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42章 千里自同風

bookmark

華光愈來愈盛,不斷從銅鏡內攀出,有如活物一般向外離散,縈繞着一股勃勃生機,暉氣蔚粲,瑞彩飈煥。

在衆目睽睽之下,未幾息功夫,所有光彩倏忽一收,一道清氣就此顯露出來,旋身將銅鏡一裹後,便從容落來大殿當中。

那清氣落地就化作一道人形,通體氤氳環籠,如雲若霧。

杜瞻定目看去,見那人是個俊朗少年模樣,皮相極好,青冠白袍,大袖飄飄。

不過那人身軀看似是真實血肉所化,若細觀下來,卻朦朦朧朧,彷彿渺渺法力鑄就,顯然只是一道化身跨界來此,且也並不掩飾。

“看來傳言無差,少康山的這陸審果然是異類出身……”

在見得了陸審那雙深邃豎瞳後,杜瞻雖是訝然,但也不好過分失禮,瞥過一眼便移了視線,只心下暗道。

少康山——陸審!

這名字對殿中一衆武修而言不說如雷貫耳,但在杜瞻、陳崖等真武山弟子耳中,卻也絕不算陌生。

少康山如今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大道統了,其雖比不得真武山這等前古高門,但這門派的開派祖師卻是那有着赫赫聲威的陸羽生。

僅此一項。

就註定了少康山不容小覷!

昔年那合玄門八派之運的陸羽生在引動“中琅浩劫”後,雖被暴怒的太符宮掌門藉以三十三道真符削了一半元靈下來。

但陸羽生畢竟神通了得,兼有幾尊天外的佛陀、至人在旁施以援手,陸羽生竟還是以傷重之軀,一手託舉中琅州遁出宇外。

而這位在脫離了胥都天后,也未偃旗息鼓。

不過才修養了千年,便以一己之力悍然打進了昭成天中,與昭成天內三大道統對上。

陸羽生先是以雷霆手段滅了昭成三派中的玄數教滿門,奪去他們教中至寶“天干十二籤”,又與另兩派對峙數百載,最後終逼得那剩下兩派低頭,獻上符碟、質子等,願尊陸羽生爲盟主。

此事在當時也是惹出風波,引得不少高門大派爲之側目。

因昭成天雖爲小天,但也畢竟是一方昭昭陽世天宇。

陸羽生能以傷創未愈之軀逼得一天衆生俯首,倒不愧是昔年曾合玄門八派氣數的人物,堪稱圓圓大慧,偉力昭昭!

而在名義上統御一天,當上了昭成天尊後,陸羽生便開門立府,開始在宇內傳下來自己道統。

那方道統,便是名曰“少康山”。

時至今日,少康山已號稱是有三洞真、十六上玄、四十九小聖,根基已立,威嚴日長!

而陸羽生在叛出胥都天之前,其人本就是九真派的出身。

凡九真弟子皆需參習陣道,可謂是看門本領,且此人在年少時還得了北極苑“湖山公”的青目,被這位仙聖傳了幾手馭陣精要,之後陸羽生更是被湖山公破例收爲派外弟子,與北極老仙大抵算是同出一門的師兄弟。

故而陸羽生實乃難得的陣道大宗師,赫赫之聲傳遍陽世,連陰司幽冥亦有聞!

那少康山作爲陸羽生親自創下的道統,自然也是將陣道作爲立派之基,地位不凡!

杜瞻平素在與一衆大派往來時,可沒少聽過陸審的聲名。

他知曉陸審之師束譚曾跟隨陸羽生幾度出生入死,忠心耿耿,因此束譚雖然功行比不得幾個同門,但在少康山中,卻也同樣權位深重!

但陸審作爲束譚弟子,卻是束譚一脈的異數。

其人天資橫溢,悟性高絕,被束譚收入門下不過幾年功夫便已嶄露頭角,連陸羽生都曾召見過這位,考校他的功行。

時至今日,陸審已隱隱爲少康山三代弟子之冠,是四十九小聖魁首。

而一手陣法更近乎同輩無人能及,不可謂不厲害!

