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平反

子龍對這個結果,也是極爲滿意,當即又說道:“劉瑾黨羽能這樣處理,再好不過!只是,那些曾經因爲劉瑾,而遭受不白罪名,或貶或死的大臣,我們是不是也要商量一下,如何彌補?”

“陛下所言甚是!”雙方探明心跡之後,諸位重臣也正式以陛下來稱呼子龍,雖然子龍不喜歡這個稱呼,可也是沒有反對。

此時子龍剛剛說完,李東陽深思一番,也就說道:“劉瑾當權,確實有許多正直大臣,或死或貶,讓朝廷損失慘重!

如今既然給劉瑾定罪,那麼確實應該爲他們翻案了!只是這翻案,也要考究,那些確實是冤假錯案的,肯定要平反。但是過往有劣跡的,我們卻要斟酌一二啊!”

“西崖公說的不錯!”子龍點頭說道,“我曾認識一名因彈劾劉瑾,而遭到貶黜的刑部主事,他就算是冤假錯案的一種,理應平反!”

“哦?刑部主事,還彈劾了劉瑾?”李東陽聞言捻起鬍鬚,想了想,說道,“陛下說的,莫不是龍山先生的長子王守仁麼?”

“龍山先生?”子龍先是一愣,旋即又點頭說道,“他倒是沒有跟我說起他父親,不過他確實叫王守仁倒是沒錯的了!”

原來子龍想起這爲劉瑾擅權一事,而遭到貶黜的大臣,就直接想到了當初自己因安王遺失先帝畫作,自己去尋找而被打落懸崖,認識的那位差點投水自盡的王守仁。

當時那王守仁雖然因爲勢盡而要自盡,可他身上錚錚鐵骨,以及與子龍一夜交談,感受到他滿腔抱負,卻讓子龍對他印象極爲深刻。

如今劉瑾倒臺,要平反冤假錯案,子龍第一個想到的,卻正是這位他極爲欣賞的年輕的飽學儒者。

“那就錯不了!”李東陽雖然也好奇,這王守仁如何能與子龍認識,可既然子龍提起他,李東陽也是極爲高興的說道,“龍山先生王華,本是禮部左侍郎,在朝野之中,風評不錯,與老夫也是交往甚深!

他的這個兒子王守仁,自小也是聰慧過人,與我也是有過接觸,我一直覺得,我大明朝日後,卻有他一席之地!

因此當年戴銑一案,他據理進言,爲戴銑求情,惹怒了劉瑾,老夫就與王華以及諸多同僚一起,設法營救他。

那時候許是劉瑾權位還沒有穩固,就以王華轉任南京吏部尚書爲條件,最終把他發配了貴州龍場驛完事!”

“原來這其中還有這許多波折!”子龍這才知道,原來王守仁的事情,卻還有這許多內幕。只是他說起這事,是要爲王守仁平反,可李東陽的口氣,好似不爲他平反一般。

這卻讓子龍心中奇怪,忍不住問道:“既然如此,他就屬於被劉瑾冤枉的,是平反一類的,可是西崖公你怎麼好像不願爲他平反一般?”

子龍這一問,卻又是讓衆位知情的重臣齊齊一笑,過了一會兒,李東陽才拱手說道:“非是老臣不願,實是那小子天生傲骨,不肯啊!”

“啊?”子龍聞言也是一愣,說道,“這怎麼可能?當初……”

本來子龍還準備說,王守仁當初差點因爲被貶,投湖自盡的事。可話到嘴邊,想到這事情不甚光彩,說了出來,卻是於王守仁形象有損,因此他也就頓了一頓。

李東陽雖然不知道子龍要說什麼,可他知道子龍關心的是什麼,當即說道:“老臣雖然不知道,陛下與王守仁如何相識,可一直以來,老臣卻對這小子倒是頗爲關心。

在他被貶龍場驛之後,老臣一直想方設法,要把他帶出龍場驛,重回我大明朝廷,爲天下,爲朝廷效力。

後來因爲一件事,我與劉瑾達成私下的協議,可以調任他離開龍場驛,因此老臣就興沖沖的差人前往貴州,準備告訴他,讓他也高興高興!

不料,我那心腹說,王守仁一口回絕了我的幫忙,並且還說在龍場驛待得很好,還讓我那心腹給我帶回了一句話!”

當初王守仁因爲被貶,自覺朝廷黑暗,已經了無生趣,就準備投湖自盡。子龍一直以來,雖然不曾說起這事,可對這位只見了一面的好友,倒是極爲關懷。

如今能夠爲他平反,他也是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他,不料如今李東陽卻告訴他,王守仁自己卻不想離開龍場驛了!

