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我還是喜歡直接輾壓

秦國四位大人物在此,免不了要商議一番今後的計劃。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張猛首先開口,道:“中原的正道和明教義軍主力,都已經從大都城下撤回,準備和我們秦國決戰,殿下你要早做打算。”

蒼飛之前一直閉關,張猛並沒有時間詳細告知蒼飛局勢的。

陳友諒作爲新加盟的軍師,本着積極建功立業,博取蒼飛好感和信任的打算,搶先建議,道:“中原正道和明教義軍,分別由朱元璋和說不得統領,他們之間互相併不信任,反而會相互制縛,我們完全可以各個擊破。”

蒼飛目光看向趙君用,道:“不知道趙軍師,你又有何想法呢?”

趙君用點頭,道:“陳軍師所言不假,如果我們施展一些計策,說不定還能讓他們發生內訌,到時我們再出兵收拾他們,就簡單得多了。”

他神色有些不情願,趙君用和陳友諒畢竟不是同一種人,他對明教的感情也不是假的,驟然見要他翻轉臉來對付明教,讓他十分不適應,只是事到如今,也不到他反悔,正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

蒼飛雙目微微眯起,道:“要施展離間計,恐怕並不容易吧?你們如果要達到效果,需要時間不會很長吧?”

陳友諒道:“不出數月,定有成效。”

他話語言之鑿鑿,顯然是有了定計,就差拍胸口保證了。

趙君用也是點頭,似乎他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張猛聽得有些心動,看向蒼飛。

但蒼飛卻是皺眉搖頭,道:“數越時間,實在是太長了,我可沒有那麼多時間浪費在這上面,我還是喜歡直接輾壓,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沒有用處,他們要聯合就聯合,難道我蒼飛還會怕他們不成?三日後出兵,直取中原,凡是擋在我秦國道路上的障礙,一律輾壓過去。”

蒼飛的話語很霸氣,霸氣得無以復加。

趙君用和陳友諒都有些驚呆了。有輕鬆獲勝的計謀不採納,反而要選擇硬碰硬。這是什麼道理,一時間他們都不知道如何開口。

而張猛卻是另外一個表現,高聲道:“有陛下出馬,肯定馬到功成,什麼朱元璋,說不得,還不是手到擒來。”

和新投降的兩人相比,他可是熟知蒼飛的習性,同時也對蒼飛的實力。有絕對的自信。

蒼飛的決定,根本無人可以反對,而蒼飛的實力,有足以取得勝利,那他哪有不支持的餘地。

趙君用輕聲提醒道:“殿下……”

蒼飛雙目輕閉,道:“我意已決,你不要多說了。”

陳友諒目光閃動。掃了蒼飛和張猛一眼,並沒有開口。

相比起趙君用來,他顯然更加懂得琢磨人,一看就看出了蒼飛和張猛的態度和性格,知道多說無益。

倒不是趙君用不懂得看人,但即便他知道蒼飛的心思。還是想進言,因爲他覺得實施計策,能避免秦軍更多的傷亡,提醒是理所當然的,他可不會像陳友諒那樣,見到事不可爲,就當即閉嘴。

這就是趙君用和陳友諒。兩人之間性格的差異。

……

開進中原的,不但有蒼飛統領的兩淮秦兵,連駐守荊襄的裴海,九江的侯金鰲,都分別率十萬大軍北上匯合。

三軍會師後,直入中原。

而得到消息的正道和明教聯軍,也十分迅速的做出了反應,雙方於潁川處對陣。

正道和明教,各自有三十萬大軍,總數六十萬。

而秦國一方,因爲蒼飛留了部分兵力,駐守兩淮,所以兵力只有五十萬,數量雖然差一點,但秦兵訓練有素,戰力絕對不會弱於聯軍的。

這一次的戰爭,是反元起義後,第一次兵力超過百萬的對壘,是最大的一次義軍之間的衝突,甚至連反元的屢次大戰,都無法和這一次相比。

所有人都知道,此時此刻,所謂的反元大業,已經退居其次,爭霸天下,纔是當今的王道。

這一戰,對參戰的勢力,甚至天下的其他勢力,都有極重大的意義。

這一次大戰,是蒼飛率先挑起的,秦國是否能進入中原,主宰天下,全看這一戰,如果戰敗,以後只能偏安南方,還有沒有希望進入中原,就只有天知曉了。

而中原的兩大勢力,正道和明教,對這一戰都十分重視,但是這兩大勢力,對這一戰傾注的力量,只是佔據他們中的一部分而已。

正道聯盟,如今尚存的勢力,還有五方,中原的少林寺和朱元璋,陝西的華山派,甘肅的崆峒派,四川的峨嵋派,西域的崑崙派,如果控制山西的原太原晉陽鏢局總鏢頭雲鶴也算在內的,就是六方。