“曾聽崔師兄說陸審爲修成少康山絕學,已是進了我派的龜蛇大窟中打磨神意,我派幾位祖師與陸羽生向來交好,當年那場中琅浩劫時候,我派似也在暗中出了些力,他能進大窟,倒也不算太出格……”

杜瞻目光一閃,暗道:

“不過聽韓印覺方纔言語,陸審今番前來,是受了韓印覺之請?這兩位竟有如此好交情,也是奇事。”

當年胥都天那場中琅浩劫,雖名面上是無量光天、朱景天、長文天等爲主,利用一樁玄魔之隙,合力絆住了八派六宗腳步,給陸羽生以可乘之機。

但因心憚胥都道統之隆盛,暗地裡,如真武山、原始魔宗這等大派也是沒少出力。

正是在衆方明暗合力之下,胥都的八派六宗才總算是吃了個虧,聲勢被挫。

不過縱是從十州四海變爲九州四海,天地缺損。

但這變故,卻還遠未能打折八派六宗的脊骨。

衆方的辛苦籌謀。

亦遠未能竟全功……

“其實說來朱景天與少康山倒也是淵源不淺,只是以陸審這等清貴人物,他怎能看得起韓印覺,同這人相善?”

杜瞻腦中念頭飛轉,最後不由暗暗搖頭。

而在他皺眉思忖之際,段圭、金宗純兩位長老已是主動下得階來,同陸審那道化身相互見禮,幾人相談正歡。

金宗純笑道:

“自陸真人來到真武山後,倒是難見尊面,不知少康山那門大神通,陸真人修煉的如何了?”

“大彌天羅乃是祖師成道後親手創出,若欲入門,哪有那般容易?”

陸審先一搖頭,又臉露笑意,道:

“不過貴派的龜蛇大窟不愧爲先天造化之所,在這等寶地修行,卻也進益不少。”

“以陸真人秉賦,可在窟中見得那口水潭了?”段圭奇道。

“貧道若能有那機緣,早在窟中閉死關,哪還有暇出來放風。”陸審嘆息。

幾人在寒暄一番過後,段圭與金宗純對視一眼,兩人面色稍正。

最後還是由段圭略一沉聲,問道:

“今日動靜,不知陸真人、韓真人兩位是做欲如何打算?”

“還望寬心,規矩陸某自是知曉的,我雖欲爲崔兄助得些綿薄之力,但也絕不會出手,壞了他的聲名。”

陸審一笑:“韓兄,你說呢?”

韓印覺迎着一衆武修視線,上前行了一禮,誠懇道:

“諸位,還請恕韓某直言,眼前這個局勢已是再難支持了,北屏山大陣破損泰半,只怕連半月功夫都難撐過,更莫提維繫到崔師兄功成出關時候,且觀近日那些傳來的警訊,陳珩也不知是從何竊到了秘議,只恐難有援軍至此了。”

“你欲如何?”

杜瞻微微皺眉。

韓印覺自袖中取出一方小碟,展示給衆人觀看。

此物非金非玉,約是三寸六分,碟面浮凸山水紋路,將碟背一翻,則又是宿星圖樣。

青白兩氣不斷轉交纏,靈光湛湛……

“方纔異象想必諸位已是見得了,那正是闡星分垣陣將現時候惹出的動靜,而我手中這物,正是陸兄精心煉製的大陣陣引,一旦引動,便可方便搭建陣儀,可略省幾分佈陣時的辛苦了。”韓印覺說道。

“你意思是,要以這闡星分垣陣來拖延功夫,直至崔師兄出關?”

陳崖略作沉吟後忽然開口,他語聲有一絲狐疑:

“可佈置一方大陣,可着實是番苦功,哪是短短几日就能做成的?且就算有陣圖、儀旗等相助布成了,怕也要折損原本威能,莫陳珩幾劍劈下來,便將其拆個乾淨了……”

“星芒亂空,天象示變,此等異兆又豈是凡陣能引動的?”

