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兩位軍師

ps:

呃,這客戶端推薦,才一天就沒了嗎?收藏不漲反退了了,坑啊!

“我願爲殿下效力。”趙君用匍匐在地,道。

蒼飛雙目露出喜悅之色,笑道:“來人,給趙軍師鬆綁!”

一旁一直沒有做聲的陳友諒,雙目微微眯起,目光在蒼飛和趙君用身上梭巡。

對於趙君用的選擇,他不奇怪,二選一而已,趙君用作爲聰明人,選擇投降很正常,當然如果脾氣上來,將自己往死路上送,也有可能的。

但是蒼飛的那一聲趙軍師,卻是讓陳友諒有了想法。

趙君用這個明軍舊人,不過是一個階下囚,纔剛剛投誠,就被蒼飛委任爲軍師,這是極大的器重。

蒼飛就不擔心趙君用是假投降,真臥底?趙君用雖然是明軍高層中第一個投降秦兵的人,但也不能不防啊?

陳友諒想提醒蒼飛,但是卻沒有開口,他儘管投降了秦軍,但只是張猛接受的投降,蒼飛還沒有發話呢?他原則上,還只是一個外人,而趙君用卻成了秦軍軍師,他一個外人在這樣的事情上說三道四,只會被人說是逾越。

他目光掃向一邊的張猛,但是張猛在和陳友諒目光接觸的時候,卻是轉過頭,裝作看不見。

陳友諒當即知道張猛不想插手此事,心中頓時有些奇怪,張猛爲何如此。

他纔剛剛加入秦國,哪裡知道秦國中的彎彎繞繞,張猛當然也擔心趙君用這個傢伙未必真心投降,但是在秦國蒼飛乃是一言九鼎之人,下了決定無人能改,此時提醒也只是白搭,反而好像要證明自己的智商比蒼飛高似地,那不是找抽嗎?

在蒼飛的吩咐下,自有衛兵上來幫趙君用鬆綁。帶他下去沐浴更衣,不久之後趙君用就煥然一新的出來。

趙君用可不是那些五短三粗的江湖漢子,他平時的打扮更像一個文人,如今更是一身儒生袍,顯得文質之極。

在趙君用換衣的期間,蒼飛、陳友諒和張猛均沒有開口。

蒼飛和陳友諒兩人互相觀察,而張猛純粹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張猛儘管已經升任爲秦國大將。統兵數十萬,但是在觀察人的精細謀劃方面。依舊有所欠缺。

但他也知道自己的斤兩,不會干涉蒼飛的打算,這也是他自身的聰明之處,否則也不會一路高升,始終受到蒼飛重用了。

在蒼飛眼中,這種會辦實事的人,或許是他最爲喜歡的吧。

趙君用回來後,場中的氣氛不知爲何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有些壓抑。

趙君用和陳友諒神色都微凝。蒼飛和張猛則不置可否。

蒼飛是渾不在意,他是這場會面的主導者,而張猛則是完全旁觀,他該做的都做了,至於趙君用和陳友諒兩人,蒼飛會如何處置和安排,他卻不怎麼在意的。

“陳友諒。這一次你帶兵投靠我秦國,乃是大功一件,以後你和趙君用一樣,皆爲我秦**師,希望你們同心戮力,爲我秦國效力。”蒼飛看着陳友諒。一臉的誠摯,真有禮賢下士的風範。

陳友諒則滿臉受寵若驚之色,似乎絲毫沒有對趙君用和他並列,有何不滿般,道:“能得到殿下青睞,乃是我陳友諒的福分。”

蒼飛微微一笑,道:“你有這樣的胸懷。讓我十分高興。是了,你是丐幫弟子,這麼年輕就有如此地位成就,想來武功定然不弱,不知道你師承何人呢?”

他笑眯眯的,好像只是無意中提及此事一樣。

陳友諒目光開闔不定,一時間沒有回答。

趙君用看出陳友諒的遲疑,心生疑惑,掃了蒼飛一眼,插口道:“陳兄弟,如果你不便回答,大可不答就是了,想來陛下也不會在意的。”

陳友諒表情看不出絲毫,但是心中卻是將趙君用罵了數遍,他心中正亂着,不知道如何回答蒼飛爲好,想不到這趙君用卻在這個時候添堵,難道是想報復他當日截斷其退路之仇嗎?

