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敵蹤又現

bookmark

過了棧橋,趕去淮陽城還有五十里,林縛等人已經飢腸轆轆,與劉妙貞等人匯合後,便靠着棧橋這頭的烽火戍臺歇腳。

戍臺是一座十餘丈見方的磚堡,平日由淮陽鎮派一都隊甲卒戍守、控制棧橋。

林縛隨行護衛騎兵以及隨劉妙貞出城來迎接的隊伍,加起來有近千人。不要說馬了,人進了戍堡都沒有坐的地方,林縛也隨便,就在戍堡外歇腳,風雪倒也不是不能忍受。

斥候探馬散出去,騎兵們一隊隊的散開來,用馬在外圍擋住風雪,在人避風側取食料餵馬、啃食乾硬的麥餅;也以一都隊爲單位,架鍋置竈,取雪燒水,放肉煮湯。

此行隨林縛到淮陽視察,還有孫敬堂、李衛、高宗庭、唐復觀、周普等人,與林縛、劉妙貞、馬蘭頭、孫壯、李良等人一起,在風雪野外,圍着燒得“叵叵”直響的大鐵鍋而坐。瀰漫的肉香撲鼻而來,勾得人食蟲大動。

淮泗物資緊缺,要安置這麼多流戶,野外蛇鼠都給人吃了乾淨,不過兵卒都按量供應肉食,取雪燒水,將醃乾肉、醃乾魚洗淨混丟到鍋裡,再摘採一些能食的野菜加入燉食,便成了艱苦行軍途中最令人期待的美味肉羹了。

李良瞅着林縛端着一碗肉湯津津有味的喝着,心裡覺得就怪,問道:“軍中的美食,制置使吃來也有味道?”

“怎麼沒有味道,合輒你以爲我躲起來每日山珍海味不成?”林縛笑着反問,又認真的說道,“我啊,酒不大愛喝,李帥要喝,可以陪你幾碗,但喜歡吃肉,紅燒,比起羊肉,更喜歡豬肉。”

李良靦腆的笑了笑,馬蘭頭湊過來說道:“這年頭只有富貴人家才能吃得上肉,貴人喜吃羊憎厭吃豬,故而江淮多養羊、少有養豬的,唯有家裡稍富裕的人家,才養一頭豬年尾殺解饞,倒只有淮東境內大規模養豬……”

林縛知道馬蘭頭是有疑惑不好意思直接問出來,笑着回他:“我這個‘豬倌兒’的綽號可不是給白喚的,我在江寧就養豬出名——那些富貴人只曉得羊肉比豬肉好吃,不會算細賬,”林縛掰着手指頭跟馬蘭頭算賬,說道,“一頭羊從年頭養到年尾,只能殺三四十斤肉,一頭豬能殺出三四倍的肉食來,豬下水也能食;油能燒菜制蠟;豬皮製甲勉強差些,但制靴、、制襯甲、制皮帶,都很好用;豬鬃能制刷子、豬鬃刷子是好東西,制船要抹桐油,用豬鬃刷子又好又快;豬圈養墊乾草能漚肥,一頭豬肥一畝田足矣,少說能多種出一石米糧……換作馬帥,會因爲羊肉吃起來口感好些便棄豬養羊?”

“換作我也養豬……”馬蘭頭爽朗笑着回道。

“有些人滿口仁義道德,說的比唱的好聽。淮東的官員將領,我跟他們說:不要跟我談那些玄而又玄的東西,讓你治內不能餓死人,就是最基本的仁、最基本的義、最基本的德;都說天災人禍,人禍就是最大的背德,”林縛又說道:“關於物資分配的問題,現在淮東的物資也很緊缺,所以纔在軍中分等級供應。軍官操勞更甚,所以會有一些額外的軍官物資補貼,但也有限。做這些安排,根本的出發點是保證部隊的戰鬥力,更好的安民靖土,不是培養官老爺的作風——誰的貢獻大、誰的功勞高、誰勤勉用心,都就能得到更好的保障。要是不做到這一點,豈不是打仗時大家都要縮到別人後面去?”