韓印覺一笑,與陸審對視一眼,道:

“而佈陣不易雖說是樁公論,但陸兄是少康山高徒,自有精妙玄法在身,這小碟便是明證了。

只要陸兄出手,闡星分垣陣自可在幾日間速成,且不損多少威能,足可將陳珩等阻抗半年乃至更久,拖延到崔師兄出關了!”

這話一出,殿中立時響起一片議論聲音,變得熱鬧起來。

大多武修都在暗暗交換眼色,班肅和他那一衆親信尤爲欣喜。

而連陳崖也是欲言又止,臉上隱有一絲意動之色。

“若從了你們二位之議,真傳看來要欠下不小人情……”

過得半晌,段圭忽輕聲一嘆。

而不待韓印覺開口,段圭將手一擺,斬釘截鐵道:

“人情段某與真傳一起擔,算我的一份!只是到底這陣究竟布或不布,終還需看真傳意思!”

韓印覺見此不敢怠慢,忙道:

“在啓用這碟前,韓某已是修書一封,見崔師兄並未駁斥,韓某這才大膽施爲,然後趕來與諸位商議。

前番韓某已是無禮,今番絕不敢再妄爲!而實話說來罷……”

韓印覺主動稽首行了一禮,環視面前諸修。

他語聲中有一絲悵然,無奈道:

“便不提我家與崔兄間的種種舊誼了,以我這一脈的如今境況,也着實是需引入崔兄這等強援,纔可安定住局面。

無論如何,韓某絕不會害了崔兄,否則那何異於自壞長城?”

金宗純眼中精芒一陣閃動,最後還是和段圭定下主意。

“兩位還請入座,容我等略盡地主之誼。”

金宗純瞥了杜瞻一眼,不動聲色搖搖頭。

他伸手請陸審、韓印覺兩人入座,奉茶相待。

同時候在殿外的幾個侍者也得了金宗純傳音吩咐,忙向崔鉅居所跑去,欲得個真正口信。

過得半盞後,那幾個侍者折返回來,且還帶來一封崔鉅親筆寫就的簡帖。

金宗純、段圭在看過後,終不遲疑。

兩人起身對陸審齊施了一禮,鄭重道:

“真傳如今的神通修持正到了緊要關頭,不好破關來見,方纔我等已得了叮囑,陸真人若有吩咐,我等自當全力施爲!”

陸審緩將茶盞放下,避席回禮,笑道:

“何需如此,自學了這闡星分垣陣後,我亦有心一試其威,正要藉助此戰,來驗我陣道絕學!”

“陸真人今日之德,老夫記下了!”金宗純沉聲道。

在接過韓印覺手中那小碟後,陸審也不多耽擱,化光出了殿閣,直騰至雲中,

他伸手一抹,將碟中法靈再度喚起後,就將其向天擲去,須臾一圈百丈毫光如金鐘般罩落下來,洋洋漫入山嶺巖穴中。

爾後陸審又取出數百杆陣旗,不斷有武修接過後陣旗飛身離去,或削峰闢澗,或壘土填河,聽從陸審的號令,將那數百陣旗立在不同方位。

闡星分垣陣不僅是要牽引天中星象,同時也要借動地脈山水,兩兩相合,才得功成。

就在陸審佈陣時候,銅馱江處的玉宸人馬也是攻勢愈急,好比風狂雪急。

各類手段殺來,攪得江水四溢,蒸騰若沸!

不過北屏山中的殘陣終還能支撐些功夫,這倒叫一衆武修暫放下心來,可以去全力安置陣旗。

“去西三裡,將那坡上那片大鬆伐去,插上此旗,還有——”

陸審話未說完,神情一動,向遠處視去。

韓印覺順着他視線看去。

忽見一道劍光陡然撕爛大氣,雷音頓起,直衝此處斬來!

“陳珩!”

韓印覺瞳孔一縮,被其中殺意所攝,不自覺向後退了步。

北屏山殘陣光芒愈黯,嘎查連響,牽扯動着羣山皆顫!

