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得勢

至於慶王,卻是因爲歷代慶王都是子女衆多,這許多食邑分封下來,就算比不上其他兩王,也比安王要來的更有威懾力一些。

只是這三位藩王,都是一向對大明朝廷忠心耿耿,尤其是蜀王,歷任蜀王都會親自不辭勞苦,來京城叩拜天恩,實是藩王的典範。

要說這三位藩王會作亂,正德皇帝卻是不信。只是如今就連號稱皇叔,又幾得弘治皇帝託孤的安王,都要進行謀反的話,正德皇帝也是不由得懷疑了起來。

“即便是爲了防範這些藩王,那跟這個改革又有什麼關係?”正德皇帝語氣軟了一些,可還是不想就此聽任劉瑾擺佈,當即喝問道。

眼見得正德皇帝語氣軟了,劉瑾也是鬆了口氣,又說道:“老臣推行這個,不過是一個餌,真正反對這個的,多半都是與安王有聯繫的!他們知道,如果朝廷政令更爲通暢,反應速度也就會更快,那麼應對安王叛亂也會更迅速果決,因此他們就會出面反對!

如果陛下不信,等張彩把蔡茂這些人抓捕到詔獄之中,拷問一番之後,就會知道,這些人只怕早就與安王暗通款曲,意圖等着安王帶兵打到京師之後,裡應外合,成擁立之功了!”

“嗯?是麼?”正德皇帝一愣,有些狐疑看着劉瑾,加了一句,“你們莫不是想屈打成招?”

“陛下放心!這次老臣絕無料錯!也絕不會行這等屈打成招的事!”劉瑾保證道。

“好!只要證明他們確實與安……安王有關,朕就原諒你們,如若不然……”正德皇帝本來是準備習慣性的叫安王叔,可如今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他也是改了口了。

“如若不然,老臣願意引咎辭職!”劉瑾見得正德皇帝已經不再追究,當即高興的說道,其實於他而言,想要蔡茂等人開口,就算不動用大刑,也是有許多手段,只是這些不必與正德皇帝說罷了。

本來他是瞧不上正德皇帝的,只是畢竟正德皇帝是一國之君,大明天子,如果正德皇帝與他不和,只怕他很多事,也是做不來,因此只得曲意消了正德皇帝心中的惡氣。

見得正德皇帝隱隱有與劉瑾和解的趨勢,張太后也是高興不已,出聲說道:“這纔對嘛!你們君臣相得,哀家才能放心!照兒,你要相信,劉公是一心爲了我們娘倆的,不說其他,安王與馬風月一事,做成了與他有什麼好處,還不是爲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避免其他人在背後亂嚼舌頭,說什麼你不是哀家的親生孩兒麼?”

“是!母后教訓的是!”雖然對劉瑾已經有了一些嫌隙,可就像張太后所言,目前來看,劉瑾執意對付安王與馬風月,確實是爲了幫助自己與張太后,當下正德皇帝也只得俯首認錯道。

說完了正德皇帝,張太后又故意板着臉,對着劉瑾教訓道:“劉公也是,輔佐照兒這麼久了,又不是不知道照兒那衝動的性子,怎麼能在朝堂之上,當着文武百官,就行此悖逆之事呢?這樣吧!哀家罰你一下!”

“請太后示下!”劉瑾也知道,自己如果不吃點虧,只怕這位小皇帝咽不下這口氣,當即恭順的說道。

“哀家見照兒最近總是盯着那方錦帕發呆,顯然是有了心上人了!着你爲他解決了這個事,讓我家照兒有情人終成眷屬,可以辦到麼?”張太后倒是細心,察覺到了正德皇帝的不對,也猜到了正德皇帝的心思。

而正德皇帝也是沒有料到,張太后竟然看了出來,當即漲紅着臉,搖頭扭捏的說道:“母后,哪有,哪有啊……”

“哈哈!”張太后風情萬種的一笑,說道,“俗話說,知兒莫若母,你是娘一手帶大的,我如何能不瞭解你!你且說說,到底是哪家姑娘,讓你神魂顛倒,茶飯不思?”

“我……”說到這裡,正德皇帝連朕的自稱都不用了,呆在當場,思緒飄散,旋而嘆了口氣,搖頭說道,“母后,孩兒知道怎麼處理,就不勞煩你與劉公了,我現在還有事,就先給母后請安!”

說完之後,正德皇帝自顧自的給張太后請了一個安,直接退出了慈寧宮,一路之上,自然沒有人能阻攔。

見得正德皇帝離開,張太后也是沒有阻攔,等他身影不見了,纔對劉瑾說道:“劉公,你辦事也是毛躁了!怎麼能當衆對這孩子這麼做呢?畢竟他也是皇帝啊!”