說起來,陳友諒此時的確很爲難,他師父不是別人,乃是那位江湖上臭名昭彰的混元霹靂手成昆。

他當年拜入成昆門下的時候,年紀還小,不懂事,和謝遜一樣對成昆是十分崇拜,不過他和謝遜不同。

謝遜爲人豪爽,喜好結交朋友,加入了明教,一心爲反元事業做貢獻,結果卻無意中犯了成昆的忌諱,被成昆害得家破人亡。

而陳友諒爲人陰沉,而且他和謝遜不一樣,謝遜看到的是成昆正面的一面,而他則是伴隨着陰暗的成昆成長,所以爲人陰險毒辣,和謝遜是完全不一樣的人。

他被成昆安排入丐幫,爲的就是控制丐幫,協助成昆對付明教,這事兒原本做得很好的,他爲人機靈,又有成昆在暗中相助,輕易就爲丐幫立下功勞,晉升飛快,後來史火龍重出江湖,他又攀上了這個高枝,真是如魚得水。

可是蒼飛橫空出世,強橫得讓人絕望,強極一時的丐幫轉眼間就覆滅了,陳友諒也是當機立斷的人,當即就選擇投靠蒼飛,以免和丐幫陪葬。

這其實不單單是他自己的決定,也是他師父成昆的安排,要他加入秦國,潛伏在蒼飛身邊,一來藉助秦國的力量對付明教,二來隨時準備協助成昆反噬蒼飛。

按照陳友諒的想法,他是打算左右逢源,既當他的秦**師,又當成昆安插的間諜,當局勢明朗的時候,再按照切身利益,聯合一方,對付另外一方。

當然,按照他的規劃,到時最好是蒼飛和成昆同歸於盡,他本人坐收漁人之利,得到天下。

別看陳友諒一副白日做夢的樣子,在原著中和歷史上他都幾乎成功了。

在原著中,他在丐幫的圖謀暴露,被驅逐出丐幫,卻改投明教徐壽輝麾下,最後幹掉了收容他的徐壽輝。奪取了西路明軍的統治權,和朱元璋爭奪天下。

而在原著中,他的過程也差不多,將老大徐壽輝殺死,自立門戶,成爲朱元璋統一天下的勁敵,率軍東下的時候。昔時統治金陵城的朱元璋等人都爲之驚懼。

這樣一個人,如果真心潛伏作惡。說不定真有幾分希望成事。

可是他的算盤纔打響,卻是被蒼飛詢問起師父的來歷,按照陳友諒的品性,原本是應該隨便撒個謊,誆騙過去的。

但是當他準備開口的時候,卻是猶豫起來。

他想起了蒼飛的發跡經過和一些江湖傳聞,讓他有些汗毛倒豎的感覺。

說起來,蒼飛絕對是一個傳奇人物,在短短十年時間。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成爲了現在天下舉足輕重的巨頭,這絕不是一個普通人可以做到的。

蒼飛年少時候的狀況,並無人得知,最初出現的所在則是在餘姚縣的海神廟附近,當時橫空出世,受到了武當派俞岱巖俞三俠。和天鷹教天市堂堂主李天恆的關注,後來參加了王盤山島的揚刀立威大會,竟然收復了金毛獅王謝遜,後來創立天下盟,自此一發不可收拾,以奇蹟般的速度。在江湖乃至天下中揚威,成就如今一代霸主的地位。

如果說這是因爲蒼飛的武功才智過人的話,那在期間揭穿諸多隱秘,陽頂天死亡之謎,成昆投身少林事情,華山派原掌門鮮于通的醜行等等,哪一件事情不是天下絕密。原本應該沒有外人知曉纔對,但是偏偏蒼飛就知道,而且還利用起來。

聽聞蒼飛有一個很囂張的外號,叫做替天行道,原本陳友諒還不在意,此時回想起來卻是不敢有絲毫大意,擔心蒼飛真知道各種隱秘,如果他可以隱瞞自身和成昆的關係,陳友諒真擔心會遭到蒼飛的清算。

這的猶豫,是在做選擇,在新主蒼飛,和師父成昆兩人之間,做一個選擇,是真正的投入蒼飛麾下呢?還是繼續做成昆的間諜?