直至過得許久,那劍光忽往空一升,不見了蹤形後,韓印覺才覺心神稍定,暗將緊扣住柔金鼎的右手一鬆。

“無妨,這陣也算不凡了,雖是用料太過,但當初亦是費了大功夫才布上,如今縱殘,但也難輕易攻破……想來陳珩也是知曉此事,才未再多花氣力。”

陸審搖搖頭,寬慰韓印覺一句。

“自然,自然!”

韓印覺略有些尷尬,忙神情一肅,笑道:

“陳珩他縱再是劍法厲害,短瞬間也破不得陣,而我等合力齊心,以不變而應萬變,已是佔了上風先機!”

這話雖僅是韓印覺的壯膽之言,但話到最後,腦中幾個念頭漸次轉過。

連他自己亦是添出了幾分信心,念頭活絡不少。

陳珩、陸審、崔鉅……

這幾位誰不是背靠一方大宗?誰又沒有背景在身?

而跟陸審、崔鉅相比,陳珩歸根結底還是在年歲上低了一頭。

此人終究成道時日太短,如今雖是位列一派真傳,但只怕過往九成時日都用在打坐修持上。

既如此。

那他又哪來的功夫去廣納俊秀、結交同道?

崔鉅被困厄于山中,在規序容許之下,他韓印覺可以請動陸審,叫陸審破關而出,大方充當崔鉅的援手。

而陳珩又哪來的人脈,讓他去喊動同輩真傳,叫那些人來爲他來獻策出力?

“崔鉅稟賦不凡,是連真武山中幾位尊者都嘉許過的,龍神更是賜了他精血,若有了防備,再鬥上一場……”

韓印覺心下喃喃自語,似欲說服自己一般,最後眸光陡然一厲:

“修道一事,不過法侶地財四類罷!

今番陳珩你若是輸,看來必是輸在了這個‘侶’字之上!”

……

……

一晃之間,便是三日匆匆而過。

這一日,忽見天中一道漫漫氣光舒張,大星虛影若虹,沖刷而下。

北屏山中數百陣旗層層捲起,好似野地迎風蒲草,向上一竄,便與虛星穩穩匯合一處。

一線光亮自山腹間生起,泱泱照空,不多時便將整座北屏山映襯得有如琉璃梵城,異常明澈!

“闡星分垣陣已成,僅這點時日就布出此陣,即便是九真教的那位湯玄真人怕也難做到,這陸審倒真不愧是少康山的四十九小聖之首……”

銅馱江上空,薛敬、楊克貞等元神真人遙望對面,臉上神情微有些古怪。

薛敬面露不解之色,繼續道:

“不過那陸審應是曉事的,他特意來此,怕也只是爲了佈陣罷,不會親自下場……可此陣縱能將我等拖延些功夫,那又有何用?崔鉅真能在這一年半載間脫胎換骨不成?”

楊克貞聞言搖一搖頭,同樣心下不明。

汪紜、董渠目視前處,對那新成之陣頗感好奇,地陸之中,當真是少見如此妙術、

而蔡慶更暗中扼腕,心思全然飄至了另一處。

自陸審到來後,他那精心豢養的彩蜥似是畏懼此人身上某類事物般,再不敢輕易前往北屏山窺視敵訊。

這着實是叫他平白少了幾樁功勞,蔡慶心下又如何能不惱?

“崔鉅雖說輸了我一陣,不過此人如此費勁,也要請來陸審佈下陣法,看來應是心有成算,諸位還是莫太輕視這位。”

陳珩收回目光,言道。

“真人行事謹慎,此誠我玉宸之福。”楊克貞先是恭維笑道,然後也不免犯愁:“不過這陣一成,輕易卻也難破,若無外力,我等怕是難免要被拖住腳了……”

“老朽曾聽聞胥都天的八派六宗中,九真教似是精擅陣道,而那少康山的老祖,昔年也是九真教出身?”