“老臣知錯!”劉瑾眼見得沒有外人,當即也是低頭認錯,說道,“當時情勢危急,如果不壓下蔡茂這些人,只怕等李東陽、楊廷和他們出面,老臣的計劃就沒辦法實施成功了,還請娘娘諒解!”

“不必了!”張太后也是高舉輕放,擺了擺手,說道,“這次就算了,不許再有下次!”

“是!老臣明白!”劉瑾點頭說道。

“至於剛剛哀家說的那件事,只怕這孩子這次離宮,真的碰上了什麼心上人,你給哀家去探探底,如果是良善人家,好控制的那種,不防替他接進宮來,也好教他老實點!如若不是,那就直接給哀家消失了,可明白?”張太后漫不經心的說道。

“老臣明白!”劉瑾對張太后的手段早就瞭解,這會兒也是絲毫沒有驚訝,只是點頭說道。

“那就好!哀家乏了,你退下吧!”張太后故作倦怠的擺了擺手,示意劉瑾退下。

劉瑾卻也是拱了拱手,與張太后作揖了一下,然後就轉身退出了慈寧宮。離開慈寧宮之後,他卻也是滿腹心事,首先第一件,就是剛剛張太后所提及的,正德皇帝這次離宮,碰到了鍾情之人的事。

那次之所以對錢寧爲首的張永一系人馬展開滅殺的行動,實是劉瑾氣憤張永私自放正德皇帝離宮,好似不聽自己的話一般。

因此劉瑾就指示前去救援的人,除了正德皇帝之外,其他一應人等,都給殺了。這樣也算是給張永一個教訓,讓他以後不敢再亂來。

只是他因爲有事,沒有親自前去,卻沒有料到正德皇帝竟然經過這麼短的時間,心裡就多了一個心上人。

這個人是誰?又是什麼身份?如今是死是活?活着的話,卻又在何處?

這些都是劉瑾心中所想,但是又一時半會得不到答案的疑問。而且他也與張太后想法一樣,如果那個正德的心上人容易控制,他會不介意幫正德皇帝這一把,讓這人進宮來,常伴正德皇帝身旁。

可如果這個人心機深重,家世不一般,劉瑾必定會下黑手,把她與她身後牽絆的力量,都給抹殺掉。

第二件事,就是他在回味這次朝堂的細節,察覺其中的紕漏所在。其實他之所以又要推進自己的改革,又要對付安王,說來說去,還是權利二字。

推行了他的改革,就能以內臣之身,入主內閣,徹徹底底的把握朝政,掌握朝廷的全部權利。

到了那時,政出隨心,這朝廷還有何人能與他抗衡,卻還不是都由他一個人,或者說一派人說了算麼?

至於對付安王,那就更重要了。要想牢牢的握住現在已有的權利,進而掌控整個朝廷,那麼軍權是必不可少的。

而對付安王,就能大規模的集結軍隊,趁機培植親信,把軍隊之中的人,都換上自己親信的人馬。

這樣一來,只要控制一部分軍隊,自己在朝中的權利就能穩如泰山,成國公、英國公、定國公這些功勳貴戚,也就再也沒辦法制衡自己了!

最後一點,對付安王就相當於殺雞給猴看,只要自己以雷霆之勢剿滅了安王以及彌平了河套的動亂,那麼天下所有的藩王,就不敢稍有異動了。

如此一來,內閣在手,軍隊又有自己相當一部分勢力,宗室又沒有動亂,這天下豈不是捨我其誰了麼?