正道聯盟各方之間雖然有聯繫,但卻並不同心,雖然知道脣寒齒亡的道理,卻不願意出手相助,想坐收漁人之利。

事實上,對於少林寺,其他六大派都並不服氣的,特別是武當派被蒼飛覆滅,而少林寺卻無動於衷,並不救援之後,雙方的裂痕就更加大了。

憑什麼你少林寺高高在上,可以漠視別人覆滅,而我們卻要去救你呢?

所以,華山、峨眉、崆峒和崑崙四派,齊齊選擇了中立,準備坐山觀虎鬥。

而山西的雲鶴,更是一聲不哼,絲毫反應都沒有。

這個雲鶴說來也算是個人物,在天下大亂,山西並沒有大派的時候,以自己晉陽鏢局的人脈,參與到了反元大業之中,真被他在亂世中取得了一席之地,成爲了山西王。

不過,他的能力畢竟有限,雖然抓住了機會,但卻無法繼續發展,管轄山西就夠嗆了,要他繼續進取,還真是爲難他了。

他也有自知之明,並沒有摻合到各大勢力的鬥爭之中,只是爲了對抗北方的元兵。才和正道交好,結成盟友。

反正正道的人,自命清高,等閒不會去攻伐盟友的,對沒有什麼進取之心的他有利無害。

等到中原之戰決出勝負,真命天子出現,他轉而投靠。那就上上大吉了,對他這樣主動投誠的功臣。不說高官厚祿,一個富貴總是少不了的。

在亂世中,有志天下的人不少,但是自甘平庸的人,卻是更多,當然他們大多隻能依附強者而生,但總有一兩個如雲鶴這樣的幸運兒,取得高位,獲得了其他人難以企及的成就。

而明教的團結。則遠在正道之上,可惜此時中原的明軍,卻無法得到應有的幫助。

蒼飛殺來得太快了,這也是他不採納趙君用和陳友諒意見的原因之一,讓中原的正道和明教聯軍無法和其他勢力聯合起來,減少敵人的數量。

明教的勢力如今被分隔成了三塊,中部地區是位於中原的說不得。西部地區是在天山的光明頂和西域的冷謙,東部地區則是流求的戴綺絲、韓千葉和殷天正父子。

這三個地方,被秦國和正道勢力所分隔,互相之間難以馳援,等到溝通好,戰事恐怕都已經結束了。

……

秦軍大營中。蒼飛坐在上首,張猛、莫土和侯金鰲在左邊,趙君用和陳友諒在右邊,衆人神色都十分凝重,因爲他們都清楚,這一戰關乎到秦國的未來,是主宰天下。還是偏安南方?可謂一戰定乾坤。

“想來大家都清楚這一戰的重要性,我也不多言了,此戰我們必須勝,也必定勝,諸位可有什麼妙計?”蒼飛掃視衆人,滿眼期待。

張猛、莫土和侯金鰲頓時將腦袋垂下,不哼聲。

他們都是勇猛有餘,謀略不足的典範,以前是江湖豪傑,如今也就是戰場勇將的水準。

趙君用和陳友諒神色則是陰晴不定,他們是謀略有餘,勇猛不足的傢伙,說起來妙計在徐州的時候,他們就想過了,只是你連聽都懶得聽,此時到了這個地步,卻來問人,是不是遲了一點呢。

趙君用雖然投降了蒼飛,但他曾是明教中人,對明教還不能絕情,對蒼飛要他對付明教,原本就不怎麼情願,加上蒼飛之前的態度,此時直接耍起脾氣來,默不作聲。

而陳友諒則是另外一回事了,他在徐州已經向蒼飛真正投誠,而且他認爲蒼飛是當今天下最有希望成就大業之人,蒼飛對他的態度不好,但只要給他足夠的地位,他也是能忍受的。

“就如昔日所言,正道和明教並不團結的,事出倉促,我們無法做太多的佈置,但如若我們攻打他們其中一方,卻對另外一方置之不理,另一方未必就真會全力救援的。”陳友諒建議道。

蒼飛看向趙君用,問道:“趙軍師,你覺得陳軍師所言是否可行呢?”