他猶豫的時候,時間就這樣流逝了,而當趙君用插口的時候,他知道事情已經向着不好的方向惡化了。

原本他一口回話,說不定還有機會瞞過蒼飛,但是他遲疑了,引起了趙君用的疑心,別說在蒼飛面前隱瞞了,連是否能瞞得過趙君用,陳友諒都不敢保證,他和趙君用相處了一段不短的時間,曾爲敵人,曾爲盟友,彼此十分了解,他深知趙君用的本事,絕對是一個勁敵。

已經不能隱瞞了,否則遲早會暴露,與其被爆,不如自曝。

想到這裡,陳友諒再不遲疑,嘆道:“說來慚愧,我的師父,殿下你是認識的,他就是混元霹靂手成昆那個惡賊,我曾受他恩惠,被他遣入丐幫,爲他辦事。”

趙君用神色微變,對於成昆他可是如雷貫耳,這可是明教必殺榜第一位,比起蒼飛來更讓明教痛恨,因爲成昆害死了明教的前教主陽頂天,使得明教分崩離析,不然明教勢力恐怕更上一層樓,蒼飛說不定連出頭的機會都沒有。

至於成昆對謝遜一家做出來的惡事,那就更是不用血,洗不乾淨的。

連一直冷眼旁觀的張猛,神色都變得凝重起來,成昆這名頭太過響亮,單單一個謝遜的恩師的名頭,就足以名震江湖。

謝遜可是當今明教副教主,天下四大勢力之一的掌舵人,和現在的蒼飛一樣,威震江湖,而且他握着的屠龍刀,乃是代表着武林至尊這個稱號的神兵利器,對江湖的影響力極其巨大。

而成昆的事蹟,被人發掘之後,引起了江湖中人的高度關注,害死明教教主陽兒逼瘋了自己的徒弟,之後又潛入少林,成爲空間神僧的弟子,挑起少林和明教的紛爭,連空間神僧都間接被他害死,想不到這陳友諒竟然會是成昆的徒弟。

但看陳友諒在丐幫中的名聲和地位,在丐幫覆滅後還能存活,甚至更進一步,成爲秦**師來看,又是一個擅長玩陰謀詭計的傢伙,張猛想起之前是他接納這傢伙的,心中都不禁有些發寒。

他還真有些擔心,自己會不會受到這傢伙的牽連。

陳友諒、趙君用和張猛,都將目光轉到蒼飛身上,想知道蒼飛會是什麼反應。

蒼飛一臉的淡然,似乎早就知曉此事,又彷彿天下發生任何事,他神色都不會有什麼變化,區區成昆之名並不值得他重視的樣子。

“陳軍師,你肯將這樣的秘密告知我,我十分高興,看來你是真心要投誠我的,以後秦國就是你的家,你就安心爲秦國辦事,我不會虧待你的。”蒼飛點頭,狀若滿意道。

陳友諒自然又是一番謙虛,此時他爲蒼飛所震懾,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這事情就這樣揭過,蒼飛沒有追問詳情,陳友諒也沒有細說,而趙君用和張猛更是不會追問了。

趙君用和陳友諒兩人加入秦國,擔任軍師一職一事,也算是告一段落,成爲定論。

這兩人的加盟,對於蒼飛和秦國而言,乃是一個很值得紀念的日子,事實上他們對秦國以後的發展,的確發生了極大的作用。

趙君用原來是明教教衆,是淮北明軍的頭領之一,作爲軍師,在軍中話語的分量,僅次於周顛,在軍事上甚至連周顛也要聽他的。

這樣的一個明教高層投降,乃是首次,明教和其他的幫派不一樣,其內的人大多都是硬骨頭,在原著中,光明頂一役,那些明教教衆,各個都寧死不屈,是爲了理想,可以爲之粉身碎骨的人。

趙君用的投降並得到重用,可以說是開了一個很好的兆頭,之後有不少的明教高層也投降到秦國來,爲秦國的壯大立下了極大的功勞。

而陳友諒的作用同樣如此,他作爲丐幫軍師,也算是正道一方,自此之後,也有不少的正道中人選擇投身秦國。

當然,他們兩人的作用,更多的是在戰場中,兩位軍師的出現彌補了秦國,軍事上勇武有餘,謀略不足的缺陷。

也是秦國爭霸天下,從局部地區,向全國擴展的標誌之一。(未完待續。)