在衆人皺眉思索時,玄鯨派老祖董渠沉吟片刻後,稽首道:

“真人若欲速敗崔鉅,何不請九真教的人來此,他們都是同出一脈,想必破陣不難?”

楊克貞和薛敬聞言不由搖頭,一時倒不知如何開口解釋。

“闡星分垣乃是九真教內甚爲玄奧的一類陣法,能在金丹便推勘出陣眼、道破陣門的,着實寥寥無幾,大抵已是一派真傳之流了。”

陳珩不以爲意,笑道:

“且我成道未久,也並無什麼機會去結識這等同道。董真人方纔所言雖是良策,於我而言,卻是難去做成。”

董渠聞得此語便自知是失言了,臉上閃過一抹尷尬之色,忙行禮謝罪,

“何須如此。”陳珩一把扶住他,道:“不過陳某雖請不來九真教俊彥,但欲破此陣,卻還有他法。”

“真人意思是?”薛敬問道。

“我派公輸隆真君曾託西海高人煉製過一樁破陣法寶,名曰‘宅生樁’,昔年這位真君曾用此寶,破過南海蛇部的數幅陣圖,因而名噪天下。”

陳珩道:“前日我已修書一封,命人前往雲韶界的界門處,去將宅生樁取來,途中雖難免要耗上些功夫,但總好過在此消磨上一年半載。”

“公輸隆,派中公輸兄弟裡的那個老大?”

楊克貞聞言着實有些驚訝,這公輸兄弟在玉宸可是鼎鼎有名人物,是成道之後有望晉位九殿殿主的人物!

不過楊克貞雖好奇這兩兄弟素是行蹤渺渺,陳珩要如何取來宅生樁,但眼下也不是多嘴時候。

在一番商議過後,隨着陳珩告辭後,幾個元神真人略客套幾句,也紛紛離去。

而是夜至初更時,忽有一束虹光破開穹幕。

其閃爍盪漾,震盪靈機,若日出而霞彩麗也,直奔玉宸一方陣營,須臾便照耀得半天皆明!

這聲勢一現,便將銅馱江兩岸的人馬都是驚動,紛紛出來查探。

楊克貞手指一掐,將法眼睜開,見那虹光當中赫然是立有兩個修士。

一個氣血剛猛若浩浩長河,望去攝人心魄,顯是武道出身。

另一個則身負長匣,一股鋒銳無儔的氣勢難以掩飾,似隨時會透頂而出,卻像是個劍修人物。

“求取宅生樁一事或是說早了,這兩位竟齊聚於此,如今我應不需此寶相幫……”

在楊克貞、薛敬等正凝神時候,陳珩聲音遠遠響起。

他從主帳中走出,擡頭看天,目中難得有一抹驚喜振奮之色,拊掌大笑道:

“諸位,我的臂助來了!”