對陳友諒,蒼飛始終抱着不信任的態度,反而對不怎麼合作的趙君用更爲信服。

趙君用不置可否,道:“可以一試。”

哈!

真是說了就和沒說一樣,其他人都撇了撇嘴。

但蒼飛卻一臉受用的道:“如此甚好,那就試一試吧,明軍和我們仇怨最深,就選他吧。”

其他人神色古怪,別說陳友諒了,就連張猛等莽夫都能看出趙君用這傢伙心不在焉,想不到蒼飛竟然還那麼相信他,這是什麼道理?

但所有人都不會愚蠢到反駁蒼飛的話,紛紛點頭。

有了定計,秦軍衆人也不耽擱,開始對明軍營地猛攻。

隆隆隆!

鼓聲陣陣,敲響了戰爭的號角。

雙方將士衝上戰場,不斷廝殺,一時間屍橫遍野。

秦兵只是攻打明軍,卻對旁邊的正道義軍不聞不問,以蒼飛和明教的關係,如果秦兵進攻的是正道,明教鐵定會出手,但是此時卻是未知之數。

……

戰場上,明軍中軍處,上至布袋和尚說不得,正副統帥韓山童、劉福通,下至兵丁小卒子,都神色凝重。

秦兵的攻勢出乎他們的預料,最可惡的是,秦兵只是針對他們,而對正道不聞不問,這下子,明軍就承受了所有的壓力。

“前面快頂不住了,我請求出戰。”韓皎兒一臉焦急,主動請纓道。

不過,對於一臉的熱血的他,衆人卻一臉的鄙視,也就韓山童露出滿意的神色。

韓皎兒是韓山童的侄兒,本事並不高的,能成爲明軍主將之一,完全是因爲伯父韓山童的關係。

別看他此時在請纓,其實人人皆知他養尊處優慣了,真讓他上沙場,他十有**會怯場,不過他卻擅長炒熱氣氛,所以每次戰鬥必定會請纓,只是他每次都不會首先出戰就是了。

而他伯父,明軍統帥韓山童深明韓皎兒底細,笑着道:“有此鬥志,很好!不愧是我的侄兒,不過你上一戰爲敵所傷,這一次還是在後面壓陣,真撐不住再出戰吧。”

衆人神色更顯鄙夷,什麼爲敵所傷,每一次都是在勝利在握的時候,纔出場收尾撈功勞,就算受傷,也是騎術不精,自己摔倒弄傷的。

韓皎兒似乎不知道伯父心意一樣,大搖其頭,道:“如今情況緊迫,哪裡顧得了那麼多,還是讓我出戰吧。”

看他一臉堅決的樣子,似乎不讓他出戰,他就不幹了了。

韓山童笑意更盛,道:“你有這個心,我十分安慰,不過你不要再說了,就好好待着吧。”

韓皎兒聞言,這才一臉頹然的答應下來。

衆人被韓皎兒這一鬧,各個都又好氣,又好笑,雖然看似滑稽,但之前緊張的氣氛,卻是煙消雲散。

劉福通神色陰沉道:“這次蒼飛專門對付我們明教,顯然是打着各個擊破的心思,以正道和我們的關係未必會全力相助的。”

這的確是很糟糕的情況,劉福通這位明軍副統帥,也算足智多謀,但此時卻想不到好的對策。

林遵道道:“那又如何?難道我們明教,就真會怕了蒼飛那賊子不不成?大不了魚死網破,兩敗俱傷。即便給正道撿便宜,也不能讓蒼飛好過。”

這是明教教衆普遍的想法,實在是蒼飛太可恨的,如今的明教,對蒼飛的恨意,比起對元兵的恨意更濃。

其他人聞言,大多點頭,算是達成了共識。(未完待續。)