這些纔是劉瑾之所以要推行改革,以及對付安王的真正原因。至於那幫助張太后,遮掩當年的醜聞,不過是一個藉口,一個讓張太后站在自己背後,幫助自己的藉口罷了。

想到得意處,劉瑾忍不住笑了笑,不再多想,就直接坐上了小宦官擡得軟轎,一晃一晃的向着宮外而去,看他那悠閒的樣子,好似他纔是這紫禁城的主人一般……

……

而子龍在軍帳外偷聽到張福與魏彬的談話,主要的也是說了這次朝會。其中正德皇帝與上善木子的情緣,以及劉瑾的內心真實想法,甚至於李東陽等人的行動,自然是一概沒有。

張福只是說,經過那次朝會,劉瑾不但已經位極人臣,在朝中已經大權獨攬,更是定下了安王與子龍都是叛逆,並且已經在集結軍隊,只怕不日就要進攻寧夏了。

聽到這裡,子龍才豁然明白過來,原來之前這些人一直強調要拖住自己,不是因爲其他,而是因爲劉瑾的主力,都去圍剿安王去了,

在劉瑾心裡,興許是覺得只要安王與風月幫被滅,那麼自己也就算是無根的浮萍,任由他宰割了。

第四百六十三章 疑惑第三百八十九章 線索第六十章 千總第五百零八章 安葬第一百一十四章 潛入第五十三章 中伏第一百二十六章 易容第三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六百四十八章 羞辱第一百五十章 操縱第六百二十章 決絕第二百六十五章 劉公第四百二十四章 韃靼第四百六十三章 疑惑第一百九十五章 爭論第七百零三章 捉拿第十一章 少林第六百五十九章 鈴鐺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第二百零七章 棍陣第四百四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七 爭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擊第四百三十八章 尊主第五百零二章 惱怒第七百七十章 報答第七百二十七章 吃醋第二百七十六章 魔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立威第七百五十四章 魂飛第四十七章 凱旋第四百四十九章 暗算第三百六十六章 回谷第五百七十三章 炸藥第五百五十七章 點穴第七百七十六章 六鬼第三百六十章 太后第三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六十九章 懷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誦經第二百零五章 斬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入魔第一百七十七章 衝殺第五百零九章 生日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走第二百七十一章 武道第五百七十章 佈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五十四章 人質第三百九十八章 死守第六百三十六章 監視第二百七十章 教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聘用第三百九十章 亂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反第八十五章 兄妹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藥第三百四十一章 治療第七百五十一章 符籙第六百九十五章 失控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失態第七百二十七章 吃醋第四百七十五章 妹妹第二百零二章 進攻第九十五章 風俗第七十六章 尋女第一百一十二章 巧合第四百四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改革第四百八十七章 庇護第四百九十七章 東魔第四百零五章 替身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傷第四百八十三章 搭救第二百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章 下山第十二章 比武第六百九十七章 刺殺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隘第六百二十六章 魂斷第五百四十七章 賄賂第三百零四章 重傷第九十二章 初吻第七百章 挾持第三百四十八章 勸慰第四百八十八章 支持第六百四十九章 死別第八章 永別第八十八章 重傷第一百三十七章 媾和第七百三十二章 引蛇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陽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戰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業第七百四十七章 吸血第六百章 死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陣
第四百六十三章 疑惑第三百八十九章 線索第六十章 千總第五百零八章 安葬第一百一十四章 潛入第五十三章 中伏第一百二十六章 易容第三百六十五章 出宮第六百四十八章 羞辱第一百五十章 操縱第六百二十章 決絕第二百六十五章 劉公第四百二十四章 韃靼第四百六十三章 疑惑第一百九十五章 爭論第七百零三章 捉拿第十一章 少林第六百五十九章 鈴鐺第四百零六章 援軍第二百零七章 棍陣第四百四十三章 血戰第二百五十七 爭權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擊第四百三十八章 尊主第五百零二章 惱怒第七百七十章 報答第七百二十七章 吃醋第二百七十六章 魔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立威第七百五十四章 魂飛第四十七章 凱旋第四百四十九章 暗算第三百六十六章 回谷第五百七十三章 炸藥第五百五十七章 點穴第七百七十六章 六鬼第三百六十章 太后第三十六章 王府第六百六十九章 懷疑第五百一十九章 誦經第二百零五章 斬將第二百一十八章 入魔第一百七十七章 衝殺第五百零九章 生日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走第二百七十一章 武道第五百七十章 佈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五十四章 人質第三百九十八章 死守第六百三十六章 監視第二百七十章 教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聘用第三百九十章 亂戰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反第八十五章 兄妹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藥第三百四十一章 治療第七百五十一章 符籙第六百九十五章 失控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失態第七百二十七章 吃醋第四百七十五章 妹妹第二百零二章 進攻第九十五章 風俗第七十六章 尋女第一百一十二章 巧合第四百四十三章 血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改革第四百八十七章 庇護第四百九十七章 東魔第四百零五章 替身第一百三十六章 損傷第四百八十三章 搭救第二百章 出征第一百九十章 下山第十二章 比武第六百九十七章 刺殺第五百七十四章 關隘第六百二十六章 魂斷第五百四十七章 賄賂第三百零四章 重傷第九十二章 初吻第七百章 挾持第三百四十八章 勸慰第四百八十八章 支持第六百四十九章 死別第八章 永別第八十八章 重傷第一百三十七章 媾和第七百三十二章 引蛇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陽第二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一十四章 戰書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業第七百四十七章 吸血第六百章 死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