p

第七十六章 神木王鼎第二十三章 養傷第一百三十五章 六脈第三十二章 羣邪抵達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一百三十五章 黑木崖第一百一十六章 音波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六十八章 將啓第二十二章 大幕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廷欲建六扇門第九十四章 天山童姥第二十七章 這遊戲會死人第八十八章 蒼掌門第四十二章 你是猴子請來的逗逼嗎?第二十四章 終極任務第四十五章 轉變第十七章 時間不多了第六十章 給趙錢孫的建議第一百零七章 立墓第八十章 南方肅然第六章 噩夢結束第十七章 潛入曼陀山莊第二十九章 綠城第八十三章 好人童叔文?第十五章 懲罰第一百三十三章 崑崙三聖何足道第八十九 2 章 司空玄的請求第一百四十章 重出江湖第一百零一章 西夏皇宮初戰第五十九章 人齊了嗎?第六十二章 踏水有痕第一百零六章 忽必烈之死第十九章 我叫蒼飛第十七章 大團圓結局第五十七章 路遇洪七公第六十七章 誰看到我輸了?第六十章 羣雄第七十九章 風波第五十九章 匯合 第二章第九十九章 瘋戰第五十一章 無法淡定第十六章 李靖第一百四十一章 華山,故人第一百零五章 做媒第一百一十三章 雙鵰第九章 瘋狂作案第九十章 重上思過崖第三十八章 困境第四十八章 逃脫第六十一章 因爲你是契丹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爭執第八十二章 大理消息七十七章 根第一百一十九章 蒼飛的威勢第三章 各方第八章 獨孤九劍第三十七章 審問第五十四章 動態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八十三章 護國法王第三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四章 系統無反應第八十一章 棄子第五十七章 路遇洪七公第二十章 波瀾漸起第六章 觀音坐蓮第三十七章 階下囚、座上賓第十八章 姐妹花第一百零三章 來得太快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二十八章 東溟第十四章 太極第五十章 立威第二十九章 洞房第七十八章 局勢轉變第七十章 踏箭而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華山,故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東方不敗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三十八章 困境第一百零一章 強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四十三章 義氣山第二十六章 揚州之主第十一章 逃亡第六十六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六十九章 戰終 第四章第三十六章 逃遁第三十六章 局勢第一百零四章 戰臨第十章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十二章 王氏碧玉第二十一章 少林鐵砂掌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寶樹王第六章 好戲開鑼
第七十六章 神木王鼎第二十三章 養傷第一百三十五章 六脈第三十二章 羣邪抵達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一百三十五章 黑木崖第一百一十六章 音波功第一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六十八章 將啓第二十二章 大幕第一百三十四章 朝廷欲建六扇門第九十四章 天山童姥第二十七章 這遊戲會死人第八十八章 蒼掌門第四十二章 你是猴子請來的逗逼嗎?第二十四章 終極任務第四十五章 轉變第十七章 時間不多了第六十章 給趙錢孫的建議第一百零七章 立墓第八十章 南方肅然第六章 噩夢結束第十七章 潛入曼陀山莊第二十九章 綠城第八十三章 好人童叔文?第十五章 懲罰第一百三十三章 崑崙三聖何足道第八十九 2 章 司空玄的請求第一百四十章 重出江湖第一百零一章 西夏皇宮初戰第五十九章 人齊了嗎?第六十二章 踏水有痕第一百零六章 忽必烈之死第十九章 我叫蒼飛第十七章 大團圓結局第五十七章 路遇洪七公第六十七章 誰看到我輸了?第六十章 羣雄第七十九章 風波第五十九章 匯合 第二章第九十九章 瘋戰第五十一章 無法淡定第十六章 李靖第一百四十一章 華山,故人第一百零五章 做媒第一百一十三章 雙鵰第九章 瘋狂作案第九十章 重上思過崖第三十八章 困境第四十八章 逃脫第六十一章 因爲你是契丹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爭執第八十二章 大理消息七十七章 根第一百一十九章 蒼飛的威勢第三章 各方第八章 獨孤九劍第三十七章 審問第五十四章 動態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八十三章 護國法王第三十八章 天下震動第四章 系統無反應第八十一章 棄子第五十七章 路遇洪七公第二十章 波瀾漸起第六章 觀音坐蓮第三十七章 階下囚、座上賓第十八章 姐妹花第一百零三章 來得太快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雲突變第二十八章 東溟第十四章 太極第五十章 立威第二十九章 洞房第七十八章 局勢轉變第七十章 踏箭而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華山,故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的東方不敗第七十二章 謀劃易筋經第三十八章 困境第一百零一章 強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神鵰女俠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三十一章 餘杭事起第七章 蒼飛對武道的渴望第四十三章 義氣山第二十六章 揚州之主第十一章 逃亡第六十六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六十九章 戰終 第四章第三十六章 逃遁第三十六章 局勢第一百零四章 戰臨第十章第九十六章 金輪法王的決斷第十二章 王氏碧玉第二十一章 少林鐵砂掌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寶樹王第六章 好戲開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