p

第一百五十章 離開第十八章 有題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六十五章 多謝……第四十五章 這事兒早說啊!第九十章 擁抱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平一指第五十六章 逃出滎陽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壯士斷臂第九十二章 時間緊迫第十六章 成昆第五十一章 跋鋒寒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平一指第四十九章 醫治鍾靈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十八章 古墓第一百二十一章 岱宗如何第一百三十三章 少室山英雄大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笑談天下第二十四章 殺戮第五十章 暫住林家第十四章 道姑的滋味第十七章 意外的任務第四十六章 返回洛陽第二十九章 綠城第五十一章 明悟第二十八章 集體提升第十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三十五章 功成第六十一章 因爲你是契丹人第三十五章 巨鯤幫第十九章 再現第五十三章 人盾第一百三十一章 蒼飛的計劃第四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九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第一百零一章 西夏皇宮初戰第四十九章 亂心第一百零五章 落難大汗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六十七章 誰看到我輸了?第十一章 放水第十七章 華山第三十七章 階下囚、座上賓第六章 好戲開鑼第四十章 程英和陸無雙第七章 步步引誘第一百一十六章 音波功第四十五章 紅林秘境第四十二章 撞見第二十章 紅拂女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遼第一百零二章 永明公主第十八章 有題第四十五章 大爆料 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散去第五十七章 被跟蹤了第二十五章 吞噬第二十三章 實力漸漲第二十五章 結盟全真派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八十四章 再來一場第四十一章 高手齊至第一百零二章 終勝第八十二章 獅吼子第三章 文武第三十四章 完顏萍第一百二十二章 壯士斷臂第九章 繼續第五十五章 再見公孫綠萼第四章 重演第九十二章 直面巴陵第五十九章 人齊了嗎?第九十一章 星宿派掌門阿紫第七十九章 白衣少年第五十六章 逃出滎陽城第十九章 來去第三十二章 海沙幫第三十三章 敵人第二十四章 終極任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叛出正道?第四十八章 逃脫第一百零五章 做媒第五十一章 重奪無量山第九十九章 金國使團的遭遇第十九章 王元霸第九十一章 星宿派掌門阿紫第一百章 君山大會第十一章 重回華山第三十章 念頭漸通第四十八章 見三渡第四十九章 歸附第一百二十章 鐵杖身法第三十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二十章 驚醒第二十六章 魔翎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寶樹王
第一百五十章 離開第十八章 有題第二十九章 狂徒第六十五章 多謝……第四十五章 這事兒早說啊!第九十章 擁抱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平一指第五十六章 逃出滎陽城第一百二十二章 壯士斷臂第九十二章 時間緊迫第十六章 成昆第五十一章 跋鋒寒第二十八章 悲劇的平一指第四十九章 醫治鍾靈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十八章 古墓第一百二十一章 岱宗如何第一百三十三章 少室山英雄大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笑談天下第二十四章 殺戮第五十章 暫住林家第十四章 道姑的滋味第十七章 意外的任務第四十六章 返回洛陽第二十九章 綠城第五十一章 明悟第二十八章 集體提升第十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三十五章 功成第六十一章 因爲你是契丹人第三十五章 巨鯤幫第十九章 再現第五十三章 人盾第一百三十一章 蒼飛的計劃第四十七章 逃之夭夭第九十三章 一人滅一國第一百零一章 西夏皇宮初戰第四十九章 亂心第一百零五章 落難大汗第九十五章 傳劍恆山第六十七章 誰看到我輸了?第十一章 放水第十七章 華山第三十七章 階下囚、座上賓第六章 好戲開鑼第四十章 程英和陸無雙第七章 步步引誘第一百一十六章 音波功第四十五章 紅林秘境第四十二章 撞見第二十章 紅拂女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遼第一百零二章 永明公主第十八章 有題第四十五章 大爆料 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散去第五十七章 被跟蹤了第二十五章 吞噬第二十三章 實力漸漲第二十五章 結盟全真派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八十四章 再來一場第四十一章 高手齊至第一百零二章 終勝第八十二章 獅吼子第三章 文武第三十四章 完顏萍第一百二十二章 壯士斷臂第九章 繼續第五十五章 再見公孫綠萼第四章 重演第九十二章 直面巴陵第五十九章 人齊了嗎?第九十一章 星宿派掌門阿紫第七十九章 白衣少年第五十六章 逃出滎陽城第十九章 來去第三十二章 海沙幫第三十三章 敵人第二十四章 終極任務第一百二十二章 叛出正道?第四十八章 逃脫第一百零五章 做媒第五十一章 重奪無量山第九十九章 金國使團的遭遇第十九章 王元霸第九十一章 星宿派掌門阿紫第一百章 君山大會第十一章 重回華山第三十章 念頭漸通第四十八章 見三渡第四十九章 歸附第一百二十章 鐵杖身法第三十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人計第二十章 驚醒第二十六章 魔翎第五十八章 秦軍的發展 第一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十二寶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