諸人皆笑。

即便是近一年來,得淮東支援渡過困境,接受招安編爲淮陽鎮軍接受淮東軍司的節制步入正軌,馬蘭頭、李良等將,對淮東存有感激之情,但對林縛本人也是是敬畏有餘而難有親近之心。

畢竟此前只見識過林縛在戰場上的凌厲手段,而林縛本人在淮東的聲望已經高達無人能夠取代的地方,即使馬蘭頭、李良等人仍然心存警惕,但仍以仰視的心態來看林縛。

林縛此來淮陽視察,馬蘭頭、李良等人也是頗爲意外,即使有感於林縛對淮陽鎮的信任,心裡忐忑不安,不知道要如何接近,才能算合乎分寸,卻沒想到林縛說話從語氣、方式以及所說話的內容,都讓他們覺得平易近人,一下子就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雖無山珍海味,但在野外冒着風雪圍着一鍋肉湯,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暢懷歡談,令高宗庭頗爲感慨。

林縛要來淮陽視察,高宗庭是持反對意見的,畢竟在一年之前,大家都還嚴重對立的兩方,就算眼前,淮陽軍鎮仍保持相當的獨立性,僅名義上接受淮東軍司的節制,誰能保證淮陽鎮諸人就一點野心都沒有?

算着時間過棧橋在野外就餐,也是高宗庭籌劃,就是要利用這短暫的時間觀察淮陽鎮諸將有無異常——看到眼前此景,高宗庭才曉得有人是生來能得人心的。說到得人心,無非是要清楚別人需要什麼,而自己能給予什麼,權謀太多、太細、太詭,反而不能算好事。

不過這頓野餐吃得也不能算平靜,林縛喝過肉湯,與諸將站起身活動腰腿,騎兵牽着馬散開列隊,打算繼續前行時,淮陽方向就有探馬馳來,在淮陽城北發現有滲透進來的燕胡前哨……

“十五人一隊,穿皮甲、持刀弓,皆雙馬!”林縛接過劉妙貞遞過來的信報,看了看,說道,“倒是標準的燕胡遊哨……”他也不多說什麼,要是劉妙貞連幾支滲透來的小股燕胡遊哨都應付不了,也不枉爲近一年來往淮泗投入這麼多資源。

“放他們進來,打痛他們幾次,纔會變老實一些。”劉妙貞下令道。

燕胡遊哨皆雙馬,又精騎射,若是在他們越過防線之前就派兵攔截,頂多將他們趕跑,很難咬住他們的尾巴打。將他們放進來,兩路或幾路騎兵夾擊,就能狠狠的咬他們一口,幾次下來,就能讓燕胡遊哨變得老實一些,曉得淮陽防線不是除了城池就能任他如入無人之境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淮陽鎮的騎兵數量很有限,對面燕胡襲擾性質的遊哨,也只能用騎兵攔截或迂迴包抄;步卒出去,根本連人家的尾巴都咬不到,還可能給誘入對方的埋伏圈裡去。

淮陽鎮軍在去年最艱難的時候,即便是最珍貴的戰馬都殺了維持人命,劉妙貞手裡僅有的近千名騎兵精銳,也都改爲甲卒。

淮東普通騾馬倒是不缺,也支援淮陽鎮軍好幾千頭騾馬,但過去一年裡淮東從海東地區也引入優良戰馬也不足三千匹。

周普三月率騎營北上支援津海,撤回來時,人員傷亡倒是不大,但馬匹的折損率超過四成,叫周普痛心得嗷嗷直叫。騎營撤回崇州休整,又從津海營等部挑選一批騎術精湛的將卒補入,兵員擴充到六營,但戰馬僅補足到三千匹,連一人一馬的標準都做不到。

