殲殄妖氛,下界清寧第219章 無可奈第51章 神符火第21章 法契第132章 太素玉身 樓伏第325章 劫起第53章 星斗氣,鬱崢嶸第295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403章 利誘第377章 遺府變數第204章 氣兵第45章 新的道術第153章 玉碎第157章 喬蕤第257章 神通天授第158章 《寶陽煉丹點鑄七返丹砂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