這一下,卻讓子龍極爲好奇,忍不住就示意李東陽把那句話說了出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雖然在與婉兒讀書的時候,子龍沒有學習太多的儒家經典,卻也是能夠體會到,王守仁說這句話的含義,以及心境。

聽到李東陽轉述的這句話,子龍一下子明白,這位聰慧絕頂的好友,想來是在思想上,又是更進了一步,日後的成就,卻更是不可限量了。

一面爲不能與王守仁促膝相談有些遺憾,一面又是爲他的成就,內心歡悅不已。此時,李東陽又是說道:“而且,他還說,既然遭到貶黜,那就應該順勢而爲,既然到了龍場驛,也應該竭心盡力,爲那一方百姓的福祉而努力,這纔是爲官之道!”

這句話,卻是讓子龍不由得一震,心中既是想笑,又是有些覺得有意思。原來當初王守仁投湖自盡,與子龍相識,進而徹夜長談。

在那個谷底,子龍爲了寬慰王守仁,讓他斷了輕生的念頭,曾說過類似的話語。並且還說,京城的百姓的是大明的百姓,難道那龍場驛的不是麼?

那時候,他只是想着王守仁能坦然面對被貶龍場驛,堅強的走下去。留得有用之身,等得劉瑾倒臺,再爲國效力。

不料這句安慰的話語,卻被王守仁聽了進去,還被當成了他在龍場驛堅持下去的動力,甚至於在李東陽已經爲他求得離開的機會情況下,他依然還是要求留在了龍場驛。

想到這其中的陰差陽錯,子龍也是不知該如何說纔好。李東陽卻也看出子龍心底的一絲想法,又說道:“不過陛下也不用太過爲他擔心!”

“哦?怎麼?”子龍見李東陽眼裡的笑意,當即也是問道。

“他這貶謫期限,也已經快要到了!雖然劉瑾在位,如果他繼續這麼倔下去,肯定還是繼續在龍場驛待着,可是如今劉瑾已經倒臺,他也就可以離開龍場驛了啊!”李東陽笑着說道。

“這樣最好!”子龍不想王守仁這位滿腹經綸的好友,埋沒於龍場驛這個偏遠一隅,可他也明白,王守仁的選擇,也是沒有錯的,因此正是爲難。如今聽得王守仁貶謫還是有期限,更是已經到了,他也是高興不已脫口而出道,“那最好,這樣一來,他就能夠離開龍場驛了!只是,以他的個性,如今讓他回到朝廷來,其實也不好!”

“不錯!”李東陽聞言也是點頭說道,“他既然有此決心,現在回到紛擾的朝廷來,實是誤了他的道啊!”

子龍倒不是能明白這儒家一道,但是他卻明白王守仁既然真的能做到教化龍場驛百姓,那現在讓他回來,確實是打斷了他一腔熱血。

當下子龍沉吟一番,覺得以王守仁的性格,最好的其實是先讓他去基層繼續鍛鍊一段時間再說,於是子龍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調他回來了,西崖公,你看離龍場驛近的,比較繁華的地方,缺一個父母官的,就讓他先去幹幹吧!”

“陛下英明!”李東陽一聽,心悅誠服的拱手應命道。

如今王守仁已經走上了實幹親民的道路上去,在李東陽等人看來,把他調回來,確實對他個人而言,不是很好。

但是讓他繼續在龍場驛待着,不說子龍肯不肯,就是王守仁的父親王華,以及李東陽這些與王華交厚的人,也是不忍他這個不錯的人才埋沒了。

因此如何處理王守仁,倒是一個頗爲棘手的問題。子龍順口直接說了這麼一個安排,一來確實能讓王守仁的個人修行繼續進行,讓他能在這條路上,走的更遠。

二來,卻也是脫離了龍場驛那偏遠之地,算是對王華,以及衆人有個交代。更何況,繁華地方的縣城,其實比起那窮山惡水的地方,更是難以管理,對他王守仁,也是一個不小的磨練。

所以子龍順口這麼一說,李東陽等人也都是眼前一亮,對這位“新的皇帝”,倒是忍不住佩服起來。

子龍眼見得王守仁的事情這般解決了,當下也是高興不已,也就不再糾纏於這件事上,轉而是說起了張太后的事情來。

在劉瑾謀逆一案之中,明眼人其實都看出來,張太后在事前,其實是一定程度上的知情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來說,她也是從逆。