第373章 暗襲第181章 太素丈人第144章 氣血盈虛似月魂第318章 施恩第35章 畫地爲牢第5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6章 恨如海深第257章 神通天授第389章 打算第178章 人生一死渾閒事第107章 鹿臺山中事第312章 法會前夕第423章 只嘆流光過隙,天地久衰颯第443章 抑塞天地空第129章 中乙劍派第123章 幽冥鬼道第194章 世族第268章 劍氣中宵射鬥牛第195章 龜蛇第173章 諸真同降,不寧不令第6章 得胎息第316章 定名第361章 對壘第244章 濁質第270章 玄闕芝第138章 或躍在淵 陰蝕紅水第420章 秘事第321章 劫罰第403章 利誘第257章 神通天授第292章 胎印第360章 斬敵第258章 太素真形第436章 磅礴元氣衝第5章 諸佛平等,一真法界第202章 壺觴法會第74章 開府真法第351章 三經之首第219章 無可奈第65章 贈丹第206章 鬥法勝第209章 衆生如馬牛,獨我作龍象第218章 舊怨第5章 諸佛平等,一真法界第221章 第四十三張 唯我能證我第223章 神怪第5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42章 玉胞母池第366章 心思第394章 密山喬氏第432章 八方風動,寶劍衝星第135章 虎狼相殺,必傷狐獾第369章 殺手第411章 真人第319章 元境第70章 謎題終現第8章 禍福如何第428章 殲殄妖氛,下界清寧第25章 塗山寧寧第83章 天外罡煞武道第439章 殺氣流侵斗柄橫第439章 殺氣流侵斗柄橫第333章 人劫第171章 玉宸派 宵明大澤第84章 玄劫受命,萬道正傳第411章 真人第312章 法會前夕第294章 儀仗第231章 占驗法第138章 或躍在淵 陰蝕紅水第335章 宇宙雷池第211章 龍宮招婿第104章 中天斗數第89章 一拳天與壓潮頭第162章 法山寂第355章 隅陽國第49章 瑋貌瑰態第286章 珍材第216章 試取鴛鴦看,多寸應斷腸第405章 人劫第34章 十二萬九千六百種靈氣第180章 《兜術天王神宗玉書》第152章 以餌取魚第91章 長右謝氏第20章 有狐第40章 人發殺機第405章 人劫第149章 以天下爲之籠第111章 地淵圖卷第373章 暗襲第68章 先天大日神光第225章 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第369章 殺手第370章 功成第104章 中天斗數第139章 觀經第22章 怙照宗第314章 胸有成竹第32章 練炁
第373章 暗襲第181章 太素丈人第144章 氣血盈虛似月魂第318章 施恩第35章 畫地爲牢第5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16章 恨如海深第257章 神通天授第389章 打算第178章 人生一死渾閒事第107章 鹿臺山中事第312章 法會前夕第423章 只嘆流光過隙,天地久衰颯第443章 抑塞天地空第129章 中乙劍派第123章 幽冥鬼道第194章 世族第268章 劍氣中宵射鬥牛第195章 龜蛇第173章 諸真同降,不寧不令第6章 得胎息第316章 定名第361章 對壘第244章 濁質第270章 玄闕芝第138章 或躍在淵 陰蝕紅水第420章 秘事第321章 劫罰第403章 利誘第257章 神通天授第292章 胎印第360章 斬敵第258章 太素真形第436章 磅礴元氣衝第5章 諸佛平等,一真法界第202章 壺觴法會第74章 開府真法第351章 三經之首第219章 無可奈第65章 贈丹第206章 鬥法勝第209章 衆生如馬牛,獨我作龍象第218章 舊怨第5章 諸佛平等,一真法界第221章 第四十三張 唯我能證我第223章 神怪第5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42章 玉胞母池第366章 心思第394章 密山喬氏第432章 八方風動,寶劍衝星第135章 虎狼相殺,必傷狐獾第369章 殺手第411章 真人第319章 元境第70章 謎題終現第8章 禍福如何第428章 殲殄妖氛,下界清寧第25章 塗山寧寧第83章 天外罡煞武道第439章 殺氣流侵斗柄橫第439章 殺氣流侵斗柄橫第333章 人劫第171章 玉宸派 宵明大澤第84章 玄劫受命,萬道正傳第411章 真人第312章 法會前夕第294章 儀仗第231章 占驗法第138章 或躍在淵 陰蝕紅水第335章 宇宙雷池第211章 龍宮招婿第104章 中天斗數第89章 一拳天與壓潮頭第162章 法山寂第355章 隅陽國第49章 瑋貌瑰態第286章 珍材第216章 試取鴛鴦看,多寸應斷腸第405章 人劫第34章 十二萬九千六百種靈氣第180章 《兜術天王神宗玉書》第152章 以餌取魚第91章 長右謝氏第20章 有狐第40章 人發殺機第405章 人劫第149章 以天下爲之籠第111章 地淵圖卷第373章 暗襲第68章 先天大日神光第225章 壽長乃無間地獄之大劫第369章 殺手第370章 功成第104章 中天斗數第139章 觀經第22章 怙照宗第314章 胸有成竹第32章 練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