除了各步營的斥侯探馬用馬補充了一些外,林縛也是盡最大可能的給淮陽鎮調撥了五百匹極爲珍貴的優良戰馬。

就在淮東撥給的五百匹優良戰馬基礎,另外從普通馱馬裡挑選一些健壯、腳程好的,淮陽恢復了兩營騎兵編制。

由於戰馬太珍貴,要不是林縛過來,劉妙貞寧可放燕胡遊哨進來用弓弩步卒抄伏攔截,即使是將敵人驚走或損失一些步卒,也要比折損寶貴的戰馬更能讓人接受。

在淮陽、在汴水西岸,過去半年時間裡,淮陽鎮與淮泗工輜營儘可能修復殘存的土圍子作爲流戶的安置場所,小股遊哨滲透進來,民衆可以避入土圍子,倒不怕會給造成大多傷害。

當然了,燕胡遊哨三五十人試探性的滲透淮陽防線,這邊出動騎兵攔截,雖說容易攔回去,但避免不了戰馬的折損。有時間騎兵在馬上對射,損失最慘重的不是人,往往是跨下目標更大的戰馬。

燕胡獲得戰馬容易,淮陽鎮卻將五百匹戰馬當成寶貝供着。

而且當燕胡遊騎的規模達到三五百人,這邊即便將騎兵全部派出去攔截,即使是硬拼硬,都未必能確保獲勝,那時將更頭疼。

反而燕胡騎兵進來的規模再大些,倒可以出動步卒進行攔截了。畢竟大股騎兵即使是在行進時,拉開的隊列、展開的範圍也會極廣,很難保證側翼不給步卒咬到。

劉妙貞這次要保證林縛此行不會給滲透進來的燕胡遊哨干擾,除了下令淮陽城裡的騎兵出動包抄敵騎外,還將隨行到汴水河西岸迎接林縛的三百餘騎兵都交給李良率領,要他在前方散開陣形,確保不會有燕胡遊哨撞進來。

“陶春跟樑家吃狗屎的,真還要我們替他們擦屁股……”李良對河淮防線讓燕胡遊哨漏進來,十分不滿,憤憤不平的說道。

“我這次帶來的騎兵不多,但也能助你們一臂之力……”林縛笑道,將孫壯喚到跟前來,將隨行護衛一營騎兵交給他率領,協同淮陽鎮攔截滲透進來的燕胡遊哨,又與劉妙貞、馬蘭頭說道,“你們若是願意,我從崇州再調一營騎卒過來交給孫壯率領,協助你們攔截燕胡遊哨,不能讓淮泗的虛實給燕胡輕易的摸過去……”

由於資源有限,而淮泗要安置的流民太多,除了淮陽地區的流民都能避土圍子外,在汴水河東岸,在睢寧與宿豫之間,更多的民衆爲了墾荒種田方便,都在野外搭棚戶爲居,一旦讓小股遊哨滲透進去,傷亡就很難避免。

人心惶惶,好不容易安頓下來的流戶勢力又要往南涌,造成新的動盪。

wωω.ttKan.C ○

林縛這時候還顧不上憐惜戰馬的損耗,更多的是要爭取時間,當數百計的土圍子、防堡、防寨橫亙在淮泗之間,燕胡便是數萬騎兵打來,也只要硬拼硬的一路啃過去,休想在淮泗範圍之內再打迂迴包抄的戰術。

至於這時有燕胡遊哨漏進來,林縛估計也是陶春所管轄區出的漏子。

樑家手裡有些騎兵,經營平原府、濟南府也有三年時間,攔截少股遊哨滲透的能力還是有的。陶春手裡僅有的騎兵甚至滿足不了最基本的探馬要求,又剛剛整軍退到大梁,燕胡遊哨要是從長淮軍轄區漏進來,最不讓人意外。

比起此時出現在淮陽城北的燕胡遊哨,林縛更關係燕胡向臨淄、青州等地滲透的遊哨,很顯然,青州軍防範燕胡騎兵滲透的能力,比長淮軍還要差好幾截。

*********************

做任務,免費獲取縱橫幣

“做任務免費得縱橫幣”活動開始了!現在起,通過縱橫中文網參加活動,點擊對應入口進入任務頁面,按照規則完成任務即可免費得到縱橫幣獎勵,還在等什麼,一起來暢享免費的縱橫幣吧!