但是張太后爲一國之母,身份不同,如果把她拎出來,入了罪,那其中引起的連鎖反應,卻是讓所有人都頭痛。

第四百六十四章 絕學第一百八十二章 書信第一百七十一章 密林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勢第七百六十三章 瘋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高人第一章 和氏璧第七百零三章 捉拿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套第二百八十三章 斷臂第五百二十章 五雷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帳第七十章 龍潭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章 受災第五百九十章 誘敵第七百八十九章 靈氣第五百六十二章 變數第七百一十四章 翻盤第四百四十二章 突襲第五十一章 陰謀第二十七章 結義第七百六十九章 民族第二百三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六百九十八章 護駕第一百零六章 欽差第五百零四章 所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備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服毒第六百七十章 虎穴第二十二章 峨眉第六百一十二章 受氣第四百二十二章 殉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御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易容第三十七章 護衛第二百七十章 教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增援第六百五十二章 撤走第四百七十六章 外公第五百零二章 惱怒第二百八十二章 折磨第一百六十六章 箭雨第一百九十八章 請纓第七百八十六章 氣浪第六百三十六章 監視第六十二章 彈劾第七百二十一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堂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倭奴第五百四十章 感悟第六十三章 毀證第一百章 受災第十二章 比武第四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四十一章 單挑第五百五十八章 得勢第四百五十章 劇毒第五百五十八章 得勢第四百六十一章 重生第四十二章 鎮長第七百章 挾持第一百四十八章 比試第二百七十章 教主第四十五章 精進第三百三十八章 鬥智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陽第五百七十三章 炸藥第三百七十六章 解圍第六百三十四章 神丹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換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四百零二章 傾訴第五百六十九章 野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總壇第七百二十九章 禁招第二百九十三章 泰山第二十五章 甦醒第四百一十六章 劍神第六百四十八章 羞辱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箭第三百七十六章 解圍第六百四十六章 兒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昏迷第七百零五章 訊號第五百八十四章 寶典第七百八十四章 小澤第二百三十七章 西進第二十八章 家鄉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情第二十章 拜師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舵第七百四十六章 鼓聲第三百三十六章 老者第六百一十四章 和談第五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七百零二章 頒旨
第四百六十四章 絕學第一百八十二章 書信第一百七十一章 密林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勢第七百六十三章 瘋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高人第一章 和氏璧第七百零三章 捉拿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套第二百八十三章 斷臂第五百二十章 五雷第五百四十八章 軍帳第七十章 龍潭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章 受災第五百九十章 誘敵第七百八十九章 靈氣第五百六十二章 變數第七百一十四章 翻盤第四百四十二章 突襲第五十一章 陰謀第二十七章 結義第七百六十九章 民族第二百三十三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三章 冒充第六百九十八章 護駕第一百零六章 欽差第五百零四章 所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備案第五百四十四章 服毒第六百七十章 虎穴第二十二章 峨眉第六百一十二章 受氣第四百二十二章 殉情第六百八十一章 御宴第一百二十六章 易容第三十七章 護衛第二百七十章 教主第一百三十五章 增援第六百五十二章 撤走第四百七十六章 外公第五百零二章 惱怒第二百八十二章 折磨第一百六十六章 箭雨第一百九十八章 請纓第七百八十六章 氣浪第六百三十六章 監視第六十二章 彈劾第七百二十一章 條件第一百五十五章 堂主第三百一十五章 倭奴第五百四十章 感悟第六十三章 毀證第一百章 受災第十二章 比武第四百一十三章 撤退第四十一章 單挑第五百五十八章 得勢第四百五十章 劇毒第五百五十八章 得勢第四百六十一章 重生第四十二章 鎮長第七百章 挾持第一百四十八章 比試第二百七十章 教主第四十五章 精進第三百三十八章 鬥智第四百七十四章 九陽第五百七十三章 炸藥第三百七十六章 解圍第六百三十四章 神丹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相第六百一十一章 換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四百零二章 傾訴第五百六十九章 野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總壇第七百二十九章 禁招第二百九十三章 泰山第二十五章 甦醒第四百一十六章 劍神第六百四十八章 羞辱第一百七十二章 暗箭第三百七十六章 解圍第六百四十六章 兒子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昏迷第七百零五章 訊號第五百八十四章 寶典第七百八十四章 小澤第二百三十七章 西進第二十八章 家鄉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情第二十章 拜師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舵第七百四十六章 鼓聲第三百三十六章 老者第六百一十四章 和談第五百三十八章 反制第七百零二章 頒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