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安居房
二頭還問:“豬豬好吃嗎?給二哥留了沒有呀?”
六頭吞着口水,猛點頭:“肉肉香,二哥一起吃!”
“哎呀,我家小六怎麼這麼乖,捨得給二哥吃肉肉呢,二哥給你撓癢癢呀!”
“哈哈哈”
也就十日未見,這一見面可太親香了。
由大哥和二哥領着,他們能玩更多的地方。
五頭現在的力氣,就可以把他六弟給抱起來。
要不是兩人身高差不多,還不跟拎小雞子似的。
武師傅很眼饞這個小娃娃,還想誘拐給五頭給他當弟子。
經常給他做一些小刀小棍的玩具。
時不時就在五頭面前,展示一下他的功力。
弄得五頭一見着他,就兩眼亮晶晶。
小傢伙現在的破壞力更強了。
一不小心,甩手在他六弟身上,都能給甩出一個紅印,能把他六弟給痛哭。
食量也比六頭大,想着老外就是從小喝牛奶吃牛排,才能長高個兒的。
這兩個小子斷奶後,爲了長個子,還堅持天天喝牛奶。
至於牛肉,也是沒少吃的。
好多時候,翠花都是把牛肉剁成了肉泥,煮的肉粥或者肉圓子。
這般持續投喂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比起長雙胞胎一個月出生的三頭、四頭和小石頭,兄弟倆明顯要高一個頭。
身子骨也壯實很多,打生下來就沒有生過什麼病。
馬氏經常抱怨兩個兒媳婦:
“人家五頭和六頭還是雙胞胎出生呢,你們這單胎生的都長不過人家,家裡現在也不缺吃喝,怎麼就一個娃也養不好呢?”
這老二和老三都回來幾個月了,兒媳們還沒懷二胎,她心裡不爽快。
生和養,都比不上大兒媳,馬氏不高興。
樊氏姐妹也鬧心。
身體好好的,就是懷不上,她們有啥辦法?
要說養孩子,三頭和四頭也不是挑食的孩子。
她們在自己院子裡開火,也算是想吃啥有啥了。
雞鴨魚肉也是天天有,可就是沒兩個弟弟長得高,也沒人家長得壯啊!
看看自己的身板,再看看大嫂的。
姐妹倆閉麥,她們不如大嫂的地方多了去了,不差這一樁!
黑娃今年的研發計劃燒瓷磚,他最近主要在研究可以給瓷磚上釉的顏料。
燒瓷磚嘛!
肯定要功能多,顏色豐富纔好。
京城的住宅有限,很多低階的京官都還買不起宅子。
黑娃已經向皇帝請了旨。
在京城的南門口,官道兩旁,各劃了幾十畝地。
他打定了主意,要建設一批大夏朝人才安居房。
或租或賣給那些缺房的官員。
房屋的結構圖,他都給畫出來了,清一水兒的四合院小戶型。
臥房裡都要鋪上結實的青磚火炕。
室內的牆面全都要抹上水泥,再刷幾層白灰。
就是地面,也打算用水泥來抹。
四合院的廚房,從竈頭到櫥櫃,就用白色的瓷磚給貼面。
每間臥房裡有個小單間,做洗浴間用。
馬桶和淋浴,必須得安排上。
洗漱間的熱水管道匯聚於廚房,可以通過廚房集中燒熱水,並流入淋浴間的儲水罐裡面。
整個上下給排水系統,也是黑娃設計的。
黑娃是個貼心妹夫。
想着大舅哥和二舅哥,既然不願意做陶瓷研發,那做工程應該是可以的,尤其是監工這樣的活計。
等黑娃,把想要的瓷磚燒出來,也把給瓷磚上釉的顏料收集全後。
京城南門的人才安居房,開始動工了。
地基挖好後,鋪上厚厚的了水泥沙石,地基可打得牢固得不能再牢固了。
有些建了一輩子房子的匠人們都表示不理解,就是皇宮的地基都沒這般打的吧?
忠勤伯自有他的一套行事標準,表示:他要建,地動也不垮塌,輕輕鬆鬆能住上三代人的房子。
自打開工後,他帶着胡一牛和胡二牛基本都睡在工地上。
不出他所料,這施工監理的活兒,大舅哥和二舅哥都很喜歡。
一羣泥瓦匠們幹起活兒來,手上功夫不停,各種插科打諢,可以玩笑一整天。
工地上被請來的煮飯的婆子,手藝也不錯,一天三頓飯都管飽。
第一座樣板四合院,五十多個泥瓦匠,不過二十日功夫就給修了起來。
每面牆體的厚度,都有標準可依。
除了忠勤伯要求嚴格,監工胡一牛和胡二牛更是軟硬不吃的主。
只要丁點兒不合規,就會被要求返工重來。
等竈房的竈臺用白色的瓷磚一貼,整個廚房都亮堂了起來。
泥瓦匠們都嘖嘖贊好:
“我家婆姨,要是用這麼幹淨的竈房,估計都捨不得出竈房的門,嘿嘿”
“這茅房也好得很!這個就是富貴老爺們用的馬桶麼?我滴乖乖,這,這老爺們也太會享受了!”
“洗澡還能這麼講究呢,不但可以泡浴缸,還能站着沖涼!”
“要我說,這最好的還是火炕啊!這咱們往後,可多了一門盤炕的手藝,家裡的老人和娃娃們,以後再也不怕過冬了!”
“可不是嘛,可不是嘛,咱們可真是見世面了!”
樣板房,不止泥水匠人們喜歡。
被邀請來看參觀的夏洪棣和一衆大臣們,也相當滿意。
五品官們對着四合院指指點點。
對於用水泥平地,在廚房裡用和瓷磚等細節都很新奇。
若名額允許,他們都想住這樣的房子!
夏洪棣:想來,今年的低階官員們,可不要太感激朕了!
百姓們也在關注南門的房子。
自打樣板房建成後,就常還有官老爺們來觀摩。
搞得老百姓們都想去湊個熱鬧。
不過,這些人才安居房是不會開放給他們看滴。
有了第一座四合院打樣,城南工程隊又招募了一百個匠人,兩百個雜工。
工地上一片嘈雜,人聲鼎沸。
十座四合院同時開工。
大量的磚瓦,水泥和沙石被運往了南門的工地上。
在這片工地周圍打短工的漢子,也多了起來。
胡一牛和胡二牛的監理身份,經由忠勤伯的舉賢不避親,也算是過了明路。
夏洪棣覺得,這樣好的房子,還可以多建一些。
索性就讓這個施工監理的崗位,固定了下來。
胡一牛和胡二牛終於端上了鐵飯碗,月俸五十兩。
胡老爹和張氏對自家姑爺更是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