http://news.zongheng.com/news/2488.html

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17章 密會第52章 嵊州第43章 多慮有失第129章 還都第12章 三月之謀第23章 南洋擴張第90章 勸進(二)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38章 死守王府第114章 殲滅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146章 賊船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69章 登州戰起第九十三章 月夜田頭第135章 恩仇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65章 賑災第130章 池州謀第8章 決勝東線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7章 城門觀戰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6章 救災之利弊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168章 太湖盜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3章 風災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90章 易幟第4章 備戰糧荒第25章 道不同第80章 王成服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45章 相臣人選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77章 東海攻略第30章 美人心計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7章 誤中副車第33章 迷離第45章 爭鋒第42章 山頂對策第45章 相臣人選第79章 深宅之事第18章 備戰(一)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20章 梟勇無畏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135章 恩仇第21章 奇襲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6章 天下亂局第26章 回江寧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51章 江西形勢第25章 海陵知府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28章 援助第61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67章 不嫁第25章 金箭傳令第20章 梟勇無畏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73章 籌劃第119章 行軍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五十章 特權第27章 算計深沉第七十六章 是非黑白第126章 後手第14章 立場第五十章 特權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105章 警告第23章 客訪深山第110章 疑蹤說叛第39章 糧足傷農第26章 殘部第19章 兵亂抵定第8章 寢殿密議第13章 擁兵自重第90章 殘敵第61章 特旨之危第80章 雲崖小鎮第63章 寧王一系第98章 鄂東防線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二)
第五十九章 填平之策第十一章 不是教你們殘忍第17章 密會第52章 嵊州第43章 多慮有失第129章 還都第12章 三月之謀第23章 南洋擴張第90章 勸進(二)第一百零五章 女刺客(一)第137章 北逃路茫茫第38章 死守王府第114章 殲滅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105章 決心跟信心第146章 賊船第五章 林氏家主(二)第69章 登州戰起第九十三章 月夜田頭第135章 恩仇第六十五章 人以羣分第65章 賑災第130章 池州謀第8章 決勝東線第58章 秋野監謀逆案第7章 城門觀戰第122章 英雄遲暮第6章 救災之利弊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105章 搶灘大橫島第168章 太湖盜第二十一章 定策下海(二)第一百零四章 抵臨(二)第3章 風災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盜第90章 易幟第4章 備戰糧荒第25章 道不同第80章 王成服第六十六章 傳奇匠戶第45章 相臣人選第四十六章 治獄(一)第77章 東海攻略第30章 美人心計第39章 李卓的反擊第7章 誤中副車第33章 迷離第45章 爭鋒第42章 山頂對策第45章 相臣人選第79章 深宅之事第18章 備戰(一)第58章 北燕有新學第20章 梟勇無畏第159章 暗渡陳倉第109章 請旨勞師第五十四章 隻手遮天第十九章 車藏銀妝刀第118章 嵊泗初定第135章 恩仇第21章 奇襲第4章 世間不缺聰明人第6章 天下亂局第26章 回江寧第三十八章 活字印刷第51章 江西形勢第25章 海陵知府第十八章 寒秋水上的風情第十二章 失敗的行刺第28章 援助第61章 烈陽樓前議招安第67章 不嫁第25章 金箭傳令第20章 梟勇無畏第五章 下車伊始第73章 籌劃第119章 行軍第32章 風月龍藏浦第五十章 特權第27章 算計深沉第七十六章 是非黑白第126章 後手第14章 立場第五十章 特權第161章 誰是獵物第105章 警告第23章 客訪深山第110章 疑蹤說叛第39章 糧足傷農第26章 殘部第19章 兵亂抵定第8章 寢殿密議第13章 擁兵自重第90章 殘敵第61章 特旨之危第80章 雲崖小鎮第63章 寧王一系第98章 鄂東防線第一百二十四章 婚宴第一百二十八章 駱陽湖水戰(二)